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扶唐 > 第七十六章 《四时纂要》

第七十六章 《四时纂要》


许安自然不知道他在陈康年眼中形象的变化。

而且他也不是什么农业方面的专家,前世虽然因为爱好历史了解过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但也只是了解,对于具体如何操作完全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他如今之所以能头头是道完全是因为一本书。

许安拍了拍手,立马有仆人捧着一摞书册走了出来。

“这是……?”陈康年疑惑的问道。

“此书名为《四时纂要》,乃前唐宰相韩休之兄偲的玄孙韩鄂所著,全书共5卷,以时令为纲,按月分条叙事,内容涵盖了耕作制度、作物栽培、园艺、畜牧、蚕桑、林业、渔业,甚至包括农家副业。

若是陈兄能将此书研读通透,再将书上内容传于百姓,农业增产,经济复苏指日可待。”

这本书是许安前世偶然看别人提起过的,乃是集唐代之前农业技术大成者,将古代农业从理论总结推向实用指导,直接推动了古代农业技术的普及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其中后世很多的增产办法上面都有详细记载,最多就是技术上有迭代,但本质上的方法却是相同的。

不过此书成书于唐末五代时期,时间尚短,再加上常年战乱还没有来得及普及,因此未得广泛流传。

而许安在攻下同州城后抄了不少大户的家,偶从一家藏书阁中得到此书,顿时如获至宝。

在他眼里,这书可比什么上古先贤的圣人大道真言要值钱的多,毕竟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

陈康年听完许安的介绍也是连忙郑重的接过这一摞书,看向许安道“多谢将军指点,今日与将军一番谈话真是让陈某茅塞顿开。”

许安不经微笑的点了点头道“陈别驾,好好干,不要让殿下失望。

如果你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来找我,同州如今乃是朝廷的基本盘,殿下对此很是重视。”

陈康年想了想道“倒还真是有一件事想请将军帮忙。”

“哦,说来听听。”许安没想到这陈康年是个打蛇随棍上的主,不过他也没推辞,毕竟才刚刚夸下的海口。

“我想调一个人来同州帮我。”

“谁?”许安问道。

“李文宪,将军可以让他来同州当长史吗。”

“原来是他”

许安想起了那个和陈康年一起来军营,一身正气但却有些莽的小伙子,略一思索后点点头道“没问题,这事我会去和殿下提。

不过长史之位已经许了人,是个同州的致仕官员,在同州名声不错,为人也颇为正直,我也考较过他的能力,是个干实事的,到时候希望你能与他好好配合,毕竟治理地方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当地人。

至于李文宪,就让他去同州当司马吧,司马协管军事,掌治安,配合的好可以让你少很多麻烦。”

“多谢将军。”

……

接下来的几天,许安没有其他事,就天天待在军营内操练士卒,侍卫司里面的新兵太多,战斗力完全达不到禁军要求,得加紧训练。

他制定了新的训练方法,把前世的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体术加入到训练之中。

别小看这些东西,合理的体术训练能够让士兵强壮身躯的同时少受很多伤害。

在古代,练兵之法那可都是将门的不传之秘。

不过这些练兵之法说的神秘,但论效果基本比不上现代的这些锻炼之法。

另外还有纪律和军阵,也是许安主抓的重点。

至于朝廷,这段时间则忙着迁都以及与各方谈判的事宜。

其中相里金已经带着左右龙武卫(原保义军改编)前往长安接收城防,并为迎接御驾做准备。

“许都使,监国急诏您入宫议事。”正当许安陪着士兵们一起负重跑步的时候,一名宦官来到军营找到了许安。

“我知道了,我换身衣服就去。”许安点了点头,就让郑冲继续监督士兵训练。

他准刚备回军帐换衣服,却被那宦官一把拉住,急声道“许将军,殿下等得急,就不用换衣服了,快跟咱家去吧。”

“这么急。”许安心中一凛,知道肯定是出事了,便跟着宦官径直往行宫而去。

“殿下。”许安在厅堂之中见到了李幼澄,行礼拜见。

李幼澄看着许安一身赤膊衣服,有些惊愕道“许都使,这大冬天的你怎么穿这个就来了,不冷吗,快,去给许将军拿件披风,再起个火炉。”

“是。”一旁有宦官连忙去办。

许安拱手道“多谢殿下体恤,末将刚才正与士兵们操练,刚刚传信的公公说事情紧急,所以未曾更衣就来了。”

“事情紧急也没有急到连换件衣服的时间都没有,将军可是我大唐的擎天之柱,若是冻坏了,那可是国家的损失。”说到这里,李幼澄不经瞪了那名传话的小宦官一眼。

吓得这名小宦官慌忙跪下,求饶道“奴才也只是担心殿下久等,奴才知错了,还请殿下责罚。”

如今方才二月,天气还比较寒冷,此时已经有宦官拿来了火炉、披风,随着身上的热气消退,冷风吹来,许安确是感觉到阵阵凉意,不经打了个寒颤,连忙披上披风坐到火炉旁取暖。

“待会自己去内侍监领罚,还不滚出去。”一旁的秦继旻不经瞪了那名宦官一眼呵斥道。

“是是,奴才这就滚。”这名宦官连忙连滚带爬的出了大厅。

李幼澄这时才看向许安道“许将军,这次召卿前来确实是有事要与卿商议。”

说罢取出几本奏折示意秦继旻拿给许安。

许安当即接过奏折一本一本看了起来。

第一本是来自顺义节度使姚彦章的。

许安看完之后连忙向李幼澄道贺道“恭喜殿下,姚节使愿归附朝廷,关中统一指日可待。”

李幼澄点了点头“这确实是喜事一件,但也有忧的。”

“忧的?”许安眉毛微微挑起,继续看第二本奏折。

这是陕州传来的军情,石敬瑭派遣大军两万南渡茅津渡,绕过硖石关,直扑陕州腹地。

“终于来了吗。”许安微微皱眉。

这倒是有些麻烦,不过此事早在预料之中,对此也早有预案,倒也并不慌乱。

那么能让李幼澄这么着急的……许安打开了第三封奏折。

“这是韩相的急递,李从曮接受了殿下的条件,这也算是好事吧。”许安抬头看向李幼澄。

但李幼澄的脸上却是没有半点喜色,只是示意许安接着看下一本。

许安隐隐感到一丝不对,随即又拿起第四封奏折,奏折来自长安,由长安副留守刘遂清和京兆尹李敬周共同署名。

许安打开看完也不经脸色大变“李从曮率兵三万逼近长安,他想要干什么。”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00/233395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