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册拜礼
许安开口向李幼澄解释道“殿下容禀,此事确实是错怪微臣了,当时相太尉提议迁吴璋为太仆卿,臣觉得太仆卿之职与军事有些关联,也有些实权,不至于让外界认为朝廷苛待功臣,品阶也刚好符合,也就同意了。
毕竟吴璋身为一名武将,总不能让他去太常寺或者光禄寺之流,去管礼仪、膳食这些吧。”
“狡辩,按你所说,让他去卫尉寺岂不是更符合要求。”李幼澄冷声说道。
得,这是正在气头上,给自己挑刺呢。
许安很识趣的没有去和李幼澄辩论吴璋去哪里当差更加合适,而是起身拱了拱手道“殿下,臣一时疏忽给殿下添了麻烦,还请殿下降罪。
不过还请殿下放心,臣绝对是和殿下站在一起的。”
果然这句话一出,立竿见影,虽然表面上没有任何变化,但许安敏锐的感觉到空气中原本紧张的气氛放松了不少。
但李幼澄随即道“不管怎么说,你给我造成这么大的损失,你说现在该怎么办吧。”
看着李幼澄这一脸傲娇的模样,许安一时竟有些恍惚,这个场景竟然让他有种像是男女朋友的吵架的感觉。
而李幼澄则像极了正生气等着男朋友安慰但又不好意思开口的小女生,他竟然不自觉的乐出了声。
“你还笑?”看着许安傻笑的样子,这下轮到李幼澄懵了。
刚刚的谈话有什么笑点吗?难不成是自己刚刚语气太严厉把他给吓丢魂了,但自己明明也没怎么样啊。
“许安,你没事吧?”
“啊,哦,没事没事。”许安猛地反应过来,用手悄悄捏了一下自己大腿,疼痛让他迅速清醒过来。
该死,怎么这种时候还能胡思乱想。
“你没事就好。”李幼澄不经松了口气。
但随即想到自己是来兴师问罪的,脸色再次一板说道“你说,这事该怎么补救。”
补救,难道自己还能把太仆寺给拆了不成。
许安皱眉思索片刻,这才开口道“殿下,其实这未必是一件坏事。
“怎么说?”李幼澄一愣,但随即便说道“你可别想着为了逃避责任想要忽悠我,今天你要是不说出个子丑寅某来,我今天绝不会轻易让你过关。”
“是?我的殿下,我怎么敢忽悠你呢。”许安有些无奈的说道。
咦?自己这话是不是有些暧昧。一定是这两天过于忙碌累坏了,有些昏头了。许安连忙又掐了一下大腿肉,让自己保持清醒。
李幼澄则不经脸色微微一红,连忙道“不要贫嘴,快说。”
“是。”许安重新正襟危坐,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殿下,自前唐以来,随着关中之地气候与地形的变化,养马条件愈加恶化,养马重心逐渐北移西迁,关中内部如今战马产量极其有限。”
“是吗,这我倒是第一次知道,但这和吴璋担任太仆卿有什么关系。”李幼澄疑惑的问道。
许安接着道“自然是有关系的,殿下试想,既然关中马匹产量有限,那么想要获得足够的战马自然也十分困难,而想要提高获取战马的数量,那就离不开地方势力的配合。
而飞龙院作为内庭机构,由宦官掌握,而宦官群体历来和士族文人不对付,再加上如今朝廷弱势,地方势力必然不会配合,能够收上来的战马必然有限。
但吴璋不同,他是京兆杜家的女婿,杜家在京兆府乃至整个关中都有极强的影响力,让吴璋担任太仆卿,就可以通过吴璋借助当地士族的力量为朝廷收上来更多的战马。
虽然这么一来飞龙院会受到影响,但对于朝廷来说却有利,而且马匹收上来的多了多少也能惠及到飞龙院,飞龙院的发展说不定会更好。”
见李幼澄面露思索之色,许安连忙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而且太仆寺乃是九卿衙署,无论再怎么拖延迟早也是要重建的。
而外朝怎么可能不知道可以用太仆寺来制约飞龙院,这次调吴璋成为太仆卿就是一次尝试,就算不成功还会有下一次。
殿下你能挡住一次两次,但是在外朝紧盯着的情况下能保证次次都成功吗,拖延这么点时间实在是没有多大意义。”
李幼澄显然是被许安说服了,缓缓点头道“听你这么说确实是我目光短浅了。”
许安连忙吹捧了一句“殿下天资聪慧,就算臣不说也迟早会想到的。”
“好了,别拍马屁了,算你过关了。”李幼澄撇了撇嘴继续说道“但你说要借助吴璋与京兆杜家的关系为朝廷收购战马,但如今我们把吴璋明升暗降,吴璋心中必然不满。
而他则是京兆杜家推上来在军中的代表,吴璋现在和他背后的京兆杜家没在背后诅咒我们就不错了,如何指望他们给我们办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只是对吴璋明升暗降又不是把他一撸到底,这点小事没什么化解不开的。
杜家做主之人只要脑子没有坏掉就不会选择和您做对,只要再许之以利,拉拢他们不难。”许安微笑着说道。
“倒也确实如此。”李幼澄沉思片刻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
次日,李幼澄在京兆府衙门再次召开了大朝会。
因为长安城中如今已无皇宫,就算是皇室成员如今住的行宫,也不过是征用的几家城内大户的院落临时拼凑出来。
所以只能把京兆府衙门充当临时朝堂,而京兆府的官吏则只能搬去其他地方办公。
而这一次大朝会,加上了长安城的官员,足足来了上百人,让原本还算宽敞的大堂此刻显得有些拥挤。
这一次朝会主要是是对李敬周入政事堂,吴璋成为太仆卿进行册拜礼。
在唐朝,三品以上的高官必须在朝堂上进行册封之后,才算是真正的履职上任。
一番繁琐的礼节过后,宣制授书完毕,受任者持制书后退至原位,对李幼澄行“三拜九叩”大礼。
李幼澄则以监国之尊对几人当场训勉,完成了整套流程。
等仪式结束,李幼澄赐宴,邀请受任者以及一些朝中重臣,象征君臣同庆。
而许安作为当朝首屈一指的武将,自然也在受邀名单之中。
但宴会开始没多久,秦继旻便匆匆走了进来禀报道“监国,北门处传来消息,李从曮率大军已至长安城三十里外。”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00/2333955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