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导弹发动机性能太差,得改!
越南战争的时候,空空导弹的性能还是不稳定的,鬼怪战斗机的飞行员经常一次性把导弹全部打出去,期待着能够增加一些命中率。
天空闪光导弹的出现,终于解决了可靠性的问题,它的全世界第一种单脉冲半主动雷达导引头,比之前的圆锥扫描式导引头有更好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和制导精度,导引头天线的最大转速更是达到了230度每秒,比很多机载雷达的天线转动速度更快!
这样跟踪的最大角速度也达到了40度每秒,可以轻松地跟上敌机,从而保证命中率。
虽然秦亮的脑子里还有一大堆更加先进的导引头技术,但是……电子工业技术达不到,一切都白搭,目前来说,仿制马可尼公司的导引头,已经是东方最好的选择了,而且,交给西工大,完全有把握仿制出来,这个不是什么问题。
关键的就是弹体了!
这个年代,固体发射药的技术还是非常落后的,眼前这款天空闪光导弹,使用了麻雀导弹上的Mk38 Mod4固体火箭发动机, 65.5千克的总重,推进剂 42.73千克。就这样,才只有区区29千米的最大迎头射程!比原版的麻雀还低了一截!
更何况,这个迎头射程的指标,是有很大水分的,当己方发射导弹过去之后,对方也在向己方飞过来,这样共同飞过这29千米的最大射程,相当于是对方主动撞上来!
有迎头就有尾追,这个时候,对方是向导弹前方飞的,导弹得飞过更远的距离才能命中目标,这射程就会急速缩水,甚至到十公里以内!
这还叫什么中程导弹!后世一枚近程导弹,动辄也是四十公里以上的最大射程!
射程太近,得改!
“秦亮同志,在发射药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想要提升射程,就得多装发射药,装多了,导弹自身就重了,又需要消耗更多的发射药……”
这就属于典型的面多加水,水多加面了!
哪怕是不死鸟导弹,一百多公里的最大射程,在这个时代足以傲视群雄,那也是因为它起飞之后,就蹿到两万八,甚至是三万二的高空,空气稀薄阻力小,要是直接飞行,最大射程也不过只有四十公里左右,和麻雀没啥区别!
“是啊,除非是先发射到高空,但是……半主动雷达引导体制,又注定无法离开机载雷达的导引波束内……”一旁,另一名612所的工程师开口。
半主动引导体制,导弹的导引头只能接收雷达波,后面的载机得提供雷达照射才行!不死鸟导弹为了飞到高空,用的是主动雷达导引头!自身雷达只要给了目标信息,剩下的就交给自己好了!
“是的,想要提升射程,减小阻力是个办法,所以……咱们能不能把这弹翼切尖,这样可以减小翼展,从而降低空气阻力……”
听到秦亮这样说,在场的空空导弹专家们,都是频频摇头。
“当然不行!导弹有很多指标,不仅仅有射程,还有机动性的要求,咱们减小翼展可以降低空气阻力,但是机动性就差了!”
“是的,翼展小了,舵面上的力矩就小,调整导弹飞行姿态的控制律也得跟着变化,以咱们的技术实力,很难!”
秦亮笑了笑:“数字电路中,调整控制律不难,至于机动性的要求……咱们得从发动机上修改,你们听说过双脉冲发动机吗?”
衡量飞行器机动性,过载是个很重要的指标,先进的三代机,过载一般都在9G,飞机很灵活,经常会把飞行员拉出红视和黑视来,导弹不需要有人驾驶,不用顾忌人体极限,一般都在30G以上。
不过……这过载并不是全程都能达到的,发射出去的前段距离,火箭发动机还在推动,这个时候有动力的支撑,过载能力很强,等到进入惯性飞行阶段,在空气阻力作用下,导弹速度越来越慢,舵面力矩越来越小,机动性也是越来越差。到最后,不用说30G了,可能10G都达不到。
所以,9G过载的战斗机甩掉30G过载的导弹,并不是神剧里才有的东西。
“双脉冲?啥意思?”
“在导弹发动机内部,我们用阻燃隔热层,把发动机分成几段,每一段都有独立的点火装置,这样,导弹飞出去之后,不再是一个加速到减速的过程,而是多个,尤其是到了攻击目标的最后一段距离,再次点燃发动机,让导弹用最强的机动性拦截目标!”
双脉冲可不是两段,可以有很多段!
之前的导弹,点火之后,加速向前飞,燃料消耗光之后,进入惯性飞行,速度越来越慢……
双脉冲技术,则是先点燃一段,向前加速,然后熄火,导弹惯性飞行一段时间,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再点燃第二段提速……尤其是,在到达目标之前,最后一段点火,用最好的状态迎接对手!
后世的远程空空导弹,外形和中距弹差不多,但是射程却是嗖嗖地涨,靠的就是这种双脉冲的独特技术!现在就算是国内固体发射药技术不过关,用了这个方式,也能把导弹射程提升到六十公里!
众人都惊呆了。
这想法,太天马行空了!
“不可能,不可能!火箭发动机内部温度很高,有什么阻燃层能阻止热量传递到后面?”
“是啊,多次点火,系统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万一中间某次没有成功点火,那导弹的射程就会大幅度缩水,导致攻击失败。”
一群专家们开始摇头了。
“董工,您觉得呢?”
董工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咱们这些人,还是老了啊,思维已经僵化了,未来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
果然,董工作为项目研发总师,这格局就是不一样!
林老点头:“好,既然这样,那这种双脉冲火箭发动机,也交给你们西工大研发!咱们空军已经审批了三百万的研发经费,全部拨给你们西工大!”
“三百万?还不够咱们塞牙缝呢!”秦亮白了林老一眼。
“等你们研发出来,就建立生产工厂,这中距空空导弹的生产,也交给你们西工大校办工厂!”林老说道。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66/1111099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