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三秒,十圈,有机会吗?(4k)
因为维斯塔潘的反应迅速,当他冲过发车格时,已经和奥康拉开了0.4的差距,而罗森奎斯特又和奥康拉开了0.5的距离。
吴轼对距离把控的更好,他在出弯后距离罗森奎斯特仅仅0.2秒。
赛道刚刚驶入过半,他轻微偏动车头,前方的罗森奎斯特迅速拉到中线,而他的车子依然维持在外线。
知道被骗了的罗森奎斯特,立即重回外线,但吴轼好似知道他会这么做一样,刚刚偏转的车头彻底偏转,直接压入中线直冲内侧。
罗森奎斯特因为之前已经变过线,不能够再度变线,要不然就是画龙,可能被惊醒罚时,所以他很好的遵守了这条规则。
唰!
吴轼插入弯心,靠着一手诈骗,他不仅骗到了内线,更是让罗森奎斯特两度大转方向,受到轻微速度损失。
而罗森奎斯特也很精,既然不能在入弯阻拦,那就在出弯下绊子,他牢牢卡在吴轼的左侧,仿佛要将其压死在弯心一样。
“噢!罗森奎斯特不让位置,吴轼无法从弯心到外线,他无法加速!他向罗森奎斯特挤了过去,罗森会让开吗?
“不!他不会让开的!”
解说在大吼着,瞪大的双眼捕捉到了惊人的一幕:“他们碰上了!他们的轮胎完全并合在了一起!”
罗森奎斯特在感受到车身轻微波动的一瞬间,就意识到这家伙要撞过来啊!
他好不容易才拿到了前排,可不想失去这个拿分的机会!
“疯子!疯子!疯子!”
他TR里大骂的同时,迅速往外线并去。
但他发现吴轼的车子好像黏住了他一样,两车轮胎依旧抵在一起摩擦,他仿佛都听到了橡胶吱呀的声音!
‘他是要跟我同归于尽吗?!!!!’
罗森奎斯特再也不敢硬来,直接以最快的速度拉到外线。
唰嗤!
他压过缓冲区,行驶到白线外。
而获得了全部赛道的吴轼,则稳定驾驶着他的32号赛车替换了罗森奎斯特,在外线飞驰而过。
P房里,不少技师抱头张嘴,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在他们的视线中,就是吴轼直接强硬压向罗森奎斯特,然后两人僵持了瞬间,罗森奎斯特的赛车突然像是被弹开了一样,直接摆到赛道外去了。
“让我们来看看回放!!!”
解说自然也觉得眼花了,为什么罗森奎斯特开始还准备对抗,结果后面直接被吓走了。
然后,在慢镜头下,他就看清了。
只见两辆赛车的轮子紧紧挨在一起,甚至于能够看到因为相互挤压导致的轮胎轻微形变。
这一幕直让人屏住呼吸!
显然当时的罗森奎斯特也被吓到了,慢镜头中可以看到他头盔有个轻微转动的动作,紧接着就是方向盘轻微外打。
然而吴轼的车辆几乎没有延迟,立马跟着靠过去。
如果不是慢镜头,谁都看不到这么细节的画面!
但哪怕是慢镜头呈现出了这一切,解说依旧难以置信,他仍然认为吴轼只是恰好还在往外挤压,而罗森奎斯特还是在往外避让。
他忍不住惊呼:“这是美妙的巧合!吴的驾驶太激进了!”
镜头中,只要吴轼往外推压的幅度、速率再大一点,两辆车绝对会双双退赛!而后就见,罗森奎斯特拉害怕撞车,迅速拉开了间距。
“真是精彩的轮对轮,想不到两位车手竟然为我们带来了如此震撼的搏斗!”解说似乎意犹未尽。
而拿到第三名的吴轼,可不敢说意犹未尽,他的心率来到了惊人的200。
他自然知道刚刚操作的危险性,只要一个反应不及时,那么就是退赛!
他不仅是在挑战自己的感知和操控极限,也是在挑战罗森奎斯特不会慌乱到乱打方向!
刚刚这细腻到极致的操作,让他感觉脑子在燃烧,耳鸣声嗡嗡,像是贫血的人在茅坑里蹲久了站起来时一样。
但不管怎么说,他来到了第三名,即将面对的是被称为狮子的奥康!
结果刚刚跑上一圈,他还没有进入攻击范围,就又有车辆发生碰撞,损坏后直接停在了缓冲区里。
所幸大部队刚刚经过,马修立即出场,将两辆不能动的赛车推向护栏边。
这种简单的操作并没有触发黄旗,比赛依旧在继续。
艾兰TR:“罗森奎斯特发生了操作失误,退赛了。”
三十秒后,吴轼听到了车队传来的消息,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导致这位还不错的车手没能完赛。
但体育竞技,就是这么残酷,失误的恶果,只有自己含泪吞下。
来到第九圈,他和奥康的距离已经缩小到0.2,将可以发动进攻了。
这时候,他感受到了奥康的防守能力,这家伙并不容易被骗。
如果你只是轻微移动向内线,那么他也是轻微移动,压根不会变线,等到你大幅度变线,他才会跟着大幅度变线。
接连三四个弯道,完全是这种情况。
吴轼只能牢牢跟在他的身后,寻找机会。
在车辆性能更弱的情况下,跟车本就困难,更是何谈超车?
没见哪怕是潘子,落后在车阵里,都是磨磨蹭蹭大半年都超不了几位普雷马车队的车手。
现在也就是他在驾驶这辆车,不然压根没机会保持住如此的跟进距离。
第十二圈,他几乎咬到了奥康的尾巴。
这一次,就在快要进入八号弯时,他迅速变道内线,摆出超车的姿势。
奥康反应迅速,挡到了中线,进行防守。
而这时候吴轼又突然猛拉外线,跨越整个车道来到外线。
这下子奥康反应迟钝了片刻,主要是他守着内线,占据防守优势,他不知道吴轼要干什么,所以并没有做出任何动作。
外线超车,往往只能够依靠车辆性能,或者祈祷对手失误,亦或者是组合弯,能够变外线为内线。
但8、9、10、11这套组合弯的弯形并不好,基本很难完成交叉线超车。
因为八号弯的外线进来后,面临的九号弯依然是左弯,外线还是外线,只有到达十号右弯时,外线才会变为内线。
一般在这个过程中,外线车手会被直接拉开距离。
解说也看得非常清楚,他迅速说出自己的推测:
“吴想要在这里变化线路超车,是不可能的,八号弯和十号弯隔得太远,而且八号弯幅度极大,对外线车手来说,会严重拖慢出弯时的速度!”
看得懂局势的人,基本赞同了解说的看法。
哪怕是P房里的领队和艾兰,也清楚这个弯不太可能发生位置上的变化。
“太急了,应该再逼迫两圈。”艾兰说道。
“毕竟是年轻嘛。”领队倒是很知足了。
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这组交叉线,是吴轼酝酿了整整三圈的结果,他在这三圈里,几乎每个位置都在尝试,都在做出同样的动作。
他明晃晃的告诉了奥康,他只想插入内线超车。
因而当他这次变到外线时,奥康迟钝的守着内线。
走内线意味着踩弯心,意味着速度要降到非常低!
吴轼在外线,自然而然的依靠快入慢出的策略领先了奥康半个身位。
但这只是暂时的,当弯心一过,内线快出的奥康将掌握速度优势,很快就会超过吴轼。
所以,吴轼这个时候发力了,他控制赛车,压根没有让出外侧行车道路,这意味着奥康只能靠着左边边线加速。
这次挤压,使得奥康升档加速受到了影响,他为了不撞车,不得不晚些回正防线。
而就是这么点功夫,吴轼的比其更加强大的换挡提速能力就体现了出来。
他以更晚出弯、更晚加速的姿态,硬生生靠操作磨平了这些差距。
他和奥康几乎同时完成出弯,他仅仅落后一个前翼!
但,这就足够了!
九号弯作为一个假弯,在当前速度下,压根不用去贴那个弯心。
九号弯一过,十号弯到来,吴轼已然变换到了内线。
奥康当然知道现在什么情况,然而两辆车子在并排,他无法做出任何变线的操作,只能想办法去挤压!
吴轼余光一撇,感受到呼呼气流压来,就知道这个法国狮子想要将他压死在内线。
他毫不示弱,直接大幅偏转方向盘,似乎想要跟他发生碰撞。
奥康的心态好不好不知道,但他绝对是头铁的,面对挤过来的车辆没有任何反应,似乎在直直告诉吴轼,要撞车退赛?那就来啊!
吴轼当然不是只知道鱼雷的莽夫,他任何操作都是在试探,对手让了自然是好事,对手不让,他也占到了便宜。
这不,奥康没有继续来挤压他了!
就是这么片刻的心理博弈,他已经拿到了更宽裕的出弯空间。
嗡!咔!
赛车碾过弯心,右轮完全出线,狠狠压榨着赛道的空间。
依靠着内线,吴轼终于抹平了和奥康的最后一点差距,两辆车已经完全并排,分不出先后了!
接下来,掠过十一号假弯后是一个长长的直道,镜头直直对着两辆赛车,仿佛两支冲来的飞箭!
倏忽之间,长长的直道就快要到头了,而直道尽头的十二号弯,依然是个右弯。
并排的两人中,吴轼仍旧在内线!
这下子,奥康要么更晚刹车,要么放弃位置。
这家伙自然不可能让吴轼就这么过去,所以来到弯道前,他几乎都没有刹车。
但是他依然没有抢到机会,为什么呢?
因为吴轼也特么没有刹车,他们俩同时错过刹车点,一齐冲出了赛道!
这种激烈的对抗让镜头牢牢锁定两人。
不过在冲出赛道前,吴轼已经开始轻微刹车。
等到完全冲出赛道,草地上的抓地力低得可怕,两人只能慢慢回来。
而因为吴轼在右侧,所以他更早回到了赛道,又因为之前更早的轻微刹车,他所需要的制动力其实是小于奥康的。
所以他比奥康快了那么会找回抓地力,并开始加速。
一来一回之间的速度、时间差距,直接让吴轼完成了超越。
等到奥康回到赛道的时候,他已经丢失了位置。
如果坚持到下一个左弯,他将占据内线,有机会继续拼搏。
但没有那么多如果,吴轼依靠着从八号弯开始的操作完成了对他的绝杀!
如此精彩的操作,完全被摄像记录,被看台上观众看到。
即使来看比赛的人并不多,却依然响起了掌声。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吴完成了这场超车!我完全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虽然他最后超出了赛道限制,但在出去前,他保持着领先!”
解说推测,这不会引起判罚。
领队看到这里,立即喊来负责和国际汽联沟通的顾问,让他去赛会办公室看看情况。
赛道上,已经跃升至第二名的吴轼并没有过于高兴,因为他距离维斯塔潘有着将近三秒钟的差距。
吴轼TR:“他的圈速。”
艾兰没有立即回复,他看了眼领队,现在两辆范阿默斯福特占据头排,一二带回更加符合车队的利益。
“我记得在银石,你们承诺了要帮助他获得二十一个冠军吧?”领队没有下达指令,只是反问道。
艾兰闻言,笑了下,道:“我知道了。”
随即,在TR中,说道:“1分33秒4到1分33秒8。”
吴轼回应:“copy.”
三秒,十圈,有机会吗?
在不断跃升位置的过程中,轮胎此时其实已经磨损严重,如果激进的提高速度,必然导致追上也无法发起进攻。
面对这种情况,哪怕是神来了也米有用啊!
吴轼TR:“我能保持每圈1分33秒整,希望能够追上他。”
每圈0.4秒,七八圈的时候能够追近,剩余两圈,就看水平了。
但他的轮胎状态确实比一直位于第一位巡航的维斯塔潘要差太多了!
他能够以烂胎保持更高的圈速,全部得益于对轮胎状态的最细致感知和极高的驾驶精度。
车手与车组的TR,是所有车队都可以听到的。
不少人听到后直摇头,差距这么大,还想要超越,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吴竟然还没有放弃争夺胜利的想法,但我实在是不看好他,不是不相信他的实力,而是此时各方面的差距都太大了,大到已经不是技术就可以弥补了!”
解说也对这段对话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晚点还有一章~!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59/111110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