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形同虚设的心理课
南祝仁静静地等待着,等待身边学生静静地把心情平复下来。
眼下,如果要开启干预的话,南祝仁其实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虽然南祝仁此时摆出了心理咨询的架势,也确实开始准备用心理咨询的技法去探究、去挖掘自己想要的消息了。
但他们现在的情况却不是“心理咨询”的情况。
眼前的学生,也不是一名主动来求助的来访者。
一念至此,南祝仁不由想到之前接触的李铭辰。在他们短暂的对话中,李铭辰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一切事情所秉持着的都是“理所当然”的态度。
这种情况很可能也会发生在眼前大寸头的身上。
此时如果以“帮助”的姿态,表现出对对方情况的好奇,说不定反而会激起极强的防御,甚至把人吓跑。
因此,对话需要先迂回一点。
……
心里这么想着,南祝仁四处看了看,拿过一瓶没拆封的矿泉水,拧开递过去。
“先休息一下吧——你还好吗?”
大寸头闻言抬头,对南祝仁关切的举动愣了愣,足有三秒之后才以一种和他体型极具反差的扭捏姿态伸手回应,接过南祝仁递来的水。
随后他像是在野外取水的大型动物一样,小小地抿了一口。
南祝仁心里估计这点水可能连湿润嘴唇都不太够。
“不好意思啊老师。”大寸头在位置上又不安地扭了扭,“这个实验……要不我们再来一次吗?”
“不用再来一次。”南祝仁却笑道。
大寸头学生听了南祝仁的话之后一下子愣住了,然后整个人变得慌张起来。
以南祝仁那独有的具备【情绪安抚】能力的声线,搭配微笑,都没能够抚慰此时的大寸头。
好在南祝仁立刻补充:“刚刚的那也算是一组有效的实验数据,而且还是很少见的数据。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我今天收集到的最有意义的一组数据。”
“你帮了我大忙呢。”
看着学生重新安静下来,南祝仁笑了笑,尝试着把话题往真正的方向带:“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有一些问题想问问你,这也能帮忙解释这组数据——你能帮我这个忙吗?”
面对这种“老师向自己提出要求”的情景,大寸头似乎找回了熟悉的感觉,愈发地安静,身上的不安也终于降低到了一个低点。
他点点头。
南祝仁心里也点点头,话题可以进入正轨了。
“说起来,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
“我叫徐鹏程,老师。”大寸头答道。
“好,鹏程同学。”南祝仁做出很用力的样子点了一下头,“我姓南,你可以叫我南老师。”
南祝仁看了一眼电脑屏幕:“刚刚我们的这个心理学小实验似乎引起了你很大的反应,心理学很奇妙是吧?”
先拿刚刚发生的事情作为话题的切入,也是为之后的问题做铺垫。
徐鹏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抿了一口水。
“你们平时是不是很少上心理课,然后你也很少来这里——”南祝仁伸指虚环了一下周围的环境,“——来心理咨询室的?”
这是南祝仁第一个真正想要知道的问题。
徐鹏程点了点头,做出回忆的样子:“我们高二的时候还有心理课的,一周一节,但是现在没了。这里的话……”
这个大个子学生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也是老师让我来做这个实验,我才知道我们学校心理咨询室在哪。”
……
看到徐鹏程笑,南祝仁也很配合地一起笑了笑。
他心中暗暗记下这个答案。面对这种对心理咨询没什么接触的学生,刚刚没有贸然提出“你有问题,我来帮你”一类的说辞,而是选择迂回一下,果然是对的。
随后南祝仁继续询问:“我们把话题重新拉回到我们的实验里面——”
“我们这个实验是一个【情绪诱导】实验,目的是为了观察学生们面对情绪诱导材料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反应。”
“而除了‘表现’情绪之外,我也很重视‘解释’情绪。”
南祝仁先尽量把自己的操作往【实验程序】上面靠。
他整理了一下刚刚在图片呈现的时候,徐鹏程反应得和其他学生格外迥异的几张。
想了想,他没有按照之前的放映顺序,而是按照自己之后谈话需要的顺序重新排列,依次询问徐鹏程。
首先呈现出来的是【奶油蛋糕】图。
“咕咚。”
不出所料的,徐鹏程再一次在喉头吞咽的同时脖子微微后仰。
一种矛盾的【渴望】与【排斥】并存的状态。
在徐鹏程刚进来的时候,南祝仁觉得他那副有气无力的样子,和李铭辰的【神经性厌食症】反应有点像。但是在这个图片出来之后,南祝仁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因为徐鹏程对【蛋糕】表现出了【渴望】。
严重的【神经性厌食症】虽然还保持着饥饿感,但生理上的食欲却会降低到一个极点。并不是说厌食症患者没有食欲,但他们至少不会因为一张图片就出现这么明显的进食欲望。
徐鹏程的“嘴馋”就表现得太明显了。
南祝仁因此觉得徐鹏程这种【渴望】与【排斥】同时出现的现象,很有意思。
年轻的咨询师问道:“你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你有什么情绪呢?或者说,你觉得自己是什么心情呢?”
就看到徐鹏程下一秒低下了头,不再看屏幕。
“我不能碰蛋糕,我很讨厌蛋糕。”
……
南祝仁挑了挑眉毛。
徐鹏程的反应和措辞都很有意思。
首先,徐鹏程忽略掉了自己【渴望】的前半段,只表达了【排斥】的后半部分。
可偏偏,徐鹏程在表达观点的时候,话语里面用的是“我很讨厌蛋糕”。
要知道,人在被动地去讨论自己真正讨厌的东西的时候,如非必要,一般多会用指代词语——比如“它”,比如“那东西”。
因为详细的、有明确指向的名字,会在脑海中投射出具体的形象,乃至于让其他的感官也会有同步的感应。
对于“蛋糕”极度喜欢或者极度厌恶的人,光是看到“蛋糕”这两个字,可能鼻子里面就会萦绕奶香,舌头上面会泛起甜味,脑子里面也会开始同步回忆相应的蛋糕形象……
如果徐鹏程真的讨厌蛋糕的话,这该是他极力避免的。
《哈利波特》中,大名鼎鼎的没鼻子黑魔王,到最后被人只敢以“you know who(你知道的那个人)”指代,其实可以看做是这种心理学现象的一种极端展示。
同理,还有《刺客信条》系列中获得“那个男人”尊称的印第安狂战士。
这是徐鹏程这段话中第二个有意思的点。
还有第三点——
南祝仁顿了顿,像是强调一样重复了徐鹏程的话。
“你说你‘不能’碰蛋糕?”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701/1111082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