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一个网红公司的诞生
胡玲愣在当场。
婚庆公司找作者购买歌曲授权,这不妥妥的大冤种吗?
回过神来后,胡玲笑了。
“也对,这确实是王敬明一惯的风格。”
杨牧野好奇道:“胡女士跟王总认识很久了?”
胡玲抬手请杨牧野坐下,跟着自己也坐下。
“我和王敬明是大学校友,我大一时,他读研二,故事挺俗套的,就是一个女孩爱上了一个比她大六岁的男生,但是男生却不爱她,毕业没多几年就娶了另外一个女人。”
“那胡女士你现在——”
杨牧野记得胡玲上辈子当乔晶晶经纪人那会儿,是有老公的。
一个合格的“贤内助”,又称软饭男。
“单身未婚,之前也谈过一段,后来分了,现在我只想搞事业。”
胡玲一语双关,其实也是向杨牧野挑明来意。
见状,杨牧野也不再绕弯子:“胡女士,你在来之前想必做过一些关于我的功课。”
胡玲点点头,她对杨牧野的了解大部分来自程锋、吴狄的讲述,随后自己又进行了一番查证。
结果大受震撼。
“我写歌纯粹是为了玩,而且我觉得自己写的这些歌都挺值钱的,说句不客气的话,就算我打算卖,目前圈内也没人能给得上价。”
杨牧野说得很直白。
胡玲听得很认真。
如果没有遇到王敬明,她大概会觉得杨牧野这话有一点点嚣张。
不过考虑到杨牧野现在的年纪,还有那堪称传奇的创业经历,胡玲反而觉得很正常。
不气盛还叫什么年轻人?
“杨总,可以很冒昧的问一句,刚刚王敬明花多少钱买你那首歌的独家授权?”
“十万。”
“十年?”
“终身授权。”
听到这儿,胡玲心里已经有数。
虽然嘴上说王敬明是大冤种,可对王敬明的生意头脑,胡玲是毫不怀疑的。
更不要说王敬明在自己开婚庆公司以前,也在娱乐圈当过一段时间的经纪人。
眼光不差,品味在线。
能在眼下这种盗版横行的年代,花十万块购买独家授权,说明杨牧野那首歌绝对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在加上《孤勇者》,这就已经是两首精品歌在手。
不对,还有一首《小苹果》。
尤其是女团唱跳的想法,胡玲一开始听到时真的惊为天人。
这还是程锋、吴狄忘了把《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想去海边》这两首歌告诉胡玲的情况下。
“还有这个。”
杨牧野拿出前晚马思艺交给他的录音笔,让胡玲可以先听一下里面的三首歌。
听完之后,胡玲眼眸中写满了震惊。
除了《我们的时光》偏民谣风格,稍显平淡了一些,《年少的你啊》和《归途的光》都远在水平之上。
不等胡玲说话,杨牧野的声音先响了起来。
“说了这么多,胡女士想好要加入星辰大海了吗?”
“星辰大海?”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很喜欢这句话,专门写了一首歌,顺便准备以此为名成立一家MCN公司。”
“什么是MCN公司?”胡玲奇怪道。
“通俗说就是一家网红经纪公司,但又和传统意义上的经纪公司有很大区别。”杨牧野回道。
“网红?”
胡玲皱眉:“就是像后舍男生那样的?”
杨牧野耸了耸肩,“我还以为你会先问两种公司有什么区别。”
见杨牧野没有直接否认,胡玲眉头皱得更深了。
这下轮到杨牧野好奇了。
“怎么,胡女士对后舍男生很熟悉?”
“你应该知道后舍男生被公司签下后进军娱乐圈了吧?”
“所以签下他们的经纪公司就是胡女士以前工作的那家?”
“对,我的前东家。”
杨牧野点了点头。
“难怪你要跳槽。”
胡玲笑了。
杨牧野一直在转移话题。
自己问后舍男生,杨牧野说MCN和经纪公司的区别。
现在说起后舍男生,杨牧野又把话题扯到她离职上来。
“两者有联系吗?”胡玲没好气地问道。
杨牧野反问:“你知道后舍男生之前在网络上有多火吗?”
“知道,但有什么用?”
胡玲振振有词反驳道:“除了给视频网站打白工赚流量外,他们赚到一分钱了吗?我说这话不是看不起网红,你看看后舍男生进入娱乐圈后的表现就知道,公司一开始也在他们身上投入了资源,但没扶起来,他们只在网络上受欢迎,一到现实中就无人问津了。”
“有没有可能,是你的前东家,或者说现在的经纪公司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运作网红?”
胡玲抬眼看着杨牧野,没有说话。
经纪公司不懂,你懂?
当然这也不怪杨牧野,年少得志,靠着互联网轻轻松松赚到千万身家,换做是谁都会产生一种视天下英雄为无物的豪情壮志。
对,就是断水流大师兄那句“我不是针对谁,而是说在座各位全是垃圾”。
要知道娱乐圈这潭水,深得连煤老板这么多年疯狂往里砸钱都没玩明白。
一个玩互联网的后浪,还想改变娱乐圈游戏规则了?
杨牧野跟着开口:“好莱坞娱乐经纪公司CAA的创始人迈克尔·奥维茨,胡女士肯定熟悉吧?他在上世纪90年代执掌CAA时曾经推出一种捆绑式的打包业务。”
这种打包业务有点类似Windows系统捆绑IE浏览器,当一个项目被影视公司或是投资人看上后,CAA会“贴心”提供从编剧、导演到演员的一条龙服务。
用的全都是CAA的签约艺人。
这其实就是最早期的MCN玩法。
将专业内容制作方联合起来,提供多渠道分发和多形式变现的定制化服务。
“后舍男生作为网红,粉丝群体本来就固定在互联网上,但是你的前东家却只想着怎么把他们在互联网上的名气,转移到娱乐圈里来,这完全就是本末倒置。”
公司签约网红的正确玩法,应该是帮助网红从UGC(用户生成内容)转向PGC(专业生产内容),说白了就是要帮助网红把以前那些用简陋设备、粗糙剪辑制作的“粗粮”,转化为水准专业,制作精良的“细糠”。
“胡女士,你和你的前东家应该没有签署过竞业禁止协议吧?”杨牧野突然问道。
胡玲摇了摇头。
如果签过竞禁协议,就只能像王敬明一样改行做其他的,也就不会坐在这里跟杨牧野见面聊天了。
“其实签了也没关系,因为你很快就会发现,网红和明星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实是两个赛道。”
胡玲没好气地笑了起来。
本来是她想签下杨牧野,结果现在变成了杨牧野想要签她。
“听杨总的口气,似乎笃定了我一定接受邀请加入你公司一样。”
杨牧野反问:“如果想待在舒适区,胡女士干嘛还要辞职出来?”
胡玲耸了耸肩:“说好听一点是更自由,说难听就是不想给人当牛做马。”
“我可以给你星辰大海百分之五的股份,还有高级合伙人的身份。”
“这和我以前打工有什么区别?”
“换个老板算不算区别?胡女士在娱乐圈从业这么久,应该清楚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
胡玲好奇看着杨牧野:
“我凭什么相信你会是一个好老板?”
杨牧野反问:“你觉得韩囯的JYP算一个好老板吗?”
胡玲也反问:“你觉得JYP算是一家特别成功的娱乐公司吗?”
杨牧野一脸坦然答道:“我可不会像JYP一样,总想着去抢艺人的风头,我只想本本分分当老板。”
胡玲又问:“那你准备怎么捧红老男孩?让他们像后舍男生那样去拍些搞笑视频博流量?”
果然,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在当下绝大部娱乐圈从业者眼里,网红就是后舍男生那样的恶搞,或者像芙蓉姐姐那样以另类方式搏出位。
总之,定位就是丑角,上不了台面。
“胡女士,你不会不知道程锋的举报视频昨晚都上央妈新闻了吧?等《孤勇者》MV在各个视频网站上一发,这首歌绝对会成为今年最大的爆款,没有之一。”
“然后呢?”
胡玲毫不客气地指出道:“指望他们像庞龙、杨臣刚那样靠一首歌就赚上亿?手机彩铃业务已经没有前两年那么火爆了。”
话刚说完,随即就意识到不妥当,马上又补充说:“《孤勇者》的质量肯定是要远远高于《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的,但是彩铃收入这一块,很难再现前两年的辉煌。”
“两三千万总能有吧?”杨牧野问了一句。
胡玲点点头,正想说差不多,然后猛地意识到一个问题。
两三千万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
自己以前带过的艺人加在一起,总共都没有给公司赚到过这么多钱。
现在老男孩只凭一首歌就能做到。
按照行业一般惯例,音乐作品取得的版税收益,词、曲作者能够拿到20%,歌手拿20%,制作公司拿60%。
当然具体分成比例还要看作者、歌手、公司三者间的实力对比。
知名词曲人,大牌歌星,音乐巨头都能分到更多。
像老男孩这种情况,杨牧野一个人就可以拿到80%甚至更多。
这还只是彩铃部分的收入。
再加上广告,商业代言,商演……胡玲此刻才意识到杨牧野给她百分之五的股份有多香!
“杨总,老男孩靠着《孤勇者》火了之后呢?”称呼的变化,已经表明了胡玲的态度。
只有答应加入,才会关心老男孩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如果杨牧野没有提出MCN概念,按照娱乐圈常规的玩法,下一步就该收歌,制作专辑,试水歌坛。
不过很显然,杨牧野并不打算这么玩。
“火了之后跟我一样继续上学啊,读一场大学,好歹拿个毕业证吧?再说当网红和当明星不一样,网红需要更加贴近生活,就像后舍男生当年为什么火,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是大学生,记录的也是大学生真实生活,所以能引起广泛共鸣。”
人设有多重要,杨牧野这个活了两辈子的人比谁都清楚。
现实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唱《丁香花》的唐磊。
《丁香花》出来时一开始还没有那么火,后面《读者》上面有人发了骗文章,“曝光”了《丁香花》创作背后那个凄美的故事。
唐磊一开始还否认了这篇文章,表示歌曲内容纯属杜撰,并无真人真事。
后来看《丁香花》因为这篇文章越来越火,于是就不再澄清,反而任由这种说法继续散播。
结果没多久事实真相被爆出,大家都很愤怒,觉得上当受骗。
不光抵制《丁香花》,连唐磊也被一起抵制。
从红极一时到销声匿迹,这就是人设崩了的后果。
老男孩先阶段的人设就是两个胸藏热血、热爱音乐的大学生,因为一首歌火了就退学,那才是真正的本末倒置。
连杨牧野这个老板都还乖乖待在学校,程锋、吴狄两人有什么资格因为唱火一首歌就敢飘了?
“那你的人设是什么?”
胡玲接着又问。
杨牧野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回答道:“一个平平无奇的校园乐队主唱,想唱就唱,不想唱就拉倒的那种,主打一个佛系。”
“……”
胡玲正无语着,杨牧野又补充了一句。
“野蛮人乐队主推吉他手马思艺和贝斯手胡有鱼,他俩都可以签进公司。”
两人都有故事,方便立人设。
胡有鱼为追求音乐梦想,和父亲反目,跟家里断绝关系,孤身闯荡燕京,睡过桥洞,住过地下室,是典型的“北漂草根”一族。
马思艺更惨,相依为命的奶奶、弟弟相继离世,为了摆脱吸血鬼母亲,高考选择交白卷,离家出走,以音乐为生。
这身世要是去参加《好声音》,绝对会被导师们疯抢。
不过杨牧野并不打算拿马思艺的悲惨身世去立人设博眼球。
没必要。
荷尔蒙才是互联网的第一生产力。
马思艺那张精致又独特的混血儿脸庞,就是最好的人设。
更不要说马思艺在意呆利还有一笔不菲的遗产等着继承。
回头找机会以寻亲的名义把这事爆出来,不光能收获一波热度,还能顺势进军海外市场。
以后油管才是马思艺的主战场。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87/1111102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