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剑出人间 > 第54章 54:要钱县令,要命秀才

第54章 54:要钱县令,要命秀才


(月底最后一天啦,还有票的请支持一二,免得过时作废!)

    五天前,赵县令一行人前来茂县上任,二三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颇为显赫。

    其中赵县令没有坐轿子,而是直接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一马当先,顾盼自雄,沿街接受广大民众的瞩目。

    年轻、张扬、霸气侧露!

    这是茂县百姓对这位新任县令的评价。

    评价相当准确。

    其上任伊始,便发号施令,下达了数项政令。

    其中一项,便是要整治城中的大小兵器铺,说刀兵之事,滋长江湖争斗厮杀,不利于民生安稳云云。

    故而要进行稽查,看有没有逾越法制的地方。

    “就是要收钱!”

    石奇峰朗声道:“前街的同行已经打探到了,只要乖乖缴上一笔银子,即可继续开门做生意。否则的话,衙门的捕快差役天天上门来查。不止铁匠铺,其他的行当也一样。”

    陈晋问:“要交很多?”

    “视各家店铺规模大小而定,如果只需缴纳一笔倒无妨,就怕尝到了甜头,一发不可收拾。看起来,这位赵大人要大刮一笔。啧啧,虽然新官上任都要捞油水,但他的吃相未免太难看,屁股都没坐稳呢,就这么急不可耐。胃口如此大,足足三年任期,后面让人怎么活?”

    “就没人反对?”

    石奇峰道:“有的,很多店主私底下都联合起来了,要通过商会发声,向赵县令交涉,摸个底,谈条件。嗯,这次的事,以王远山为首,他正是茂县商会魁首。”

    陈晋微微颔首:“咱们剑铺也参加吧?”

    “当然,此事关乎大家利益,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石奇峰沉声道:“不过我琢磨着有点悬,这姓赵的来势汹汹,哪会轻易让步的?服软协商,以后就很难立威了。”

    说到这,压低声音:“先生,我总觉得这赵县令会重查旧案,要不咱们先下手为强,把他……”

    独臂做了个“咔嚓”的手势。

    陈晋哭笑不得:“你以为我是天生杀官狂呀!赵县令现在只是要钱罢了,也许故意上来吓唬吓唬县城的乡绅富户,既然有得谈,先谈了再说。”

    “抱歉,是我失言了。”

    石奇峰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其实他也是一时义愤说的气话。

    赵县令不同赵主薄,无论是出身背景,还是本身实力,根本不在一个层面的。

    对方进城那天,石奇峰专门去看了,观察到赵县令扈从众多,还有高手护卫,难以近身。

    更别说赵县令本身乃名门嫡传,文武双全是必然的事,不知藏着多少厉害的压箱子手段。

    想猎杀这般人物,一不小心,反会变成猎物。

    陈晋又道:“为今之计,且静观其变。剑铺关几天门没事的,当是放假了。”

    石奇峰“嗯”了声:“那先生接下来有甚打算?”

    陈晋回答:“我会去找县学教谕,进学科试,然后报名乡试,到州城赴考。”

    石奇峰虽然不是读书人,但跟随陈晋左右后,有心打探相关信息,知道乡试是怎么回事,闻言大喜:“那敢情好,要是先生中举,就大不一样了。”

    如果说秀才是士,举人便是真正的官身,就算县令对上,也会给几分面子。

    事不宜迟,陈晋稍作休息,便又出门。

    坐着马车去的,阿铁充当车夫,石奇峰则留守店铺。

    陈晋没有直接去县学,而是先到王家找王复。

    “陈兄,你回城里来了!”

    看到他后,王复很高兴:“走,咱们喝酒去。”

    自从考取秀才,这些天来,王复称得上“夜夜笙歌”。他家亲朋好友太多,交际广阔,各种恭贺应酬走马灯笼,根本停不下来。

    之前绷紧的神经和决心,在榜上有名时便一下子放松下来,甚至可以说是“放纵”了。

    打量他一眼,陈晋眉头一皱:“王兄,我此番进城,是要到县学进学,参加科考,进而获得乡试资格。所以过来问你一声,可否愿意一起去?”

    王复一怔:“参加今年八月的乡试?太赶了吧。”

    陈晋淡然道:“你我已不再是少年,错过今年,又得等上三年了。”

    闻言,王复目光一闪:“好,我便舍命陪君子,与你一起去考,不亦快哉!”

    略作收拾,上了马车。

    在路上,陈晋问:“王兄,听说伯父在跟新任县尊大人交涉,谈事,可有结果了?”

    王复摇了摇头:“难呐,赵县令态度强硬,不是个好相与的。”

    陈晋沉吟道:“既然如此,为何伯父还要出头?”

    王复叹道:“他是个爱面子的,又是商会魁首,受各家联名推荐,不得不去。”

    陈晋“哦”了声,不再言语。

    不用多久,马车抵达县学。

    在大乾朝,教学机构颇为普及,分为公学和私学两大类型。像私塾、族学、以及一对一的家庭西席,都属于私学;社学、县学、国子监等则属于公学。

    其中还有不少历史悠久,声名远扬的书院等。

    曾几何时,陈晋的梦想便是进入高良书院求学。无奈受限于现实条件,难以成行,最后只能到县学旁听。

    而今他和王复都考中秀才,可以堂堂正正地进入县学,成为生员了。

    对于县学,两人皆不陌生,下车后直接入门,去拜访张教谕。

    教谕隶属八品官身,统领全县生员教学事务,在这方面,权利并不低的。

    张教谕年及花甲,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线。其性情温和,学识不浅,在生员群体当中颇受爱戴。

    “尔等要进行科考,从而参加乡试?”

    听闻来意后,张教谕露出惊诧之意:“会不会太急了?你们可是刚考中的秀才,还没有正式进学,练习文章呢。不如沉下心来,进修两年,再徐徐图之,这样把握更大些。”

    王复忙道:“教谕大人,学生年过三十,不再年轻。如果等多三年,那就是快四十了。人生能有几个三年?趁今年有了机会,正好去拼搏一番。即使落榜,也可以借机体验一二,增长见识和经验。”

    张教谕手撸胡须:“你说的不无道理……这样吧,我同意了。但有言在先,一切按程序走,需要先考过科试。若写的文章不行,一切免谈,给我老老实实进学去。”

    “多谢教谕大人!”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48/1111107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