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 > 第112章 世事变幻,高祖还乡

第112章 世事变幻,高祖还乡


水秀山明,炊烟袅袅。

黄犬撵着赤鸡,女人拿着簸箕撒米,男子转过身来,样貌不减当年。

“师父!!”

时年四十八岁的刘川,依然是当年少年模样。

这一刻,众人仿佛回到少年学艺之时。

那时嬴政还在,秦国威势鼎盛,如烈火烹油。

转眼又是另一番人间。

代王刘恒看了一眼刘川,再看看张良等人,眉头皱起,神情充满疑惑。

这真是弟子与师父吗?难道不是反过来?

符宝也看到众人,招呼道:“愣着干什么,先坐下。”

故人相见,道不完的故事。

“你们两人在一起了?这是你们的孩子?”

“这是我义子刘恒,这才是我的儿子熊节,还有一女年纪太小,没有带来。”许负已为人母,没有了当年活泼,变得成熟稳重了不少。

“熊节快过来。”符宝抱起走路颤颤巍巍的小孩。

张良关注点在于刘川的相貌,他不太敢确定道:“师父,你莫非真得不老长生之术了?”

师母亦是容颜不老,只不过看起来比师父稍大一点。

“并非如此,不过是不老之术罢了。”

刘川从袖中摸出帛书,此乃不老长生功。

张良小心翼翼接过此书。

“师父,此书可否能得长生?”

“容颜不老,寿过八十。不过,此术门槛极高,我与符宝体质特殊,方能入门,此术全依个人缘法。”刘川话锋一转,随即又说,“燕地的道教魁首窦浩研究此法多年,或许他知晓入门之法。”

刘川明白张良已有退隐的念头,让他晚年留个念想也好。

“既然来都来了,过明日再走吧。”符宝挽留众人。

众人留下。

夜幕降临,晚风习习。

众人一如当年,纵歌放饮。

席间,刘川并未动弹,旁边是两个小孩大快朵颐。

刘川看着刘恒,说:“小小年纪到代地即位,真了不得啊。”

“父亲说了,刘家的子孙不能当孬种,可以坏事,但不能不做事。”

刘恒抬起头说道,脸颊沾了不少米粒。

“呵呵,人小鬼大。”刘川弹了刘恒额头一下。

“天汉叔父,侄儿问一件事……”刘恒吃痛捂着脑袋。

“说。”

“听说父亲天生异象,走到哪里刮风下雨,这是真的吗?”

“胡扯。”刘川言简意赅,“你爹年轻时就是个混混。”

刘恒低声嘟囔道:“我看也是。”

次日,清晨。

朝阳渐升,远山含黛;岸边茅屋数座,桃李纷然参差。

刘川与张良在溪边钓鱼,湖面波光粼粼,刘恒与熊节在一旁玩水嬉戏。

“师父打算何时出山?”

“不出山了,偶尔出去看一看故人。”

近些年来,修为上涨不少,刘川心境越发平和,这可能也和年纪变大有关。

对于俗世以旁观者的视角观看即可,偶尔出山,只是为了见见故人。

故人见一面少一面,见面了结秦汉的羁绊。

“前些日英布造反,陛下被流矢射中,状况似乎很不好。”张良说道。

此时,水面泛起波澜。

鱼儿上钩。

哗!

刘川迅速抬杆,一只硕大的赤鳞鲤鱼跃出水面。

鲤鱼很长,远望过去像是一条赤蛇。

“哇!”刘恒吓了一跳。

符宝快步走过来,惊奇道:“师兄,你十几年没钓过这么奇异的鱼了。”

“是啊。”

刘川解开鱼钩,在众人的惋惜之中将赤红鲤鱼放走。

“看来刘邦是要死了。”

“死……”刘恒内心没来由地悲伤起来,“天汉叔父,难道人终有一死,没有长生之法吗?”

朝阳之下,孩子沐浴阳光,仿佛拥有无限可能。

“刘恒,记住了。死亡是万物常理,自然规律,没有必要为此而感到悲伤。”

“嗯,记住了。”

刘恒点点头,此时的他懵懵懂懂,这句话将影响他终生。

下午,天气稍冷,许负与张良众人启程出发。

“再会!”符宝向众人摆手,直到众人背影渐渐远去。

符宝眼角有些湿润,下次见面,又不知是何时了。

“时间过得好快。”符宝叹了一口气,不知不觉,已是四旬之龄。

“是啊,下次再见又不是什么时候了。”

他想留住每一寸的光阴,又想获得不朽的长生。

传说世事都是循环,若干年后,往事会再次发生一遍。

或许永生的尽头是重逢。

“符宝,明日跟我回丰沛吧,我想见见故人。”

“好。”

……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

六十一岁的汉高祖刘邦回到故乡。

刘邦满头白发,身受重伤的他面色苍白,被侍从搀扶走下马车。

“一如既往。”

刘邦站在道旁,当年嬴政车辕从此而过,他发出“大丈夫当如是”的感概,如今已有嬴政那般的功业。

丰沛孩童躲在角落,打量着这位陌生的老人。

“来来!过来!”刘邦蹲下身子,“你们想看皇帝?看清楚咯,皇帝也是两只眼睛,一张口,与你们别无两样,哈哈。”

此言令乡亲们倍感亲切。

刘邦召故人、父老、诸母、子弟赴宴。

宴会上,这位汉国皇帝与乡亲们一同歌舞,  击筑而歌,把酒言欢。

一沛县老人说道:“皇帝,你比当年老了。”

本是平常之语,却让刘邦感慨伤怀,不知是想起当年丰沛的无忧无虑,还是芒砀山的苦寒冷夜,亦或是如今分崩离析的汉国君臣。

“岂不闻光阴如骏马奔驰,日月如落花流水,皇帝亦是人,哪有不老的道理啊。”

情到深处,泣数行下,百感交集,刘邦与众人唱起了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一曲大风千古唱,猛士犹思守四方。

征战七年,阡陌间崛起的布衣皇帝,功成名就之后带着对故乡的眷恋,回到了丰沛故里。

年老体迈,犹记故乡之音,市井的欢声笑语。

刘邦在故乡待了十余日,明日准备启程回往长安。

这一日,夜晚,明月高悬,银纱泄地。

郑氏老宅,当年故人的宅邸蒙上灰尘,似乎从未归来。

刘邦独自一人坐在院中,桃李树下,叶落缤纷,擦拭着赤霄宝剑,石案上放着大汉龙旗。

“此物无缘交到你手上,也罢,便埋在此处。”

十余年未见,不知故人仙踪何处。

忽然,空中传来鸟类扑腾翅膀之声。

刘邦转头一看,笑道:“世事变幻,不觉有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我年过甲子,已生华发,天汉还是风采依旧。……”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24/2263660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