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 第41章 回清河县,惊艳众人

第41章 回清河县,惊艳众人


潘金莲收拾好行装,秀眉也披上了斗篷,换上了紧身的衣裙。

时间已经到了九月多,早晚天气寒凉。

马车已经准备好,婢女把东西驮在驴背上。

武松骑马、潘金莲、秀眉乘坐马车,跟随的婢女也有驴子可以骑。

“官人呢?”

潘金莲没见到武松,问府上的婢女。

婢女笑了笑,看向李瓶儿的卧室。

秀眉低声笑道:“官人临走还要和瓶儿妹妹睡一觉。”

“我看不是官人想要,是瓶儿想要。”

潘金莲知道武松快不了,索性就等等。

等了半个多时辰,武松终于从房间出来。

潘金莲笑问道:

“瓶儿妹妹可好了?”

“起不来了,我们走吧。”

马车到了前院,花子虚正和武大郎说话。

武松走过去,问武大郎昨夜睡得怎么样?

武大郎不好意思地嘿嘿笑...

花子虚挤眉弄眼道:“大郎哥不可貌相,那两个婢女走路都不稳了。”

“哥哥家里都是好汉,不愧是一母同胎。”

花子虚很羡慕,武大郎长得这么矮小,居然这么勇猛。

两个婢女昨晚上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武大郎本来脸就黑,这下更黑了。

“你这兄弟真是,那两个丫头跟妖精似的,我赶又赶不走...”

武松笑道:“哥哥别担心,回到家里,我不敢嫂嫂说。”

“可不能和秀秀说。”

武大郎惧内,怕黄秀秀知道他在外面风流。

“三弟,时候不早了,我得启程了。”

“日后有什么事情,派人到清河县送信就是。”

花子虚不舍,说道:“我送送哥哥。”

“别客气了,你身子骨不好,好好养着。”

天气转凉,花子虚确实身子骨不行。

“那...哥哥慢走,路上小心。”

武松一拱手,翻身上了骏马。

武大郎爬上驴背,跟着马车缓缓出了花家。

孟玉楼的车夫见到,马上跟着队伍出发。

离开清河县赶考的时候,武松只带了潘金莲一个人。

如今考试回家,已经有了二十多个人跟着。

如果当绿林好汉、梁山贼寇,哪有这等风光。

做人,就要读书走正道!

不提路上风餐露宿,几天后,武松回到了清河县。

当武松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街上,身后跟着几辆精致的马车,还有二十多个童仆、婢女跟随,立即引起了轰动。

街坊邻居都来围观。

“二郎回来了,回来了。”

“我们清河县的解元回来了。”

“二郎,你现在是举人老爷了。”

炊饼铺子前围了上百人,堵得水泄不通。

黄秀秀裹着围裙走出来,手里还提着一柄菜刀。

“叔叔回来了。”

黄秀秀惊喜地迎出来。

潘金莲从马车里走出来,身上穿金戴银、珠翠满头,看得街坊又是一阵羡慕。

“呀,金莲这是成了夫人了。”

“这头饰怕不得千把银子。”

“这两位是谁?”

秀眉和孟玉楼从马车里出来,再次震惊街坊邻居。

秀眉是恩州府的花魁,孟玉楼气质温润高贵,两人从马车下来,看得大家眼睛都直了。

黄秀秀也被两人看呆了,问道:

“二郎,这两位是谁啊?长得如此俊俏?”

武大郎跑过来,说道:

“这两个都是二郎的小妾,快去准备地方,给她们落脚。”

武松对秀眉、孟玉楼说道:

“这位是我的嫂嫂。”

“奴家拜见嫂嫂。”

孟玉楼、秀眉同时行礼。

“哎呀,二郎真出息了,带回来两个花一样的美人儿。”

“都进来吧,进来吧。”

二十多人一起进了炊饼铺子,原本还显得空旷的屋子,马上不够住了。

相比于西门庆、花子虚的宅子,炊饼铺子显得寒酸狭小。

当然,孟玉楼、秀眉丝毫不介意,因为她们知道,武松只是暂时在这里,日后飞黄腾达,自有豪宅可以住。

女人就是这样,可以跟你住出租房,但她不会一直跟你住出租房。

“坐吧,坐吧,哎呀,家里太小了。”

武大郎有些不好意思。

黄秀秀是村里的,炊饼铺子对她来说就是豪宅了。

武大郎见过花子虚的宅子,觉得寒酸。

武松也觉得宅子小了,该买一处大宅子。

以前自己是平头百姓,现在是解元、举人老爷,该有自己的宅子产业。

孟玉楼、秀眉坐下来,潘金莲吩咐婢女把箱子抬进书房。

“都饿了吧,吃点炊饼肉汤。”

黄秀秀把炊饼、羊肉汤拿过来。

孟玉楼、秀眉起身谢过,拿起炊饼吃了点。

两人都是娇贵惯了的,炊饼有点干巴,羊肉汤有腥膻味,两人都吃不惯。

“金莲,你安排她们住下,我去找知县相公。”

“这个宅子,等我看个好的。”

潘金莲答应了,安排孟玉楼、秀眉先到她的卧室住下。

至于童仆、婢女,全部安排好,开始各自做事。

黄秀秀低声道:

“大郎,咱家二郎真像个老爷了。”

“嘿,你不知道二郎在阳谷县的模样,那官儿和老爷都要对他客客气气。”

“那个吴员外你可知道?”

“哪个吴员外?”

“就是俺们县里的吴员外,做过官儿的。”

“哦,我知晓,他府上卖羊肉都是整扇买的。”

“对,就是他,在阳谷县,他要给俺敬酒哩。”

黄秀秀听得目瞪口呆,吴员外居然给武大郎敬酒?

“哎呀,咱家二郎出息了,咱们跟着出息。”

“别急,明年二郎要考状元哩。”

武大郎笑得合不拢嘴。

时间还早,武大郎捡了一副担子,又想挑着出去卖。

黄秀秀把武大郎数落一顿,让他在家里帮忙准备饭菜。

武松骑马到了县衙,衙役见到武松,慌忙禀报知县张知白。

进了后衙,张知白快步迎出来,笑道:

“武解元回来了。”

武松笑道:“老师取笑了,学生回来晚了。”

听到武松称他为老师,张知白笑得合不拢嘴。

“不敢做你的老师,我看过你的卷子,我问你,那‘存天理、灭人欲’是谁教你的?”

武松虽然称呼张知白为老师,但张知白从未教过武松。

张知白打听过,武松从来没有读过私塾,也没有拜过师。

他很好奇,武松那些东西从哪里学来的?

武松说道:“惭愧,都是武松自学自悟。”

张知白啧啧赞叹道:

“真是天纵之才啊,居然能自学自悟到如此地步。”

“明年的春闱,你可有把握?”

武松非常认真地说道:

“老师放心,我必中状元!”

张知白抚掌大笑道:

“好,我就等着你这句话!”

武松认了他这个老师,如果武松考中状元,他也可以有个状元之师的名头。

最重要的还是利益。

武松这样的人,中了状元后,必定飞黄腾达。

有这一份香火情,张知白也可以攀龙附凤,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张知白今年已经快50了,才堪堪做到一个知县而已。

靠自己已经没希望了,他只能靠武松。

“你有这个志气,我高兴,但也不可大意。”

“恩州府算小州府,举人才10个而已。”

“而剑南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都是人杰辈出之地,你须小心准备。”

张知白挥挥手,衙役捧着一大摞的书本过来。

“这是往年省试、殿试题目,还有一甲进士的卷子,你拿回去好生揣摩。”

武松认真翻了翻,都是往年的真题和答案。

不同于州府试,省试、殿试的答卷很难拿到,特别是一甲进士。

不得不说,张知白真的用心了。

“谢老师。”

武松起身,郑重行礼拜谢。

“你我何须多礼,拿回去好好研读。”

衙役替武松捧着书,跟着武松回到炊饼铺子。

真题放进书房,潘金莲走进来,说道:

“官人,你现在是举人,也该买一座自己的宅子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17/233004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