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正国本
随着朝廷和凤翔方面正式谈妥条件,李幼澄第一时间下了监国令传诏天下,召李从曮入京。
而这道令旨以极其迅速的速度以长安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而去。
而随着李从曮答应入朝,关中之内仍没有明确表态的势力就只剩下静难节度使康福以及坊州刺史刘景岩。
邠州,静难节度府
后衙之内,静难节度使康福正眯着眼睛看着一份公文。
如今正值改朝换代的多事之秋,一步踏错或许就是抄家灭门,因此即便是康福这种地方实权派这段时间也是坐卧不宁。
就在此时,次子康延泽匆匆跑了进来,同时嘴中高喊着“父亲,父亲。”
“发生了什么事,急急忙忙的。”康福放下公文问道。
“爹,朝廷新发的邸报您看了吗?李从曮归顺朝廷了。”康延泽连忙说道。
“哼,你老爹我还不至于耳聋眼瞎,消息我早就知道了。”康福放下手中公文淡淡说道。
“那老爹,您到底是怎么想的,如今石敬瑭的使节和朝廷的使节都在城中,您还是得尽快做个抉择,否则怕是两头不讨好。”康延泽说道。
康福闭目思索半晌,这才带着几分惊叹说道“石敬瑭短短一年不到从太原打到洛阳,还逼死了李从珂,本以为大唐已亡,没想到这李从珂的女儿如此优秀,竟然一路从洛阳打到长安,如今又得到凤翔镇的支持,这局势算是被她盘活了。”
“那父亲的意思是归顺朝廷?”康延泽问道。
“还能怎么办,石敬瑭大军远在天边,但朝廷和李从曮的兵马就近在眼前,随时可以打过来,识时务者为俊杰。
泽儿,这两天你准备准备,替为父去一趟长安,另外你待会去见一下朝廷的使节,就说为父今晚要宴请他。”康福依靠在太师椅上淡淡说道。
“好,那石敬瑭的那个使节我们怎么处理?”康延泽问道。
“赶走就可以,万事留一线吗,现在朝廷只是初步站稳关中,至于以后还难说的很,总不能把石敬瑭得罪死了。”
……
坊州刺史府
刺史刘景岩此时急的是团团转,坊州作为朝廷直属州府,李幼澄本来对他报以极大的期望,多次遣使希望他能够上表归顺朝廷。
但他不但没有有所回应,反而还借着天下大乱朝廷无暇理会的时机煽动军队哗变诛杀了州内包括防御副使在内的几位一直与他不对付的朝廷官员,夺取了坊州全部大权。
但如今朝廷在关中之势空前,无疑让他陷入了一个极尴尬的处境。
“到底要不要去呢,去了会不会被直接扣下来,还是派个亲信代表一下就行。”
正当刘景岩犹豫不决之时,随着李从曮入朝的消息进一步扩散,不仅仅是关中地区,邻近关中的陇右道、山南西道等地也都受到了极大震动,整个西部地区暗流涌动。
毕竟这些地方和石敬瑭的势力范围相隔较远,但却邻近关中。
……
三天之后,长安西郊,西城十里外的都亭驿旁,旌旗林立,鼓乐喧天,上万百姓位列道路两旁进行观礼。
李幼澄御驾停在一旁,赤黄色的监国大旂迎风招展,文武百官则个个肃立御驾之后。
按照规矩,郊迎大礼最高规格也只需要派遣宰相作为“迎劳使”,持节钺迎接,最多也就是再派遣一名皇室成员作为副使观礼。
而李幼澄作为监国如今亲来迎接,已经属于破格的殊礼,给足了李从曮面子。
片刻之后,随着远方大地传来的震动之声,黑压压的军队足有上万兵马正在向着此处缓缓移动。
不远处,率领侍卫亲军在周边布防的许安亲自领着从马直,士卒个个马上鞍刀出鞘,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万一李从曮借着这个机会动手事情可就糟了,必须做好防备。
不过好在凤翔大军在离都亭驿大概三里外的地方停了下来。
很快从大军之中行出一支队伍,一辆朱轮车在仪仗队的护卫继续向着都亭驿前进,车子旁边则跟着王府以及幕府的一众属官。
随着朱轮车缓缓到达御驾前方,李从曮头戴远游冠,身穿绛纱袍龙行虎步的走下了车,带着一众属官先是对着御幄(皇帝的移动宝座,代表皇权)行三跪九叩大礼,随后又向李幼澄所坐御驾见礼。
李幼澄这时才从御驾内走出,开口道“西平王免礼,众爱卿免礼。”
“谢监国。”李从曮带着一众属官起身。
李幼澄缓步走到李从曮不远处,面带微笑的开口道“西平王一路远来,应该是颇为劳累吧。”
李从曮答道“臣谢殿下体恤,这一路还算平稳,不辛苦。”
……
两人在一通没有营养的废话之后,李从曮便命人进献贽礼。
随着礼官唱礼,一件件奇珍异宝或者地方特色的物产被侍从端了上来,每一件都属于佳品。
一番礼仪过后,李幼澄点了点头道“西平王远来辛苦,鸿胪寺已备好驿馆供西平王休息,西平王可以前往稍事休息,晚间,孤于宫中设宴为西平王接风。”
“臣谢殿下款待。”李从曮再次行礼。
“既如此,西平王就先随孤前往城中吧。”李幼澄点了点头便准备返回御驾之中。
就在这时,李从曮突然叫住李幼澄道“殿下留步,臣有紧急要事,还望殿下耽搁片刻,容臣上奏。”
李幼澄神色微微一凛,李从曮的这番行为无疑不在礼仪流程之内,显然是其故意所为,什么事这么急,非要在郊迎大礼之上提出,莫非是有什么图谋?
李幼澄一下子就警觉了起来,但李从曮如此说她也不好拒绝,只能转身微笑着点了点头道“西平王有何事要奏?”
李从曮缓步上前再次跪下对着李幼澄行了一个大礼。
李幼澄神情更加紧绷到了极点,李从曮突然行如此大礼她可不会认为是对她的尊敬,那么只有可能是李从曮接下来要上奏之事极为重大。
但如今她想阻止也不可能,果然,李从曮在行完大礼之后当即开口说道“臣西平王李从曮谨奏于监国殿下:
殿下临危监国,内抚黎元、外镇危局,以安朝野浮动之心,臣每念及此,深感殿下负重之劳。
然今社稷无主,先帝又未遗储君,国不可旷日无君,早定君位则人心安,人心安则国本固。朝野上下悬心日久,百官万民皆盼正统有归。
臣受先帝恩遇、食朝廷爵禄,惟以宗社稳固、万民安堵为首要,今昧死上请,三皇子重瑞为先帝嫡脉,素以仁厚持重闻于朝野,且亲历先帝教诲,仁孝彰于内外,明达可担社稷重责。
愿殿下顺天心、从民望,奉三皇子李重瑞既皇帝位,使天下知正统有继、国本无摇。
臣当率麾下属官、联同朝野忠良,共辅新君,助殿下共撑社稷、以安四方。臣无半分私念,惟念先帝基业不坠,伏望殿下察臣赤诚,早作决断。
臣谨奏。”
随着李从曮话音落下,他身后的一众属官也齐齐下跪,对着李幼澄叩拜道“臣昧死奏请监国奉皇子李重瑞即皇帝位,早正国本。”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600/2302383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