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最无解的创伤
南祝仁组织着语言,想要把咨询方向往“上策”的方向引导。
“对比你的【现实】状况,我更好奇你的【认知】,或者说支撑着你【认知】的力量、动力。”
“你对于自己‘理想生活’的【认知】相当坚定——这种坚定超越了我知道的大多数人。”
“坚定到了不管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你都不愿意妥协。”
南祝仁语气缓缓,目光诚恳:“我能知道为什么吗?”
涉及到关于“背后故事”的话题,往往更容易挖掘出深层次的问题。
南祝仁预料到自己要开出一个大的东西来了。
当然,这种【开放式问题】也有让来访者仅仅做出“我不知道”回答的风险,显得尴尬。
好在经过那么长时间的对话,李明路的思维也已经被南祝仁打开了,同时也不会再设置自我保护式的【防御】。
因此,在听到南祝仁的话之后,李明路仅仅是思考了一会,就立刻回答:
“因为……我家里以前就是这样的。”
“我说的生活,其实是我小时候过的生活。”
……
李明路回答得很快,这说明他一直思路很清晰,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想要这些。
这能够论证他的强大动力。
同时,此刻的话题的延展也终于有了一个突破。
按照往常,南祝仁现在就要顺势递一个“你有和父亲、母亲讨论过关于你生活的问题吗”这样的话了。
但是。
南祝仁眼神一凝。
【鼻翼扩张,皱眉,嘴角和眼角下拉。】
【双手交叠握拳,开始颤抖,在忍耐极端的情绪。】
【悲伤?不,比悲伤更严重一些……】
【严重多了……】
已经不用阅读微表情了。
李明路的眼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红。
【……是“悲痛”。】
南祝仁顿了顿,硬生生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随后不由自主地身体前倾,让自己做出关切的样子。
他压低了嗓子,换个了方向,语气说不出地轻柔:“我们的咨询,好像还从来没有谈起过你的家庭——原生家庭。”
南祝仁声音中的安抚作用发挥了功效。
李明路红了眼眶,但情绪稳定,不至于崩溃。
他顺着南祝仁的话往下答:“我在以前的咨询里面,也都没有说起过我家里人的问题。”
快两年的时间都没有触及到家庭?
南祝仁皱了皱眉。
……
【原生家庭】是一个单纯的名词,一个中性词。它不带任何贬义或者褒义的色彩。
但大众赋予了“原生家庭”以色彩。南祝仁不知道这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同时,原生家庭的问题在大众的认知中也早就经过了几次翻转。
从“自己不行不要怪原生家庭”,到“任何问题都能够追溯到原生家庭”,再到“看到是原生家庭问题就能够认定成分”。
虽然把任何责任和后果都归咎到“原生家庭”确实不负责任。
但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确实是最大、最稳固的。
聊了两年还没涉及到家庭问题,要么就是咨询师的心思根本没有在深挖问题上,要么就是李明路对于这一块内容的防御性实在太强。
……
想到这里,南祝仁下意识谨慎了一下,对李明路的话进行了一次重复性的【解释】。
“你似乎不愿意和人谈起原生家庭的话题。”
听了南祝仁的话,李明路点头。
“对。”
他的声音闷闷的:“因为我爸妈他们都已经不在了。”
【身体开始蜷缩。】
【是“退行”。】
【退行】是精神分析学派提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异常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环境适应技巧,而倒退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
退行可以表现在多个层面,包括情感、行为和思维上。
李明路此刻的蜷缩姿态,就是外显的行为退行。
而南祝仁也能够打包票,对方绝对还有思维方面的退行。
“爸爸妈妈……都不在了。”南祝仁拖长了自己的语气,拉低语调,以表达自己的惋惜,表达出共情。
随后问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
李明路做着深呼吸,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妈妈,是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得了胰腺癌,一切都发生得很快。我那时候在读高三,住校,家里人不跟我说,等我高考结束,他们才告诉我……”
李明路的手扶着额头,好像自己的脖子已经不够有力去支撑这个用来思考的脑袋。
“之后爸爸在我大二的时候也走了,突发心脏病。他在妈妈走了之后一直独居,没人照顾……”
南祝仁更加明白了。
“你对父母的离开怀有愧疚。你自责自己没能见到妈妈最后一面,自责自己因为上大学而没能照顾好爸爸。”
“……对。”
【认知】方面的逻辑都解释通了。
童年时期美满的生活给了李明路最美好的回忆,这本该成为他今后强大的力量。
但这股力量在转化成支柱之前,却又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崩塌殆尽。
那么,取而代之的,就是——创伤!
“你到现在还在自责,没能够和自己和解,没能释怀。”
南祝仁再进行了一次【解释】:“你追求的‘理想的生活’,一方面是怀念过去的家庭,另一方面也有‘赎罪’的意思。你觉得只有成为了曾经爸爸妈妈那样的家长,给孩子提供一个如你一样的家庭环境,你才对得起去世的人。”
南祝仁的话,精准地击中了李明路思维逻辑底层,挖开了被包裹得最严实的那一块。
“对。”李明路连连点头,眼泪开始止不住地流。
这次南祝仁没有再去安抚李明路的情绪,而是任由其释放。
南祝仁需要的信息近乎全都收集到了,他已经知道了李明路为什么在维持自身【认知】这方面有这么强大的动力,同时又能够这么坚决地把动力指向自己。
要解决这个问题,毫无疑问要直面李明路的创伤。
而这个创伤又是和亲人离世、家庭破碎相关联的,是最难进行干预的破坏性创伤。
甚至可能会伴随一生。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01/1111098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