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 第110章 老贼又无耻,新式蹴鞠

第110章 老贼又无耻,新式蹴鞠


去年,县丞李迪一时贪财,收了武大郎10两银子,把武松的年纪改了改。

没想到,这随便的一笔,居然成就了武松的状元。

“哎呀,恭贺大郎、恭喜二郎!”

李迪喜得眉开眼笑。

武松这状元,有他一份功劳。

日后武松一定要照顾他。

“好了,去准备。”

张知白心情大好。

县丞李迪马上叫人准备,武松中状元的消息一下传开了。

很快,仪仗准备好。

知县张知白骑着马,武大郎也骑马跟在身后,带着几十个官吏、衙役,敲锣打鼓到了武松家门口。

潘金莲匆忙出来迎接行礼。

“奴家见过知县相公。”

“恭喜二郎高中,别的不多说了,这是本县一点心意。”

黄庭带人抬了一箱银子放在门口。

知县亲自上门送礼,这感觉太爽了。

“奴家岂敢收知县大人的礼。”

“这是给二郎的,等二郎回来,我还有礼物。”

县衙其他官员纷纷随礼,潘金莲一一谢过。

因为潘金莲是妇道人家,迎来送往不方便。

恭贺过后,就由武大郎出面,潘金莲回了后院。

秀眉打开箱子,里面是白花花的银子,还有几根金条。

“呀,这知县今日下了血本,这么多。”

孟玉楼喜滋滋笑道:

“这只是开始,官人中了状元,日后有的是人送银子。”

自古以来,权力就是一切。

掌控了权力以后,钱财、美色都会送上门来。

潘金莲望着外面,欣喜道:

“等官人回来,还有更热闹的时候。”

吴员外听说武松中了状元,马上带着大儿子吴霖上门,抬着猪样、带着银子。

县里其他富户听闻,也带着银子上门恭贺。

一时间,清河县沸腾了。

吴家书房里。

一个童子跑进书房,对着正在读书的吴英杰喊道:

“小英,中了、中了!”

“甚么中了?”

“武松中了状元,中了!”

吴英杰如遭雷击,呆呆地看着童子。

许久才反应过来,痴痴地说道:

“武松居然真的中了状元...”

父亲吴成秀从外面进来,面如死灰。

“那武松真的中了...”

看别人中状元,比自己落榜还难受。

吴英杰抬头说道:

“今年我给武松拜年了,我拜他做了干爹。”

吴成秀愣了一下,随即喜道:

“哎呀,你真聪明,这么说来,你是武松干儿子。”

“走,我们贺喜去。”

草草准备些礼物,父子两人也往武家贺喜。

清河县出了第一个状元,全县轰动。

武家热热闹闹办了几天的酒。

武松不在家,武大郎陪着喝酒,连续几天醉醺醺的。

院子里堆满了礼物,也不知道谁送的。

等喜酒办完了,都头黄庭送来知县一封信,是给武松的回信。

潘金莲的回信写了几天,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最后变成厚厚一沓。

孟玉楼拿了一包银子给信使,嘱咐道:

“一定要送到官人手中。”

“夫人放心,状元郎的回信,谁敢不仔细。”

收了信和银子,信使说道:

“劳烦夫人给我一个信物,我好回禀状元郎。”

潘金莲想了想,回屋拿了一个盒子出来,外面锁住了。

“你把这个给官人就是。”

“谢夫人。”

拿了东西,信使上马,快速回京师。

...

汴京。

国子监内,几个学生围在一起,正在看书,时不时发出几声赞叹:

“虽然是小学启蒙之物,写得却精彩。”

“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是上好开蒙书籍。”

“胡博士定然出力不少。”

“嗯,武松的书晦涩艰深,这书应该是胡博士定稿。”

国子监祭酒董逸正好路过,听到议论声,缓步走过去。

“学生见过祭酒。”

“嗯,你们在看什么?”

学生拿起书本,说道:

“传道书舍新出了基本小学启蒙读物,实在不错。”

“是胡博士与武松合著的。”

听到胡瑗、武松合著,董逸赶忙伸手接了。

封面上赫然写着:

武松、胡瑗合著!

仔细翻过后,董逸心中翻江倒海。

脸色平静地合上,董逸说道:

“我看看。”

说罢,董逸拿着书进了胡瑗的书房。

只见胡瑗正皱眉研读古籍,样子十分认真。

吧...

书本丢在桌上,董逸面带冷笑:

“胡博士又出了大作?”

见到桌上的书,胡瑗惊喜道:

“刊印了吗?我居然不知。”

董逸冷笑道:“胡博士与武松合著,你写了哪些?”

胡瑗知道董逸想什么,得意地说道:

“祭酒,这几本书确实是我与武松合著的,我还修改了。”

“你改了哪里?只给我瞧瞧。”

“哎呀,太多了,我也不记得。”

董逸终于憋不住了,嘲讽道:

“无耻老贼,你怕不是一字未改!”

“祭酒何出此言?我自然是改了的。”

胡瑗理直气壮,根本不要脸。

“你改了哪里,你说。”

“不记得了。”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胡瑗笑呵呵端着一盏茶,恬不知耻地笑道:

“祭酒啊,与其嫉妒我,不如多和武松亲近,看看他有什么新作,先到先得。”

“嘶...言之有理啊。”

董逸转身大步出门。

胡瑗见状,忍不住嘲讽道:

“无耻老贼!有脸说我!”

...

赵楷骑着马,带着几个随从,进了武松的府邸。

随从在院子里候着,赵楷直入书房,正见武松著书立说。

“你在写甚么书?”

“随便写写。”

武松放下笔,赵楷拿起看了会儿,赞叹道:

“我远不如你啊。”

武松笑道:“知耻而后勇,知道不如我,就该好好努力读书。”

赵楷放下书稿,叹笑道:“换做旁人,我会努力,遇到你,我不努力了。”

“你让我准备的球场,还有球员,我都准备好了,你跟我去看看。”

武松换了一身衣服,牵了一匹马,当即出门。

上次,武松让赵楷按照现代足球的规格准备场地。

忙活了好一阵,赵楷终于准备好了。

球场就在城东,这个地方寸土寸金,赵楷花了不少力气,才搞好这片球场。

站在球场边上,赵楷指着球场说道:

“其他都是依照你的吩咐做的,只有地面的草皮,实在没法子。”

足球场的草皮必须特别培育,北宋没有这个条件,就是夯实的地面。

画线和球门都有了,球队也准备了。

不过,武松把球场缩小了一些。

原因很简单,现代足球对体力要求太大了。

设计这个足球,是为了让徽宗一起玩。

如果场地太大,徽宗跑不动。

齐云社黄如意走过来,对着武松、赵楷行礼:

“小的见过郓王、武修撰。”

“你也来了。”

黄如意球技、人品都不错,武松挺喜欢这人。

“郓王吩咐,小的岂敢不来。”

“你觉得这个新式蹴鞠如何?”

“小的已经踢过几场,却是大不相同,只是还有些不明白的。”

“我陪你们踢几场。”

“好极。”

武松下场,赵楷、黄如意跟着踢球。

几场下来,大家对规则和玩法都渐渐熟悉,也都觉得更有趣。

特别是对抗性大大加强。

“我们再练几天,等练熟了,请圣上看球。”

“如此甚好。”

黄如意靠蹴鞠为生,如果足球能让徽宗喜欢,他也可以名声大噪,成为足球的开山祖师。

接下来几天,武松带着赵楷、黄如意一帮人踢球。

等一切都熟练了,武松和赵楷一起进了皇宫。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17/233003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