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论两条腿走路
听到老李的话,刘青笑了。
他走了过去,一屁股坐到了桌子旁的凳子上。
“大阪师团那帮人,说白了就是一群被硬塞了武器的生意人。”刘青拿起筷子,夹了口菜。“人家参军图的是捞钱,不是卖命。你要换成熊本师团的那帮疯子,老周他们这次怕是真悬了。”
“嘿,还真是!”周卫国笑着点头,深以为然。
刘青环视一圈,看着李云龙、丁伟、孔捷有些纳闷。
“老李,你们的进修课这么快上完了?怎么来北平了?”
“嗨!别提了!”
丁伟把瓜子皮一吐,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本来还有一门军事理论课,全让你身边这位李大团长给搅黄了!”
李云龙眼睛一瞪,酒碗重重往桌上一顿。
“老丁,你小子放什么屁呢!”
“咱老李搅黄的?咱那是实话实说。”
“老刘你是不知道,总部给咱们请了个先生,说是军事理论大家,结果一打听,嘿,咱一野的手下败将!”
孔捷在旁边哭笑不得地说道:“老李当着几百人的面,指着人家的鼻子问,‘一个败军之将,凭啥教我们怎么打仗?他那套理论要是管用,怎么不打赢我们?’”
“哈哈哈哈!”刘青和周卫国两人笑得直拍大腿。
“那先生当场脸就绿了,是捂着胸口让警卫员给抬出去的!据说现在还在生闷气,谁也不见!”
“一个纸上谈兵的软蛋,他娘的有什么可豪横的!”
李云龙得意洋洋地说道。
“老刘,你说,我说的在不在理!”
“在理,太在理了!”
满院子的人都笑疯了。
“老李!你还不快来端菜!磨蹭什么呢!”
厨房里,杨秀芹的声音传了出来。
刚才还不可一世的李大司令,瞬间变脸。
“诶!来了来了!”
他像只兔子似的蹿了起来,屁颠颠地冲进厨房。
“媳妇儿你歇着,这种粗活,我来干!
酒足饭饱,院子里的喧闹声渐渐平息。
老赵拉着刘青坐到了一旁,他从内层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一叠东西郑重地递给了他。
“这是那位首长托我交给你的!”
看着手里的东西,刘青双眼放光:“卧槽,还是手稿!”他激动地翻了几页,随后在赵刚那嫉妒的目光下,塞进了怀里。
“说吧,首长有什么指示?”
赵刚笑这:“首长托我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咱们现在到底该走哪条路?现在,很多人都建议我们全面学习毛熊的模式。”
刘青闻言,哂笑一声,摇了摇头,他给自己点了根烟。
赵刚已经掏出了他的小本本,目光灼灼地盯着刘青,准备记录。
“学毛熊?这些人的不是坏,就是没脑子!”
赵刚握笔的手一紧。
“毛熊的模式,是把国家当成一个巨型兵工厂来运营,一切都为重工业和军事服务。”
“这需要两个前提:有足够的工业底子,有大量的工人。”
刘青弹了弹烟灰。
“咱们有什么?”
“一穷二白,一个子儿都得掰成两半花。”
“现在就一头扎进重工业的无底洞里,老百姓连裤子都穿不上,你拿什么维持?靠口号吗?”
赵刚的额头渗出了细汗,飞快地在本子上记录着。
刘青继续说道:“所以,咱们得反过来。”
“先走轻工业!罐头、布匹、暖水瓶、自行车!”
“造所有老百姓用得着、买得起的东西!”
“让大家有活干,有钱赚,有东西买!”
“小鬼子在南边打得头破血流,后方空虚,这正是我们用商品占领他们市场的最好时机!让他们用真金白银,来养活我们的工人,建设我们的工厂!”
刘青掐灭了烟头,眼中闪着精光。
“现在,咱们就是要大力发展轻工业。”
“等到时机成熟就用轻工业赚来的钱,去砸出我们的重工业!”
“到最后,咱们靠着这场战争发展起了咱们自己的民族工业,同时又培养出了自己的产业工人。这不就是一举两得的吗?”
“没错!”赵刚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
第二天一早,一辆吉普接走了还有些睡眼惺忪的刘青。
赵刚笑着递过来一个铝制饭盒,“秀芹同志给你包的饺子,还热乎着,赶紧趁热吃。”
刘青打开饭盒盖子。
一股香味扑面而来,瞬间勾起了他的馋虫。
刘青也顾不上找筷子了,直接伸手捏起一个,吹了两下就塞进了嘴里。
皮薄馅大,汁水丰盈。
“嗯!”
他满足地眯起了眼睛。
“猪肉白菜馅的,好吃。”
看着车子缓缓启动,驶离了这条安静的胡同,刘青有些诧异地看向窗外。
这方向不对啊。
“咱们这是要去哪?”他把嘴里的饺子囫囵咽下,才抽出空问道。
“去太原。”
“去太原,有啥事?”
“昨天我把你的建议上报了总部,首长们十分重视。所以想要仔细听听你的详细计划。”赵刚看着他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刘青咀嚼的动作慢了下来。
总部?
首长们?
刘青的脸色有点发僵,手里的饭盒都感觉沉重了几分。
赵刚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放心,他们知道,你的性子。”
赵刚的语气里带着几分莞尔。
“你不是不喜欢那些大场面么?所以只派了身边的机要秘书。到时候,你和那两个秘书谈。”
听到这,刘青松了口气。
吉普车驶入了京城机场,坐上前往太原的飞机,刘青又补了个觉。
“醒醒,到了。”
迷迷糊糊间,他感觉自己被人轻轻拍了拍。
刘青睁开眼,揉了揉有些发麻的脖子。
他朝窗外看去,原来已经到了太原。
刚下飞机,就看到老阎带着一群人笑呵呵地站在跑道的另一端等着他们。
刘青和赵刚对视一眼,快步走了过去。
“刘先生!赵同志!一路辛苦!”
人还没到跟前,老阎那带着浓重山西口音的笑声就先传了过来。
一番寒暄后,两人被请上了一辆黑色的轿车。
车队缓缓驶离机场。
“刘先生的建议,真是高瞻远瞩,十分中肯啊。”
车里,老阎搓着手,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和额的想法,不谋而合!”
“咱们的工业基础不行啊。”
“就拿咱们晋省为例,现在能够发展起重工业,全靠刘先生您的鼎力支持!”
“可就算这样,工人的数量还是严重不足。”
“很多厂子,设备是顶尖的,原料也不缺,可就是招不到合格的工人,产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38/231036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