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 第254章 歼九的金属样机下线

第254章 歼九的金属样机下线


首都,飞机楼。

    “秦亮这小子是真厉害,就没有他干不成的事,没有他忽悠不走的人!”林老感慨。

    “老林,你可别高兴得太早了,这可是四代隐身机,这要是格鲁曼真搞出来,以后……”

    “老王,你觉得,秦亮不会在其中挖坑?到时候,我们搞出来,美国佬还在找缺陷呢!你就放心好了,秦亮这小子,蔫坏蔫坏的……”

    众人都笑了,没错,秦亮怎么可能真的帮美国佬发展军工!

    “这三代机还没研发出来呢,四代机倒开始提上日程了。自从有了西工大,咱们国内的军机研发,速度真快啊!”

    “是啊,这歼九的全金属样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装配出来,也让咱们去看看真正的自用战斗机的样子。”

    “快了吧,说不定年底就能出厂了,到时候,叫着亮子一起过去看看。”

    大家伙愉快地聊着天,畅想未来,另一边,秦亮回到了西工大,再次召集起来了人手,刚刚安排下去这个隐身战斗机的项目,其他系的老师们,听说他回来,一个个地跑过来了。

    “亮子啊,咱们这双星定位的理论已经研究出来了,不过,直接发射卫星还是太冒险了,是不是在地面上想办法做个实验?”

    “亮子,咱们的红外导引头想要整合起来,遇到了一些问题……”

    “亮子,这起落架钢材已经试制了一批,接下来还得协调魔都飞机厂那边帮忙测试……”

    这些事……怎么全部来找自己了?我才大三啊!

    焦头烂额之中,秦亮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完毕,把忽悠格鲁曼公司的项目做出来了详细的计划,配套大量的计算机数据和风洞数据,时间就已经到了元旦。

    转眼间,把老婆也扔到首都一段时间了,正好趁着元旦,去首都看看老婆过得怎么样,丈母娘那边还需要什么帮助……

    咚咚咚……

    随着声音,一个人跑了进来。

    “秦亮同学,132厂那边,首架歼九的全金属样机已经造出来了,赶紧走,咱们一起去看看!”

    “杨威?”秦亮看着这个已经消失了很久的同班同学,很是惊讶:“你……”

    “走,赶紧走!”

    杨威一直都在跟着搞歼九,现在,全金属样机出来,杨威也是非常的激动,拉着秦亮就向外面跑,上了秦亮的偏侉子,直奔郊区的试飞院,到了那里,正好空军的专机降落,接上了试飞院的一些人,直奔成都。

    直至上了飞机,秦亮才反应过来:自己是要回去看老婆的,你们怎么把我拉去看飞机了?

    “全金属样机,飞机研发中的重要一步。”机舱内,宋老一脸的兴奋:“虽然不能飞上天,但是上面该有的装置,一样都不少,我们可以在装配中检查这飞机的设计是否有缺陷,试飞员也可以上去体验飞机的操控……”

    之前的所有飞机,都是在老旧的飞机上改造,只有歼九,是东方航空工业全新研发的!所以,进度肯定不会快,但是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木制样机早就有了,全金属样机也有了,等到这全金属样机通过了验收,下一步,就是制造第一架原型机了!

    其实,这全金属样机不能飞,但是内部结构和真实的飞机没什么区别,里面装配用的电缆,就消耗了三十多公里的长度!

    机舱内,其他人都认真地听着,然后……一个不和谐的呼噜声响起,秦亮居然睡过去了?

    132厂。

    一众人到达这里的时候,天都快要黑了,此时是又困又饿,但是……没有一个人提议去吃饭休息,大家伙下了飞机,都是直奔132厂的生产车间!

    一架漂亮的飞机出现在了众人眼前,养精蓄锐之后的秦亮,更是满脸兴奋,大步流星地跑了过去,这飞机,虽然叫歼九,但是和后世的歼十,几乎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机头的雷达罩刷成了黑色,和前面带着金属光泽的空速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空速管的上面,还挂着红色的绸带,下面是一个大红花,这是预定要剪彩的吗?

    雷达罩之后,就是座舱了,三片式风挡被去掉,成了一个圆润的弧形风挡,透过风挡的玻璃,可以看到里面的折射平显,虽然不像后世那些衍射平显一样带着绿油油的光,但是也非常好看了,在风挡和机头接触的部分,还有一个大圆球。

    “这是什么?”秦亮好奇。

    “红外探测和跟踪系统。”宋老在一旁说道:“这就是你们西工大的产品啊,目前内部集成的是16*16的红外探头,亮子,你……”

    秦亮有些汗颜,他这才想起来。

    当初,弄到了怪蛇-3导弹技术之后,秦亮就提议,可以把导引头搞出来更多,形成一个矩阵,从而捕捉到目标的图像,这东西可以装在导弹上,形成更加先进的红外成像导引头。

    不过,由于技术限制,想要整合到导弹上还是太难了,所以,现在首先整合到了机头上,给飞机安装上,多一种探测手段。

    外表上看,和老毛子用的差不多,都是一个半球形,里面有个探头,但是实际上,它的技术含量可比老毛子的好多了!

    老毛子的里面,就是一个简单的红外跟踪装置,水平扫描前方165度的空间,仰视60度,俯视15度,据说对于开加力的发动机尾喷管,能探测上百公里,再配合激光测距器,就能准确知道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但是,老毛子这东西,绝对不是最高大上的,老毛子搞这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机载雷达不够先进,在实战中很容易受到干扰,为了提供一种在强电磁干扰下的作战手段,而捣鼓出来的这种产品。

    而且,这也不是老毛子的专利。

    历史上,最早装这种东西的,应该是美国佬的F8战机,大致也装在了机头的位置,甚至就连雄猫战机,其实也有这装置,只是安装在了机腹部位而已,不怎么显眼。

    现在,己方也有了这东西!看着就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头盔瞄准具、红外成像的光学探测和跟踪装置,机载雷达……这些都武装到了歼九上,绝对够强悍啊!

    “这东西,咱们西工大已经搞出来了?”

    “是的,已经出来了,咱们安装的就是实物,可不是模型,不过你们那边依旧在研究,等咱们正式量产的时候,说不定就能有32*32阵列的了。”宋老说道。

    秦亮点头,继续向后看,座舱后下方两侧是鸭翼,鸭翼下面是进气道,矩形的造型,上面还有加强肋。

    再向后,就是宽大的三角翼主机翼,这机翼,就是歼九能翱翔蓝天的资本!

    秦亮从前面走到后面,伸手去抚摸那些裸露的铆钉,一直到了最后,看向发动机。

    歼九原本就是打算适配涡扇发动机的,现在安装的涡喷-15,也不过是临时的替代品而已,所以,发动机舱在设计的时候就留有余地,现在看着直径不到一米的涡喷-15,秦亮也是无比感慨。

    就是因为这发动机,拖累了歼十多少年的时间!现在,在自己的推动下,这款三代机终于算是要出来了!

    这款飞机,就是追赶世界先进技术的产物,下一款飞机,就是超越世界先进水平的产物!自己重生回来,没系统,就靠着脑子里掌握的知识和路线,能推动到现在,已经不错了!秦亮看着眼前的飞机,就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一样。

    咳咳,自己还是个大学生,自己还是孩子呢,现在可不能有孩子。

    其他领导们也都看到了飞机,目光中神采奕奕。

    “看什么模型,也不如看这个实机好啊!”

    “没错,这飞机看着就带劲!”

    在众人的感慨中,秦亮来到了机头,爬上了舷梯,向座舱里看一眼……

    “怎么还都是仪表板?”

    “唉,这飞机座舱内的显示器,还没有研制出来,相关配套企业……”宋老有些无奈地摇摇头。

    以前的战机座舱内部,都是大量的仪表,最多就是有个雷达显示器,那也是个小小的阴极射线管,和示波管差不多。

    在八十年代初期,大部分的三代机座舱内部,还是以仪表为主的,看看早期的F-15和F-16座舱就知道了。

    这座舱显示技术,也需要慢慢来,现在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国内压根就没有配套企业!

    国内现在的座舱仪表生产厂,根本就搞不出来显示器,而民用的电视机显像管的生产商,又会觉得军队订单太少,根本就没必要专门捣鼓,而液晶显示器……这东西现在最多只能显示数字,计算器上使用的那种,得到八十年代后期才能突破,而且强光照射下也看不清楚。

    所以,现在还是钟表店的风格,想要实现一平三下的现代座舱布局,还真不容易!

    但是……没有一平三下,那还算是现代化飞机吗?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会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也会让战斗机的操作越来越简单。

    战机上有了大面积的显示器,可以显示各种飞机数据,可以显示数字地图、导航信息等等,将会大大降低飞行的负担,虽然说老飞行员可能还不习惯,但是只要习惯了,就绝对退不回去了。

    秦亮皱着眉头:“航空工业系统里,原本搞航空仪表的工厂,他们就没这个想法吗?”

    后世的飞机,都是清一色的玻璃座舱,哪怕就算是客机,运输机,上面也是一个仪表都没有的,现在航空仪表工厂不想转型,那以后不就得黄了吗?

    “他们……”宋老是欲言又止。

    上次引进马可尼的航电,平显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这适应三代机的下视显示器,还是八字没一撇,只要现在的飞机还在用航空仪表,那些工厂就不会有生存危机,他们怎么会想着搞改革?

    “好吧,别人不干的,我们西工大来干!”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座舱显示器的生产技术,其实也不会特别复杂,不就是一个平面直角的阴极射线管而已!己方在生产了这种座舱显示器之外,还可以生产电脑显示器,反正现在电脑显示器个头也不大,12英寸就已经是主流了,正好和战斗机座舱里的差不多。

    而且,这显示器没凸起,文字和图像显示的失真度小,肯定能受到欢迎,这样一来,也不会因为产量太少而无法盈利。

    一旁,空军的领导都看在眼里,没有西工大,就没有空军的现代化啊!

    “秦亮啊,你能给咱们解释一下这显示器的作用吗?”林老开口。

    “当然可以。”秦亮点头:“现在的仪表板,太复杂了,各种仪表密密麻麻,飞行员虽然练就了一眼扫过去,就知道仪表显示是否正确的本事,但是,众多的仪表还是会分散飞行员的注意力,更无法显示足够多的数据内容。”

    “我们今后的座舱布局,上面是平显,下面是三个下显,呈倒品字形的布局,其中,所有和飞行有关的,都显示在左边的主飞行显示器上,这上面除了能显示仪表盘上原本的内容,比如说姿态,速度等等信息,更是可以显示飞机未来的航路……”

    一众空军领导睁大了眼睛,看着秦亮一边说,一边画显示器上的图像,上面显示的信息,绝对能大大降低飞行员的负担,尤其是这个显示未来的航路,更是可以让飞行员预判。

    “和战斗相关的,是右边的战术情况显示器,大家伙可以认为是雷达屏幕的升级版,不仅仅能显示雷达信息,还能显示地图等数据,比如说,当去轰炸敌人目标的时候,屏幕上的地图会放大,还会带自身的轨迹,让自己随时知道在什么地方……如果是彩色显示器,还可以用不同颜色来表达不同的信息……”

    空军领导们感觉到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这技术听起来,已经带着科幻的感觉了!

    “既然这么有用,那也没必要让西工大专门开一条生产线,在川省,不是就有咱们国营780厂嘛,这厂子最近这些年,一直都在制造电视机,把生产任务交给他们!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在场一名空军领导开口道。

    专门生产座舱航电设备的配套厂,不想搞座舱显示器就算了,咱们找个对口的!

    780厂?听到这个说法,秦亮也想到了什么:“长虹?”

    “没错,780厂原本是个军工厂,就是造机载火控雷达的,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他们就试制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前些年还捣鼓出来了彩色电视机,牌子就叫长虹,距离也不远,咱们这就打个电话过去!”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里,长虹机器厂就在川省破土动工了,当时是国内唯一一个机载火控雷达的制造基地,生产夜间战斗机需要的火控雷达。

    不过,这质量差,性能落后的机载火控雷达,需求量很少,根本就没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从1958年就开始转型。

    相比大部分的军工厂在八十年代搞军转民,这长虹在五十年代末期,就开始从军工企业转化成军民融合的企业,而且,主攻彩电!

    到了九十年代,长虹几乎占据东方的半壁江山,可惜,盛极必衰,后续的长虹,接连出现战略失误,当显像管时代已经过去的时候,长虹居然还在砸钱搞背投,当发现这东西落后之后,又砸钱搞等离子体电视。

    每一步都走在错误的路线上!点错了科技树,浪费了大笔资金的长虹,从此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再加上贸然相信美国,进军美国市场被骗了三十亿,于是就沦落到了边缘化的角色。

    当然,长虹搞成那样,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毕竟,长虹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屠龙者逐渐变成恶龙的故事……

    这次……看看长虹识趣不识趣,如果能拉,就拉一把,如果不能……西工大也可以造彩电,成为东方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一旁,宋老满脸激动,这座舱显示系统搞出来,那咱们的歼九,完全就能成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

    “亮子,这一平三下搞出来,咱们的其他飞机也能装吧?”一旁,屠老开口:“比如咱们的枭龙战机,要是也装上这种设备,那绝对会成为最亮眼的出口型战机!”

    老旧的飞机,没有1553B数据总线,想改都没法改,枭龙这款出口型战机,在设计的时候,就是按照国际标准来的。

    “那是必须的!对了,咱们的枭龙,开工了吗?”

    设计已经完成,接下来就该试制了,这段时间,秦亮没来132厂,也不知道这边的情况如何。

    “开工了。”屠老笑了笑:“看进度,咱们的枭龙,很可能会比歼九的首飞还早。”

    歼九才刚刚造出来了金属样机,而枭龙,已经开始造第一架试飞用的原型机了!

    鸭式布局的歼九,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而枭龙,说到底,还是从歼七到超七,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在后世,当有了资金注入之后,枭龙很快就捣鼓到了首飞的状态,现在,自然也不例外!

    空军领导们来了兴趣:“走,看看去!”

    PS:当年的金属样机、歼十最早的座舱布局,以及老毛子的座舱风格。

    

    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66/1111087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