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同人不同命
在过去的三天当中,苏联红军完全占领柏林,德军残部投降。柏林防区司令赫尔穆特·魏德林签署投降令。
德国西北部、丹麦和荷兰的德军向盟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吕讷堡荒原进行,由英军统帅蒙哥马利代表盟军签署。
捷克的中央集团军群投降,大量逃兵涌向盟军占领区,光是这一股溃兵就让占领军十分头疼,苏军对盟军司令部提出抗议,认为这违反了双方的协议。
柏林的攻克并没有让混乱的局面结束,反而更加混乱。
旅馆大堂被改造成了临时审讯中心。古德隆和母亲被分开带往不同房间。分别前,玛格丽特突然抓住女儿的手腕,用只有她能听见的声音说:“记住你是谁。“
审讯室原是旅馆的储藏间,现在只摆了一张木桌和两把椅子。墙壁上还留着葡萄酒架的痕迹,空气中飘着霉味和咖啡的苦涩香气。
玛格丽特被命令坐在灯光直射的椅子上,双手平放桌面。她盯着自己红肿的手背,想起丈夫教导的面对敌人时要“保持骄傲的沉默“。
门开了,一个穿便装的高个子男人走进来,手里拿着文件夹。他约莫三十岁,金发梳得一丝不苟,看起来更像是大学教授,他是阿兰的翻译。
单独划分出来的审讯室当中,阿兰正在审讯希姆莱的妻子,他不知道科曼已经带着古德隆出去喂鸡了。
其实一个十六岁的女孩有什么可审的呢,科曼带着古德隆找一下她父亲的梦想,在旷野当中喂着一群小鸡,然后就是叙述了过去一段时间德国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知道这位国社党公主非同一般,一般的手段无法扭转古德隆希姆莱的思维。
“命运就是如此奇妙,五年时间让两个国家的命运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曼用一种碰到同龄人的口吻说话,至于古德隆希姆莱的身份,他就先当做不知道,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理,反正就这么干了。
“五年前你们法国的失败,和今天德国的失败不可同日而语。”古德隆希姆莱抬起下巴,模仿母亲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我要见我母亲。“
“小姐,你也不想你的母亲担心吧?”科曼话一出口,总是觉得自己的话似乎有点怪,但又说不好哪里怪。
忽然发现这不是日剧著名台词么?在影视剧当中的地位,堪比圣费尔南多谷美剧当中的,“你是一个好女孩……”
把纷乱的想法甩出去,此时的科曼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指着一个木棚道,“里面有水,你想要洗澡的话锁好门,不要耽误太长时间。”
“你想对我做什么?”古德隆希姆莱的目光当中满是警惕,狐疑的反问道。
“我要对你做什么的话,以现在占领军和战败国的身份,也不用太麻烦。”科曼故作凶狠的说道,“我的忍耐是有限的,你去不去。我就在木棚外面等着你,我也相信你不会跑,也跑不掉。”
同这位姑娘对话,最好是直来直去,能够社达绝对不能圣母,而且不能过于迂回。
古德隆希姆莱的年龄和环境,太高深的对方可能根本听不懂,因为希姆莱的原因,很少有人敢欺骗这个女孩。
十米外的木棚当中,古德隆希姆莱透过门缝看向外边,就看到科曼躺在干草堆上,双臂放在脑后当做枕头,直勾勾的望天。
看到这一幕的古德隆希姆莱松了一口气,犹豫半晌他还是决定快点解决个人卫生,从柏林一路逃亡,在人生最美好的年龄段,身上这么脏确实是不可忍受的,不多时就传来水声。
“你给我安静点。”干草堆上的科曼伸手探进裤腰带。
大概不到二十分钟,古德隆希姆莱出来了。金色发丝上面还挂着一滴滴水珠,整个人的气息又为之一变。
就是身上的衣服还比较脏,科曼决定去这对母女存放的行李处,让对方换上干净的衣服。
随后两人到了战争遗孤的露天营地,科曼走到哪里,解救战争遗孤的行为就延伸到哪里。
几十个年龄不等的孩子和科曼问好,这一幕让古德隆希姆莱心中一暖,“这些孩子值得好好对待。”
“确实,孩子是无辜的。”科曼心说自己之前还用孩子当人体反应装甲呢,只不过他就做了这么一件事,平时对战争遗孤的照顾还是相当到位的,自我褒奖道,“肯定比你们德国人宽容,哪像是德国集中营那样……”
“那是教育机构,“古德隆希姆莱复述父亲的话,“让反社会者通过劳动重新成为有用的人。“
古德隆希姆莱为所谓的集中营做辩解,希姆莱告诉过她,达豪是改造不良分子的模范社区。
她亲眼看到整洁的营房和面带微笑的囚犯——至少那些被允许出现在参观区域的囚犯是这样。
“可是现在很多集中营的照片已经出来了。”科曼前两天还看到集中营的报纸,可惜没有保留。
古德隆希姆莱猛地反驳道:“谎言!这是你们的宣传!政府说犹太阴谋集团会制造假照片来——“
“德国政府还说自己是最优秀的民族,能够打赢任何一场战争。”科曼不以为然的反驳道,“现在,战争结果是不是证明德国政府说谎么?”
“这说明日耳曼人不是最优秀的种族,战败是理所应当的。”古德隆希姆莱默然的回答,这位党卫队的公主倒是丝毫不内耗,很有某些思想当中提及的教条主义风范。
科曼也惊了,难道社达群体晚期就是这种思想状态么?忽然顺着这个思维开口,“法国赢了,法国是不是最优秀的种族呢?”
“你们的胜利不是依靠自己本身。”古德隆希姆莱斩钉截铁的回答道,似乎这个问题很没有水平。
“那么俄国人呢?你们的宣传当中,斯拉夫人不但和优秀不沾边,还是低等人。”
科曼老神在在的祸水东引道,“你不会想要说,俄国人的胜利不是自己取得的吧?要知道东线战场的失败,德国是没有借口的。”
古德隆希姆莱气鼓鼓的看着科曼,但是没有马上反驳,东线的胜利是决定性的,德国是用尽了全力,亲眼看着自己怎么失败。
好半天古德隆希姆莱才说道,“那是因为你们这些国家牵扯了德国很大一部分军力。”
“我真是谢谢你的夸奖了。”科曼一听竟然还有法国的戏份,真诚的表达感谢,好像就在几分钟之前,法国还一分不值呢。
“如果不是你们反对欧洲新秩序,欧洲现在不会被美国和苏联这种野蛮的民族占领。”古德隆希姆莱绷着脸开口,似乎对法国的不屈服很不满。
“呃,从公平的角度上来说,你们没碰上好时候。”科曼不在国家立场,只是从客观角度上回答道,“法国已经把高卢人塑造为祖先了。”
法国团结史观是指在历史叙述中,强调不同民族和文化在法国历史上的融合与共同发展的观点。
这种史观认为,尽管历史上法国经历了各种民族冲突和征服,但最终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国家。
法国这种团结史观的形成开始阶段有两大派别,高卢人还是日耳曼人。
在波旁王朝时期,法国就已经有学者开始对日耳曼民族史观不满,这也是法国以高卢人为祖先的思想开始挑战封建王朝时期的日耳曼史观,认为日耳曼人是侵略者,给法国人的祖先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但波旁王朝还存在的时候,两大历史派别的争斗仅止于民间。而到了共和运动的时候,高卢人派别的声音已经很大了。
第一个公开宣称法国是高卢人后代的是拿破仑推动的民族主义,后来虽然仍然又有波旁王朝复辟,共和国和帝国交替,但法国是高卢人后代的主张越发成为主流思想。
也就是说法国想要接受德国的欧洲新秩序,除非在拿破仑之前,德国就有占领法国的能力,这样的话,法国大多数人才不会反对。
可那个时候连德国都不存在,还不如指望法国去灭了神圣罗马帝国。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法国几乎已经没人认为法国和日耳曼有什么关系了,德国人再打过来就是民族和民族的对抗。
科曼觉得问题在于,拿破仑时期确定了法国作为拉丁文名国家的属性,但是拿破仑帝国只是昙花一现,做不到把拉丁文化扩散到欧洲各地确立下来,所以最后就变成了什么呢?
法国做不到完全支持高卢人和日耳曼人的观点,最终开始强调民族迁移和民族融合,以高卢人为祖先为基础民族融合史观。
科曼觉得声讯时间差不多了,准备让古德隆希姆莱回去,阿兰从审讯室出来见到这一幕愣住了,“我在这识别,你在做什么?谈恋爱。”
“怎么可能,我在尝试一种新的审问。”科曼脸不红心不跳的回答,“而且主要难点在你那,我负责的女孩才十几岁,能知道什么。要不是有亲属在,都准备扔到战争遗孤那。”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61/111110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