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扶唐 > 第六十四章 各方反应

第六十四章 各方反应


随着同州城被破,消息在关中内外飞速开始传开。

第一个收到消息的地方自然是得到飞马报捷的潼关。

随着报捷的信差手持红色令旗飞马奔入潼关,整个潼关关城内都沸腾了。

李幼澄的临时行宫内,进宫贺喜的臣子一波接着一波,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李幼澄更是喜的杯子都碰了,第一时间派人前往同州宣旨嘉奖,并让许安携报功文书尽快回潼关献捷,也好论功行赏。

当然有人欢喜自然有人忧,当天下午,某高姓御史就被认定为挟私弹事,以渎职罪入狱,而他就是前些日子带头弹劾许安无功糜饷之人。

世间事有时就是诡异,当日他弹劾许安时,朝堂之上一呼百应,风光无两,今日他下狱,也没人为他喊冤置言,反而人人唾弃。

紧接着长安那边也收到了消息,而在收到消息的当天,集结了一个多月都没准备好的大军竟然在当日就集结成功了,并且第一时间向着华州方向开进。

河中府,蒲州城内已被刘知远带兵接管,如今从各地汇聚而来的兵马已经超过三万。

一个月前,匡国军节度使安重霸派人紧急传来书信,言称同州被围,急需救援。

一番商谈之后定下计策,由安重霸在同州城固守待援,等到刘知远筹够足够的船只渡河支援,到时两面夹击破敌。

本以为以安重霸多年在同州城的经营,再加上同州城高墙厚,固守个两三个月肯定不是问题,但没想到刚刚噩耗传来,同州城竟然只守了一个多月就被破了。

“许安,许安,又是这个许安。”

“砰”的一声,府堂之内刘知远一把摔了一个笔洗,脸上尽是怒容。

他自从跟随石敬瑭起兵以来,虽不说百战百胜,但也从来没有这么憋屈过,也不知道这许安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钻出来的,因为这个人他已经先后被石敬瑭斥责过两次了。

“都使,您看我们还继续渡河的准备吗。”一旁的副将小心翼翼的问道。

“渡个屁,就这几条破船,没人接应,等着被岸上的人当靶子打吗。”气头上的刘知远对着副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不过气消之后他也觉得不妥,摆了摆手道“此事还是等我上奏陛下,等候圣裁吧。”

……

与此同时,华州城内的马德忠、余让、陈林三人皆是面色阴沉。

先是同州沦陷,然后是长安方面宣布出兵征讨叛逆,叛逆是谁不言而喻。

而今天,商州刺史郭琼率商州文武亲往潼关朝见监国,代表着商州已经重归朝廷治下。

随着坏消息一件一件传来,代表着华州城不但已经成了孤城,而且如今还是四面楚歌,根本没有半点翻盘的可能性。

“哼,我早劝你们归顺朝廷,现在好了,你们说怎么办吧。”陈林看着两人怒气冲冲。

马德忠也是脸色难看,但还是强撑着说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我们必须齐心协力想办法自救。派去使者回来了吗。”

余让有些泄气的开口道“刚刚回来,但朝廷那边开出的条件实在有些苛刻,他们要求我们无条件投降,听候处置。”

“不可能,哼,我华州墙高城坚,还有上万兵马,还没有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朝廷如此咄咄逼人大不了鱼死网破。”

马德忠当即大怒,咆哮之声在厅堂里回荡,但片刻之后还是一屁股坐回椅子,颓然道“再派人去谈,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可以不保留原职,但必须不能追究前罪,而且得保证我们的实力官身。”

与此同时静难军节度使府,顺义军节度使府、商州刺史府、坊州刺史府主要掌权之人都在紧急召集手下紧急磋商。

朝廷之势席卷关中,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主动。

其中凤翔府西平王府内也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论。

自李从珂自凤翔起兵称帝之后,为了拉拢李从曮与其旧部,再加上凤翔军民所请,便重新让李从曮复镇凤翔节度使,并加封西平王。

思政堂内,李从曮身穿四爪龙袍,虽年近四十,却面目俊朗,形象颇为儒雅。

堂下,王府属官与节度使幕府属官分左右而立,泾渭分明。

李从曮看了一众僚属一眼,淡淡问道“同州那边有什么消息传来吗。”

王府长史当即上前奏对道“王上,根据最新传来的消息,安重霸固守同州,大唐朝廷以相里金为主帅,许安为先锋围攻同州,但华州选择与同州联盟,由先锋许安主持前线军务。”

李从曮微微一笑道“安重霸毕竟是久经沙场之老将,如今凭借大军守城,又有镇国军那帮人相助,想来短时间内朝廷难以攻破同州城。”

“王上英明,根据消息确实如此,如今相里金被华州大军拖住,许安率兵围攻同州城如今已一月有余,难有寸功。”王府长史柳河立马恭维了一句。

站在右侧首位的节度副使安全之不经不屑的撇了一眼柳河,也随之出列道“王上,如今蒲津渡东岸有晋军大批兵马集结,并且不断搜集过河船只,显然是准备强渡黄河和安重霸两面夹击朝廷兵马。

如今我军两万先锋人马已经过渭水,进至武功扎营,随时可以出兵同州,下一步如何行动,还请王上示下。”

此话一出,思政厅内气氛陡然一变,所有人都神情严肃的看向李从曮,等待着他的回答。

凤翔镇乃关中重镇,统领一府三州之地,兵强马壮,带甲之士数万,如今的同州之战,无论他们选择帮谁,都基本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

李从曮却是不慌不忙的轻啜了一口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们觉得呢?”

王府长史柳河当即开口道“王上,只要朝廷攻能下同州,建立沿河防线,再加上潼关天险,基本就有自保之力。

若是再加上我们凤翔镇的实力,站稳关中之地十拿九稳。

依臣浅见,对比石敬瑭开出的条件,朝廷开出的条件显然更为优厚。

王上若是成了枢密使,又加之亲王之尊,借此掌控朝廷也不是难事,关中之地将尽入王上之手。”

显然柳河是支持出兵相助朝廷,但节度副使安全之却立马跳出来唱反调“柳长史此言差矣,如今晋帝连战连捷,攻下洛阳之后大有席卷天下之势,大唐朝廷如何以关中一隅之地对抗整个北方。

如今天下形势多变,当以稳为主,如今晋帝既愿意许王上亲王之尊,仍掌凤翔,我们何必要冒险去对抗晋朝大军,归附晋帝既无风险,又可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何乐而不为,还请王上三思。”

柳河不经冷哼一声,斥道“不思进取之辈,王爷雄才大略,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岂会错过。”

紧接着,思政厅内不断有人出列,有支持柳河的也有支持安全之的,两波人互相指责吵的不可开交。

其中大部分王府官员全都站在了柳河一边,而节度使幕府官员则是力挺安思之。

两波人马此时横眉冷对,皆是怒视对方。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00/2333960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