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红楼:手持人皇幡,打造不言骑 > 第十章 荣禧堂众生相,顶级权贵!

第十章 荣禧堂众生相,顶级权贵!


“母亲,大事啊!天大的事啊!”

贾政激动的喊道。

贾母当下疑惑的看向贾政。

“启禀母亲,今日北疆镇北城传来捷报,我大周勇士击杀鞑靼大元帅阿鲁台,甚至杀敌五万创下大捷。”

众人一阵惊呼,就算是闺中女儿的她们也知道最近神京城最火热的话题。

无疑就是鞑靼南下的消息,毕竟十六年前半壁江山沦陷的事情,那可是大周一生之耻啊!

所以不管是男女老少都有关心北疆战事,阿鲁台的名字自然大名鼎鼎,毕竟那可是鞑靼大元帅,听闻当年多次与贾代善交手。

贾母听到阿鲁台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追忆,因为她记得贾代善说过,阿鲁台未来必然会是大周心腹大患。

阿鲁台比贾代善年轻十几岁,可当初就与贾代善多有交手,互有胜负。

“我听老国公说过此人,却没想到居然已经被斩杀,也不知道是我大周的哪位将军所为。”

贾母如此说道。

听着贾母的话,贾政脸上闪过一丝兴奋。

“启禀母亲,那人赫然是我贾家族人。”

“儿子去询问过了,正是宁荣后街贾溆之子。”

贾母先是一愣,而后便是狂喜。

她猛然一下站起身,吓得一旁的鸳鸯赶紧搀扶。

“这,这是真的?”

她虽然不知道这功劳到底有多大,但是看贾政这样子显然封赏不轻。

难道说他们贾家要重回一流人家之列?

不过有些可惜的是,贾珏并非是宁荣二府嫡脉出身。

不过左右写不出两个贾,这等荣耀终究还是有宁荣二府一部分的。

“老二,珏哥儿这般功劳可也有什么封赏?”

贾政深呼吸一口气,绘声绘色的道。

“陛下圣旨,封珏哥儿为定北伯与宣威将军,统领征北军骑兵营,并且将骑兵营扩为三万之数。”

封号将军为三品才有,所以贾珏此时的统帅兵马人数已经达到了三万余。

更进一步便是统帅十万,甚至几十万大军的大将军,这等将领整个天下都不多。

京营节度使从一品,统帅京营三十万兵马,乃是神京城最后的防线,同时也是最精锐的部队。

金吾卫大将军,神京城内城的武装力量,虽然兵马只有五万之数,但自古以来一直都是皇帝亲信才可以担任,所以乃是正二品武将官职。

还有御林军大统领,守护皇宫的军队,数量历代都不同。

立国初期的时候有五万余,后面太上皇时期一万余。

十六年前的那件事之后,又增加到了三万多,现在一直就保持这个数量。

御林军大统领也是正二品武将官职。

可像是这样的存在,这个天下又有几个?

更别说贾珏还是十六岁的三品宣威将军,哪怕是熬资历,最终这几个位置他都有机会坐上去。

那就是妥妥的二品大员啊!

大周一品多为虚职,目前大周文官上只有首辅领着正一品。

武将的话,最高官职便是从一品的京营节度使。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首辅乃是太上皇当初为了压制开国勋贵集团才弄出来的。

最初立国的时候,大周还有尚书令这个官职存在。

此乃正二品的官职,初代尚书令便是史湘云的曾祖,贾母的父亲。

那时候的尚书令便是文官之首,后面太上皇掌权之后废除三省,将其改为内阁。

以内阁首辅为尊,两位次辅为辅。

与明朝的内阁不同,大周的内阁是有高品级的。

首辅为正一品,次辅为从一品。

至于内阁成员的话,基本上就是六部尚书,京营节度使,金吾卫大将军等等为固定成员。

其余内阁成员,都是皇帝特别提拔进入。

这也就是朝中所谓的入阁。

毕竟六部尚书没有退下的时候,但六部内的某些侍郎很有才能,就会被皇帝破格提拔入阁。

如巡盐御史林如海,身兼从三品的兰台寺大夫。

因为治理盐务有功,所以已经被提拔入阁。

但因为还未回京,依然担任巡盐御史的职务,所以只能算是名义上入阁。

他要是能够安然回京的话,不单单是品级会升上去,甚至能够直接入阁成为阁老之一。

贾珏再进一步,可能就是金吾卫大将军,甚至京营节度使这样的存在,那是固定入阁的存在啊!

可见贾珏这个伯爵以及三品将军真的不低,甚至可以说是已经位列朝中顶级行列。

任何家族但凡出了一个贾珏这样的人物,都能够在整个大周自称为一流人家了。

爵位他乃是超品伯爵,实权乃是三万铁骑的统帅,品级为十六岁的三品将军。

这般年轻,这般权势滔天,已经一跃成为跟水溶并驾齐驱的神京城钻石王老五。

当然现在是独此一份了,因为水溶已经有婚约,甚至如果不是北疆战事的爆发,可能水溶现在就已经成婚了。

女方是金陵甄家嫡长女,身份贵重,且甄家一直以来都备受皇室信赖。

甄应嘉的官职是金陵省体仁院总裁。

金陵是大周获得南方半壁天下,立国时期的初代国都,只是后来一统天下之后迁都神京城,也就是曾经的长安城。

而旧都自然不能不管不顾,那边依然还保留着完整的朝廷体系,也有六部,也有类似于京营的江南大营。

属于是大周皇室留下的后路,十六年前神京城沦陷,便是因为有金陵以及江南大营在,大周当初才可以站稳脚跟有资本与草原各部二分天下。

而金陵省体仁院总裁,便相当于是金陵那个小朝廷的首辅!

在皇帝不去金陵陪都的时候,甄应嘉便是金陵的土皇帝。

这般信任除了甄家一直都是皇室簇拥之外,还有十六年前太上皇一无所有逃往金陵之后,甄家手握大权却依然毕恭毕敬的支持太上皇在金陵站稳脚跟的原因。

十六年前甄家但凡有一丝一毫的想法,大周皇室将会毫无还手之力。

但当初甄家不单单是对太上皇毕恭毕敬,甚至还主动交出权力,支持太上皇迁都金陵。

这也就是为何这些年甄家备受恩宠的原因,哪怕是甄家可能参与了盐务的事情,但太上皇依然力保。

否则的话太上皇毕竟做了几十年的皇帝,怎么可能是那么容易就轻信别人的存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75/233448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