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堂兄发难,一纸罪状
顾长歌脸上的那一抹温和笑意,让顾长明看得微微一怔。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今日的顾长歌有些不对劲。这个往日里只知埋首书斋、见人甚至会有些靦腆的堂弟,此刻的眼神竟像一汪深潭,平静无波,却又深不见底,让他有些没来由的心悸。
错觉吧。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而已。
顾长明心中冷笑一声,很快将那丝异样抛诸脑后。今日之后,这将军府的天,就要变了。顾长歌和他那个刚愎自用的将军老爹,都将成为尘泥里的虫子。
顾长歌并未理会顾长明,收回目光,迈步走入大厅。
大厅内宾客云集,锦衣华服,觥筹交错,一派喜庆祥和。
他首先走到主位前,对着端坐在太师椅上、身穿暗红色福寿常青袍的老太君深深一揖。
“孙儿长歌,祝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太君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点了点头:“长歌有心了,快入座吧,就等你了。”
随后,顾长歌又向着分坐两旁的父亲顾渊与大伯顾展行礼。
父亲顾渊,身形魁梧,一身常服也难掩军人铁血之气,见到儿子,眉头微皱,沉声道:“如此重要场合,缘何迟到?”
“孩儿偶感风寒,歇息片刻,让父亲忧心了。”顾长歌不卑不亢地回答。
一旁的大伯顾展则笑着打圆场:“好了二弟,长歌身体一向单薄,晚来片刻也无妨。今日是母亲大寿,莫要为了小事动气。”
顾展的相貌与顾渊有几分相似,但气质截然不同,脸上总是挂着和气的笑容,像个富家翁。
顾长歌心中冷笑,这副假惺惺的嘴脸,和前世一模一样。
落座于自己那一房的席位上,母亲柳氏赶忙拉过他的手,关切地低声询问:“歌儿,脸色怎么这么差?是不是又不舒服了?”
“母亲放心,孩儿无碍。”顾长歌回以一个安抚的微笑。
刚刚坐定,一道阴阳怪气的声音便从邻席传来。
“三弟可真是贵人多事,祖母大寿,满堂宾客都等你一人,真是好大的排场。莫不是最近又读了什么圣贤书,忘了俗世的礼数?”
说话的是顾长明的一位跟班,二房的堂弟顾长杰。
前世,此人也没少对自己冷嘲热讽。
厅中不少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到了顾长歌身上,带着几分看好戏的意味。
若是从前的顾长歌,此刻怕是早已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但现在,顾长歌只是端起面前的酒杯,轻轻晃了晃,眼皮都未曾抬起,淡淡开口:
“《礼记》有云: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长杰堂兄如此急躁,看来是平日里书读得少了,心浮气躁,德行有亏啊。”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周围几桌人的耳中。
席间有几位大儒名士,闻言皆是眼前一亮,抚须点头。
顾长杰的脸“唰”地一下涨成了猪肝色,他本想嘲讽顾长歌是个书呆子,反倒被一句引经据典的话,说成了一个没德行的莽夫。
“你!”顾长杰拍案而起。
“够了!”
主位上的顾展一声低喝,瞪了顾长杰一眼,“没规矩的东西,还不坐下!”
顾长杰这才悻悻然坐下,只是那眼神,恨不得要将顾长歌生吞活剥。
一场小小的风波,就此平息。
但顾长歌知道,这只是开胃小菜。
果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一直表现得长袖善舞、游刃有余的顾长明,忽然走到了大厅中央。
先是对着老太君深深一躬,朗声道:“祖母,今日是您七十大寿,孙儿为您备了一份特殊的寿礼!”
众人精神一振,都好奇地看了过去。
老太君笑呵呵地道:“哦?明儿有心了,是什么寿礼啊,快拿上来给祖母瞧瞧。”
顾长明的脸上,笑容缓缓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痛心疾首的肃穆。
“这份寿礼,关乎我顾氏一门的百年清誉,关乎我大夏王朝的社稷安危!”
话音一落,满堂皆惊。
所有人都感到了不对劲,气氛瞬间从喜庆变得凝重。
父亲顾渊眉头紧锁,喝道:“长明,休得胡言!今日是你祖母大寿,莫要在此危言耸听!”
“二叔,侄儿也不想如此。”顾长明的眼中,竟真的挤出几分泪光,显得无比悲痛,“但,纸包不住火。有些事,若不揭开,我顾家,将有倾覆之祸啊!”
随后猛地一甩手,从袖中取出一沓厚厚的册子,高高举起!
“我顾家深受皇恩,世袭罔替。我二叔顾渊,更是身居镇北将军高位,手握二十万大军,为陛下镇守国门!皇恩浩荡,本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是!”
顾长明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尖锐无比,如同杜鹃泣血。
“可是二叔他,竟……竟利欲熏心,做出了天理难容之事!”
“啪”地一下,他将手中的册子狠狠摔在地上,指着顾渊,一字一句地控诉道:
“镇北将军顾渊,克扣军饷,倒卖军械,在京畿之外私购良田三千亩!这是账册,这是地契!桩桩件件,铁证如山!”
轰!
整个大厅,仿佛被投下了一枚惊天巨雷!
死寂!
针落可闻的死寂!
所有宾客都惊呆了,难以置信地看着顾渊。
克扣军饷,私购良田,这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足以抄家灭族的滔天大罪!
“你……你血口喷人!”顾渊勃然大怒,气得浑身发抖,猛地站起,一股铁血杀气不受控制地爆发出来。
“铁证如山,二叔还想抵赖吗!”顾长明毫不畏惧,反而挺直了胸膛,一副大义灭亲的模样,“侄儿知道,揭发您,是不孝。但为了顾家的清白,为了大夏的律法,侄儿,不得不这么做!”
“二弟,消消气。”顾展连忙拉住暴怒的顾渊,脸上满是痛惜和失望,“二弟,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若真有苦衷,便说出来,我们是一家人啊!”
母亲柳氏早已吓得花容失色,浑身瘫软。
老太君的脸色,也变得铁青,拄着龙头拐杖的手,青筋毕露。
顾长明看着这一切,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得意的狞笑。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要让顾渊,当着满堂宾客的面,身败名裂!
“来人!”顾长明振臂一呼,“将证人带上来!”
话音落下,两个家丁押着一个身形瘦小的中年男子,从偏门走了进来。
那男子一进大厅,便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小人……小人乃是将军府账房管事,将军他……他每一笔黑账,都是小人经手去做的啊!小人有罪,小人对不起朝廷,对不起陛下啊!”
人证、物证,俱在!
这一下,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顾渊气得眼前发黑,指着那管事,嘴唇哆嗦,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戎马一生,光明磊落,何曾受过这等奇耻大辱!
顾长明环视全场,享受着众人震惊、鄙夷的目光,心中畅快到了极点。
大局,已定!
就在他准备再度开口,将顾渊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时,一个清朗的声音,悠悠地响了起来。
“堂兄真是孝感动天,为了顾家清誉,不惜亲手将自己的叔父送上绝路,真是让小弟,大开眼界啊。”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顾长歌不知何时已经站起了身。
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与愤怒,反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地鼓了鼓掌。
清脆的掌声,在死寂的大厅里,显得格外刺耳。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13/2330035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