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F1:绝对车感 > 第253章 他没机会了

第253章 他没机会了


蒙扎赛道对车手的调车水平要求非常高,不是谁都能够在高速赛道中跑完后敏锐的反馈数据。

    那种转瞬即逝的感觉,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才能够把握住。

    哪怕是吴轼,在一练的时候也在频频进站,寻找赛车调校的方向。

    “你觉得胎压怎么样?”工程师马克问道。

    “为了轮胎着想,我认为正赛应当适当提高些胎压。”

    马克点点头,事实上,倍耐力规定的最低胎压已经非常高了。

    很多车队整场比赛干脆都使用的倍耐力标定的最低胎压。

    胎压越低,接触面越大,发车时轮胎能够提供更多的抓地力,并且也可以更快让轮胎进入工作温度。

    所以如果可以,在排位赛,车队都是更愿意降低胎压的。

    可降低胎压却有着非常高的风险,且不说事后容易面临胎压检测不合格的问题。

    最主要是,胎压过低,会使得轮胎胎壁承受更大的力量,容易导致爆胎。

    特别是当轮胎磨损后,胎壁的脆弱性越发明显。

    马克给出了几组测算的胎压数值。

    这几圈出去,吴轼将尝试找出最佳的正赛胎压。

    另外一边,马萨也在努力进行反馈。

    他作为老将,对于蒙扎的了解也是非常深刻,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

    虽然这些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吴轼。

    可两辆车分别进行不同的测试是在最大化利用练习赛时间。

    马萨现在正在寻找外倾角最佳调教参数。

    外倾角的设定主要是为了过弯时获得更多的抓地力。

    合适的外倾角还会在过弯时分散平台面的压力,以此延长轮胎的寿命。

    马萨又和工程师团队在P房里讨论了十来分钟,才上车。

    一练结束,吴轼对于胎压这块已经有了判断,Q2、Q3以及正赛,都将采用不同的胎压。

    马萨整场测试下来,实际上也就是让工程师在前轮刹车管道中加入了几个垫片,增大了外倾角。

    这个数据在二练的时候,将由吴轼进一步去测试,寻求最好的过弯性能。

    整个一练中,梅奔依然傲视群雄。

    汉密尔顿以1分24秒670位居第一,罗斯伯格1分25秒133居于第二。

    第三是维特尔,1分26秒258,落后汉密尔顿足足1.588秒!

    练习赛结束后,负责快报的记者都直接在文中描述:

    “这是一支和其余车队不在一个星球的队伍。”

    这引来了托托的不满,托托现在非常厌恶围场夸赞梅奔赛车的性能。

    二练时,维特尔一度占据第二,可是最终还是难以从梅奔手里啃下一块肉来。

    威廉姆斯两人都没有展现出足够的速度,困顿于六、七名。

    实际上这个时候两人都在继续测试车辆的调校,圈速并没有实际意义。

    正如吴轼在之前的采访中所说,为了保持住积分榜的领先地位,威廉姆斯车队所要做的工作远比其余车队更多。

    梅奔的调教只要达到一个舒适区间就可以开上去了,毕竟他们本来就车快。

    法拉利目前还没有迈入争冠的行列,车队里的氛围跟威廉姆斯有很大区别。

    不过哪怕迈入了争冠的行列,法拉利内部的管理问题恐怕也会让他们没有办法去发挥出更多的实力出来。

    为了追求哪怕每圈零点零几秒的进步,威廉姆斯车队都需要进行数次尝试。

    这极大增加了吴轼的负担。

    毕竟那每圈零点零几秒的进步,只有吴轼能够测试出来。

    马萨更多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他会发现一个大方向上的优化方向。

    然后再不断去细化,给出一个更小的区间值,由吴轼来完成最后一步的测试工作。

    红牛这边也运气不佳,里卡多换上的变速箱液压系统故障,没完成二练。

    反倒是印度力量的佩雷兹和霍肯伯格分列四、五名,显示出了不错的竞争力。

    只是在赛后的采访过程中,印度力量车队领队表示仍旧需要调整平衡。

    结合上一站的表现来看,印度力量在夏休后确实有明显进步,领队的说辞被大家看作他们在谦虚。

    威廉姆斯因为成绩不佳,有不少媒体在采访的过程中都透露了对他们这站表现的担忧。

    对于媒体的担心,威廉姆斯副领队克莱尔表示:

    “我们遇到了些问题,正在进行调整,我们相信在明天的三练能够拿出适合的解决方法。”

    就这样,次日到来。

    周六,上午,三练开始。

    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都进行了较长距离的测试,分别跑了18和19圈。

    汉密尔顿依然以1分24秒544的成绩高居榜首。

    罗斯伯格慢了0.3秒,以1分24秒844的成绩排在了第三。

    反而是法拉利的维特尔,跑出1分24秒808的成绩,排在第二。

    吴轼比罗斯伯格再慢0.1秒整,排在了第四。

    好消息是,马萨这场也不错,仅仅慢了吴轼0.1秒,排在第五。

    印度力量似乎正如他们领队在二练结束后采访说的那样遇到了些问题,佩雷兹只排在第八。

    霍肯伯格未进入前十。

    但问题最大的还是Kimi,三场练习赛都没有进入前五。

    按照法拉利所说,是调校上遇到了问题。

    练习赛刚刚结束,梅奔就召开了排位赛前会议。

    “吴轼三场练习赛都没有展露过多速度,他的排位赛成绩推测是多少?”托托直接对着数据组那边问道。

    “三练里,吴轼1分24秒934,马萨1分25秒101,这是他们跑出的最快速度。

    “我们结合他们两人各计时段最快速度,组合起来推测,马萨的最终排位成绩应该在1分24秒整上下浮动0.1秒。

    “而吴轼,我们按照之前的经验来判断,1分23秒5左右。”

    工程师将数据念出来后,房间里短暂的安静了下。

    托托摸着自己的下巴,说道:“我们自己的是多少?”

    “1分23秒5。”工程师回答。

    ‘引擎白换了?’

    托托有点想骂人,不过忍住了,只是在心里想了下。

    “马萨本身在蒙扎赛道的熟练度很高,我认为这次吴轼不会快他那么多。”

    另外一名工程师提出异议。

    他说完,就在笔记本电脑上敲了一连串的东西,等到系统模拟出来后,立即传到了投屏上。

    众人看过去。

    蒙扎赛道这种高速赛道,大部分车队都会采用低下压力设定。

    毕竟直道占比足足77%,猛猛踩油门就行了。

    而都是低阻设定,对于引擎输出功率的要求就降低了。

    再加上仅仅11个弯角,很难拉开差距。

    所以即使开着有一定性能差距的赛车,顶尖车手去开速度依然不会差非常多。

    数据图上显示了各家大直道上的尾速,差别没有非常大。

    “所以你计算的结果是,吴轼会比1分23秒5慢上0.2秒的样子?”有人问道。

    “是的。”工程师点点头。

    托托的目光却看向了两位车手。

    工程师掌握数据,车手掌握赛车。

    最终出多少成绩,还是车手来决定。

    “每过去一场比赛,我们就离赛季结束更近一点!

    “而现在,车手积分榜上,我们依然落后,我希望尽快终结这个事情。”

    说完,他似乎还有几分不满,继续说道:

    “每当围场里在讨论我们造出了一台多么了不得的赛车时,我只会感觉这是对我们的羞辱。”

    汉密尔顿双手放在桌子上,像是挨批的学生那样看着托托。

    罗斯伯格则是低着头,没有直视托托。

    托托的话,让整间会议室安静了足足5秒钟。

    这足以让人窒息的5秒钟,在托托说出“继续”后才消散。

    紧接着,各个模块的负责人开始汇报情况,最后由两名车手汇报。

    和梅奔会议室里的充满窒息感的压抑氛围有所不同,威廉姆斯会议室大家感受到的是巨大的压力和焦虑。

    根本追不上,根本追不上啊!

    这次三练,连吴轼都没有跑出足够的成绩,让众人觉得没有办法了。

    “我们碰碰头,抓紧时间,排位赛开始前,把车调好。”

    克莱尔听完两位车手和工程师们的汇报后,揉了揉太阳穴。

    紧张有序的工作继续进行。

    吴轼和马萨和工程师们凑在一起,对各种数据指指点点,讨论着可行的调校改变。

    整个中午,车组人员都在忙碌,什么东西也没吃。

    吴轼哪怕知道露易丝来了,也只能够抽出点儿时间和她打个招呼,就立即投入工作中。

    没有任何休息。

    到了下午,排位赛拉开序幕。

    最终的配置在排位赛开始前才终于被确定下来。

    吴轼和马萨并没有很有底,都早早进入了赛道。

    几圈的功夫,吴轼刷出了个1分24秒9的成绩。

    这个成绩足以进入Q2,然而吴轼并没有停止刷圈。

    第二个飞驰圈后,他松了口气,调校没有问题。

    于是按下TR,跟车队说道:“一切正常。”

    “OK,你需要继续吗?”

    “Yes,我还需要进行几圈。”吴轼说道。

    于是,他依然留在赛道上飞驰,去找最佳的线路。

    越是简单的赛道,越考验每个弯道之中的细微驾驶。

    刚刚完成调校的车,吴轼还需要去把控。

    因为悬挂的软硬有了细微的区别,之前甄别过的路肩需要全部再度进行甄别。

    这无疑是个大工程。

    算上飞驰圈和冷却充电圈,吴轼足足跑了9圈才回到P房里。

    马萨倒是结束的比较快,他只跑了7圈就刷出一个1分25秒184的成绩,这个成绩肯定是能够进入Q2的。

    Q1也没有爆什么冷门,照例淘汰掉两辆马诺,两辆迈凯伦。

    维斯塔潘因为车辆问题,并没有参加排位赛。

    到了Q2,真正的竞争开始。

    和之前一样,为了正赛发车时的轮胎更好,能够占据前排的车手都更倾向于只飞驰一圈,以此来节约轮胎。

    在蒙扎这种高速赛道,哪怕是绝顶高手,也不能说自己每圈都能刷出极佳的圈速。

    车队将吴轼的轮胎胎压降低到最低限度。

    吴轼只准备做一个飞驰圈。

    “你需要提升至少0.5秒的成绩,才能够稳进入Q3。”乔纳森说道。

    “我明白。”

    吴轼在前几分钟,干脆就没有上车,站在P房里看着大家的跑圈数据。

    露易丝就站在他旁边。

    这时候,一个镜头对准了过来。

    吴轼抿着嘴笑了笑,对镜头挥了挥手。

    露易丝也很可爱的歪过头去,打了打招呼。

    这竟然意外引发了观众席上的欢呼。

    能够在周六的排位赛上过来观看比赛的观众,基本上都是绝对的爱好者。

    毕竟要不是卖套票,很多观众压根就不想要买周五周六的票。

    “你在意塔利还是这么受欢迎。”乔纳森说道。

    “毕竟我也是这里走出来的车手。”

    吴轼笑着回应道,随后侧头看了眼露易丝。

    他在欧陆的粉丝群体,基本上是从他卡丁车时期到F3这一路走过来的过程中积攒下来的。

    他从小就在各种比赛中出尽了风头,人们天生爱慕强者,再加上他长的不错,自然吸引了一批的粉丝。

    如果现在他开一个直播,肯定还会吸引大量的粉丝。

    然而这个赛季他并没有那么多闲心思。

    等到Q2还剩下最后不到6分钟,吴轼才驶出P房。

    “吴轼这个时候出来肯定是打算只跑一个飞驰圈的,他竟然有这种把握。”解说很是吃惊。

    整个Q2,选择这么做的就只有汉密尔顿和Kimi,哪怕是上一代天才少年维特尔,都已经出来跑了一个飞驰圈了。

    吴轼驶上赛道,脑子里从昨天开始就是整条赛道的各处细节。

    他细细感受着软胎抓地力。

    在热身过程中,随着他频繁的加减速,轮胎、刹车很快升温。

    一圈还没到末尾的时候,一切都准备妥当。

    仅仅是Q2而已

    吴轼进入状态,飞驰起来。

    大直道上的镜头依然给到了吴轼——今年挂在威廉姆斯上的赞助商赚足了流量。

    屏幕底下出现了他的计时表。

    而之前在飞驰的是汉密尔顿。

    鉴于之前的巨大差距,实际上没有人认为吴轼能够跑出威胁到老汉的成绩。

    大家所关注的是,吴轼能不能将这辆车推进1分23秒。

    别管Q2的关门线是多少,对于要在Q3争夺杆位的车手来说,Q2就已经需要极限飞驰,提前来摸底了。

    片刻过去,汉密尔顿飞驰过方格线。

    成绩1分23秒383。

    梅奔车组直接挥拳喊NICE,这太漂亮了!

    远比开会时预估的要好,这就是车手的实力啊!

    而另外一边,正在准备第二个飞驰圈的罗斯伯格看到了路边大牌上的刷新成绩挤到第一名的汉密尔顿。

    知道自己也必须刷出一个好成绩来!

    半分钟后,他冲向了方格线,开始飞驰。

    而吴轼的成绩也已经出来。

    1分23秒611!

    “Nice!”乔纳森激动道。

    原本预计跑个接近1分24秒的成绩就不错了,这个结果远超他的预料啊!

    随后,Kimi的成绩出现,1分23秒757。

    再之后,是罗斯伯格的,1分23秒864。

    刚刚欢腾的梅奔车队内,此时倒没有很沮丧,都只是面无表情,好像对于这个成绩有所预料一样。

    维特尔的第二个飞驰圈成绩也已出现,1分23秒577,排在第二。

    这让法拉利车组狠狠爽了一下,更是引发了场上不小的欢呼声。

    蒙扎,可是法拉利的主场!

    Q2进入末尾。

    成绩基本已经定格。

    汉密尔顿一骑绝尘,

    维特尔紧随其后,慢了0.194秒。

    吴轼位列第三,慢了维特尔0.034秒。

    这说明威廉姆斯和法拉利之间在Q3可能会爆发激烈的争夺。

    Kimi第四。

    罗斯伯格第五。

    马萨第六。

    前六名,被这赛季的三大车队包圆。

    红牛里卡多因为引擎故障没有参加,科维亚特垫底被淘汰,估计也是引擎问题,没有全力推。

    赛恩斯倒数第二,也被淘汰。

    大小红牛Q2双双出局。

    休息了不到一刻钟,Q3起表。

    “大家在Q2都已经尽力了。”乔纳森跟吴轼说道。

    “当然,我也一样。”吴轼点头。

    Q3传统,无缘头排的车手们象征性刷了个飞驰圈后,就不干了。

    埃里克森更是随意到只跑出1分26秒214的成绩。

    霍肯伯格、佩雷兹也没有挣扎,飞驰一圈后早早结束。

    格罗斯让倒是想要爬爬位置。

    等到赛道空旷些,吴轼上场。

    第一个飞驰圈,直接顺利跑出了1分23秒622的成绩,登顶第一。

    克莱尔点点头,吴轼的发挥向来这么稳定。

    “刚刚遇到了些风。”吴轼在TR里告诉乔纳森。

    “OK,准备留在赛道上,还是先回来?”

    “我留在赛道上。”吴轼说道。

    “好,我会注意交通情况。”

    简单的对话后,老汉的第一个飞驰圈也出来了。

    1分23秒417。

    理所当然的快。

    看来正如乔纳森先前说的那个样子,大家在Q2的时候就已经拿出了全部实力。

    如今,汉密尔顿和吴轼的第1个飞驰圈竟然都没有跑出Q2的成绩。

    紧接着其余几位车手也相继开始飞驰。

    第1轮集体飞驰潮到此结束。

    大部分车手都选择了回到P房里休息,等待最后的时间再进入赛道进行第2次飞驰。

    只有吴轼留在了赛道上。

    “现在赛道交通情况非常好,你准备开始飞驰吗?”

    “当然。”

    吴轼简单应答后,开始了第二次飞驰。

    和之前一样,他每个地方几乎都用尽了赛道的极限,以此来弥补威廉姆斯在弯中的下压力不足。

    这圈异常极限,对他的身体负荷也非常大。

    簌簌!

    一圈结束,成绩出来。

    1分23秒440。

    嘶!

    哪怕是威廉姆斯的车组人员,都有一些不可置信的看待这个成绩。

    “呼!”

    吴轼喘息一口,在TR中说道:“刚刚遇到了一阵顺风,非常幸运!”

    “Yeah,非常不错!”

    乔纳森看了看吴轼的成绩,接下来,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罗斯伯格了。

    哪怕是导播也意识到了其中的关键点,所以将镜头对准的坐在赛车里面等待的罗斯伯格。

    罗斯伯格察觉到了大家的注视,他看向镜头,神色严肃。

    “我该出去了。”罗斯伯格对自己的赛道工程师说道。

    “再等等。”赛道工程师拒绝了他。

    “.”

    罗斯伯格等待的时候,隔壁汉密尔顿出门了。

    接近三分钟后,汉密尔顿的刷新了最快圈。

    1分23秒397。

    罗斯伯格深吸口气,依然只能等待赛道工程师的指令。

    他的赛道工程师压力也非常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赛车飞驰,赛道的条件是在不断转好的。

    等到交通状况也足够好的时候,他才让罗斯伯格出去。

    “暖胎圈之后要立即开始飞驰,我们只有这去过一次机会。”赛道工程师告诉罗斯伯格。

    “Cpoy。”

    罗斯伯格答应之后,开始了他的飞驰。

    在众人将目光对向他之前,Kimi和维特尔的成绩也已经出来。

    两位法拉利车手都跑了1分23秒6左右。

    Kimi略微领先0.05秒。

    此时,罗斯伯格的成绩成为了最关键的看点。

    已经回到了P房的吴轼,也在看着自己的直接竞争对手在干什么。

    然而第一个计时段还没有跑完,他就直接跟乔纳森说:

    “他没机会了。”

    “WHY?”

    乔纳森有些诧异,因为每个车手在每个计时段的熟练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计时段的快慢,很难决定最终的成绩。

    最主要的是罗斯伯格第一个计时段都没跑完呢!

    吴轼解释道:“他没有放开的跑,而且

    “而且我感觉他出弯有些慢。”

    从T架视角中可以看到,罗斯伯格对整个赛道的空间利用没有达到极限。

    即使梅边的赛车不去将空间利用到极限,也能够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可这是在争夺杆位啊!

    在第一个计时段都没有放开跑,那么后面几个计时段更加难以放开的去飞驰。

    果然,一分二十多秒后,罗斯伯格的成绩出来。

    1分23秒703,位列第六。

    威廉姆斯车组内响起了掌声。

    吴轼再度拿到了头排发车的位置。

    “干得不错。”

    克莱尔也上前拍了拍吴轼的肩膀,说道:

    “罗斯伯格又被困在了后面,正赛我们还有不错的机会。”

    吴轼点头,笑道:“当然,我会尝试和刘易斯扳扳手腕。”

    “哈哈哈,那我们就等着看你带给我们一个惊喜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59/1111087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