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邓太守是个善人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可原吴国腹地的音调与风俗基本上都是非常相近的。
苏州放眼望去与钱塘也是极其相似。
同学们还是没有几分出远门的感觉,甚至有人到了苏州等于是到家了。
原打算下船修整一二就组织一场小型聚会,让有头有脸的读书人都来看看这两大书院的实力。
结果被贺书生横插一脚,大家反倒是对这等奇事更感兴趣。
游学本身就是长见识的事情。
刚出钱塘就有新的题材送上门,许宣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贺书生已经踉踉跄跄的回家去了,至于他家地址已经被季瑞问了出来,随时可去侦查一番。
纵使内心颇多好奇,可第一步还是得等此地学政到来。
两大书院联袂出门,对于江南来说可不算小事。
尽管钱塘方面表示就是普通游学而已,可各个地方还是当崇绮觐天在展现实力,颇有种西巡的感觉。
文会的那一场已经打的其他学子丢盔卸甲,现在还要追杀上门,好好一个搞学问的地方怎么如此霸道。
所以地方上也是摩拳擦掌,这次占了主场优势若是能拿下几名三大书院学子,也是一段佳话。
就在众人心思浮动的时候,一个眼神之中充满坚毅的主官带着身后众多吏员近前迎接。
苏州是吴郡首县,下辖地区包括娄县、无锡县、阳羡县、毗陵县、海盐县、钱唐县、余杭县,盐官县等多个县。
此地主官身份地位自然是比宋县令等人高了一级。
此时来人就是吴郡太守,以弟子礼觐见于公。
许宣此刻只有学政关系,没有正式官职,蹲在后边看着老头哈哈大笑的拍着那个中年官员。
对方似乎很不习惯这种奔放的举动,还呲了呲牙退了几步。
这无可奈何的样子还挺有意思。
谢玉这个时候走到许师身后,小声说道。
“此人姓邓名攸,字伯道,襄陵人。北方士族出身,祖父是汉开国功臣邓禹,和熹皇后那一支的。
早年被举为灼然,历任太子洗马、吏部郎、河东太守等职。以清廉著称,无论刑狱还是政务都特别清明,广受好评。
几年之前自己运载着米面到吴郡赴任,不接受俸禄,只是饮用吴郡水而已。
性情谦和,与人交往不分贵贱都一视同仁。吃穿用度俭朴,经常接济贫困和有急难之人。
年轻时在逃离石勒军队的过程中,为了保全弟弟的唯一血脉,毅然决定舍弃自己的儿子。”
许宣颔首,不愧世家大族,只要知道名字都可以追溯到祖上以及朝中可有亲友。
这太守的故事听到前半部还是很感慨的,想不到这里还有个如此能人,江南腹地确实需要点厉害人物把控。
自备干粮的清廉作风比我宋贤兄还要夸张。
世家子弟不在乎俸禄可以理解,不分贵贱主动接济困难之人就有点厉害。
是的,善良的厉害。
可当听到舍弃儿子保侄子的事情后就有些警惕。
“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死”
“文公任贤与赵衰举贤”
“灵公使鉏麑杀赵宣子”
这种替死之事一直都有,赵氏孤儿就是以史料映射而成的元杂剧。
凡是做下此事之人都非一般人也。
许宣自己是个大善人,所以他对于善到这种程度的人都会抱有极高的戒备。
这人即便真是个好人,也要小心。
连孩子都可以舍弃必然有着可怕的信念和觉悟,这样道德底线坚定的人值得钦佩,可危机时刻说不好也会有巨大的阻碍。
要仔细把控好自身的人设,不要引起对面的反感,否则在苏州将寸步难行。
谢玉主动说出此人过往也有警醒老师的意思,世家之中对于此人褒贬不一,但都称其有成大事的决心。
接下来自然是接风宴,于公正准备前去的时候突然看向了身后。
“许教习与我一同前往,其他人去准备好的住所,不要惹事,不要去不该去的地方。”
这话叮嘱的极为关键,看来他也发现了几个不安定分子。
季同学自然的低头,眼观鼻鼻观心,好似听不到这句话。
苏州他都不是第一次来玩,那什么瑞云大概率还见过面呢。
哼!
等到几位教授走后果断带着小伙伴去城里逛逛,绝对不会去贺家。
身边没有大佬跟着,他才不会看这种危险的热闹。
其他学生也都有各自的事情,或是去巡视家族生意,或是拜访叔叔伯伯。
而宴席之中觥筹交错。
师教授和于公坐在上边,许宣坐在下边。
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貌似非常开心。
许宣很喜欢这个位置,可以轻松的观察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次出门除了学习之外,更多的是想对这个世界进行更多的了解。
光是精怪是不够的,人才是这个世界的主流。
既是游学,也是调查。
出一份吴郡调查报告想来是可以的。
白莲的因果终究是要解决的,如果世界容不下自己,那么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让世界稍微改变一些。
许某人的大胆想法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此时台上的于公正在意气风发的指点江山,讲着几十年前的往事。
什么此地有妖邪作乱,当时太守好像姓吴,后来被扬州刺史下了大狱什么的。
听的在场官员是冷汗直流,人家忆往昔都是风流,都是文华,都是诗词文章,都是怀念友人。
您这忆往昔怎么不是打人,就是抓人下狱的
这时老头子突然开口问道。
“伯道,可曾听闻五通神。”
场中一片安静,按道理于定国此时没有官身不该过问,可在场也没有哪个硬脖子敢直接呵斥,压力给到了太守身上。
邓太守思索了一阵,脸色有些惭愧。
“可是民间所说的那五名邪物?”
“近日有人冒充五通神劫掠妇女,此事已经通报到我这里,已经签发了政令准备报往刑部”
“没想到这几日走失之人都已经归家,因为涉及妇女名节之事,并没有对外公布。”
于公点头,认可这个做法没毛病。
“那金龙大王呢?”
“太湖一带出现的野神,学生已经拆毁了几座民间自发建立的神庙。”
也没问题,于公满意的点头。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53/1111090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