24K小说网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 第85章 这真是本科新生

第85章 这真是本科新生


“新的权重矩阵公式,是我根据加权格拉姆矩阵不等式证明推导出来,应约束数值应当不会超过十。”

    早上。

    信息与工程学部,无线定位系统项目组。

    徐铭将自己推导出的新加权矩阵公式,在小组例会上拿出来交流。

    昨天晚上他在和林伟师兄讨论后,对自己的新加权矩阵公式更加有信心,于是一大早简单吃几个包子,便立刻来到项目组这边分享喜悦。

    项目组例会,每周都要进行两到三次,旨在让大家更好对接工作。

    查漏补缺。

    许崇兴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自然也会参加。

    但今天他实在没想到,刚过来就听到好消息,并且还是从徐铭口中讲出。

    要知道从他去数院借人,到徐铭加入小组,总共才短短几天时间。

    本来想着周末让大家稍微休息下,毕竟这段日子为优化定位模型都没少熬夜。

    不曾想徐铭选择继续研究项目痛点,关键还成功得到新加权矩阵公式。

    许崇兴此时审视着手中公式。

    待听完徐铭的话,抬起视线郑重询问一句。

    “有把握吗?”

    “我对我的新加权矩阵公式有信心。”徐铭闻言斩钉截铁沉声回答。

    完全没有半分迟疑。

    尽管公式尚未进行验证,无法得到具体数值,可绝对要优于当前病态公式。

    要问他哪里的自信?

    自然是那篇,被理论与应用数学通讯期刊,接受的加权格拉姆矩阵不等式论文。

    而几乎是他的话音刚落下,坐在旁边的林伟,也开口接过话茬发言。

    “昨天我和徐师弟共同进行了论证,确定权重矩阵的条件数与定位误差存在定量关系,徐师弟正是以此推导出现在的新加权矩阵公式。”

    他在讲出这些内容时,心里则颇为感慨,知道自己还是低估了徐铭的天赋。

    想到自个加入项目组这些天,没有任何进展。

    反观徐铭刚来就给出新权重矩阵公式。

    对比之下觉得自愧不如。

    也难怪刘新杰经常把徐铭挂嘴边,实在太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而与此同时。

    坐在对面的郭昊强和王雯丽等人,听这些话时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徐铭。

    眼中不断闪过复杂之色。

    尤其王雯丽,心里更是涌现出羞愧感。

    周末自己好不容易下决心,在宿舍睡了个懒觉,本想着养足精神,等周一的时候以最佳状态工作,结果现在告诉她还是本科生的新组员,星期天不休息硬是把新加权矩阵公式给推导了出来。

    以至于突然觉得,压力比先前还要大。

    “这真是本科新生吗?”

    嘴里暗自低喃着,依旧有些不敢相信。

    虽说能被导师点名要来的人,纵使是本科新生,也肯定是有过人之处。

    然眼下此种表现还是太超出预料。

    就在这个时候,始终没开口的郭昊强,略作迟疑给出自己的担忧。

    “导师。”

    “关于徐师弟的权重矩阵公式,是不是再验证下?”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距离奥组委技术委员会初选测试,差不多还剩下半个月左右时间。

    若选择采用徐铭的公式,重新构建模型实验,基本上很难再有回旋余地。

    如果最终结果仍存在较大误差,势必会被淘汰。

    无缘数字奥运。

    要是此公式出自林伟之手,他定然无条件信任。

    奈何徐铭加入项目的时间短了些,且相对没有太多的实操经验。

    许崇兴把几人的话悉数听进耳中,食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桌子作思考状。

    其余人皆保持安静耐心等待。

    最终过去十多秒,许崇兴突然停下手上动作,挺起身子拍板做出决定。

    “数学的推导是显微镜,能够规避脚下的陷阱。”

    “既然权重矩阵计算模块,是由徐铭和林伟负责,那我们就应该相信。”

    “纵是失败也由整个团队承担。”

    “根据新的权重矩阵公式,尽快架构模型进行实验。”

    “好的导师。”郭昊强立刻应声。

    随着任务重新安排下来,许崇兴也不再耽搁,宣布散会后全员进入工作状态。

    定位系统模型核心代码模块,是曹凯和魏大强主要负责进行架构。

    因此接下来他们的工作量会比较高。

    说起来徐铭倒是想参与编程,刚好实际检验下代码通感所带来的效果。

    但由于各自分工不同,只得被迫享受空闲。

    ……

    之后的两天。

    徐铭依旧按时去信院,尽管不用怎么忙项目,却也不会浪费时间。

    正好能向林伟师兄请教实变函数。

    充分利用资源。

    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科经验。

    实变函数最难的三大核心定理,为叶戈罗夫定理的几乎处处收敛,Lusin定理的可测函数连续函数,以及勒贝格积分与极限交换的条件。

    参与学习小组活动时,没少听严伟豪和高科他们吐槽难度太高。

    甚至传下来不少顺口溜。

    可测函数满街跑,处处收敛谁担保。

    控制收敛条件多,漏了条件翻大车。

    不过实变函数就像是‘数学健身’,过程痛苦但突破后思维肌肉暴涨。

    无论使用L2解微分方程,还是测度论玩概率,都称得上是降维打击。

    徐铭则是借助模型解构能力,把复杂核心定理分解为更简单的可视化模型。

    从而快速掌握灵活使用。

    这天上午徐铭坐在自己位置上,拿了本实变函数解题指南巩固。

    旁边林伟同样比较清闲,除时不时到郭昊强曹恺那边瞅上几眼,剩下的时间都在草稿纸上推导公式,研究自己的数学博士课题。

    “简单的函数逼近问题,直接调用实变函数中的标准定理即可。”

    徐铭很快解答出其中一道例题的小问,自顾自低喃的同时移动目光看向下个问题。

    “利用(1)的结论和叶戈罗夫定理,证明:”

    “对任意δ>0,存在一个可测子集E_δX,……使得在E_δ上f_n→f一致收敛。”

    “这个问题倒有点麻烦。”

    伴随题目信息映入眼帘,徐铭眉头皱了下,然后把草稿纸翻到新的一页,当即开始尝试确定思路证明求解。

    然刚写几行公式,却听师兄林伟的声音在耳旁响起。

    “师弟。”

    “实变函数题单靠自己摸索可不行,还是让师兄给你好好讲一下吧。”

    林伟知道徐铭要学实变函数,心里非常高兴,想着自己终于能指导师弟。

    毕竟在加权矩阵公式上,这个愿望遗憾未能实现。

    于是当天他便讲了学习实变函数的技巧,并让徐铭随时找他请教大题。

    奈何实际情况是,两天时间都快过去,他依旧没有讲题的机会。

    都怀疑是不是徐铭不好意思麻烦。

    为此他今天看到徐铭解题似乎不是太顺利,便索性主动过去讲题。

    徐铭抬眼瞧见身旁热情的林伟,脸上现出些许难为情的尴尬神色。

    没接触实变函数前,受严伟豪和高科的熏陶,觉得实变函数难度爆表,担心自学效率可能会很低,这才向林伟师兄表示会向其请教题。

    哪曾想真正了解后,发现也就那么回事,先解构再推导很容易掌握。

    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好再麻烦别人。

    但实在没有想到,师兄林伟竟主动过来了。

    确实正如刘新杰讲的那样,这位博士师兄很喜欢给学弟学妹讲课。

    思维快速运转,立刻回过神来让出位置,伸手指向正在演算的题目。

    “那麻烦师兄给我讲下这道题吧。”

    “我看看。”林伟闻言自信淡笑爽朗回应。

    不得不说作为数学院博士,林伟面对实变函数,还是有着自己的解题思路。

    加上几年里不知道做过多少例题,看完题目后很快便开口讲解起来。

    “这道题要求利用前面的结论,来证明最终的一致收敛结果。”

    “如果直接对{f_n}和f用叶戈罗夫定理,就绕过了前面的结论容易掉进陷进,必须巧妙的结合两者来证明。”

    “核心思路就是逼近加三角不等式,以及多次应用叶戈罗夫定理。”

    林伟快速讲完方法,下秒正要接过水笔,为徐铭列出证明过程步骤,却见徐铭脸上闪过喜色当即开口发言。

    “师兄,我懂了。”

    听到这句话林伟顿时一愣:“这就懂了?”

    在他的印象,高班那些数学竞赛生,当年除此接触实变函数也花费不少时间训练,才算初步掌握定理能够自行解答实变函数大题。

    但现在徐铭刚学两天,还属于自行摸索。

    面对复杂的叶戈罗夫定理题,应该没有那么容易听懂理解才对。

    想到有些学生脸皮薄,不好意思让别人重复讲。

    大多时候会直接表示已经听懂。

    尽管徐铭不像,但出于对师弟的关心爱护,他还是打算多询问两句。

    可惜嘴唇微动话还没来及开口,便被接下来徐铭的一句话猛地刺激到。

    “不过我想到另外一种更简单的证明方法。”

    说着徐铭笔走龙蛇,在草稿纸上快速书写公式,正是新的解题思路。

    林伟全部看下来,尽管不太敢相信,却不得不承认此种方法更加简洁且符合逻辑。

    整个人如被灌了胶水,根本说不出话,心里面隐隐有些后悔主动过来。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93/1111104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