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歼九的进展如此神速
阿三首都,空军司令部。
“目前来看,我们的米格-23已经落后于巴国装备的超七战机,对方拥有天空闪光导弹和响尾蛇导弹,在格斗方面,我们的战机处于劣势,为了能更好地取得优势,我认为,我们应该立刻从苏联采购更加先进的米格-25战斗机!”
西部空军司令德尼斯用严肃的口吻向空军参谋长拉方丹说道:“毕竟,我们的存在,就是对巴国最好的威胁,这样也能减轻他们在帝国坟场的压力,他们必须得全力支持我们,尽快把他们的米格-25交付给我们,同时培养出来我们的飞行员。”
拉方丹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是啊,我们是需要更加先进的战斗机了,不过,你认为米格-25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吗?”
“当然可以。”德尼斯说道:“这款飞机可以飞到三万米的高空,用三马赫的速度飞行,目前,巴国没有任何武器能威胁到这种飞机,甚至,我们北边那大面积的高原,也都是不设防的。”
“好,那我们立刻去一趟莫斯科!考虑到这种飞机的独特性,我们需要专门组建一个航空侦察中队,侦察我们任何想要侦察的地方!”
想到己方的飞机可以肆意在对方的天空中飞行,两人就是满怀期待。
东方,燕省,坝上,小山村。
突突突的声音响起,一股股黑烟组成的长龙直冲云霄,虽然天气寒冷,但是……村里人却都穿着厚实的棉衣,站到了村口,看着那些拖拉机组成的长龙由远及近。
王二婶看着最前面的那辆,大声地呼喊:“柱子,柱子!”
这第一个拖拉机手,就是她的儿子王柱子!当年在集体公社的时候开过拖拉机,现在,也是他带队,去一百多公里之外的火车站,把拖拉机接回来的!
拖拉机的机头前面,还挂着大红花,看着就是格外的喜庆!
“嗯,娘,我带人把拖拉机都开回来了!咱们一共接到了三十台拖拉机,整个坝上,就属咱们的拖拉机多!”
等到开春,拖拉机就可以去地里耕地,等到砖厂盖好,又可以去拉砖,幸福的生活在向他们招手!
后面,其他的拖拉机也都停了下来,拖拉机手们故意踩动油门,排气管冒出来的一股股黑烟,发动机的声音震耳欲聋。
“好,有了这批拖拉机,咱们村一定可以成为十里八乡最富裕的村子!”村长王进山的脸上满是兴奋。
寒风凛冽,像是刀子割在他的脸上,但是他感觉不到疼痛,寒风刺骨,他的心中却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小岗村算什么,咱们以后要比小岗村还富裕!
“多亏了亮子啊!”
“没错,多亏了亮子,咱们以后富裕了,可不能忘了亮子的功劳,我提议,今年赚了钱,咱们一起集资,给亮子家盖新房子!”
“没错!”
秦亮家里。
大块的煤炭在旺旺地燃烧着,铁炉子上,放着一口大锅,锅上面放着笼屉,此时,秦保民拿着一块灰色的面团,在板子上一搓,就变成了一个卷,放进笼屉。
“咱们坝上土地贫瘠,只能种这些东西,不过,这莜面做的栲栳栳,那可是最香的。”秦亮一边帮忙面团子,一边向一旁的杨朵儿介绍。
杨朵儿学着他的样子,跟着一起干。
在美国,是没有过年的气氛的,哪怕是在唐人街,有个舞狮子的,就已经是最大的热闹了。
在东方的乡村里,过年的味道很浓烈!这种地方特色的年货,更是让她大开眼界。
“爸,等咱们年假回去,可以带几袋子这种莜面回去,在西工大也能做这种美食啊。”
“不行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去了西工大,用当地的水,做出来的莜面怎么蒸都不熟。唉,其实回家来,成了忆苦思甜了,在西工大,天天大鱼大肉的,和过年一样。”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空气中,弥漫起来了火药的味道。
大年三十熬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杨朵儿跟着秦亮,去其他人家里拜年,所到之处,备受欢迎。
这一住,就到了大年初十,一家三口离开老家,再次踏上了前往西工大的旅途,村民们热情欢送,依依不舍。
西工大。
站在大门口,秦亮很想喊一嗓子,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不过考虑到身边的老爹,还是没喊出来。
在首都,杨朵儿和秦亮分开,太平洋商贸公司的事务需要她打理,她又飞去了国外。
“亮子,你该忙就去忙,我回去收拾收拾。”秦保民说道。
“嗯,是该去看看了。”
自己回家过年,把其他人留在大学里勤工俭学,还真是有些不好意思。
秦亮最关心的,当然还是歼九的研发进度,这款飞机,关系到东方空军的未来!
但是,当他来到歼九研发的机房的时候,里面却是空空如也,没看到人!
这些人难道集体过年去了?
等出来之后,正好看到楼道对面的一个身影。
“晓霞,这边的人呢?”
“一部分去了成都,一部分去了试飞院。”
“做什么了?”
“去成都的,帮忙把图纸转化成实物,准备打造第一架技术验证机,去试飞院的,打造铁鸟试验台,对飞控进行全方面的闭环测试。”
这么快!
秦亮一阵阵的兴奋:“好,我知道了,那我先去试飞院看看!”
看着秦亮离开的背影,赵晓霞有些无奈,自己还想介绍一下狮战斗机的研发进展呢,这首都航空学院的学生,果然都很厉害,只是快开学了,得想个办法,把这批劳动力继续留在咱们西工大才行。
可惜,秦亮不给自己机会啊。
1980年,1月29日。
试飞院,铁鸟实验大厅。
所谓铁鸟试验台,就是建立一个一比一的飞机模型,其他的系统可以不安装,但是,整套的电传飞控必须安装到位,再外接上电力和液压,就能进行实验了!
此时,铁鸟试验台上,一架漂亮的战机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机头饱满,上面是气泡式座舱,座舱下方两侧,是三角形的鸭翼,机腹则是矩形可调进气口,在机身后方,是大面积的三角翼,和前面的鸭翼高低错开,看着非常的漂亮,后机身使用了超音速面积律进行修型,看着更是漂亮。
说是歼九的改款,实际上,它已经和后世大名鼎鼎的歼十完全神似了!
看着这个飞机外形,众人都是感慨万千。
全世界,没有一款飞机的外形是这样的!这是东方的首创!
整个飞机,几乎全部都是新设计的,但是……依托西工大,一切皆有可能!
雷达,已经成熟了,发动机,虽然是涡喷,但是在雄猫战机上使用,也很成熟,航电,都是引进马可尼技术自产的,唯一的新子系统,就是这电传飞控了!
“老宋,这平台已经搭建起来了,接下来,咱们是不是该正式开始测试了?”试飞院的领导笑呵呵地说道。
这是611的第一款电传飞控,也是全国的第一款,这么重要的产品,当然要放在试飞院展开测试,也能利用试飞院的技术力量。
宋老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还是不甘心地向门口看了一眼,这么重要的时刻,要是能……
噔噔噔……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铁鸟台出来了?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秦亮来了!
宋老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亮子,来,到这里来,就等你了!”
秦亮一阵风地跑进来,看向那漂亮流畅的战机:“嗯,不错,这架飞机绝对会是一架好飞机!”
“嗯,这是咱们611和西工大共同努力的结晶!”
“话说,这三轴四余度电传飞控,用的是什么芯片?”
三轴,指的就是飞机在天上飞行的三个转轴,包括纵轴、横滚轴和偏航轴。四余度,指的则是随你挑独立的电传操作系统。
电脑死机了可以重启,但是命没了,就没法再重来了。
所以,对飞机的控制来说,必须是多通道的。
常见的是三通道,有三个完全独立的控制系统,这样的好处就是允许有一次错误,三个通道中,有一个通道计算或者传输的指令和其他两个通道的相反,那么,少数服从多数,按照另外两个的来!
它的好处,就是允许有一次错误,但是,如果再出现错误呢?
早期的三余度数字电传,会再增加一套额外的液压控制系统,万一再出错,那就切换回液压系统来。
但是,液压系统毕竟会增加飞机的重量,对于静不稳定飞机来说,液压系统还压根没法控制,所以,四余度电传就出现了。
平时工作,就用其中的三个通道,第四个通道备用,等到其中一个通道出错关闭,那就打开备用通道,继续维持三个通道的电传操作,这样就允许出现第二次错误了。
如果出第三次呢?
那就跳伞吧!
出现一个通道错误的概率是很小的,两个通道都出现错误,概率就更小了,飞机从被造出来到退役,也不一定会出现一次二次错误,所以,三次错误没必要考虑。
“飞控用的是8086芯片。”宋老说道:“这也是咱们目前已经吃透的芯片了。”
机载雷达上用,机载飞控上用,这8086芯片,已经变成了万金油的角色了。
实际上,这东西并不合适,毕竟是通用处理器芯片,对飞机来说,专用的DSP芯片才是最重要的!
“看来,咱们西工大是该动手研究芯片了,也不能让倪老等太久了啊!”秦亮感慨了一句。
后世在芯片领域里被西方卡脖子,让所有人都以为东方芯片技术落后,实际上,落后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
东方第一个晶体管,第一块集成电路,并不比西方落后几年,到八十年代初期,和西方最多就是两三年的差距。
但是,八十年代,国门打开,看到了西方的先进,再看看自己家里的破烂货,全国上下都弥漫着一种造不如买的潮流,芯片厂引进设备,要外国货,电子厂使用集成电路,要外国货,而芯片的高投入,又让相关部门发愁,要发展经济,总得有取舍啊。
于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就下马了,从此,芯片对东方人来说就变成了一个黑盒子,只知道怎么用,不知道内部结构了!
也有少数的芯片项目,想要追赶世界潮流,但是,审批三年,动工三年,调试三年,等正式投产,早就落伍了,投产就亏损!外行领导内行,盲目崇洋媚外,忽略芯片研发规律……这些都太严重了。
这些靠相关部门没用,那些繁琐复杂的手续,就会被摩尔定律按在地上摩擦了。
还是得靠西工大自己啊!反正倪老都已经在西工大了,咱们的计算机组装业务也起来了,钱和人才都不用发愁!
“秦亮同志,秦亮同志?”
秦亮这才回过神来。
“嗯,各位,这铁鸟台,开始测试了吗?”
“没有呢,就等你来,现在咱们正式开始!”
杨威迈开大步,跨进座舱,开启了一个个开关。
“上电!”
“开液压!”
一个个命令传来,所有人都睁大眼睛,看着试验大厅里无数设备的显示情况。
“闭环成功!”
“开启发动机!”
“加油门!”
“拉起来!”
大家伙紧紧盯着舵面,按照指令,舵面正常偏转,第一次实验,取得圆满成功!
现场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鼓掌声。
杨威跳下试验台,兴奋地向秦亮说道:“秦亮同学,咱们的铁鸟台运行正常,完全可以进行下一阶段大批量的测试!”
秦亮点头:“嗯,好样的!”
“秦亮同志,你给推荐的杨威还真不错,咱们这些611的工程师们都很佩服他,这套系统的研发成功,他是首功!”
秦亮笑了笑:“初中毕业就能考大学,杨威当然是最聪明的了,更何况他还非常努力。咱们5381班的其他同学,也都是非常努力的……不过,这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是啊。”一旁,试飞院的领导开口:“就算是在铁鸟台上实验成功了,也不能直接装到歼九战机上,还是太冒失了,最好还是得有个实验平台啊。”
四余度电传,彻底摒弃了液压操作,装上歼九这种鸭式战机,万一出了失误……
很多零件在地面上用得好好的,上了天,一震动,可能就会坏啊。
在后世,东方的电传操作,也是循序渐进的。
不用说歼八2ACT那种了,就拿试飞院来说,现在歼教六的基础上,改装了个俯仰方向的单余度数字电传,然后,又在K-8上改装了三轴数字电传,把各种飞行控制律都输入进去,提前培训飞行员的操作,也验证硬件的可靠性。
己方这样仓促上马,万一歼九因为飞控的问题摔了……
秦亮点头:“是得提前验证,011基地那边的超七教练机,应该改造得差不多了吧?协调一架过来,在俯仰方向上,改用电传操作,提前验证我们的硬件,等到硬件没问题,在三个轴上都改装电传,验证我们的飞行控制律,同时训练飞行员……这飞行员,也得挑选新人,上次那个雷子就不错。”
老飞行员,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就拿平显来说,那么好的东西,就是不用,觉得碍眼,上飞机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掉它,就和老司机上新车,上去就关闭自动启停一样。
现在的新歼九,会使用数字电传,这座舱内的显示也会大大减少仪表数量,使用更多的显示屏,得新飞行员才能更好地适应,至于雷镪,就更不用说了,必须得是歼九的首席试飞员才行。
上次秦亮来试飞院,就把老大难的问题给解决了,现在秦亮又提新人,试飞院的领导没半点意见。
“好,咱们安排!”
宋老看着秦亮,目光复杂,你的话比三机部的一把手还好使!
“各位,闭环实验成功,接下来,咱们……”秦亮的话还没说完,看到一众人都忙碌起来,各自测试各自的子系统去了,这些人……还真是拼命三郎啊!
“这边的项目,都交给杨威了,咱们放心。”宋老说道:“接下来,我得回成都去了,得在那里忙活第一架样机的生产,秦亮同志,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成都?”
秦亮摇头:“等样机造好了再说吧!”
宋老点头,刚刚想要再说己方遇到的难题,外面就传来了兴奋的声音。
“秦亮同志在这里?真是太好了!秦亮同志!我们歼八战机,需要你们西工大帮助,十万火急啊!”
又来!
秦亮看向从外面走进来的人,这计算机已经给你们了,你们如果还不思进取,那我……
“最新消息,阿三那边将会在三个月内,获得米格-25战机,所以,我们需要在这段时间里,完成歼八的升级,尤其是匹配远程空空导弹……”
“咱们最多帮你们强化机翼,费用还是两千万。”秦亮不耐烦地说道。
“好,好,好!”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66/111109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