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拥立
在许安的努力下,李幼澄的呼吸渐渐恢复畅通,人也自然而然醒了过来。
刚才那一众出声质疑的官员就如同突然被掐住脖子的鸭子没了声音。
好半晌,那名为首的文官才轻声说了一句“即便救人也不该行为如此轻浮。”说罢拂袖退了回去。
李幼澄从昏迷中醒来,有些茫然的看了一眼四周,随即发觉自己竟然以一个极不雅的姿势坐在一个陌生男人腿上,不经“啊”的惊叫出声。
许安也被吓了一跳,本能的放开手,李幼澄刚刚醒来气力不济,加上事出突然整个人不经向前跌倒而去。
许安见状心道不妙,连忙伸手去扶避免这位公主殿下来个当众用脸刹车。
只是慌乱之间许安双手竟然直接抱住了李慧明的胸口,只感觉两团饱满入手,他竟然还本能的抓了一下。
嗯,挺软。
“你,给我放开。”李幼澄羞愤欲绝,当着大庭广众这么多人,自己竟然被人如此轻薄,简直丢死人了。
许安也察觉到不妥,连忙把人扶正后放开,退后行礼道“末将侍卫司从马直都虞候许安参见公主殿下,末将刚刚救人心切,情急之下一时无状,还请殿下恕末将失礼不恭之罪。”
好在李幼澄毕竟不是长居深宫不知世事的女子。
李从珂起兵之前深受李从厚(唐闵帝)猜忌,她作为女儿多次被召入京作为人质,心智早在这些年的经历中锻炼的成熟,因此很快平复了情绪。
没有急着开口呵斥,而是把目光投向一旁的两名宫女。
这两名宫女连忙上前,在她耳边悄声禀报着刚才发生之事。
李幼澄点了点头,此时她的神色已经恢复,先是转身对着玄武楼跪伏下去磕了三个头,随后才看向许安道“许虞侯冒死入火海救得本宫性命,本宫又怎会怪罪。
只是父皇有令,我皇室之人尽皆殉国,虞侯将本宫救出,却让本宫有了不忠不孝之嫌。”
许安当即说道“殿下切忽如此言,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陛下有后留世告慰列祖列宗,此乃大孝。
如今叛军临城,家国沦陷,臣愿扶保殿下与二位皇子杀出洛阳,召各地勤王之师平叛剿逆,此乃大忠。
还请殿下下令突围,臣愿为殿下先驱。”
许安已经想明白了,虽然李从珂和李重美没能救出来,但救出来两人的儿子,一个皇子一个皇孙,仍然可以奉为正朔。
但问题是这两人都不足十岁扛不起大旗,这个时候作为皇室唯一存活的成年人,赵国公主李幼澄就成了皇室的代表。
所以许安现在需要得到这位公主殿下的支持。
就在此时,他又想到了袖子中那方玉印,不经神色一动,当即跪下取出玉印高举头顶道“今国势衰微,万民待拯,二位皇子年纪尚幼,值此社稷存亡之际,臣请公主殿下仿前唐太平公主之例,参知政事,监理国事,重振山河。”
“传国玉玺。”看到那方玉印,好几个老臣当场惊呼出声。
不过随即,众人的目光就死死落在了许安身上。
这个家伙好大的胆子,一个小小的都虞候竟然敢带头劝进,这完全于礼不合。
但即使如此,现场却没人阻止,无他,因为朝廷现在需要这么一个监国。
但两皇子年龄都太小,担不起大任,而李从珂这一系成年的就只剩这位公主了。
而且监国毕竟不是皇帝,转圜余地很大。
“臣请公主殿下监国。”
许安身后,在几位将官的带领下,“哗啦哗啦”跪倒了一大片士兵。
得到了武力的支持,面对众多兵将凶狠的眼神,在场文官们也一个个跪倒在地。
其中还包括三司使张延朗以及同平章事韩昭胤两名宰相,总算让这个劝进不算是太儿戏。
李幼澄也是果决之人,接过许安手中的传国玉玺,神情庄重道“先帝蒙难,家国危亡,值此生死存亡之秋,本宫秉承先帝遗志,监理国事,还望众卿全力相助,本宫在此先行谢过。”
“监国千岁千岁,千千岁。”群臣当即三跪九叩,确定君臣名分。
李幼澄稍作思索便看向许安问道“许虞侯,如今叛军入城,你看该如何应对?”
许安对此早有打算,毫不犹豫的答道“殿下,叛军势大,不可正面力敌,臣意,趁叛军还没有彻底掌控京城之前,臣愿护送殿下与二位皇子突围。
臣进宫前已命从马直人马在曜仪西门外等候,还请殿下与两位皇子速速移驾,先突围出城再图大计。”
一听有上千骑兵在外接应,在场文武皆是神情一振。
李幼澄当即下令道“许安听旨。”
“臣在。”
“本宫任命你为大内都检点,并兼任从马直都指挥使,全权负责突围事宜,在场兵马全皆交你节制,违令者本宫赐你先斩后奏之权。”
“臣谢监国隆恩。”许安大喜。
大内都检点之职,一般负责皇帝出征、巡行时的安保工作,属于临时性职务,回宫后就收回。
李幼澄这个任命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大内都检点一职是李幼澄对他救驾以及拥立之功的回报,同时让他合法取得了在场所有兵马的指挥权。
但这个官职又是临时性官职,不至于让其他人因为嫉妒而对其记恨,让这个临时小团体离心离德。
不过即使得到了李幼澄任命,许安还需要得到在场军队的认同。
他的目光看向了内殿直副都指挥使杨彬和忠顺军都虞候吴昭。
这两人是在场武将之中除了他以外军职最高的实权派。
如今在场总共有三个营的兵力,其中两营属于内殿直,听从杨彬指挥,另外一个营则隶属于忠顺军,归属吴昭指挥。都属于侍卫司序列。
只有得到这两个人的支持,他才能彻底掌控当下局势。
杨彬和吴昭显然也清楚这一点,两人默契的对视一眼走到许安面前。
三人都是出身李从珂亲卫营,如今又都在侍卫司任职,相互之间就算不熟也至少照过面,因此也没多少废话。
杨彬先是对李幼澄行了一礼,然后看向许安问道“许都检点,对于突围不知你可有计划?”
许安对此早有准备,当即说出了自己的计划“二位将军,叛军从东门入城,以洛阳之大想要控制全城没那么容易,我等先从曜仪西门出宫,离的最近的城门应该是南城的厚载门,而且相比北边,南边的叛军数量要少的多,适合突围。
等出了城,我等一路向西沿潼关道入汉中,还于旧都,到时可借潼关天险抵御叛军,再号召天下勤王。
二位将军若有其他策略或者建议要补充的请讲,我等再一起推敲。”
虽然手握大权,但许安对杨彬和吴昭仍然非常客气,哪怕时间紧迫,他仍然耐着性子等待二人表态而不是独断专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00/2333966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