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赚的钱,全得花出去,买买买!
某酒店内。
“这次航展,咱们大开眼界。”东方代表团的团长、八机部科技局的刘领导是满脸感慨:“欧洲人第一次展出了阿丽亚娜火箭,真是太壮观了,咱们东方航天部门,也需要努力追赶世界潮流,不过……咱们的表现也不错,航展开幕才一天,咱们的成交额就近两亿!”
下飞机之后,就签署了几个技术支持项目,收入两三千万美元,带出来的货物已经被运走,又收入了一两千万美元,加上歼七和超七的大单,于是,这交易额就达到了逆天的数据!
两亿美元!咱们东方的外汇储备才多少!
“太好了,这下咱们想要买什么东西,就有外汇了!”
“是啊,秦亮同志真是太棒了!简直就是咱们出口创汇的中流砥柱啊!”
看着一双双期待的眼神,秦亮笑了笑:“各位领导,这只是交易额,又不是利润,这些交易中,咱们还需要外购大量的配件……”
刘领导反应过来:“秦亮同志,这些外汇,你该不会全花了吧?”
“这……怎么可能呢,只是想要继续提升我们的实力,就得从国际市场上,再买一些东西,林老,明天咱们到航展上走走看看,空军需要什么,咱们就买什么,放心,这钱走咱们西工大的帐,买回去了测绘仿制。”
林老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好!”
这小子,果然是想把赚来的钱都花出去啊!
其实,大部分的合同,都是只收个首付款,没多少,带过来的那些产品,卖了之后也刚好冲抵展区的费用,所以,剩余的外汇不是特别多。
至于秦亮想买的东西……
第二天,航展现场。
秦亮带着林老等人,走走停停,然后就来到了英国的展区。
“各位,这是我们英国空中加油公司的MK32空中加油吊舱!它可以很方便地挂在各种飞机的机翼下方……”公司销售员克里斯看着来客户了,立刻拿着销售宣传页,跑了过来。
“嗯,不错,林老,咱们进去了解了解?”
林老神色复杂地看了秦亮一眼,就这?这应该是海军急需的东西吧?早知道,昨晚开会,就不给你背锅了!
这些年,东方搞的是国土防空,大大小小几百个空军基地,足以组织起来密集的国土防空网络,起飞、迎敌、返航,就是这么个流程,压根就不需要飞多远,也没有空中加油的需求,反倒是海军,南部海域有大量的空白区域,现有的国产飞机飞不到,他们才需要空中加油!
带着复杂的心情,林老跟着秦亮走了进去。
“吊舱的前面是个空气涡轮驱动的发电机油泵组件,这样做的好处是对原型机的改动最小,后面是卷绕起来的直径五十毫米的软管,最大长度可以达到十八米,后方是直径0.4米的伞状稳定锥套和相关闭锁装置,每分钟可以输送一千三百升的燃料……”
“好,不错,这东西,咱们买了!”
克里斯欣喜若狂,开张了,终于开张了!
“你们要几个?”
“一个。”
克里斯又失望了:“怎么才一个?对一架飞机来说,至少也需要两个,两边机翼各挂载一个,这样才够对称。”
“好,那就两个,你放心,我们回去使用后,只要性能良好,后续还会大批量采购。接下来,得给我们个优惠价……”
“没问题!”
签合同,付全款,对方直接把两套空中加油吊舱和配套的产品介绍等等,送到东方展台,塞进运十,这笔生意就算是做成了。
留下助手负责后续工作,林老和秦亮继续向前走。
“你小子,怎么把海军的事情,揽到咱们空军的头上来了?”
“海军?海军怎么了?林老,我这可是为了空军考虑啊!目前,空军所有的战斗机、攻击机,都是小短腿,以后能完成祖国赋予的神圣使命吗?就拿河沟子对面来说,飞过去五六百公里,飞回来又五六百公里,这样就到达某些飞机的最大航程了,怎么打?要是在河沟子上方,建立个空中加油走廊……”
林老的眼睛亮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防备第三方的干涉,到时候,就得飞得更远,甚至是能飞到对方的家门口,这样才能决胜千里之外啊。”
“你小子,说得有点道理!”
“回去之后,咱们就会展开运十改装空中加油机的项目,到时候,空军还得大力支持。”
“支持啥?”
“采购啊!”秦亮说着,停住了脚步:“林老,前面是大卫国的展台了,咱们过去看看,那边有不少好东西!”
大卫国是个小国,常年面临战争威胁,所以发展出来了一流的军工产业,在八十年代,东方和大卫国没什么利益冲突,双方之间的军事合作还是比较密切的,真正的分歧出现在九十年代,当费尔康预警机的合同被美国佬搅黄了之后,双方的合作几乎就处于中断,再以后,就是相互看不顺眼了。
现在,蜜月期嘛。
这十年的时间,得抓紧发展,而大卫国的手里,有不少东西都是咱们需要的,比如说……怪蛇3导弹!
通过天空闪光导弹项目,东方的中距空空导弹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是近距空空导弹依旧还是个短板,不管是霹雳-2,还是霹雳-5,都只有尾追攻击能力,最多算是第二代导弹,而怪蛇3导弹,属于先进的第三代近距空空导弹,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具备迎头攻击能力!
趁着这个机会,把近距格斗弹的问题也解决了,空军就彻底鸟枪换炮了!
“是吗?咦,他们的展台上,好像摆着空空导弹?”
“是的,林老,走,这次你可别说你们空军用不上了!”
“嗯!”
展台上,拉斐尔公司的代表雷蒙,热情地给来客介绍:“各位,这就是我们的怪蛇-3导弹模型,它将采用最先进的氮气冷却的锑化铟红外探测装置作为导引头,最大离轴发射角达到二十度……”
等等,将?
秦亮想起来了,这导弹,75年立项,77年进入工程研发,但是正式定型,那得等到81年了,跟着就参加了82年的战争,现在才79年,这导弹还有很多技术难关没法攻克呢啊!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66/1111097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