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105:新的开始,新的收获
县衙班子中有主官县令,也有县丞、县尉、主薄等副官。
只不过赵县令太过于强势,新官上任三把火,很快就把那些副官们整得没脾气,纷纷靠边站,毫无存在感可言。
直到现在。
赵县令突然暴毙于床上,其麾下得力的心腹供奉马老不知所踪,剩下的书童、侍卫、长随、门子等人顿时失去了主心骨,惶惶然如没头苍蝇。
主家遇害,作为身边人,他们肯定会遭受赵家问责,甚至可能会被处死。
但当下首要的,自是要缉凶。
全城戒严、封锁、缉捕等工作都需要行使政令,书童等人猛地发现:
没有发号施令的人了……
一直以来,他们围绕赵县令而存在,如同攀爬在大树树干上的藤蔓。
当大树枯萎,当大树倒下,他们便失去了靠山依仗,再无法颐指气使,差遣别人。
毕竟他们皆为白身。
赵县令不得民心,也不得人心。
高压之下,衙门的一众官吏皂役奔波忙碌,累得像狗,可到头来绝大部分的收益都被上峰攫取了去,他们这些干活的人非但没有好处,还要遭受老百姓们唾骂,戳脊背骨。
心中早憋着一股愤懑意气,无从发泄出来。
赵县令的意外身亡,很快便形成了一个宣泄口:
有人如释重负、有人幸灾乐祸、甚至还有人拍手叫好……
依照惯例,在县令失能的情况下,县丞就得顶上来,代理权职。
茂县的县丞和县尉属于“老人”,在这里干了不少个年头,服侍过三、四任县令,可谓经验丰富。
两人很快通完气,随即下达第一道命令,封城搜捕;
第二道命令,却是派人将赵县令的手下全部关押起来,分别进行审讯。
县衙重地,赵县令在后宅遇害,其身边人恰有最大的嫌疑。
没毛病。
第三道命令,封锁衙门后宅现场,搜查证据痕迹,又找仵作来进行验尸。
这一搜不打紧,竟有惊天发现,除了大量金银财宝外,还搜出累累白骨……
事情的性质变得复杂了。
随后仵作验明,赵县令全身上下并无外伤,应该是中了某种左道邪法。
而赵县令的书童提供线索,说此法有点像《点相摄魂术》,掌握此术的人叫古先生。
古先生曾为赵县令的幕僚门客,可失联已久。
书童又说,此前自家大人与新科解元陈晋结怨,陈晋有很大的作案嫌疑。
但经过查询,多方口供表明,陈晋一行早离开县城,回了大塘乡,有着充分的不在场证据。
况且,赵县令身中神法而死,不管怎么看,都扯不上这趟衣锦还乡的陈晋。
太不合理了。
随着案情展开,县丞知道此事已经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便命人详细地记录下案卷,然后派遣快马出城,前往府城报案。
一位七品县令死在任上,死在县衙里,此事性质恶劣,非同小可,最后肯定会惊动朝廷。
信州赵家那边,更是不会善罢甘休。
不过等赵家来人,估计已是两三个月后的事了。
考虑再三,县丞还是决定派遣一位捕快带人去往大塘乡,登门找陈晋问些话。
例行程序,方方面面都能有个交代。
……
石奇峰赶着马车,送王复回到妻儿所在的村镇。
夫妻再见,恍若隔世,立刻抱在一起痛哭起来。
一番场面不提。
最后石奇峰来问王复:“你已经决定了不跟我们去往州城?”
王复态度坚决地点头:“我决意留下,搜集证据,并联合其他遭受祸害的人,一起去衙门告状,打官司,势要打到底。”
摆在他眼前的,有两个路子选择,一个是跟随陈晋,迁徙到州城定居生活。
以他和陈晋之间的关系,到了大塘巷,总有一席之地。
第二个选择却是留在茂县击鼓鸣冤,若能沉冤得雪,便可以恢复秀才功名。
相比之下,选择后一条路无疑要艰难得多,但也要堂正得多。
经历诸多苦难后,王复变得坚强,他要凭着意志,重头再来,为自己正名。
此举不仅是为了自己,还能揭露赵县令的诸多恶行,将水搅浑,间接帮上陈晋的忙。
石奇峰赞赏地道:“不错。这里有一包银子,你先拿着用。”
王复本要推却,就听石奇峰道:“你要养家糊口,要递状子,要打官司,方方面面都得用钱。没钱寸步难行,没钱就只能寄人篱下,何必给自己找不自在?”
听到这话,王复收下了,说道:“当是我借的。”
石奇峰哂笑道:“这就是你与公子的差距,扭扭捏捏,不够洒脱。”
王复忙道:“陈兄乃奇男子,我哪能与之相比?”
石奇峰说:“若那狗官还在位,你这官司打到天上去都无用。可他不在后,你就能翻身了。”
王复忍不住问:“赵县令真的死了吗?”
石奇峰看他一眼,慢慢道:“现在我也不知道,但相信很快就能知道。这么久以来,公子从未让人失望过。”
说罢,驾驭马车走了。
目送着马车离开,王复捧着沉甸甸的包袱,目光坚毅地喃喃道:“等恢复功名,我必去州城赴考。陈兄说得对,只要人活着,便有着希望……”
……
捕快差役的到来,已经是下午时分。
睡过一觉,陈晋恢复精神,从容面对问询,对于很多的事情,要么回答“不知道”,要么说“不清楚”。
身份摆在这,捕快等人俱是客客气气的。
他们受命而来,只不过例行公事,纵然察觉到可疑之处,也不会寻根问底。
毕竟不是审问。
接着陈晋说到明天启程出发州城,开始准备明年会试的事,等于报备。
捕快自不会阻拦,连忙拱手做礼,恭维地说“一路顺风,预祝金榜题名”。
最后各人领到一份红包,笑眯眯地回城复命去了。
而后石奇峰赶车回到,向陈晋禀告关于王复的抉择。
对此,陈晋自没有意见。作为自主个体,各人本都有着各自的主意和去向。
该帮的都帮了,该做的也做了,后面的路,该由王复自己走下去。
石奇峰又神神秘秘地请陈晋到一边,然后拿出一口灰扑扑的小袋子,低声道:“公子,这是我昨夜善后,处理对方尸体时搜身所得,瞧着颇有些奇妙,便不敢妄动,如今上交给你。”
陈晋一看,立刻认出来了,可不是一口壶天袋吗?
除了个别纹饰有所不同外,其他方面,与自己早前从古先生那里缴获的那个几乎一样。
当即接过,不急着打开,笑道:“老石,你做得很好。”
石奇峰忙道:“分内之事。”
陈晋目光一闪,拿出一卷纸来:“我这有一份粗浅的养生功法,修炼之,倒有几分修身去病,延年益寿的功用。你且拿去,看能否修炼。”
闻言,石奇峰顿时睁大了眼睛,掩饰不住的激动之意,声音有些颤抖地道:“公子,这……”
其年轻时闯荡江湖,争斗不休,身子骨多有暗伤隐疾,而今随着年纪上来了,不时发作,颇为痛苦,正需要一份正宗的养生功法来进行温养调理。
那么多年来,他不是没有尝试过在市面上搜购,然而买到的都是残本,而或伪作,根本没办法来练,就算能练,也是练岔的,走火入魔的几率很高。
正宗完善的功法都是秘传,外人哪里能得到?
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说的便是这么个道理。
现在陈晋愿意传他法门,代表意义不言而喻,怎不心潮澎湃?
陈晋笑道:“老石,不必客气,这是你该得的。修炼之际,若有疑难处,再来问我。”
“多谢公子。”
石奇峰恭敬做礼,接过秘籍,郑而重之地收起:“那我先出去帮忙收拾了。”
“好。”
等其出去,房内安静下来,陈晋坐好,拿着新得的壶天袋,准备开启来看,看里头装纳着什么好东西。
从身份地位上看,马老显然高于古先生一筹,是赵县令身边当仁不让的心腹,充当着多重角色。
那么,此人的壶天袋成色,应该比古先生的更好。
金银财宝之类,倒在其次,陈晋更渴望获得适用的修行资源,比如术法之类。
艺多不压身。
譬如这次袭杀赵县令,如果没有掌握《点相摄魂术》,做起事来,就不可能那么干脆利索。
甚至不一定做得成。
很多时候,有嫌疑是一个局面;被抓个现行,又是一个局面。
至于旁门左道的副作用,他有《六气正位法》为根本法,坐镇神魄,稳定心性,不会受到多少影响。
自从突破到第三境,脏腑强化,气血浑厚,随之法念意识也得到不少增强。
当下来看,正见到壶天袋口处黑气缭绕,凝聚成一条蟒蛇盘踞在那儿,受到激发,登时昂首扑来。
两口袋子,禁制的表现形式俱为蛇类,这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皆因蛇类形态较为容易炼制,并且类似于麻绳,用来捆绑口子,再合适不过。
这一次,陈晋有心试炼,不需要再劳烦魁星神君开眼,自己就来破开禁制。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48/1111102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