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剑出人间 > 第81章 81: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第81章 81: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藏书楼”只是一个俗称。

    这一座古色生香的三层房屋以围屋形式建筑起来,占地数亩,在正门横匾上写着三个大字:

    登高楼。

    这个才是此地真正的名字。

    左右两侧挂着楹联:

    “登顶方知众山小,高飞始信海浪平。”

    陈晋站在门口处,观望片刻,然后迈步跨过那道高高的门槛。

    但凡高门大户,宅院的门槛都会设置得很高,自有风水讲究。同时寓意着此门难进,闲杂人等,一概退避。

    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陈氏子弟出入,大都是年青一辈,穿着代表秀才功名的襕衫和长袍;还有个别身穿公服冠顶的举人;更高一级的进士则几乎没有。

    皆因金榜题名后,不管位列几甲的进士,基本都会第一时间有了安排去处,或进入翰林院,或外放为官,纷纷赴任上位,很少有时间再来看书了。

    似乎也没继续刻苦用功的必要,毕竟都考完了。

    陈晋的出现,吸引到不少目光,毕竟昨天的祭祖仪式影响不小,许多人都曾去看热闹,便认出了他。

    不过藏书楼中禁止喧哗吵闹,众人自持礼仪,自不会指指点点。

    陈晋目前的权限,只限于一楼,还无法登上二楼,而或更高的三楼。

    听说在里面还有一座小楼,名为“禁楼”,颇为充满神秘色彩,就算陈氏的一些嫡传子弟都无法进入。

    只是禁楼声名在外,知名度不低,故而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存在。

    昨天陈寿年便特地提起过,让陈晋不要乱跑,以免触犯到某些禁忌。

    藏书楼一楼的书籍主要为经史子集,各类文章笔记等,面向科举考试,看这些就足够了。

    但见一本本,一排排,密密麻麻的,不计其数。

    藏书区外,又设立了阅读室,在这边拿了书,登记在册,即可取书去看。

    每次只能取一本,只能摘录,不能全抄,更不许携带出外。

    若是在翻阅过程中弄脏,而或弄坏了,自有惩罚。不止赔钱那么简单,严重的,将会取消读书的资格,再不许踏入藏书楼半步。

    陈晋何曾见过这么多的书?面色不禁一紧,按下心头的激动,先从陈寿年列出的书单看起。

    登记,取书,来到阅读室找空位坐下,一气呵成。

    这些典籍基本为古本,以及善本,保存得十分完好,而且整本的页数并不算多,薄薄的一本。

    他平心静气,仔细进行翻阅。

    此刻,神魄记忆的超凡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至于原文的注释理解,则要结合各种注本来分析。

    那属于第二阶段。

    最后还有一个阶段,就是通读各种成文,也就是历朝历代各位举人进士考中的文章。

    这些文章不仅限于陈氏宗族的,还有其他人的,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罗列在此,成为后辈子弟学习的范文。

    如此多的书,简直汗牛充栋,想要一一读完,不知要耗费多少岁月光阴才行,故而有“皓首穷经”一词。

    而陈晋当下只得那么两三个月的时间而已。

    时不我待,所以他看得很快。

    这几乎不是读书,而是翻书了。

    一页翻一页,不用多久,就翻完一本,然后去换另一本。

    上午第一个时辰内,竟看过了足足十二本。

    如此频繁的换书节奏,如此反常的行为,自是引起负责登记的老学究注意。

    他叫住陈晋:“你到底在做什么?三心两意,换来换去,这般心态来读甚书?”

    陈晋回答:“我是看完了才换新的。”

    老学究冷笑一声:“看完了?简直大言不惭。你若再这样无理取闹,拿老夫消遣,我便赶你出去。”

    陈晋说道:“老丈若是不信,可来考核一二。”

    老学究打量他一眼,当即出题:“你说拿去的书都看完了,刚才那本《尚子论书》第八页写的什么?”

    陈晋稍一思量,然后背诵出来,一字不差。

    老学究一愣神:“第十六页的内容呢?”

    陈晋依然对答如流。

    老学究仍不死心,立刻换了另一本,接连考过三题,但还是考不住陈晋:

    “怎么可能?”

    其目光都变得有些呆滞:难道对方以前早已熟读于心,而今来,只是温故知新?

    可没道理的。

    老学究坐守藏书楼一楼已经数十年,对于“陈晋”这个名字颇为陌生,今天才有些印象。

    除非陈晋家学渊博,出身不俗。

    但搜索枯肠,记不起哪一房的俊秀弟子是叫“陈晋”的,而且二字名已说明问题,连辈分都没上,只会是旁支别脉。

    昨天的祭祖仪式,对于习惯埋首故纸堆的老学究来说有些遥远了。

    陈晋便问:“老丈,我可以继续看书了吧?”

    老学究瞥他一眼,一挥手:“去吧。”

    不再进行干涉。

    毕竟看书快并没有违反任何规定,或许是囫囵吞枣,或许是记忆力很好。

    博闻强识是一项能力,但与此同时,会极大消耗神魄念力,所以一般的人都无法持久。

    不过陈晋开了窍,通了泥丸,踏入修行之门,意念之力非同寻常,足以支撑得住。

    再加上解决了饮食问题,无后顾之忧。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炼气、练剑、读书,数管齐下,俱是高强度的修炼,各方面的提升同样肉眼可见。

    期间陈寿年曾充当考官,让陈晋做破题文章,看完之后,欣然赞道:“乡试可取矣。”

    时日忽忽,又到了中元节。

    陈氏本家举行了盛大的祭祀大典,陈晋自没资格参与,不过在外围处,也烧着一把香,遥遥一拜。

    不为别的,就为了赐下祖荫的六世祖,也该敬一炷香。

    七月过完,八月金秋,乡试大考的日子即将到来。

    为了这一场大考,陈晋早已准备充分,内心平静如常,没有紧张,也不感焦虑。

    是日,陈寿年郭瑷等俱来送考,一向吊儿郎当的陈和生也来了,不过看样子,多半是陈寿年发了话,不得不来。

    说起来,陈和生秀才出身,其实也可以来考的,只不过失败了太多次,年纪也不小了,已然看开,不再执着于此。

    而陈氏其他各房,加上旁支别脉等,今届来考乡试的考子足有百数之多。

    这些人中,最后能考中个十个八个,都算很不错的比例了。

    由此可见竞争激烈。

    更别提整个州郡范围,总共的考生接近万数。

    事关整个宗族的时运气数,族长陈寿齐率领一众族老等皆来送考,他显然不大满意今届的参考人数,比往届减少了一成左右。

    但没办法,此等趋势早有迹象,不只陈氏,其他的名门世家也是一样的。

    近年来,庙堂之上,对于门阀的压制力度越发明显。

    好在老皇帝已经很老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48/1111105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