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一统学说,三百年轮回
“吃饭了!”
符宝与两个少年少女端上热腾腾的饭菜。
此时扶苏已从悲伤恢复过来。
这几年的流浪生涯令他感悟颇深,对于秦国灭亡的定局早有预料。
只不过亡国这般迅速,他也是想象不到。
符宝与两位弟子大快朵颐,蒙毅只顾埋头吃饭。
望着面前热腾腾的饭菜,扶苏忍不住吃了起来。
“如何,吃饭还是比较重要的吧?”
民以食为天,若无饭吃,那些惊天动地的伟业从何而来。
刘川跟着开动。
与秦朝灭亡的事件相比,符宝厨艺进步倒是让他印象深刻。
“我们出去吹吹风。”符宝见众人有事,借故带着弟子离开。
扶苏正襟危坐,擦了擦嘴巴。
“我在想,大一统只能坚持十余年吗?每隔十余年,天下来一次大动乱,还不如七国时期。”扶苏正襟危坐,说道,“我曾经思索数千次,即便我施行儒家之法,依然改变不了秦国灭亡的结局。”
“国家灭亡应怪胡亥。”蒙毅愤恨不平,兄长被杀,家族被灭,全赖胡亥与李斯。
“不能只怪胡亥一人。”扶苏摇摇头,“天汉认为应当如何处理?才能解决十余年轮回之大一统?”
如果天下十余年战乱一次,还不如回到六国之时。
刘川略微思索,道:
“大一统国家,必有大一统思想。”
“法家如何?”扶苏问道。
“法家太严苛,有可取之处,危害也多,事实证明,法家延续不了国祚。”
“儒家如何?”
“儒家空泛,修身齐家可以,治国差了些许。”
“道家如何?”
“道家清静无为,适合王朝早年休养生息,不宜开拓进取。”
“墨家呢?”这次是蒙毅接过话茬。
他很好奇,刘川到底心向哪一家?
“墨家亦是空泛,有可取之处,例如尚贤、实践。”
兼爱与非攻,大而空泛。
无差别爱所有人看似宏大,不过是口号响亮,仇人爱不爱?敌人爱不爱?世上无人做到这点。
儒家的爱是爱自家老幼而后自己推人,爱别人的老幼,此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此言一出,两人不解。
这么说来,诸子百家经典,竟无一可取之处。
“你们太过看重门户,荀子不是结合挺好,为何不以儒家为基础,结合法家、墨家、道家优点,创造出一门新的儒家学说?”
先秦时代,儒学无疑是先进学说,懂得主动吸收与融合,以儒家治国,错不到哪去。
即便放在前世现代,儒家治国也比绝大多数国家的理念高明得多。
扶苏眼前一亮,抚掌大笑,道:“妙妙,此法甚好。”
扶苏将用一生寻找安邦定国之道。
蒙毅疑惑道:“这种办法……可以改变十余年的轮回吗?”
刘川起身,转身看向门外茫茫大地。
“世上安有不灭之王朝,不过是换成两三百年一次的轮回。”
两三百年一次已算不错。
刘川来自现代,先前总是将王朝末年看成古代普遍情况。
来到此处才发现以前认知浅薄。
王朝前中期,人地关系不紧张,一般人家主食能吃饱,平常吃点豆子、腌菜、蔬菜,偶尔吃点荤的打打牙祭。
丰年时甚至能大吃大喝,足鸡足豚;荒年会有些紧张,荒年持续久的话,甚至会引发饥荒。
但绝大多数地方,大多数时间,属于安静祥和的太平年景。
有些腹地甚至百余年不知战事。
“够了,三百年也够了,世上有谁看得到三百年之后的事呢?那时我们早已作古。”扶苏笑道。
秦国已亡,他的目光看的是整个华夏。
三人三言两语,象征着华夏精英的大一统探索之路。
往后千年,三人也没预料到今日一言的影响。
次日清晨。
门外传来敲门声。
来者正是四时主两人。
“君上,可算找到你了。”青夏气喘吁吁道。
刘川似笑非笑,说:“来的正好,你们的丹药还没吃呢。”
这两人比熊心还耐杀。
……
“师父!”
“天汉兄!”
刘川进入咸阳宫,沛县众人与张良欣喜打招呼。
未曾想这位竟然来了。
“天汉兄来了啊,请坐。”
刘邦看着刘川年轻的脸庞,不禁感慨其驻颜有术,这么多年炼丹求药,还真不是白费功夫。
“季兄,我需要你做一件事。”
“何事?但说无妨。”
“镇守函谷关,拒诸侯之军。”
“什么?”
众人喧哗起来。
诸侯军四十万,首领又是项羽。
而他们这边仅有十万,大部分还是降兵,这一看实力差距太过明显。
“师父……”张良想说是馊主意,但看在师父面子上没说出来。
“你拒诸侯之军,亦是让他们明白你的实力。四十万打十万,更何况打得是函谷关,他们岂能不损失惨重?”
“联军来势汹汹,一旦杀入关中,必定生灵涂炭,必须先让他们去去火,冷静下来。”
“可是……我们即便赢了,又能得到什么?”也有人反对道。
“并非是打,而是以此与他们谈条件,假意服软;诸侯联军,不过想裂土封王,不过此行凶险,看你如何抉择?”
此时此刻,所有人目光看向刘邦。
刘邦沉思片刻,说:“我该如何做?”
“忍耐,忍耐,再忍耐。云开月明,天下归心。”刘川说道。
此后,刘邦将彻底获得三秦民心,完整继承大秦帝国统一天下前的战争体系。
而这一过程,极为凶险。
“区区忍耐,做了。”
刘邦狠狠一拍桌子。
刘邦拍案,众将执行。
刘川随之离去。
这是第一次指点刘邦,亦是最后一次。
关中这块华夏宝地,秦朝留下的根基,不能沦丧于战火。
宫殿与财宝只是浮云,土地与人口方是未来。
战火蔓延太久,天下是时候和平了。
夜晚。
张良拜访刘川。
“师父,沛公真能得到天下吗?”
“八成可能,刘邦麾下十万,诸侯四十万,看似悬殊,实则刘邦一家独大。”
“难道师父不怕项羽把刘邦杀了?”
“项羽对手不止一人。”
刘邦只是众多诸侯中的一个,还是个对项羽言听计从的老头,与项羽的关系甚至都比另外几个手握重兵的诸侯要好。
此时的项羽,目标是篡位封王,定不会在这点杀刘邦,失去诸侯间的威望。
“沛公何时才能动手?”
“诸侯联军各回各家之时,即可借助蜀地与关中的财力平定天下。”
“蜀地……?”张良不解。
蜀地是什么意思?
“以后自会知晓。”
此后,刘川不再理会俗事,接下来由张良负责处理。
往后数年,刘川预言一一应验,张良不禁信了当年嗤之以鼻的鬼神之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24/2286885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