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西工大的科技发展如此迅猛?
“好,好,好,接下来,海军全新的驱逐舰,要全面升级你们西工大的装备了!”海军领导们非常满意:“咱们看过了这场海战,也知道未来战场的情况了,接下来,咱们海军要招标,研制最先进的防空驱逐舰,你们西工大已经做好竞标的准备了吧?”
“那是自然,咱们的航海系早就把各种技术都细化了。”秦亮说道:“只要海军招标,咱们相信,咱们西工大的设计方案,一定能让海军满意!”
“好!”
原始的051注定是没法满足海军使用的,引进海标枪改进的051S,也在这场马岛海战之下而彻底告吹,所有人都知道海标枪是鸡肋了,又怎么可能去引进这种东西。
更何况,现在有了西工大,防空的问题,已经能解决了!
看完了宇航工程系这边的进展,海军领导都非常满意,出来之后,直奔航空发动机系。
“每个系都有自己的大楼,现在,也就是你们西工大能做到这一点了。”海军张领导感慨地说道。
西工大的校园内,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大楼如同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就连航空发动机系,也盖起来了新的大楼,而且,在大楼附近,还有专门的航空发动机实验室。
这实验室,貌似占据的就是原本的东平教室的位置?
想当初,秦亮就是在东平教室,忽悠了美国佬,然后拿到了美国佬的资金,给了航空发动机系搞研发。
当时,只是他的一个无意之举,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成果!
从长安航空学院到西北工业大学,王宏基教授一直担任航空发动机系的系主任,直至1980年,他成了名誉系主任,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名誉,他依旧还在一线搞研发。
当一众人来到实验室的时候,穿着白大褂的王主任,就迎了上来。
“各位,欢迎欢迎,亮子啊,你可算是肯回来了。”
“咳咳,这个嘛,不是我不想回来,是被海空军给强行留在了首都……”
“嗯,知道你忙,各位来得正好,咱们的斯贝舰改项目,已经完成了全部的研发工作,在430厂那边的测试工作已经顺利结束,发动机能稳定输出18兆瓦的功率……”
所有人都惊呆了:“不是之前预计只有15兆瓦吗?”
“没错,当时是按照15兆瓦来设计的,但是因为设计优秀余量大,所以最终输出功率超标,这样一来,四台发动机,已经足能推动七千吨以上的军舰了,军舰的排水量可以进一步放大,空间会更大……”
西方设计军舰,比如英国,那都是要控制成本,限定排水量,而东方的军舰,排水量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发动机的大小,发动机大了,军舰就能设计得大一些。
海军张领导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好,好,不错,这样一来,咱们的军舰就能更完善,还有更大的吗?”
“当然有,目前我们在给发动机设计零级压气机,进一步提升增压比,争取让这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达到20兆瓦。”
“好,好,好!”张领导点头:“你们是怎么设计的,能让我们看看吗?”
“当然可以,来,各位到机房来,对了,得换鞋套。”
机房宽大,空调在呼呼地吹着冷风,一台八边形的大型机器,显然在全功率地运转之中,各种指示灯闪烁。
“龙芯二号做的超级电脑?”海军领导愣住了,秦亮也愣住了,咱们西工大这么富裕的吗?一个系就有一台超级计算机?
“是的,这是每秒钟运算千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我们之前的改进,就是在这台计算机上运算出来的,以前的时候,复杂的流体力学,根本就没法在计算机上模拟,不过是因为运算能力不够,现在,咱们从计算机上进行计算,然后再拿去吹风洞,速度快了很多倍。对了,英国人的很多项目,也放在这里计算。”
其实,这斯贝舰改,当初就是在西工大计算机的诱惑下,罗罗公司的人加入进来一起研究的,当时还只有百亿次的,现在,有了千亿次的,英国人更是经常来用了。
秦亮心中有了主意,这下咱们又多了一种手段,如果英国佬敢继续在咱们给哭泣国装备的事情上纠缠不清,那就停止和他们的一切合作,让他们用不上咱们的超级计算机!
看着上面运算的零级压气机的空气动力学分析,秦亮总感觉,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
等等!一上来就说斯贝舰改,咱们是为了脉冲爆震发动机项目的啊。
“听说,这几年下来,咱们的脉冲爆震发动机有了进展?”
“是的,在去年的时候,我们成功地在计算机上模拟出来了爆震燃烧的全过程,今年开始研制样机,由于刚刚开始研制,所以我们把发动机瞄准在导弹的使用上……各位要看,我带你们到脉冲爆震实验室看看。”
这个大型实验室,又分成了很多小的实验室,这个小,也只是相对整个实验室来说的,进去之后,内部空间也是几百平米的。
刘教授还在带着学生做研究,众人进来的时候,一名学生抬起头来,看向这边,瞬间很是兴奋。
“秦亮同学,你来了?”
“丁军同学,你……不是早就大学毕业了吗?”
“对啊,我上研究生了啊!我要在咱们西工大读硕士,读完了硕士读博士,读完了博士……”
“留校任教?”
“没错!生是西工大的人,死是西工大的鬼!”
现在的西工大人,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在西工大搞科研,技术在全国,甚至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留校任教是所有人最期待的,不过,学校要不了那么多人,肯定还有很多人会被分配出去。
不管到什么单位,听说是西工大来的,几乎都被立刻任命为项目总师,可以直接带着搞研发那种。
此时,其他人也都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呼啦啦地围了上来。
“秦亮同学!”
“秦亮师兄!”
还有叫自己师兄的,那就是大四以下年级的学生了,这种学生能跟着做研究,说明实力也是很强的!
秦亮看向那些年轻的面孔,新一代也已经成长起来了,西工大的未来可期!
“刘教授,您好,海军这些领导对咱们的脉冲爆震发动机很感兴趣,您给介绍介绍?”
“好,亮子,来,你们过来,看这里,这就是咱们研发的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样机,这种发动机没有压气机,涡轮这些传统部件,所以结构简单,推重比高,最关键的是成本低廉,可以说,这种发动机属于梦幻动力……”
其他的都不重要,海军领导们最看重的就是成本低廉,原本还以为这种全新的发动机会很昂贵,现在看来,很可能会比火箭发动机还便宜,这样就能大量采购……
不错,不错!
一众海军领导频频点头。
从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实验室出来,大家伙的肚子也都咕噜噜地叫了起来,不知觉中,半天就过去了。
“各位,我带你们到最近的食堂去就餐。”
“嗯,和学子们一起吃饭,也沾沾天之骄子的才气。”海军领导们点头,在这种充满书生气的地方吃饭,可比去什么大饭店用餐更有意义了。
正是用餐高峰期,食堂里的学生们,有序地排队就餐。
滴,滴滴……
很快,海军领导们就被这奇怪的声音吸引了,放眼望去,每一个打饭的窗口,都挂着一个鞋盒大小的机器,上面有数码管显示各种数字,只见要打饭的学生,会把一个卡片插进去,然后,里面的大厨按动按键,最后,滴滴滴响过之后,就能驱走卡片。
“这……是什么高科技?”
没有人用食堂常见的饭票,居然都在用这种卡片?这不锈钢餐盘可以理解,这卡片是真不懂。
“IC饭卡,目前还是接触式的,等以后,发展成为无接触的,就更方便了。”
“IC?”
“Integrated Circuit Card,也就是集成电路卡,您可以把它理解成为一个带着集成电路的卡片,内部可以存储各种数据,目前在西工大,已经全面接入这种系统。”
这点秦亮还是知道的,年前离开的时候,相关部门就在研究了,现在终于是投入使用了。
“学生来了学校之后,携带的钱财,还有学校的补助等等,都可以存到这个卡片里,这样就能避免丢失,同时,食堂这边打饭,也避免了使用饭票的一些弊端。”
使用饭票而不是直接用钱,就是为了避免食堂打饭人员的贪污,直接把钱塞进自己的口袋里,不过……这样也有问题,打饭的大厨还可以把饭票塞进口袋,以后再找一些关系好的学生卖掉。
要彻底杜绝,就是得用饭卡!
同时,其他的消费,只要是校园内的,都用这卡片,奖学金之类的发放,也进入这里,可以避免很多接触钱的人员可能出现的贪污问题。
西工大,是全国第一个使用这种卡的人,当然,这只是电子系和计算机系合作的一个小玩意而已,给学生们全面更换,也都是免费的。等以后,其他单位来采购,就可以赚他们的钱了。
“这卡要是丢了呢?”
“挂失啊!”
“挂失之前被盗用呢?”
“小额的,比如说食堂打饭,可以直接刷,不过有上限,比如一次最多一块钱,而大额的支付,还需要密码,除非是被熟人偷了,知道密码,才能大额盗用,不过消费记录能被查到,破案也是分分钟的。”
偷了钱,直接去消费,没有任何记录,破案难度就会大增,所以,后世的经验之谈,去大保健,一定要带现金,千万别用手机支付,哪怕隔了几个月,都可能会被追究。
所谓的自己的钱为何不让取,那也是取现金,直接银行转账,只要卡不限额,随便转。
一众海军领导神情复杂,来食堂吃个饭,都会长见识啊!
海军内部不需要,毕竟吃饭都是不花钱的,但是国内很多地方,都可以推广这种系统,可以避免很多内部腐败问题啊。
“各位吃什么?”
“嗯,这个鱼香肉丝看着不错。”
“烧茄子也很好!”
端着自己的不锈钢餐盘,大家伙找地方坐下,很多领导,故意端着餐盘,坐到学生之中,也可以听他们吃饭中的讨论,而这些学生,也不怕什么领导的威严,西工大的学生,就得有这种傲骨!
“同学们,你们是哪个系的?”
“计算机系。”
“哦,西工大的计算机,那可是国内一流啊,你们在学习期间,有什么研究吗?”
“咱们研究人工智能。”
“啥?”
“就是让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
“那怎么可能,计算机不是只能按照程序工作吗?”
“没错,以前的计算机是这样,但是今后的不一样了,咱们西工大计算机系,就是要研究全新的,让计算机能自己思考,您想想,以后无人飞行器上天了,不用给它详细指令,只要给一个任务,它就会自己选择航线,自主飞行,中间遇到意外,还能自主应对……”
这海军领导饭都不吃了,睁大了眼睛,还能这样?
“对,最牛的是,这次不会应对,下次看看别的飞行器怎么做,它自己就学会了……”
这……自己确定不是在听人吹牛,讲科幻?
另一边。
“几位同学,你们是哪个系的?”
“宇航工程系。”
“你们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咳咳,不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我,我不是坏人。”
“不行,那也不能随便说,我们的研发项目,那可是机密,必须得有老师的同意,或者……”
“或者什么?”
“秦亮同学的同意!”
“亮子,你过来!”
秦亮只能端着餐盘过来。
“现在可以说了吧?”
“嗯,我们是搞卫星定位的。”
“这项目,进展如何了?”秦亮也很期待。
“去年完成了项目论证,今年已经开始造卫星了,预计年底卫星就能造出来。”
“原子钟到手了?”
“是的,美国的GPS卫星原子钟供货商卖给咱们的同款,咱们可是花了大价钱的,不过……咱们也不会吃亏,咱们买了三台,用两台,剩下那个,给咱们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研究,用不了几年,咱们就能自己造了。”
“太好了!”
国家还在发展经济,是没有太多资金投入到国防建设上的,哪怕卫星导航有民用的巨大市场潜力,但是毕竟高昂的投资也不是国家能承受的,所以,西工大目前也只能搞双星定位。
但是技术预研不会停,二三十颗卫星的全球导航系统,是肯定要建设的,而到了那个时候,想要从国际上买原子钟,肯定是不可能的了,只能自研,还好,咱们自己的起点就足够高!
“年底就能发射,真是太好了!”秦亮也是满眼亮晶晶,脑子里已经在想着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带来的优势了。
各种精确制导武器,海空军的远航定位,民用的车载卫星导航终端……
可以说,卫星导航是能改变世界格局的!
“不行。”
“为什么?”秦亮一愣。
“因为……咱们国家还没有同步卫星的发射能力。”
我勒个去!
普通的卫星,只要能脱离稠密的大气层,不会在空气阻力作用下迅速掉高度然后烧毁就够了。
所以,全球发射的卫星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这种,高度只有两百公里左右,发射的要求也很低,只要速度大于7.9千米每秒,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就可以。
后世的那些小卫星,铺天盖地的发射,也同样是这种东西。
这种高度上,依旧会有空气阻力,所以卫星寿命不是很高,不时需要自己的发动机推动提升高度,什么时候燃料没了,就到寿命了。
所以,再稍稍昂贵一些的卫星,就会选择中轨道,也就是三百五十公里以上,空气足够稀薄,阻力很小很小。
同步卫星呢?首先考虑的是转动周期和地球一样,24小时转一圈,根据轨道公式,周期越大,轨道半径就越大,近地轨道卫星,84分钟就能转一圈,要一天一夜转一圈,那轨道半径就得是四万两千多公里,减去地球半径,还能剩下三万六千公里左右!
没错,三万六千公里,是普通卫星轨道的一百倍!这个距离,已经可以和月球相比了!
地月之间的距离大概是三十八万公里,同步卫星的轨道,是这个距离的十分之一。
如果火箭推力足够大,那可以一口气把卫星打到这种高度上,但是……目前东方没这个能力,美苏两霸有这个能力,也不这么玩,太浪费。
发射同步卫星,需要两次变轨。
首先发射一颗近地卫星,在地球表面,两边公里的高度上做圆周运动,然后,在某一点打开发动机,推动卫星继续加速做离心运动,这样就从圆轨道变成了椭圆轨道,地球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这个打开发动机的地方,就是近地点,还是两百公里,而卫星飞到椭圆的另一边最远点的时候,就能到达三万六千米的远地点了!
如果一次到不了?那就飞回来,在近地点继续打开发动机调整轨道!
在远地点如果没变化,那就只能再飞回来,绕着椭圆轨道运动,所以,椭圆轨道完成之后,还需要在远地点再次打开发动机,推动卫星加速,这样就能保持在大圆轨道上。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66/1111081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