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 第281章 红箭八,也是在长安研发的!

第281章 红箭八,也是在长安研发的!


长安,203所。

    东方逐渐露出了鱼肚白,又是……奋斗的一天!

    一名中年人抬起头来,看了一眼窗外,然后又无奈地摇摇头:“看来,这次实验又失败了,我们先回去,休息一天,等到明天,我们再想其他的办法!”

    “王总,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啊,我们要不要……找兄弟单位帮忙?”工程师袁洪君开口。

    “是啊,王总,我看,咱们还是向西工大求助吧,不丢人!”工程师罗宇开口。

    总工程师王兴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当然不丢人,西工大现在已经是科研的领头羊了,很多厂所都在找他们合作,在导弹方面,他们还有了自己的工厂,但是,他们承担的任务也是很多的啊!”

    王兴看向众人:“各位,西工大是干大事的,他们手头的研发项目,多得忙不过来,而我们203所,就搞这一个小小的反坦克导弹,能去劳烦他们吗?让他们耽误宝贵的研发时间,是我们的……耻辱啊!”

    西工大的项目太多了,尤其是最近,又承担起来海军的舰空导弹研发项目,那边还忙不过来呢!人家搞的都是大工程!

    咱们呢?

    长度不到一米,直径只有120毫米,重量十几公斤,这样的小导弹,根本就拿不出手,用这种导弹去耽误西工大的研发时间……王兴觉得自己是没这个脸皮。

    他走到了窗口,看向东方升起的朝阳,照耀在长安,这里……研发单位太多了,203所,小到没什么存在感啊。

    等等,怎么有辆车开进了大院?这是什么人?

    王兴俯瞰下去,看到几个人走下车,其中一个,是203所的所长老李,跟在旁边的,是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这男的是……秦亮?

    秦亮在长安,在国内的科研领域,绝对是大名鼎鼎,真没想到,他居然来咱们203所了?

    此时,李所长正在热情地给秦亮介绍着。

    “咱们203所成立于1956年,主要从事国防科技研究,对外咱们叫做陕西青华机电研究所,研发方向很多,有飞行器设计和控制,光电技术,飞空气动力等等,咱们所有不少研究人员,还是西工大毕业的,这红箭八导弹,也放在了咱们所研究,由老王负责……”

    “咱们长安,这研究所可真是不少啊!”秦亮也是感慨。

    虽然来这里已经三年多了,但是,秦亮对长安的了解,依旧很片面,他和航空部门接触的比较多,知道有试飞院这些,兵器系统的还真不知道。

    203所,204所,206所,210所……都在这里有总部或者是研发中心的!其他的还有不少,什么212,504,706,算下来,怕是有二十几个?

    最让他惊讶的还是,红箭八导弹的生产虽然在南方的工厂,但是这研发,就是兵器工业下属的205研究所搞的!

    “现在红箭八导弹研制的情况如何?”

    “这个……等老王给你汇报……咦,老王已经下来了!”

    噔噔噔的脚步声中,李所长就看到了一大群人下来,老王走在最前面,脚步飞快,虽然嘴上说着怕麻烦秦亮,但是秦亮来了,那必须得欢迎!

    “秦亮同志,欢迎来到203所,你叫我老王就好了!”

    “嗯,隔壁老王,你好!”

    秦亮旁边,杨朵儿笑意盈盈的,还打算亮子哥给自己介绍呢,没想到,亮子哥说完这话,脸上就有些不对劲,然后……好像是忘记了自己一样,寒暄完毕,就上了会议室。

    “当年我们拿到的只有导弹,并没有控制装置,所以,红外光学瞄准装置、测角仪,还有控制系统等等,都需要我们自己研制。”王兴说道:“从手动控制升级到半主动控制,需要一系列复杂的电路,我们实验了数年,也没有成功……”

    当年弄到的导弹,那是从战场上捡来的,属于没有被引爆的哑弹,用它来仿制,的确可以获得一些技术,但是,也有很多技术是注定拿不到的,比如说导弹控制系统。

    “其实,咱们反坦克导弹的控制系统很简单,在发射装置和目标之间连接一条直线,这导弹就是沿着这条直线运动,一旦偏离直线就纠正回来,以前是手动控制,现在是自动控制,我们设计了专门的积分电路……”

    “为什么不用计算机控制?”

    这一句话,把众人给问懵了,在场的工程师,大部分都是中年人,少数几个年轻人,也不是西工大毕业的,对计算机这种高大上的东西……知之甚少啊!

    “这就让我们西工大计算机系来帮忙吧,这么简单的控制系统,8086芯片就够了,同时,这导线里传输的数据,也要从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这样更不容易受到干扰……”

    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工程师,只会玩模拟电路,要实现什么功能,用什么晶体管之类的组成各种电路来实现,这需要巧妙的技术,其中一个电阻阻值出现误差,都可能导致电路失效。

    而数字电路就简单了,只要完成数据采样,剩下的交给计算机,觉得精度不够高,那就改进程序,用软件的方式就能升级,什么攻顶之类的程序,都可以用软件来实现。

    在历史上,红箭八导弹在诞生之后,就在不断地改进,后期的E型,就换装了数字电路,导弹指令也改成了数字传输,抗干扰能力大大提升,性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现在,既然遇上了,那就交给西工大,也不用折腾什么模拟电路了,直接上数字电路!

    “秦亮同志,用计算机控制,会不会导致价格增加?”

    上级给的成本要求也很严格!

    “当然不会,控制系统都在用户端,不是一次性的,导弹上的电路很少,和原本设计没太大区别。”秦亮说道:“不过,这也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等以后,肯定是要研制更加先进的制导系统的,毕竟,未来战场上,打的就是高科技。”

    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把这种导弹给搞成熟了,能够适应各种平台,等这款型号研发成功,再研制更加先进的改款。

    “什么先进的制导系统?”在场众人都很兴奋。

    西工大的技术,一直都是领先整个行业的,他们提出来的方案,先进性毋庸置疑。

    “这个嘛……有很多技术路线,看我们203所的同志们怎么选择了。”秦亮说道:“有毫米波雷达制导、激光架束制导、激光半主动制导和红外成像制导等等,各有优缺点。”

    当阿帕奇发展到AH-64D型的时候,旋翼顶部增加了一个大南瓜,里面就是大名鼎鼎的AN/APG-78“长弓”火控雷达,早期探测距离只有八公里,但是对直升机来说,已经足够了,后期则增加到了十六公里。

    毫米波雷达体积小,耗电量低,精度高,劣势就是探测距离近,但是对直升机来说,本来就是打击几公里之内目标使用的,这个劣势无所谓,而毫米波雷达的使用,让它在恶劣天气中,也能发起攻击,这是其他光学瞄准系统不能比的。

    挂载上使用毫米波雷达导引头的海尔法导弹,这简直就是绝配!

    不过,由于要在旋翼顶部安装雷达,旋翼的构造会更复杂,己方的工程师能不能想出穿过旋翼桨箍的工程方案来还不知道。

    激光制导则分成两种,激光驾束制导,是指载机发射一道激光束,导弹沿着激光束飞行,就像是骑在激光束上的一样,这种技术路线,只能载机自身来制导,A射B导就甭想了。

    另一种,激光半主动制导,就是和半主动雷达引导差不多,激光束打过去,反射回来,进入导弹的激光接收装置内,调整自己的轨迹,准确地飞向目标,这个激光束,可以是其他飞机,也可以是地面人员手持的激光照射装置,同时,激光束需要编码,因为在战场上,肯定是大量的导弹一起发射的。

    至于红外成像,这个简单,目前空空导弹就在按照这个方式来改进,但是它的缺陷也很明显:价格肯定是最贵的,都贵在那个导引头上了!

    各种导弹的优缺点都有,就看怎么选择了。

    不过,相比现在的有线制导导弹,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这几种都不需要释放线缆,那导弹的发动机就可以直接向后面喷射火焰了!

    现在的导弹,只能在侧面开孔,从侧面喷射燃气,这样才能避免烧毁尾部的线缆,这发动机的很多能量就被浪费掉了,同时,导弹速度也不能太快,否则放线装置跟不上速度就会被扯断。

    所以,线导的导弹,速度都在两百多公里每小时上,换成其他引导方式之后,速度就会大大提升,甚至会翻一倍。

    “这些技术路线……都很不错!”王兴感慨了一句:“这还真没法选啊。”

    这意思很明显了:小孩子才做选择题,大家伙都想要!

    秦亮笑了笑:“我们还是先把现有的导弹研发成熟,至于其他引导方式,可以先预研,等以后再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

    “好。”

    好高骛远没有意义,还是先脚踏实地吧!

    直升机项目,就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的研发,会有对应的团队来负责,这一通折腾下来,秦亮也是很疲惫,但是……还有很多事在等着他!

    430厂,会议室。

    “航改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施罗德坐在椅子上,看着在场的东方专家:“在大家伙的眼里看来,好像就是在后面增加个动力涡轮而已,实际上,要做的工作有很多,风扇部分要改动,自身的涡轮要改变,动力涡轮的设计也是一门学问,甚至因为转速不一样,轴承受力不一样,都得改变,当然,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寿命。”

    对于航空发动机来说,几百小时的寿命就合格了,但是,军舰上的燃气轮机,动辄就要在大海上航行几个月的!寿命得几万个小时才有意义,否则出海一趟,回来就得切割舰尾钢板,换发动机!

    “这么复杂的技术,东方是没有的,最好的办法,还是从我们罗罗公司引进。”

    施罗德说得很是高傲,在场的众人,也都犯难了。

    海军下达了研发任务,在斯贝的基础上,改进为现代化的燃气轮机!工程师们很兴奋,随着斯贝舰改项目的启动,斯贝这款发动机,在东方真正的开花结果了,未来也会很光明。

    但是,怎么改?

    430厂的科研实力,毕竟还是最小的,当初斯贝项目能成功,还是得靠西工大,至于现在这个舰改项目……秦亮同志没在啊!

    他们只能自己先搞,在自己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把在工厂里的英国顾问叫过来一起商量,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万一从对方嘴里弄出一些有用的消息来呢?

    而现在,对方再次恢复了高高在上的态度,不行,得找英国购买技术专利!

    只要有机会,罗罗公司还是想着继续赚钱的!

    在场的一众领导,都是脸色严肃,看来,从英国人嘴里是得不到什么有用信息了,而咱们,什么技术储备也没有……

    主管技术的厂长李国富开口:“施罗德先生,这航空发动机改造为燃气轮机,是上级交给我们430厂的任务,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相信,我们430厂都能克服掉,至于技术引进……现在我们的很多技术,都在出口给你们罗罗公司,我们不可能再和你们引进了。”

    施罗德笑了笑:“既然这样,那就算了,各位,我代表罗罗公司,随时欢迎你们来请求技术指导。”

    这家伙,是吃定了东方人!

    施罗德说完,站了起来,正打算出去的时候,门开了。

    “各位,我来了!”

    秦亮!

    看到秦亮进来,所有人都兴奋起来了。

    “秦亮同志,你可算是了!”

    “是啊,这斯贝舰改,就等着你了!”

    秦亮点头:“嗯,忙完了其他事情,就赶紧过来了,各位,斯贝改装成舰用燃气轮机的技术不难……咦,我们的罗罗公司的朋友,也在啊!”

    施罗德笑了笑:“是的,我们也来参加,请放心,我们一定会给提供技术指导的。”

    施罗德不走了,他要留下来,看看这边会怎么说。

    “嗯,这改装是分成几部分的,我过来,就是分配一下任务。”秦亮看向众人:“首先,前面的风扇部分需要去掉,改成压气机,趁着这个机会,我们提升一下压比,就算是提升不到25,也要增加到23.”

    涡扇发动机为了提供更大的推力,设计了内外两个涵道,外涵道越大,推力也越大。

    但是,对于燃气轮机来说,这个外涵道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成为一种阻力,毕竟,这风扇也会浪费动力,这风扇的动力更不会传递到动力涡轮上。

    斯贝前面用了五级风扇,后面则是12级高压压气机,这么多组合在一起,才有了区区20的压比,现在要改进成燃气轮机,风扇需要改变,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提升一下压比。

    压比越高,发动机的效率也就越高,三代机,比如说F100发动机,压比就在25左右。

    己方提升到23,这个指标……不算大跃进的,毕竟斯贝的所有技术资料都有了,当初也改进过风扇和涡轮,现在怎么改,咱们自己说了算!

    施罗德睁大了眼睛,23的压比!这样改进之后……斯贝的性能可以提升一大截的啊!

    改成舰用燃气轮机,也会提升热效率,这个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配套的低压涡轮,也要改进,高压压气机那一套,还保留原本的结构,我们用百亿次计算机来进行模拟仿真,这样研发的效率也会更高。”

    施罗德的眼睛睁得更大了。

    航空发动机这种有着复杂流体力学情况的产品,很多时候是没法使用计算机模拟的,只能实验,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改进,但是,那也是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不够。

    如果有一台百亿次的计算机,那完全可以利用这计算机来进行计算,还真能算个八九不离十,上了试车台,稍稍修改就行。

    反正,燃气轮机和战斗机发动机不一样,不会经常改变油门,让转速突变,只要高低压能匹配,稳定运转就可以!

    罗罗公司都没有这种研究条件!自己……真想一起跟着凑热闹啊!

    “接着是燃气发生器,按照军舰上的特点,我认为,我们首先按照柴油来研究。”秦亮介绍起来。

    航空发动机只能使用航空煤油,但是改进为燃气轮机之后,使用的燃料就多种多样了,可以说,任何能燃烧的燃料,都可以使用,甚至在早期,还有设计师给它烧重油,没错,就是那种最便宜的燃料,烧锅炉常用的重油。

    虽然能烧,但是运行一段时间,涡轮上挂的杂质太多,最后就放弃了。

    很多军舰是柴燃交替动力,低速下用柴油机,高速下使用燃气轮机,所以,给燃气轮机烧柴油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可以统一油料供应。

    PS:咱们的武直十九,也顶上了大南瓜,里面就是毫米波雷达。

    

    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66/1111085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