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
面对调动超过三千兵力,为清田队,为汉阳土改保驾护航的北殿。
一旬前还自以为拿捏住北殿软肋的汉阳乡绅这才意识到他们低估北殿的存粮和土改的决心,高估了自己的价值。
汉阳府府城周边的村镇最先进行清田。
起初,这些村镇的地主民团武装还试图武装阻挠新近成立的汉阳清田队下乡清田。
负责汉阳防务的军政主官李奇也不惯着这些不识抬举的汉阳乡绅,命令各部,凡是胆敢阻挠清田队清田的,一律就地格杀!所有家产抄没充公!
彭刚已经同他说得十分明白了,《耕者有其地法令》,是北殿的根本之策,谁反对阻挠这一法令,谁就是北殿的敌人。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既然是敌人,对待敌人自然是要如严冬一般冷酷无情。
汉阳的北殿将士以刀枪铳炮开道,为清田队保驾护航。
一时间,汉阳城周边村镇的大小地主民团武装被杀得血流成渠。
短短不到一旬的时间,汉阳的北殿将士便毙杀了两千七百余名阻挠清田的地主眷属以及地主民团武装成员,一路沿着汉江推进了二十里,抵达汉江重要渡口拖路口附近,距离汉阳劣绅的大本营蔡甸只剩下二十来里的水程。
沿途这些平日里横行乡野,作威作福的乡绅鹰犬走狗,面对北殿的战争暴力机器,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能力。
十天时间推进二十里只是汉阳清田队的极限,不是北殿将士的极限。
如果目标单纯只是消灭汉阳本地叛乱的地主武装,汉阳城的北殿将士,一天就能杀到蔡甸。
被北殿将士杀得心惊胆战的汉阳地主意识到各自为战非良策,开始逐渐向民团人数较多的蔡甸聚集,坚守蔡甸,等待他们心心念念的朝廷官军入援汉阳。
毕竟邻近的德安府知府刘齐衔曾回信向他们表示并承诺,湖北巡抚崇纶和湖北团练大臣罗绕典不日即发兵克复汉阳。
饶是德安知府刘齐衔的回信只是为了安抚住汉阳乡绅,让汉阳乡绅仍旧站在清廷这边,并没有趁乱发兵进入汉阳的打算。
但刘齐衔的承诺还是这让大部分深处绝境的汉阳乡绅对清廷的援军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断致信刘齐衔,向刘齐衔求援。
当然,脑子清醒的汉阳乡绅也不是没有。
汉阳乡绅的话事人王树坤终于认清了现实。
德安府紧邻汉阳府,又有汉江支流涢水贯通全府,交通便利。
地处上游的德安府要真有发兵入援汉阳的想法,清军兵勇早就进入汉阳府境内。
德安府的清军迟迟没有动作,只能说明刘齐衔乃至崇纶、罗绕典压根就没有进军汉阳的念头和勇气。
眼下的蔡甸虽说聚集了两千余汉阳境内残存的民团武装。
可这一次,王树坤不敢再拿全族的未来当赌注,低估彭刚清田的决心和手段。
王树坤思虑再三,认为想要让王家的血脉继续延续下去,祖祖辈辈扎根的蔡甸是肯定不能继续待了。
像其他小田主一样,临阵倒戈,站队北殿以保全王家的想法也曾在王树坤脑海中一闪而过。
不过王树坤很快收敛起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王家带头反对北殿在汉阳施行《耕者有其田法令》,彭刚宽恕谁,也不会宽恕他们王家。他们王家没有回头路可以走。
斟酌损益之下,王树坤把他儿孙们招致膝下,作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彭贼早晚会打到蔡甸,彭贼是取汉阳府城如探囊取物的悍贼,蔡甸难守。我们王家若想延续香火,把我们的血脉传承下去,蔡甸是不能继续待了。
为父老了,走不动了,你们还年轻,把咱们家的金银细软收拾收拾,去德安.不,直接去襄阳,襄阳在招募团练,那里有你们的用武之地。”
王树坤此言一出,屋内顿时哭声一片。
“百善孝为先,我们这些做儿子的,岂能抛下父亲苟活?”
“蔡甸是咱们王家的根,离了蔡甸,咱们如何立足?”
“糊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们这些不孝子,连为父的话都不听了吗?想让我们王家就此绝后么?”王树坤厉声爆喝道。
“爹爹,即使要走,我们父子也要一起走。”王崇义跪在王树坤跟前,言辞恳切地说道。
“爹爹年迈,腿脚不便,我们兄弟几个就算是抬,也要抬着爹爹一起走!”
“对啊爹爹,蔡甸不算他家的,只算咱们王家的乡勇,也有五六百号人。”王崇礼附和道。
王树坤嗟叹一声,摆摆手说道:“爹爹一把老骨头了,不想走了,爹爹保卫桑梓,反抗短毛叛贼而死,你们入了襄阳的团练,团练大臣他们也会高看你们兄弟几眼。
再者,短毛叛贼在汉川县的城镇要隘也有驻军,涢口、新沟等地汉、涢二水边上的渡口或多或少都还有些短毛叛贼把守。
五六百人都走,如何走得脱?我意已决,你们不必再白费口舌,就你们几个走!晚上避着人偷偷地走!”
北殿清田已经清到距离蔡甸仅有二十余里的汉江津渡拖路口。
蔡甸的汉阳乡绅,除却王树坤这等拥有地产较多的地主做出违背祖宗的决定。
不少摇摆不定,拥地不是很多的乡绅,也做出了违背祖宗的决定。
在蔡甸担任民团头目的徐继先便是其中之一。
徐继先本对汉阳清田持观望态度,抱着北殿在汉阳清田会知难而退,只要清不到蔡甸,他们徐家就能保全地产的侥幸想法。
事实证明,徐继先也失算了。
和王树坤不同的是,王树坤没得选,一直小心翼翼,低调做人,态度摇摆不定的徐继先有得选。
他并不打算和王树坤一条道走到黑。
只是徐继先的几个儿子还不明白他的苦心,徐家次子徐景勋舍不得徐家在蔡甸的产业:“爹爹,蔡甸两顷半的田地,可是咱们徐家的祖业,咱们真要离开蔡甸,去汉阳投北王么?”
次子徐景伦也倡和道:“北王只许一家留一顷中田之地,咱们家的田地,远远超出了这个数,这些田可都是祖祖辈辈好不容易才积攒下来的,万一朝廷的官军.”
“哪还有万一,蔡甸就是一个等着盖上棺材板的棺材,再不走,等北殿圣兵打到蔡甸,想走都没处走了。”徐继先正色道。
“咱们许家过往和王家也谈不上有什么交情,没必要给他们王家陪葬。一顷半的田地换咱们徐家一家老小周全,值当。
徐家祖宗泉下有知,也会同意的。北王殿下不是明年要开科么,你们兄弟几个,都去考一考,碰碰运气。”
武昌北王府西花厅内,情报局副局长刘统伟照例向彭刚汇报汉阳土改的情况:“汉阳清田的进展虽然没江夏县顺利,但也在稳步推进,这些天有不少原本摇摆不定的汉阳乡绅,见大势已去,偃革倒戈来降。蔡甸乡绅徐继先举家逃离蔡甸,来汉阳相投,一五一十地交代了蔡甸的虚实。”
“莫要报喜不报忧,汉阳在土改,汉川、孝感、黄陂、沔阳州这些地方乡绅还能坐得住?说说这些地方的情况。”彭刚抬眼看向刘统伟,追问汉阳府其他州县的情况。
汉阳县土改,大批汉阳县乡绅死在北殿将士的刀枪铳炮之下,汉阳府其他州县的乡绅不会无动于衷。
“英明无过殿下,属下正要向殿下汇报汉阳府其他州县的情况。”刘统伟打好腹稿,开口继续说道。
“汉川、孝感、黄陂、沔阳州等州县的乡绅民团确实如殿下所料,很不安分老实,少数乡绅出逃清廷,留下的乡绅效法汉阳县,纷纷练团结寨,或是偷袭咱们北殿的巡逻队,或是坚守村寨。其中数沔阳州的民团最为猖狂,还偷袭了咱们北殿在锅底湾的驻军。”
“近期可还有其他要紧的情报?”彭刚微微点头,询问道。
“湖南团练大臣的身份已经查清,为湘乡县曾家的曾国藩夺情练团,目下湖南的团练事宜,由曾国藩专门统筹。”刘统伟汇报道。
“还有一则消息,原广东都统乌兰泰就任荆州将军,目下乌兰泰也在长沙府。”
近来湖湘地区的人事变动颇大,咸丰先是任命崇纶为湖北巡抚,旋即又调鲍起豹为湖北提督,整肃湖北绿营,同时破格提拔无大功的和春顶替了鲍起豹原来的湖南提督一职,现在又调乌兰泰为荆州将军。
咸丰的此番人事调动,无非对湖湘地区的汉臣,尤其是团练大臣不放心,安插这些满人大员在湖湘监视湖湘地区的汉臣。
“知道了,干得不错,继续探查。”彭刚交道刘统伟道,“记下各地民团头目的名字,一个都不许漏。”
“属下遵命。”刘统伟领命退出了西花厅。
刘统伟退出西花厅后,彭刚召见了参谋部的几位参谋,听几位参谋们汇报近期的军情。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18/1111083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