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安置流民
王腾看向了还在继续思考的荀彧二人,继续说道,“而且这些流民能逃到这里来的,基本上都是属于青壮男性。”
“如今我们乾州地区刚刚开始进行开发和建设,正需要 大量的劳动力来干活呢,比如制盐,开采煤矿,铁矿,金属冶炼等等都需要人呢。”
“在放他们入关的时候,可以对他们的身份和以前的职业进行甄别,如果是工匠这类的,可以考虑招纳,进入工业部。
其余的民夫也可以分别安排 他们当矿工,还有制盐的工人,甚至也可以把他们训练成民兵等。
总之我们乾州是很缺人口的,如今真乃天赐良机!”
荀彧和诸葛亮二人 被说服了,一起应道,“诺!”
很快,乾州地区的天马关和碛口关一东一南两座关口的城门开启了。
负责镇守二地的姜维和韩信纷纷带兵出城,而那些百姓看到这些穿着冬装和甲胄的士兵则是一脸害怕得表情,但是求生的欲望让他们还是忍住了想逃走的欲望。
天马关这边,韩信穿戴着明光山纹甲带着士兵开始巡视这些流民的情况,看了一会后,他一抬手。
几个穿着文官服饰的官吏拿着铁皮大喇叭喊道,“各位流民听着,我等乃是乾州地区的官吏。
尔等想进入乾州求得一条生路是可以的,但是需要经过我们的几次检查和登记,同时我们会对你们做出如下的管理和安排..........”
这些官吏很快就开始将王腾开出的条件说了出来。
王腾意思很明确,这些流民进入乾州想要一口吃的活命,我们乾州有食物,但是你们得需要干活才能获得食物,乾州这里不养废人!
“如果你们不愿意干活还想进入乾州的话那我们 这边可不收留,下面之前是工匠的到本官这里来,进行登记造册!”
整个开放关口放百姓入关的流程很快就开始了,韩信和姜维这里带兵严加戒备,防止有奸细 混入关内,可以说在这样的军事力量震慑下,一只飞鸟都别想混入关内。
很快这些百姓就开始进入到了乾州地界,他们这边刚一进入乾州地界,就开始被人分门别类了起来。
之前是工匠的则是直接被带走,进行进一步的甄别,然后加入工业部。
其余的青壮则是 根据登记时根据他们的工作意愿,给发了相应的一个木签子代表不同的工作意愿。
开始被各个部门的官员 分别带走,这些流民被带走之后走了大约没多远,路边就有棚子开始给这些难民分发食物。
这些食物主要是粟米粥,玉米小碴子粥和煮熟的土豆。
每个难民得到的食物不算多 ,一人一个煮熟的小土豆外加一碗粥。
给这么少这并非是王腾舍不得粮食,主要也是怕把他们的胃给撑坏,毕竟都饿了很久了,一次吃太多的话很容易死掉。
这些流民一个个都被热粥烫的发出嘶哈的声音,但还是舍不得将嘴里的食物吐出来。
流民们喝完粥之后 ,一个的体内都涌出了一股很温暖的感觉,感觉自己整个人算是终于活了过来。
随后他们就继续 开始行走,沿途每隔10里,就有专门提供饮食和休息的地方。
一天下来,这些流民吃完了饭,都开始被集中安置起来居住。
流民们居住的就是一种类似于集体宿舍的地方,这种宿舍都是一个长长的火炕大通铺,他们就直接自己找地方睡觉就行了。
这些流民睡觉之前,所有人身上的衣服都被收走了, 然后让他们进入到一个大池子里洗澡。
洗完之后,所有人的身上再领取了一件新的衣服。
这些大池子里都是洒了相关的药物的,主要就是用来消杀的药物,防止身上的跳蚤等虫子出现。
这些人很多流民都是第一次洗到热水澡,一个个舒服的发出呻吟声。
直到大家都领取到了自己的工作服之后,所有人这才相信,自己这些人居然还真的活得像个人了。
.........
整个乾州对流民的安置工作进行的有条不紊,沿途在军队的监视下,他们也都很老实,没人敢闹事。
很快首批3万多流民就安置完毕,但后续还是有流民不断地涌到乾州附近,试图在这里得到赈济。
而王腾则是来者不拒!
毕竟他现在手头有粮,不仅仅是税收搞到的65万石粮食,还有军屯的粮食呢。
粟的产量 大约有36万石,麦子 有35万石,大豆有15万石,玉米的话则是有160万石,土豆的话有1000万石。(一石100斤,好计算)
王腾目前是真的不缺粮食,尤其是土豆这东西,绝对是量大管饱 的。
土豆不仅仅是可以当食物吃,还可以当菜去吃的,可以说土豆才是他的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正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对于王腾来说,难民就算是来几十万他也照样能消化得了,毕竟乾州这边是真的缺人口!
在古代,人=生产力!
有粮食,还有人,以及西北商会给王腾带来的大量的利润,可以说王腾的钱,粮,兵都有了,这简直就是无敌的状态。
根据后世的史料记载,大汉太祖王腾在统治乾州期间,在960年的寒冬一共收容了差不多60万左右流民,这些流民加上乾州的50多万百姓都成为了王腾的铁杆 追随者!
这60万流民里,有少量的读书人,有大量的工匠,农民,矿工还有不少破产的小商人等等。
总之这些人把整个乾州的形势彻底盘活了,还顺带着将整个乾州建设的更加富饶了起来。
.........
相比于王腾这边对流民的大肆收容,大景王朝其余各地的反贼可就没有王腾这样的从容了。
除了南方地区以外,北方地区的比如东州地区的反贼李志成,盘踞在并州地区的白波贼杨奉等人,日子过得很苦逼。
因为他们的粮草补给来源都是来自于抢掠,而不是来自于更稳定的税收和自己屯田,故而他们的处境很不好。
甚至这些起义军也开始对普通百姓进行劫掠,军纪越来越败坏,形势愈加不妙了起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35/233231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