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 > 第31章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第31章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第三十一章。

清晨,高渐离奏完最后一曲。

荆轲站立一旁,侍从为其披上外衣,搬来宝剑。

“荆轲兄,再会。”

高渐离声音竟有些哽咽。

说是再会,实则永别。

秦国王宫乃龙盘虎踞之地,无论成与不成,荆轲再也不会回来。

“再会。”

荆轲平淡道,置生死于度外。

他检查着此行的物资,忽然眉头一皱,说:

“丹药呢?”

侍女慌乱道:“奴婢忘了,这就拿来。”

很快,侍女将一小盒子拿出来。

荆轲打开木盒,内里是一枚漆黑蜡封丹丸。

“这是……”高渐离不解。

此物是什么灵丹妙药不成?

“此乃故人给我的保命丹,服下可无息假死三日。”荆轲拿起丹药把玩,内心有点不太相信这种说法,只是当成了故人给的护身符,一个念想。

荆轲怀念道:

“这位故人的才情当世第一,剑道、医道、黄老道、治国道……无一不是一等一的天才,故人犹好黄老养生,故而声名不显,否则定是卿相之才。”

两人私下里经常促膝长谈,荆轲犹记得刘川超脱历史,又看透历史的目光。

那是一种站在历史长河,坐看英雄豪杰潮起潮落的超然物外。

高渐离吃惊万分,他第一次见荆轲对旁人有这么高的评价。

“这位故人莫非是阁下提起的琅琊刘川?”

“正是。”荆轲说道,“日后走投无路,或许可以拜访刘川。”

“好。”

很快,秦舞阳登门,荆轲收拾好出门。

太子丹、及其门下宾客、燕国百姓,身着白衣白帽,一路送行至易水。

此情此景,荆轲心有所感,又无法言语,他看向高渐离,说:“最后为我演奏一曲吧。”

高渐离不用婉转的古琴,而是用了激扬的缶。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在众人送行之下,荆轲头也不回,登上马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稷下学宫,祠灶殿。

殿中,炉中焚真火。

刘川一边看书,一边抬头观望炉火。

砰!

丹炉冒出黑烟,表示炼丹失败。

刘川用袖子摄走黑烟,将炼丹废料倾倒。

这不是炼丹,而是“试丹”。

颛顼帝绝地天通至今,至少超过一千五百年。

期间流传的伪作不知多少。

一眼假的伪作不可怕,关键是后人自作聪明的修改古籍,无疑给刘川增添了许多甄别难度。

也和稷下学宫几次失火有关,或许阴阳家将不少古籍转移了。

除了阴阳家,一部分迁徙往秦国楚国的百家也带走了不少。

毕竟如今的稷下学宫,不再是当年孟子荀子在位时的鼎盛时期。

刘川放下竹简,正要看下一个。

门外传来人声高喊。

“大王有旨,琅琊博士、代词灶祭酒前往天问楼接旨。”

“嗯?”

郑安期从屋内走出来,与刘川对视一眼。

两人皆感觉有些不妙。

这段时间风声不妙。

先是大王横征暴敛,导致流民四起;而后是稷下学宫两批方士以各种原因被杀。

虽说宫里的借口是贪污、细作等罪名,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栽赃。

难道大王接下来的目标是他们?

郑安期内心暗暗下决定,一定不能让刘川去,自己一人足矣。

临淄的官位和名声也不要了。

过几日吩咐刘川带符宝逃往外国。

“师父,先去看看再说。”

两人跟着寺人来到天问楼。

大祭酒田衡、祭酒浮丘伯、石松、以及张苍等人皆在。

一脸阴柔的寺人从香案拿出大王谕旨。

“上曰:召刘川、郑安期师徒进宫炼丹,限期三日;急急如律令。”

“使者且慢,老夫愿代劳。”

田衡骤然起身,先是示意刘川两人不要说话,随后走到寺人面前。

田衡自然不会炼丹,他想劝诫大王回头。

寺人总管斜眼说道:“大王要的是方士,不是百无一用的儒士。”

“你……”田衡身形摇摇欲坠,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好啊,一介阉人胆敢辱我。黄巾力士何在!!”

“哦?大祭酒要造反吗?”寺人一脸吃定了田衡的样子。

大祭酒造反,稷下学宫将被夷为平地。

无论如何,田衡万不能参与此事。

双方争执不下,殿前侍卫与黄巾力士对峙,眼看就要发生大事。

“使者,请听老夫一言。”郑安期上前一步,“在下名曰百岁仙翁,至今年寿九十九,擅炼延寿丹。老朽弟子刘川才疏学浅,怕是拖了大王后腿,请使者允许老朽独自前行。”

郑安期心中十分后悔,为了自己的名利心,而导致弟子陷入险境,早知道不下山了。

随后,郑安期一步上前,在众人目瞪口呆之下,将一块金子塞入寺人袖中。

市井处事方式果然奏效,寺人笑脸如花,正要松口。

“弟子也一起吧。”刘川声音响起,“师父,相信我。”

郑安期转过头,正想要呵斥。

接触到刘川的眼神,顿时愣住了。

这是师徒两人准备骗人的眼神交流。

【富贵险中求,大不了干一票就跑】。

刘川上前,右手轻轻拍了师父的肩膀,轻声道:“师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使者,我们接旨!”

之后,寺人才大摇大摆离开。

“灵宝,你可有把握?”

刘川悄悄说道:“师父,你就把压箱底的东西掏出来吧。”

先前韩终能用魔术骗过齐王,自己也能用半真半假的“魔术”再掏一笔。

在齐国这具行将就木的尸体上捞取名望,为将来自保逃亡作准备。

“好。”

田衡挥退众人,独留刘川。

“刘川,来后殿。”

田衡率先离开。

刘川嘱咐师父,才赶往后院。

后院。

四方天帝朝灵玉璧之下,田衡瘦削苍老身影站在下方,背对着他人。

田衡抚摸着力士印。

这是最无用之物,亦是自己一生视若珍宝之物。

他仍记得荀子死前那一晚,荀子亲自将宝印交到自己手上,留下一句“衡当效乃祖,兴学宫,扬道统。”

可惜,学宫到自己手上一日不如一日。

不仅学宫没有兴盛,反而摇摇欲坠。

死后无颜面见列祖列宗。

田衡声音沙哑,道:“这枚宝印会交给浮丘伯,未来或许会传到你们手上。”

“后日你不用进宫,老夫前去即可。”

“大祭司何如?”刘川问道。

“死谏!”

风萧萧兮济水寒,儒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祭酒简直……愚蠢!迂腐!愚忠!”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24/2332405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