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作者署名,无耻老贼
《三国演义》开售,很快成了爆款。
书商和买书的顾客坐在书店等货,把书店挤满了。
李庸心中大喜,亲自到作坊监督赶工。
客店里。
武松一觉睡到日头偏西,才懒洋洋起床。
咚咚咚...
房门被敲响。
武松以为何运贞来了,约他逛青楼。
房门打开,国子监博士胡瑗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本书,看起来很不高兴。
“胡博士,您怎么来了?”
“这书是你写的?”
胡瑗黑着脸坐下,把《三国演义》丢在桌上。
武松拿起来翻了翻,笑道:
“是,我熟读《三国志》,喜欢里面的故事,所以写了这本书。”
“我知道这不是正业,当做闲情娱乐罢了。”
在胡瑗看来,写这种书肯定不务正业。
只有研究儒学才是正道。
胡瑗上门,应该是来说教的。
武松也知道写小说是小道,他只想赚点零花钱。
胡瑗黑着脸说道:
“我没说你不务正业,我就问你,我算不算你的老师?”
“当然,若非胡博士秉公阅卷,恩州解试的第一名便不是我。”
对于胡瑗这个老师,武松是认的。
不为别的,就为胡瑗坚持选武松为解元。
若非胡瑗坚持,凭借何运贞的势力,他就是解元。
“你既然记得我的好,为何不告诉我?”
武松懵了,问道:
“学生有甚么没有告诉恩师?”
胡瑗指着《三国演义》的作者署名:
“你让李庸这个奸商并列作者,为何不让我成为作者?”
武松愣住了...
才发现李庸成了第二作者!
“岂有此理,奸商!”
武松气得跳起来。
胡瑗说道:“我就知道你被蒙蔽,跟我来,我与你要个公道!”
胡瑗拿着书怒气冲冲往外走,武松跟在身后。
就在中午,国子监讲学休息。
十几个学生聚在一起看《三国演义》,胡瑗好奇,拿去看了一眼。
不看不要紧,看完后,胡瑗气得差点炸了。
《三国演义》虽然不是儒学书籍,但写作的格式、体例独创一格,内容恢弘跌宕,绝对是开山之作,能流传后世。
这么好的书,武松居然不告诉他!
最可恨的是,李庸一个书商,居然成了第二作者!
是可忍孰不可忍!
胡瑗不上课了,拿着书到了客店兴师问罪。
一问之下,果然武松被蒙蔽了。
两人怒气冲冲到了传道书舍。
门口、里面挤满了购买《三国演义》的商人、学子。
其中还有许多国子监的学生。
见到武松、胡瑗,众人马上行礼。
胡瑗黑着脸,对着书店伙计呵斥道:
“让你们李庸出来说话!”
武松也脸色不善直入书店后院。
伙计慌忙禀报。
很快,李庸从里面出来,脸上还有黑色的油墨。
“武状元...这是..胡大人?”
李庸见过胡瑗一次,所以认得。
但胡瑗是国子监博士,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见到胡瑗手里的《三国演义》,李庸明白了。
胡瑗想要买书!
没错,就是这样!
“胡大人,这《三国演义》还在加急刊印,买的人实在太多,恐怕您得等等...”
李庸说得颇为得意。
转身又对武松说道:
“武状元不愧是我大宋朝的状元郎,《三国演义》一部千金难求!”
“门口那些人,都是等着买书的,武状元的文名要传遍天下,甚至名扬海外。”
“那个高丽王朝,还有扶桑国的书商,也在候着。”
李庸说得眉飞色舞,武松全程黑着脸,一言不发。
这时候,李庸才意识到气氛不对。
“呃...武状元有甚么话说么?”
不等武松说话,胡瑗义愤填膺,拿着《三国演义》质问道:
“这书是武松所著?”
“是,武状元亲自写的手稿。”
“那你为何名列第二?”
李庸尴尬地赔笑道:
“武状元恕罪,这书实在太好了,我也想要些文名...”
“放屁!你这是窃取!此书毕竟流传后世,你一个字没写,凭什么名列第二!”
作为国子监的博士,胡瑗对著作权非常看重。
李庸此举,在胡瑗看来,就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
“这...我也只是..”
李庸很尴尬,就像做贼被人抓了。
武松冷着脸说道:
“李朝奉,你不地道。”
“恩师说得对,你不是作者,凭什么署名?”
李庸嘿嘿笑了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把你的名字去掉,把我的名字加上去!”
胡瑗站直了身子,非常认真地说道。
李庸和武松同时懵了...
还以为胡瑗是正义的化身,来主持公道的。
没想到这老小子也不是好人啊!
也想白嫖武松?
“胡大人,您贵为国子监博士,这样做...不好吧?”
李庸总算是听明白了。
“我是武松的老师,指点过他的文章,我署名没有问题!”
胡瑗看向武松,等待武松的附和。
武松内心一阵无语...果然,最无耻的就是读书人。
咳咳...
武松干咳两声,说道:
“去年解试,胡博士点了我的解元,是我恩师,他说的没错。”
李庸呵呵笑了笑,知道这是武松给面子。
“既然武状元这么说了,那就署名吧。”
“不过,我有个请求,能否也让我署名?我列第三?”
胡瑗马上说道:“不可!你一个书商,凭什么与我并列?”
李庸心中暗骂:
无耻老贼,你又凭什么和武松并列?
武松给你面子,喊你一句老师。
就凭你,也有资格指点武松的学问?
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传习录》跟你也没关系,臭不要脸还署名了。
心中骂归骂,嘴上不能说。
“武状元,不如这样...我署名第三。”
“这卖书的银子,我与你二八分账,我二、你八,如何?”
为了署名权,李庸情愿拿出一成的收入。
武松心中暗喜,他就是为了这个来的。
“这...好吧,你可不许少我银子。”
“小的岂敢!”
李庸松了口气,总算是保住了署名权。
胡瑗没有说话,他只要把自己的名字加上去。
至于武松要赚钱,这个合情合理、天经地义。
“你马上印一本出来,把我名字加上去,我等着。”
胡瑗赖着不走,李庸领命,马上回作坊。
仆人上茶,武松陪着胡瑗喝茶。
半个时辰后,李庸捧着一部《三国演义》出来。
作者写着:
武松、胡瑗、李庸。
见到自己的名字,胡瑗心满意足,笑道:
“好了,我回去了。”
捧着厚厚的书,胡瑗乐呵呵走了。
“我也走了。”
武松跟着离开。
李庸望着胡瑗离去,啐了一口:
“无耻老贼!”
胡瑗高高兴兴捧着书回到国子监,坐下来慢慢看小说。
里面的剧情精彩绝伦,比看《三国志》有意思多了。
正看着,祭酒董逸路过,见胡瑗看得眉飞色舞,上前问道:
“你在看甚么书?”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17/2330040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