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进入Q3
二练时,各支车队都会进一步解放引擎功率限制,进行长距离的稳定性测试。
但是奔法牛完全不Care中性胎,依然进行的长距离软胎测试。
吴轼的策略倾向于和梅奔保持一致,然而马萨在第七圈刹车失误,一头撞上了墙。
TR里传来了乔纳森的声音:“吴轼,我们可能需要多尝试一套轮胎的测试。”
“明白。”
中性胎的测试如果不是长距离跑,估计看不出什么所以然,因此在之后,吴轼简单Push了两圈,就在车队指令下进站换上了中性胎进行长距离测试。
不久后,科维亚特也发生了事故,结束了他的练习赛。
最终汉密尔顿以1分37.219的成绩拿到了第一,相较于一练,提高了一点八秒,看起来真是一点儿劲都不费。
第二名的是Kimi,成绩1分37.662,这个成绩不算多么恐怖,真正恐怖的是他用软胎跑了35圈!
法拉利的轮胎管理看起来是相当不错的,上一站维特尔的策略胜利,就依托了这点,练习赛的作用之一也是让车队们以此为基准,进行正赛的策略安排。
吴轼因为后续用中性胎在进行长距离测试,所以速度并不理想,回到P房里后,他直接告诉乔纳森:
“中性胎要慢软胎将近点八每圈,这十分不理想。”
“我们看到了,三练最后再测试下软胎的性能,正赛可能要完全倚仗它了。”
上赛相较于雪邦赛道最大的区别就是温度,因为温度低,所以哪怕是软一点的轮胎依然不会衰竭太快,在速度上却又比硬些的轮胎速度更快。
中性胎虽然能比软胎多跑七圈左右,但每圈慢个点八,数据差距就非常夸张了。
二练结束,威廉姆斯P房里非常忙碌,因为马萨的车辆必须赶在明天的三练前修好。
次日中午,三练开始。
“你负责1号弯到7号弯和13号弯后到终点的测试。”乔纳森向吴轼交代。
三练的排位赛模拟并不是车手全力Push整圈,这样无异于对其余车队打明牌,强如梅奔都不会这样。
所以为了得出可供参考的数据,车队会让两位车手分批次进行不同段的时间测试,最后组合起来推断大概的排位赛圈速。
因此在三练大家的整体圈速还不如二练,前六名,奔法牛团聚。
威廉姆斯中间插入了两辆小红牛,前十就被包圆了。
迈凯伦依旧难绷,和索伯打得有来有回。
头哥也不愧为选队鬼才,要知道去年他可是在这儿拿到了亚军,今年看这情况,恐怕捞到积分都难了。
哪怕F1车手职业生涯也是一样,起起落落。
下午三点,排位赛正式开始。
基于软胎的优异性能,前排车手压根没有采用中性胎进行Q1的。
像是索伯、路特斯这些末流车队,会采用白色中性胎尝试收集数据,或者为正赛省下一套软胎——虽然在二停的上赛,省一套胎的意义也不知道在哪里。
汉密尔顿刷出1分38秒285后直接回P房里坐着了。
从练习赛分析的数据来看,末流的车队想要跑进38秒头的位置非常困难,所以没必要在这里多花费功夫。
但吴轼在刷出1分38秒211的成绩后,依然在场上进行第二次飞行圈,他在寻找车辆的平衡。
Q1停表,两辆马诺自然毫无例外的淘汰了,1分42秒多的成绩像是F2来的一样,不过这也不是车队工程师和车手的问题,这支F1车队本就摇摇欲坠,能够完整跑完比赛就是一大胜利了。
两辆迈凯伦也以1分39秒2左右的成绩被淘汰,巴顿和阿隆索要不是遇到了马诺车队,今年垫底的机会可不少。
最后一个淘汰名额是印度力量的霍肯伯格。
休息十分钟后,Q2起表。
“这套软胎将在正赛使用,请尽可能的保护好。”乔纳森出发前例行提醒。
这话的意思就是,只有尝试一次的机会,如果尝试了两次,那么这套胎在发车的时候肯定会陷入劣势,并且导致策略上陷入被动境地。
乔纳森当然知道这么说对于一位新秀车手的压力,可这是F1,不是过家家,如果因为怕压力车手,而选择不告知某些情况,可能会引发更不堪的后果。
“我明白。”
吴轼点点头,最后看了眼屏幕上的数据,脑中是Q1时场景。
上赛需要频繁调整刹车平衡,滑轮要滑几下,都必须记得清清楚楚。
深吸一口气,心跳加速,等待着车队的发车指令。
末流车队先行放车,等他们完成第一个飞驰圈后,赛道的条件会进一步改善。
还剩下五分钟掐表,吴轼被放了出去。
车队就只给了他一圈飞驰的机会。
出维修区的时候,他看到了正对面的赛场上有面巨大的红旗被撑起,人群似乎在呐喊,但戴着头盔,塞着耳机,他并不能听到这些。
暖胎圈开始,这套软胎的性能早被摸透了。
一圈下来,拐过16号弯即是大直道,冲入发车格中,挡位已经上升至8挡,上赛第1弯非常大的一个半圆弧,紧连着2、3、4号弯宛如扭曲蕨菜。
从一开始五挡吃到弯心,到慢慢不断被甩出去,并继续降挡,速度一步步减慢,直到2号弯的弯心出现,方向加大,车头拧了过去,轻微压上路肩。
而后下坡衔接的3号弯,这里的挡位依然难以上,仅仅维持在三挡左右。
等到见到4号弯弯心,才开始加速冲刺。
Q2的晋级成绩是多少?车队给的数字是1分37秒。
这不算太难,难就难在于如何控制稳入1分37秒中,完全稳进Q3。
引擎功率全开自然是最好的办法,但这说不定会影响到等会的Q3,所以吴轼并没有这么做。
嗡!
快速升挡的同时,吴轼迅速调整旋钮,将刹车平衡拉高到58,此时挡位来到7,速度一路走快。
在5号弯后冲过第一计时段的检测点,乔纳森短暂松了口气,水准还在,并没有因为压力而操作变形。
接下来吴轼的跑法和练习赛时训练的基本一致,最终冲过终点线,1分37秒555,这个成绩足以优秀,基本不可能被甩出前十名,可以就此鸣金收兵了。
散热一圈后,场上情况也基本明朗。
12分钟的Q2结束,最终被淘汰的是索伯的埃里克森;红牛的科维亚特;小红牛的维斯塔潘、赛恩斯;印度力量的佩大师。
进入Q3的车手都回到了维修区,十分钟后,他们最后一搏,争夺杆位!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59/111109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