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暗流初动风云起(3)
《段王爷的江湖》之《念兹在兹》第一章 暗流初动风云起(3)
大理国的朝堂,恰似一座表面风平浪静,实则内里岩浆翻涌、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平静之下,暗流汹涌,一场风暴正悄然蓄势。段王爷心里清楚,即将到来的调查组审查,乃是监察体制改革能否顺遂推进的关键转折点,容不得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王府之内,段王爷与幕僚们严阵以待,如临大敌,没日没夜地筹备着应对审查的各类资料。书房中,文件堆积如山,摇曳的烛火,映照出众人那疲惫却又坚毅的面容。
“王爷,这是自改革以来查处的贪污受贿案件卷宗,全都整理妥当了,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仔细推敲。” 一位幕僚将厚厚的一摞文件轻轻置于桌上,抬手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声音中透着疲惫却又满是坚定。
段王爷缓缓拿起卷宗,逐页仔细翻阅,微微点头,说道:“不错,这些都是改革所获成效的有力铁证。此外,选任监察官的考核记录、百姓举报信息以及处理结果,也都要一并准备周全,绝不能有任何疏漏。”
看着众人如此不辞辛劳地为即将来临的审查准备材料,段郎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涩。当初决意从自己全权负责的监察御史台开启改革试点,他本就已抱定了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决心,只是未曾料到,这艰难的时刻竟来得这般迅速。
此刻,段郎满心思绪,实在无心处理其他事务,便将自己独自关在书房之中,吩咐道:“我要闭关,没有我的准许,任何人都不许打扰。”
摒弃了所有烦扰,段郎的思绪逐渐清晰起来。他决定借此契机,撰写一部用以指导全国监察御史改革工作的书籍 ——《砺剑江湖 —— 大理国监察御史制度改革》。
刹那间,各种新颖的思想与理念如潮水般纷至沓来,段王爷文思泉涌,很快便完成了这部长达二十余万言的书稿。他精心装订好书稿,径直前往皇宫,面见皇兄,恭敬地将书稿呈上,说道:“皇兄,这是臣弟新近创作的书籍,请皇兄审阅。”
大理国皇帝段真人接过书稿,微笑着说道:“贤弟不必为审查之事忧心忡忡,如今反对之声众多,朕若不做做样子,实在难以服众。但…… 即便咱们的改革过程中出现些许问题,那也是改革进程中难以避免的,与贤弟并无干系。无论如何,都不会有人能因任何事而动摇贤弟的地位。”
段郎微微一笑,说道:“皇兄过虑了。臣弟并非看重个人荣辱得失之人。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臣弟只是区区一个王爷呢?”
从皇宫返回王府后,负责调查谣言源头的手下也传来消息:“王爷,经过多方查探,我们发现那些谣言大多是从几家酒楼茶馆流传开来的,背后似乎有人蓄意指使一些泼皮无赖四处散布。顺着这条线索追查下去,发现此事与朝中几位大臣往来密切,其中…… 就有那位带头反对改革的大人。”
段王爷眼中寒光一闪,冷哼道:“果然是他在背后兴风作浪!先别急着打草惊蛇,继续不动声色地收集证据,待审查结果公布之时,便是我们有力反击之日。”
而在皇宫之中,皇帝也在密切留意着此事的进展。他快速阅读了段郎的著作,对书中的论述以及段郎的高瞻远瞩赞不绝口。皇帝深知,监察体制改革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而言,具有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且刻不容缓的意义,同时也明白,改革势必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从而引发反对的声音。
“此次审查,必须做到公正无私,公平对待。倘若改革确实存在问题,绝不能姑息迁就;但若是有人蓄意破坏改革,也绝不能轻饶放过。” 皇帝神色严肃地对吏部尚书和刑部尚书说道。
“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彻查真相。” 两位尚书齐声应道,声音坚定有力。
审查的日子终于来临,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若实质,群臣皆翘首以盼,急切地想知晓这场审查最终的结果究竟如何。
吏部尚书和刑部尚书端坐在朝堂一侧,面前整齐摆放着笔墨纸砚,准备详尽记录审查的全过程。段王爷从容站在朝堂中央,神色镇定自若,手中稳稳捧着一叠文件,那是他与幕僚们多日来心血的结晶。
“段王爷,此次审查关乎监察体制改革的成败,请您详细阐述改革的各项举措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吏部尚书说道。
段王爷深吸一口气,随后有条不紊地讲述起来:“自推行监察体制改革伊始,在监察官任免方面,我们果断将委任制变更为选任制。起初,确实出现了一些妄图操纵选任过程的不法之徒,但我们迅速组建调查组,一举揪出幕后黑手,并予以严厉惩处。如今新选任的监察官,皆是通过严格的品德、才能、经验等多方面综合考核,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就以最近新上任的监察官代表李义为例,他出身贫寒,却勤奋好学,对律法精通无比,且在基层任职多年,深切了解百姓的疾苦。上任之后,他深入地方,明察暗访,短短数月便查处了数起地方官员相互勾结、欺压百姓的恶劣案件,为当地百姓伸张了正义,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群臣听闻,不禁低声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些人微微点头,对段王爷所言表示认同。
“在监察方式上,我们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各地设立举报箱之后,百姓的举报热情空前高涨。比如在江州,一位百姓通过举报箱揭露了当地知府私自挪用救灾款项、中饱私囊的罪行。我们接到举报后,即刻展开深入调查,查证属实后,依法严惩了该知府,并成功追回被挪用的款项,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此举不仅彰显了朝廷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的坚决态度,也让百姓切实看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极大地增强了民众对朝廷的信任。”
段王爷的讲述有理有据,条理清晰,朝堂上一些原本受蛊惑而对改革心存疑虑的大臣,此刻也渐渐被说服。然而,那位带头反对改革的大臣却怎肯轻易认输。
“段王爷,你所说的不过是个别案例罢了,怎能以偏概全,代表整个改革的成效呢?而且,谁又能保证这些案例不是你事先刻意安排好的呢?” 他满脸不屑,阴阳怪气地说道。
段王爷冷笑一声,回应道:“这位大人,倘若你对这些案例心存疑虑,大可以亲自去调查核实。我们整理了详尽的案件资料,举报人信息、调查过程记录、证人证言等,一应俱全,随时可供查验。况且,若我真要刻意安排,又怎会让你如此轻易地知晓这些案例呢?”
这时,刑部尚书开口说道:“既然如此,待审查结束后,我等会派人去核实这些案例的真实性。若情况属实,自会还段王爷一个清白。”
审查继续进行,段王爷又详细阐述了监察对象和监察内容改革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往监察对象仅局限于官员,如今我们将与朝廷往来密切的商贾、地方豪强也纳入其中,有效地遏制了官商勾结、豪强称霸一方的不良现象。在监察内容上,除了传统的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方面,我们还着重关注官员在民生工程、国家建设方面的履职情况。例如,在某地水利工程建设中,监察人员发现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当即责令整改,从而确保了工程质量,切实保障了百姓的利益。”
就在段王爷陈述完毕,众人皆陷入思考之际,那位反对改革的大臣突然发难:“陛下,臣听闻在改革过程中,段王爷私自提拔自己的亲信,安插在重要职位之上,这难道不是以权谋私的行为吗?”
段王爷心中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这纯粹是污蔑。每一位新上任的监察官,都经历了公开透明的选拔程序,所有考核记录和选拔过程均有详细备案。若有人对此质疑,随时都可以查阅。而且,为确保选拔公正,选拔过程中有多位来自不同部门的官员参与监督,绝非我一人能够左右。”
吏部尚书和刑部尚书对视一眼,说道:“陛下,镇南王所言属实。”
审查持续了整整一天,直至天色渐暗,吏部尚书和刑部尚书才结束询问。
“陛下,今日审查暂且告一段落,我们需要时间整理资料,核实相关情况,三日后向陛下汇报审查结果。” 吏部尚书说道。
皇帝微微点头,说道:“好,此事关系重大,你们务必谨慎行事,查明真相。”
退朝之后,段王爷返回王府。尽管疲惫不堪,但他心中却燃起了一丝希望。他深知,这接下来的三天至关重要,对方必定不会坐以待毙,定会使出更多阴招儿来破坏审查结果。
“王爷,接下来该如何是好?那伙人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的。” 幕僚满脸担忧地问道。
段王爷沉思片刻后,说道:“密切留意朝中动向,尤其是那几位与反对势力勾结的大臣。继续不动声色地收集他们阴谋破坏改革的证据,同时安排可靠之人,保护好那些有可能遭到对方威胁的证人。”
而在反对势力那边,他们同样在紧张谋划着下一步行动。
“大人,今日审查的情况对我们极为不利啊,段王爷准备得太过充分,那些案例看起来似乎都是确凿无疑的。” 一个手下焦急地说道。
那位大臣眉头紧皱,来回踱步,冷哼道:“哼,绝不能就这样认输。这三天时间,必须想办法找到能扳倒他的证据,或者威逼利诱那些证人,让他们改变口供。”
“可是,段王爷必定有所防备,我们想要下手,实在是困难重重啊。”
“想尽一切办法也得下手!不然一旦审查通过,镇南王彻底掌控监察御史台,咱们以往逍遥自在的日子可就一去不复返了。而且,一旦我们的人被以改革的名义从御史台清理出去,咱们大家迟早都得完蛋!” 大臣咬牙切齿,恶狠狠地说道。
在这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之中,大理国的朝堂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然而,平静的表象之下,却是双方激烈的暗中角力。这至关重要的三天里,究竟谁能掌握主动权?审查结果又会怎样?段王爷的监察体制改革到底能否继续顺利推进下去?整个大理国都仿佛被一层厚重的迷雾所笼罩,所有人都在翘首等待着那最终的答案。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段王爷的江湖》之《念兹在兹》第一章 暗流初动风云起(4)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09/5051654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