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釜底抽薪
“殿下想重建内庭,臣自然赞同,只是不知殿下准备如何重建内庭。”
许安没有过多犹豫便点头赞同,谁让他和李幼澄深度绑定的关系呢,李幼澄地位稳固对他也有好处。
见说服了许安,李幼澄脸上当即闪过一抹喜色,继续说道“我准备以内侍省为基础,重建武德司和内库,并收归飞龙院、宣徽院入内庭。”
武德司是后唐新设的机构,长官为武德使,直属于皇帝,主要职能是监察百官与情报刺探,并且有独立的司法权限,与后世的东厂锦衣卫的性质差不多。
以前的武德使多由伶官(宫廷艺人)担任,由皇帝直接任命,本就是脱离正常官员的选拔流程,现在李幼澄要把武德司收归内庭,让宦官担任武德使完全是顺理成章。
至于内库,乃是皇帝的私库,分为财库和武库,每位皇帝都会有,重新恢复再正常不过,不会有什么问题,重头戏是在李幼澄后面提到的那两个机构。
飞龙院,原名飞龙厩,始建于武则天时期,长官为飞龙使,一直都为宦官担任,为皇家管理御马。
但实际上那些管理御马的马夫都会接受军事训练,随时可以变为骑兵上阵杀敌,外界都称之为飞龙兵,这就涉及到了兵权。
不过后唐建立后,飞龙院便逐渐从由宦官主导转变为武臣掌控,一直到长兴元年,明宗李嗣源再次改制,设左右二院,分立左右飞龙使,自此之后飞龙使之职完全落入武臣之手。
现在李幼澄要恢复祖制,重新将飞龙院收归内庭,倒也不是不行,只不过必然会有阻力。
至于最后一个宣徽院,分为南北二院,长官分别为南院使和北院使,起于前唐中期,最初只是宫廷事务机构,不过到了后唐,宣徽院职能扩张,已经成了皇帝与外朝联系的军政枢纽,负责传达召令,甚至能辅助参与军政决策。
不过后唐为了打压宦官,宣徽院长官的位置也和飞龙使一样,一步步从宦官变成了外朝大臣。
但不管怎么说,宣徽院的核心职能之一仍就是服务宫廷事务,所以从这一点上说,将宣徽院收归内庭是有充足的理由的。
若是李幼澄真能将这些部门重建并收归内庭,这么一个横跨军政的庞然大物,说不定真能与外朝分庭抗礼。
“一下给内庭这么大的权力,会不会有问题。”许安犹豫了一下还是有些隐晦的提醒道,毕竟前唐宦官之祸近在眼前,后唐这些年如此打压宦官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虽然许安支持李幼澄重建内庭稳固自己的地位,但他毕竟是于外朝,对于内庭权力如此巨大的扩张还是有着本能的警惕。
“确实权力过大了,所以宣徽院的权力我不打算给内庭。”李幼澄突然说了一句大出许安意料的话语。
“什么意思?”许安一愣,刚还不是说要把宣徽院收归内庭吗,这又是搞哪一出。
李幼澄微微一笑解释道“我只是借着把宣徽院收归内庭的理由好收回宣徽院官员的任命权,毕竟宣徽院虽然是宫廷机构,但已经事实上被外朝官员所把持,我若是不这么做,日后必起非议。”
许安看着李幼澄,皱眉思索片刻有些不确定的猜测道“你要建内朝?”
“确实有这个打算,以端明殿为班底,宣徽院作为权力延伸,以内制外,你看可行吗?
当然,现在还没这个条件,就是提前做个准备。”李幼澄直接点头承认,说话间眼神中闪动着光芒。
内朝,也可以称为中朝。汉武帝时,为削弱外朝权力加强皇权而首创,可以理解为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辅助皇帝进行政治、军事决策,和内庭一样都属于皇权的延伸。
但与内庭不同的是,内庭是宦官掌权,而内朝主要用的依然官员。
虽然两者有时会因皇权而产生一定的交叉,但大部分时候都是保持相对的独立。
如汉之尚书,唐初翰林与枢密院,后世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设立初期都属于内朝的范畴。
只不过后来随着这些机构权力的膨胀,地位渐渐巩固,这些内朝就会逐渐成为新的外朝核心。
就如同如今的枢密院,初设时属于内庭机构,后来罢宦官枢密使由官员担任,成了内朝,但到了现在,已经和外朝机构没什么区别了。
对此,皇帝也会设立新的内朝进行制衡,就比如李幼澄刚刚提的端明殿就是明宗李嗣源建立,为后唐首创。
端明殿学士可以备顾问、参机务,参与核心决策,已经有了新一届内朝的雏形。
而如今李幼澄再把宣徽院的权力加入进去,让其权力更进一步,成为真正的内朝。
“殿下英明。”
许安很快就想通了李幼澄的打算,这是打算剥夺掉内庭势力参与中枢的决策权。
内庭的几个机构之中,除去宣徽院,剩下的武德司,内库,飞龙院,看似掌握了情报、财权和军权,势力庞大,但仔细一琢磨会发现这些机构都只俱备执行权。
没了决策权的执行权就只能被动接受指令,对外的影响力就很有限。
例子就是后世明朝的太监体系,内庭之中,御马监握有兵权,东厂则掌握监察大权还能干预司法,权势滔天,但最最核心的权力却一直是司礼监的批红权,从未有过改变,司礼监才是明朝太监群体的核心。
为什么?就是因为司礼监靠着批红之权能够参与到中央最高决策之中。
当然如今这世道,兵权的重要性会更重要一点,但也就仅此而已,就凭飞龙院这点兵马最多在附近的一亩三分地蹦哒,放到整个天下实在不算什么。
那些能够割据一方,与中央抗衡的地方藩镇哪个不是当地的军政财一把抓,并拥有当地的最高决策权,否则光靠一点兵能翻的起什么风浪。
如今李幼澄来这么一手釜底抽薪,既限制了内庭的影响力,避免内庭因为权力过大而失去控制,又不影响李幼澄借助内庭的力量来稳固地位。高,实在是高。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00/233395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