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白衣卿相,黑甲修罗 > 第6章 翰林风波,一字惊人

第6章 翰林风波,一字惊人


回程的马车上,气氛与来时已是天壤之别。

父亲顾渊坐在对面,几次三番地打量着顾长歌,那眼神,仿佛在看一个熟悉的陌生人。震撼、骄傲、欣慰、茫然,种种情绪交织,让这位铁血将军,竟有些手足无措。

“翰林院待诏……”顾渊喃喃自语,“虽只是从七品,却是天子近臣。长歌,你……当真是一步登天了。”

“这不是登天,父亲。”顾长歌的声音依旧平静,“这是陛下,将我们父子二人,架在了火上烤。”

顾渊一怔,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利害。

顾长歌继续道:“陛下既要用我,敲打太子,又要看我顾家,是否真有与太子一党抗衡的本事。看似恩宠,实则,步步杀机。”

顾渊沉默了。他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沙场经验,在儿子这番通透的政治剖析面前,竟显得如此浅薄。

回到府中,老太君与柳氏早已焦急地等候在门前。

当听到天启帝的封赏时,母亲柳氏喜极而泣,只道是祖宗保佑。

唯有老太君,在短暂的震惊之后,脸色变得比之前更加凝重。她挥退了所有下人,只留下核心三人。

“长歌说得没错。”老太君一针见血,“陛下这是给了你一柄最锋利的剑,但也让你成了所有人眼中最显眼的靶子。尤其是翰林院,那里是朝中清流文官的聚集地,更是太子殿下经营多年的大本营。你此去,无异于单刀赴会,龙潭虎穴。”

“孙儿明白。”

“明白就好。”老太君眼中流露出与年龄不符的锐利,“记住,藏拙,是你现在唯一的保命符。在摸清底细之前,多看,多听,少说,少做。陛下的‘读书解闷’,才是你真正的差事,翰林院内的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要去沾染。”

翌日。

天色微明,顾长歌便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官服。

从七品待诏的官服是青色的,样式简单,却也透着一股寻常子弟没有的矜贵。

铜镜之中,少年身姿挺拔,青衫玉面,眉目间的书卷气与历经两世的沉稳锋芒奇异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番风骨。

无需车马,顾长歌步行入宫。

穿过威严的宫门,绕过处理政务的前朝殿宇,便来到了翰林院。

与皇宫别处的金碧辉煌不同,翰林院古朴而肃静,院中栽满了苍翠的松柏,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一名身穿六品官服的翰林学士,接待了顾长歌。

此人名叫吴之洞,对顾长歌这个“一步登天”的年轻人,显然没什么好感,脸上挂着皮笑肉不笑的表情,简单交代了几句,便指着角落里一间偏僻的耳房。

“顾待诏,你初来乍到,便先从整理故纸堆开始吧。将那间‘旧事房’里的前朝档案,重新誊抄、归类。此事繁琐,最是磨练心性。”

这,是典型的下马威。

将一个天子钦点的待诏,派去做最低等的抄书吏的工作,其轻视之意,昭然若揭。

顾长歌也不点破,神色自若地领了差事,走入那间满是灰尘的旧事房。

安然地坐下,随手拿起一卷残破的竹简,仿佛对这冷遇毫不在意。

这份从容,让暗中观察的吴之洞,眉头皱得更深了。

顾长歌刚刚坐下不到半个时辰,房门便被人“吱呀”一声推开。

三名衣着华贵的年轻官员,摇着折扇,说说笑笑地走了进来。为首一人,面如冠玉,眼神却带着几分倨傲与轻浮。

此人正是吏部侍郎之子,李子轩,也是太子在翰林院内的忠实拥趸。

“哟,这便是昨夜名动京城,我们翰林院的新贵,顾待诏?”李子轩阴阳怪气地开口,目光在顾长歌朴素的官服和满屋的灰尘上扫过,鄙夷之色毫不掩饰。

“我道是何等人物,原来是被发配来这里抄书的。看来,陛下的恩宠,也不过如此嘛。”

身后的两人,顿时发出一阵哄笑。

顾长歌缓缓放下竹简,抬起眼帘,平静地看着他:“有事?”

“倒也无事。”李子轩用折扇敲了敲身旁的书架,“只是听闻顾待诏才思敏捷,我等心中不服。翰林院不是将军府,靠的不是口舌之利,而是真才实学。不知顾待诏,可敢与我等,玩个小小的文字游戏,验证一下你的成色?”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没兴趣。”顾长歌淡淡地吐出三个字,重新拿起了竹简。

这无视的态度,彻底激怒了李子轩。

“你!”李子轩脸色一沉,一把从书架上抽出一幅泛黄的画卷,狠狠拍在顾长歌面前的桌案上。

“此乃前朝画圣吴道玄的《地狱变相图》摹本,画中题跋,乃是三百年前的狂草大家张旭所书,龙飞凤舞,无人能识。你若能在半柱香内,认出其中三十个字,我李子轩,便承认你有资格待在这翰林院!”

这,是必输之局。

张旭的狂草,本就艰涩难认,更何况是三百年前的字迹,早已是学界悬案。

周围,已经有不少看热闹的翰林官吏围了过来,准备看顾长歌出丑。

顾长歌的目光,终于从竹简上移开,落在了那幅画卷之上。

只扫了一眼。

然后,在所有人错愕的目光中,他甚至没有起身,只是靠在椅子上,用一种慵懒而清晰的声音,缓缓念道:

“‘观众生沉沦,感地狱之苦,提笔画之,非为炫技,实乃警世。笔走龙蛇,墨染山河,佛亦有火,魔亦有悲……’”

一口气,将那篇百余字的狂草题跋,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念了出来!

全场,死寂!

李子轩脸上的得意与倨傲,寸寸碎裂,化为难以置信的惊骇!

这怎么可能!这篇他自己都研究了数月,才勉强认出十几个字的题跋,这个少年,竟只看了一眼?!

“不……不止如此。”人群中,那位之前接待顾长歌的翰林学士吴之洞,此刻也走了进来,他的声音都在颤抖。

目光死死地盯着画卷上一个极不起眼的字,失声惊呼:

“那个‘佛’字,最后一笔,微微上挑,与史书记载中张旭的醉后写法,一般无二!但……但是三百年来,所有人都以为这一笔是无意为之,可你刚刚的断句,却将它解构为‘佛亦有火’的全新含义!”

“天哪!困扰了我朝书法界百年的悬案,就这么……就这么被解开了?!”

吴之洞看向顾长歌的眼神,已经从轻视,变为了彻底的敬畏与狂热!

这哪里是少年?这分明是一位学究天人的大宗师!

李子轩面如死灰,羞愤欲绝,再也待不下去,转身便要带着人灰溜溜地离开。

“站住。”

顾长歌的声音,再度响起。

李子轩身体一僵。

顾长歌站起身,走到他面前,拿起那幅画卷,轻轻吹了吹上面的灰尘。

“李公子,现在,你觉得我,有资格待在这翰林院了吗?”

这一问,如同一记无形的耳光,狠狠地扇在李子轩的脸上,火辣辣地疼。

就在这尴尬与震撼交织的时刻,一名小太监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尖细的嗓音打破了沉寂。

“圣旨到——”

小太监清了清嗓子,对着全场瞩目的顾长歌,恭敬地躬身道:

“顾待诏,陛下已退早朝。宣您即刻前往御书房,为陛下……磨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13/233003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