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20:乡野非议,进城办事
说这句话时,陈晋的态度严肃而认真。
陈源父子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好。
遭受此番打击,陈源被人敲断的,仿佛不是腿骨,而是膝盖骨和脊梁骨,整个人一下子蔫了下来。
那是面对权贵霸道的无力感、对自己轻信他人的悔恨感、再夹杂着愧对后辈的内疚感……
在这一刻,所谓的一家之主,颜面荡然无存,根本抬不起头来。
而陈志的心态除了担忧之外,又有着某些莫可名状的期待,倒真得希望陈晋能在赵家那里讨个说法,要回个公道。
虽然这很难,几无可能。
他只能对陈晋说一声“小心”。
陈晋一拱手,背负书笈走出房门,在陈杨氏和苏素担忧的眼神中走出了家门。
堂侄女陈敏追出来,拉着他衣角,脆生生地问:“小郎叔叔,你去哪儿?”
“进城。”
“那你还回来吗?”
“当然。我回来时,给你买糖人吃。”
陈晋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大步而去。
“那不是陈童生吗?怎地回来了?”
“怕不是在山上待不住了;而且他们家出了祸事,这下可惨。”
陈源断腿的事早传遍开来,众说纷呈,其中有个说法,说是陈源在县城得罪了大官,被对方随从出手打断的。
这样的事在乡野上可称得上大事件。
不过在人前时,陈志一口否认,说自家父亲是在进城时不小心摔到的。
“那陈童生还要读书,还要去考呀?”
“能怎么办?除了这个又不会别的……不过看起来,他似乎变了不少。”
“变啥嘞,还不是一身洗得发白的衣衫,都补了好几处……”
在树底纳凉的一群妇人们看到陈晋经过,当即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在大塘乡,陈晋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名人”。
想当年,他十六岁就考到童生,又会作诗,传扬开来,被很多人称为“神童”,受到不少乡绅门户的青睐,纷纷主动示好。
不料到了院试,竟屡考不中,至今三十岁,仍是个童生。
最初时人们称呼一声“陈童生”属于敬称,可叫了这么多年,渐渐变了味道,倒有些揶揄意味了。
当光环褪去,黯然神伤,最是容易招惹各种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如今陈晋只当清风拂耳,迈步而过。
来到村口处,正见到一辆骡车使出,赶车的,乃是那刘猎户。
“刘大叔,你可是要进城?可否捎我一段路。”
“嗯,行,上车吧。”
刘猎户稍一犹豫,答应了。停车之际,忍不住打量过来,内心暗暗称奇。
距离上一次夜间在山神庙相遇,已经有一段时日。
现在看来,陈晋的身子骨明显挺拔壮实了不少。虽然穿的衣衫显旧,可浑身上下,干干净净的样子。
特别那一双眸子,炯炯有神,寻不到半点呆滞之意。
一般读书人,习惯于灯下夜读,眼神通常不大好,可在陈晋身上,并没有这些毛病。
“怎么觉得,这位陈童生变年轻了呢?”
脑海里跳出个念头,使得刘猎户自己都吓一跳,赶紧摇摇头,否定了:
人怎么可能会变年轻的呢?
又不是神仙!
应该是以前的陈晋不修边幅,行事呆滞,导致三十岁瞧着像四五十。而今注意仪容了,加上饮食有所改善,脸颊有了肉,精神面色好起来,自然就显得年轻了。
“坐好了,咱们走!”
刘猎户吆喝一声,驱车跑起。
他今天进城,是要售卖些山货干货,顺便买生活用品回来。原本这些事得趁早出门,不过有事耽误了。
大晴天,烈日炎炎。
骡车没有车厢篷布,陈晋坐在板车上,便支起书笈的布篷,当个帽子用,勉强能遮晒。
此书笈已经好些年头,显得陈旧,缝缝补补的,凑合着用。
家贫手紧,难以换新。
虽说现在有了钱,但也没换新的打算,毕竟那笔钱,是要准备炼制重剑的。
加上大伯出事,花费不少,更得精打细算。
“陈童生,你进城办事?”
刘猎户主动搭起话,毕竟对方可是潜在的女婿人选。
上次回家后,他在女儿山花面前提及陈家要说亲的事,五大八粗的女儿竟难得地显露出几分忸怩之意。
这也难怪,哪个少女不怀春?
陈晋毕竟是个正经的读书人,即使年纪不小了,但也曾有着神童美誉,风光过的。
而且日后还有机会考上功名,陈父不就是熬到了四十岁?
陈晋简单地回答了声:“是的。”
刘猎户又关心地问:“你大伯怎样了?”
“请城里正元堂郑大夫治了,接回了骨头,往后只需静养。”
“那就好。”
刘猎户心里微微一惊,暗想这陈家还是存着些家底。
从城里请大夫医治,可不简单。乡野人家生病或者受伤了,基本都是用土方法,自己熬着,最多让乡上的赤脚大夫瞧瞧,开些药吃。
看来乡上的那些流言蜚语,说陈家揭不开锅了,到处借钱,并不真实。
借的那点钱,都不够路费的,又怎么请得来郑大夫?
接下来又说几句闲话,便专注赶路。时间已不早,他还得赶着回来。
约莫半个时辰,抵达茂县。
对于县城,陈晋并不陌生,昔日进城求学,曾在城内生活过一段日子。
他下了车,向刘猎户道谢,随即分开,先来到一家钱庄。
从“美娘”那里获得的钱财都是大块金银,难以日常使用,需要兑换成铜钱才行。
那锭金元宝太过于显眼,不能拿出来露白,所以只换银子。
除去最初给大伯的,还有今天给伯母和陈志的,手头只剩下最后两块了。
一共换得铜钱八千五百多文,就是八贯多。
铜钱沉重,好在王朝钱制革新,面值有一文钱的小钱,还有当十的中钱,甚至当百的大钱。
至于纸钞银票之类,却是没得。
大钱面值的铸造推出,一方面有利于携带流通;另一方面,无疑是在弥补朝廷财政的亏空。
由此可知,大乾立朝将近百年之际,并没有表面上所看到的那般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再想到不久前的徭役征兵,剑指南蛮,肯定不止是要镇压边疆藩镇,扩大版图的筹划,可能另有暗潮汹涌,为了转移某些矛盾,从而引发的战事。
换好钱后,陈晋沿着街道,路经赵主薄那高大富贵的府邸,驻足瞧了瞧,很快又离开,转而去南边街区,到王家找王复。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48/111111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