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 第121章 金银满屋,贾家众人迷了眼!

第121章 金银满屋,贾家众人迷了眼!


“凤姐儿、珠儿媳妇。”

    “你们也看看。”

    贾赦、贾政过目了荣国府名下账簿,转手递给了王熙凤、李纨。

    ‘沙沙!’

    两女翻开账簿的瞬间,瞪大了眼睛,荣国府庄头乌进忠名下查抄出来的财产超过了八十万两,其余庄头合计三十余万两,这还只是西府,想来东府那边更多。

    “琰弟。”

    “该如何安排,听你的。”

    贾珍脸上笑得褶子都起来了,底下皇庄抄没所得总计一百六十万两,让他如何能忍得住?

    “我们一样。”

    贾赦、贾政对视了一眼,齐齐出声。

    就目前而言,由贾琰做这个中间人最为合适,上上下下都同意。

    “细软、古玩字画一应折算为金银,西府一百五十五万两,东府两百万两。”

    “赖家折合四百八十万两,分予西府、东府各二百万两,我拿八十万两。”

    “赦叔、政叔、大哥,可有异议?”

    “没有。”

    贾赦、贾政、贾珍哪里敢说什么,别说八十万两,就是一百八十万两,他们都愿意给,谁都知道要抱住武侯这条大粗腿,何况这八十万两只是底下人的辛苦费。

    “接下来便是田地、屋宅。”

    瞥了几人一眼,贾琰继续道:“我看过了,这些地契所在,小的是一进院子,大的有三进,还有一些沿街的铺面,这些年都中八房人口超过了一千,全都挤在宁荣大街,说不过去。”

    “两府做一些好事,统计一下哪些族人人口多,住不开,把这些院子分给他们。”

    “沿街的铺面,出租给族人、沾亲带故的亲戚,开一些粮油米面店铺、酒楼食肆、杂货店,庄子里出产的东西,日后交由自家人售卖,便宜总好过落在别人手上。”

    “大善!”

    贾赦、贾政、贾珍对此并无异议。

    让他们去经营店面,那种下九流的活,他们才不愿意,所有地契加起来不过两百处,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三进院子都不符合他们的身份,他们自然瞧不上这些宅邸。

    倒不如顺手推舟,把这些宅邸分给族人们,日后,贾家都中八房人丁愈发兴旺,围在两府边上,报团取暖,神京还有哪一家敢瞧不上他们。

    “下面说一说田地,宁府一百三十顷,荣府九十顷,赖家五十顷。”

    “这些全部变卖之后,换到西山去。”

    ‘什么?’

    闻言,在场众人都有些不淡定了。

    “琰弟。”

    “这些可都是上好的良田、水浇地,一亩至少能卖十二两。”

    “西山那边都是什么地,能和这些地相比吗?”

    王熙凤脱口而出,世家大族传之后世的底蕴无一不是田地,像这样上等良田,谁会愿意出售。

    “二弟。”

    贾珍同样有些不愿意,西山偏远,且土层薄,只有一条无定河以做灌溉之用,把田地换到那边去,日后的产出或许还达不到现有的一半。

    “呵呵。”

    环视众人,贾琰冷笑道:“270顷,折合27000亩,全都分布在通州、天津、密云。”

    “万历三十年,明朝统计耕地地1161万余顷,现如今,除了军户屯田之外,国朝的田地约400顷。”

    “北直隶已经在户部更名为河北行省,蓟镇下辖的卫所全部裁撤,军户转民户,军田全数分下去。”

    “镇国侯现在就在保定,负责裁撤剩下的卫所,新增府、县一律实施摊丁入亩,钱粮由锦衣军监督,直接收入内务府,全国两京一十三省除了河南、南直隶(江南)外,耕地最多的便是河北。”

    “通州、天津、密云都是京畿脚下,开国之初,只有皇家的庄田能够分布在这些地方,开国一脉的皇庄都在吕梁山附近,元从一脉更是没有赐下庄田。”

    “你们以为这是什么原因?”

    “现在不换,日后等到清查田亩的时候,就不用换了,直接送上去。”

    轰隆!

    一言落下,全场皆惊,厅中气氛骤然一凝。

    “琰哥儿。”

    贾赦皱着眉头,面带不解之色。

    “南、北直隶必然是重点整治的对象,士绅大户藏匿了多少田亩,我们都很清楚。”

    “莫要为贾家寻霉头,否则,我也保不住你们。”

    “西山南北纵横近200里,东西绵亘130里,古称小清凉山,小西山以东层峦叠嶂,湖泊罗列,泉水充沛,山水衬映,自辽、金以来,中原王朝都在这里营建行宫别苑。”

    “日后,京畿发展人口过剩,西山必然会成为勋贵世家、富商大贾争相追捧的对象。”

    “这270顷换到西山脚下,至少是四万亩田地,有了它们,哪怕日后宁、荣二府及皇庄被收回去,贾家至少还能保证主脉富贵。”

    “再者,贾家宗祠、西山书院都在这里,铁槛寺那边的祖宗坟茔选个良辰吉日一并迁过来,这里便是贾家的根本,游离于朝堂外,不受风波影响,又可时时刻刻监控神京都中。”

    面色平淡,贾琰补充道。

    立时,在场几人都陷入了沉思中,将贾家的一切都迁往西山,这可不是小事。

    “存周,珍哥儿。”

    “这些事都是敬兄同意的。”

    贾赦想起了什么,叮嘱贾政、贾珍。

    “那就这么定了。”

    贾政、贾珍不假思索的回道。

    “西山四万亩田地收益一分为三,一份归于宁国府,一份归于荣国府。”

    “剩下一份用做西山书院及贾家学塾的开支。”

    “迁移宗祠、坟茔及建设西山书院支出,宁、荣二府各自拿出二十万两。”

    “另西府、东府四百万两一并封存,由武侯府代为保管,以备不时之需。”

    “赦叔、政叔、大哥,可有异议?”

    目光如炬,贾琰沉声道。

    “没有。”

    贾赦、贾政欣然答应。

    “二弟愿意保管,那是最好不过。”

    贾珍心疼不已,但还是挤出了笑脸。

    这样一来,真正落到宁国府手中只有两百万两,荣国府手中一百五十五万两,武侯府相当于得了四百八十万两,至于这四百万两日后如何用,他们就不得而知了。

    “琰哥儿。”

    “西山四万亩地,你可有操持人选?”

    “还有那许多事情,哪一个都不简单。”

    贾政询问起了贾琰的意见,一门两府上上下下都是庸才,整治这些事必然得贾琰来。

    “二弟。”

    “不若让贾璜、贾珩他们.”

    贾珍心神一动,提起了之前的那些贾家族人。

    “大哥。”

    “那些宅邸交予族人,他们要是真有才干,从府中租赁一些铺面就是了。”

    “两府下人尚且如此肆无忌惮,换做是血脉亲缘的族人,他就是做了,你难道能拿他去见官?”

    “到最后清理,府中得一个青天大老爷的名头就合用了?”

    撇了撇嘴,贾琰讥讽道。

    “不妥,不妥!”

    贾赦、贾政直接拒绝了贾珍的提议。

    “咳咳。”

    “是我考虑不周。”

    贾珍老脸一臊,赶忙闭上了嘴。

    “焦大如何?”

    贾琰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人。

    “焦大?”

    贾赦、贾政微微一怔,没想起来究竟是谁。

    “赦叔、政叔。”

    “那焦大本是曾祖父的亲卫,年轻时曾跟随曾祖父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

    “因其酗酒无度、口无遮拦,我这才把他安置在了马厩。”

    贾珍连忙出言解释道。

    “先宁国公的亲卫,如今该多大了?”

    听到这里,贾赦、贾政倒是第一时间关心起了焦大的年龄。

    “八、九十了。”

    “嚯!!!”

    在场众人不禁咂舌,这也太能活了吧,还是曾上阵杀敌的人。

    “赦叔、政叔有所不知。”

    就在这时,贾琰坦然道:“这焦大从小跟先宁国公出过三、四回兵,曾从死人堆里把奄奄一息的先宁国公背出来,没有饭吃,他饿着肚子去偷东西给先宁国公吃,没有水喝,他自己喝马尿,把得来的半碗水给先宁国公喝,可以说,救了先宁国公的命。”

    ‘???’

    贾赦、贾政、王熙凤、李纨都忍不住看向贾珍,这种人不说念在往日的情分上好生照料,把他安置在马厩照看牲口,传了出去叫人如何说贾家冷血薄情。

    迎着众人的目光,贾珍有苦难言,这焦大仗着以往的功劳情分,连带着对自己都敢破口大骂,自己又拿他没办法,只能忍下来,安排在马厩,那也是无奈之举。

    “依珍哥儿说,焦大八、九十了,还如何操持这些事?”

    贾赦开口道,其它人都看向了贾琰。

    “焦大可不是没有子嗣。”

    “为何我让他来管四万亩地,就是看重了这一点。”

    “以焦大这些年的功劳情分,家里人要是在府中过活,岂会逊色于赖家。”

    “偏偏他没有这么做,只是自己在府中干些活计,家里人尚且在京郊侍弄田地。”

    “让焦大来负责这档子事,他还有儿孙,充作管事,焦家人品可堪用。”

    “可!”

    焦大品行质朴,贾赦、贾政、贾珍都没什么话说。

    “赦叔、政叔、二弟。”

    “府中还有些许杂事,我这就告辞了。”

    贾珍见事情都安排妥当,迫不及待的离开。

    “琰哥儿。”

    “珍哥儿素来纵情声色,此番收获这么大,他”

    贾赦欲言又止,显然对贾珍有些看法。

    “无妨。”

    摆了摆手,贾琰毫不在意道:“我已致信父亲,这二百万两有一半用做妹妹嫁妆,由父亲那边掌管。”

    “余下百万两才是珍大哥说了算,蓉哥儿夫妻固然管着东府开支,倘若把这些都糟蹋了,到时候,东府过什么日子,不关我们什么事。”

    ‘那就好!’

    听到这里,贾赦、贾政等人松了一口气。

    王熙凤、李纨脸上满是艳羡之色,百万两嫁妆,怕是公主出嫁都没有这般豪奢。

    “二弟。”

    “既已分房,二房尚且有宝玉、环哥儿、探春。”

    “我看这一百五十五万两先分一分。”

    “大房拿五十万两,二房拿五十万两,余下五十五万两充入公中。”

    “八个皇庄由大房、二房各管一半,西山庄田的收益先行充作公中之用。”

    贾赦连忙说道。

    “依大哥。”

    贾政知道他的想法,荣国府人丁兴旺,下一代中有贾琏、贾兰分别承继大房、二房,贾宝玉、贾环、贾琮都是要分家的,还有迎春、探春要出嫁,这都是需要用银子的地方。

    “那好,凤哥儿,你与珠儿媳妇一并去处理了。”

    “是公爹/大老爷!”

    王熙凤、李纨施施然离去,厅中只剩下三道身影。

    “琰哥儿。”

    贾赦严肃道:“人都走了,你该与我们说一说未来的安排吧。”

    “镇国侯、理国侯、修国侯分别赶赴保定、陕西、贵州。”

    “你和陛下动作未免太大了,这是打算借此裁撤西北、河北、西南地区的全部卫所。”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动静引起的不单单是军队,还有文官势力。”

    “2000万军户,超过400万顷军田,这样的肥肉,谁又能不惦记呢?”

    ‘???’

    贾政目瞪口呆的看着贾琰,根本不敢相信。

    “赦叔,天塌不下来。”

    贾琰放下手中的茶杯,神色淡然道:“西北有扬继善、张霁、赵腾烨、孙砚良、王森罗照应。”

    “江阴侯府三等伯阎谦调任河北将军,驻地保定,手掌五万河北卫军。”

    “贵州方面,清江伯张广泗先一步去了苗疆募集5万苗兵,忠贞伯府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侯叔可是有圣旨在手上,可自行募集五万贵州卫军。”

    “三省卫所规制时,西南、西北、大河以北都不在话下。”

    “太上皇也参与其中了?”

    贾赦一下子想到了关键,这不单单是贾琰与雍平帝的谋划,顺康帝一样支持,难怪可以绕过朝堂,直接从地方着手,甚至已经做出了不小的成绩。

    “我知道赦叔担心些什么。”

    贾琰笑了笑,玩味道:“广东、湖广、浙江、江西、河南、南直隶、福建姑且不动。”

    “待辽东事毕,本侯腾出手来南下,把东林书院扬个干干净净。”

    “你有数就行!”

    贾赦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没有过多言语,至于贾政早都听得呆滞在原地。

    PS:一进四合院通常占地面积在200至500平方米,二进四合院:600至1200平方米,三进四合院:1200至2000平方米,一亩地折合666平方米。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56/1111101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