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陆军总参谋长
要是不介意的话,科曼主动提出了给毕加索最有价值的画作进行临摹,作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画家,此时就已经有很多毕加索的假画在市面上流通了。
尤其是在巴黎,有一些属于穷困潦倒能够概括的画家,就是以临摹毕加索作品为生。
这就像是一个白金作者能够养活一群同人作者一样,一点都不意外,毕加索的名气造成了这一点。
毕竟是一个珍品能够有十万美元售价的行业顶点存在,毕加索也知道自己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总有人会用他的名字吃饭。
因此毕加索同意了,像是《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哭泣的女人》这些已经被估价非常高的作品,让毕加索拿出来做展览他也舍不得,科曼主动提出在作品上真假参半,对他来说属实是正中下怀。
这些在二十一世纪动不动就过亿美元的画作,现在普遍被估值十万美元左右,虽然不如几十年后吓人,哪怕对于一个年收入一千美元出头的美国,这也是一个健康劳动力百年的积累,毕加索也担心自己的作品出现破损影响价值。
不过毕加索同样也怕砸了自己的招牌,仅仅允许一些名气在外的画作可以被临摹,大多数展品用自己的真实作品。
“这样避免了我们彼此的风险,毕加索先生帮了我们一个大忙。”科曼听完之后表达衷心的感谢,这一次的交流顺利的超乎预料。
这么看来毕加索对法国还是有感情的,不枉他连家都没回,到了巴黎直接就找到毕加索的门口。
毕加索的油画,以及很多真实价值没有这么高的艺术品、奢侈品,才是法国的核心竞争力。
在任何国家都是支撑不起来经济发展的行业,但是在法国却可以作为一个重要产业,这对国家来说好的不能再好了。
要知道对很多国家来说,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上价,更别提低端的纺织品、衣服鞋帽,而对于法国这又不是问题。
有了这么好的基础,法国根本不用担心很多国家,尤其是苏联那种体制国家的,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可以说对法国而言,这种常见的偏科并不存在,法国可以很轻松的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比任何国家都容易共同富裕。
毕加索亲自送科曼出来,这不是他对科曼多么爱护,完全是尊重科曼提出来的展会,尊重要这么做的法兰西。
从毕加索的家出来,科曼才想起来回家,对于他本人来说,这个时候世界大战才算是正式结束,该得到的都得到了,难不成还要去日本刮一层地皮?
日本在技术上的积累,能不能超过意大利都不好说。
唯一值得法国看中的只有日本海军,可根据最新的新闻,日本联合舰队已经解散,大和号战列舰都已经被击沉,法国什么都捞不到。
至少意大利海军和法国一样都是活动在地中海,海军的战舰也适合地中海海况,根本不用法国舍近求远。
在战后两个月的时间,科曼亲手通过马丁盯着烟草销售,得到了换算成美元为三千五百万的烟草销售利润。偷了苏占区的德国喷气式战斗机的发动机样品。
在柏林收集了巴德喷气式客机的团队,已经在这一次回国中,让科曼同时把这个团队带了回来。
法国黑色远征行动,还对法语区的资深教师进行了收集,当然是先扣帽子说这些宣扬德国种族主义的教师有罪,然后发送阿尔及利亚进行改造。
法国在各种人才的收集上面可谓不遗余力,总人数已经超过了八千。
目前还没有确定的事情,德国萨尔区和意大利瓦莱达奥斯塔法语区的吞并,当然还有古德隆希姆莱的归属。
这一次的任务可谓是收获满满,暂时科曼是想不到还有什么疏漏的地方,带着昂扬向上的心情他回家了。
德拉贡上将不在,正在为军事会议上表达对勒克莱尔担任远东法军总司令的支持。
塔西尼上将则被任命为驻德法军总司令,柯尼希将军被任命为柏林法军司令,阿尔方斯·朱安被任命为阿尔及利亚法军司令,德拉贡上将被任命为法国陆军总参谋长。
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长的德拉贡上将,回家见到科曼的身影十分惊讶,端详片刻询问道,“你腰带上的大马士革钢刀呢?”
“送人了。”科曼离开巴登的时候,把大马士革钢刀送给了古德隆希姆莱,作为定情信物,当然不可能带回来。
“看起来交到了很好的朋友。”德拉贡上将知道科曼对库尔德人送的大马士革钢刀宝贝的很,一般情况下不可能随意送人。
德拉贡上将到家之后洗了把脸,换上了常服后,告知了临时政府对他们这些军队将领的任命,当然也包括了他本人的法国陆军总参谋长的职位。
“这是事实上的军方一号人物,但其实最好还是做阿尔及利亚的法军司令。”
科曼带着惊叹的口吻说道,直接做法国军队的一号人物当然最好,但这个职位也是升无可升,相反阿尔及利亚法军司令,可以在法国的非洲殖民地,毫无顾忌的推动想要推动的政策。
“朱安出生在阿尔及利亚,对当地的环境和族群问题很了解。”德拉贡上将笑了笑回答道,“要是我做阿尔及利亚总司令,加上正在北非登陆的叙利亚周边基督徒移民,巴黎方面总是会担心的。”
戴高乐把军队作为抵挡法共赤化法国的堡垒,但并不意味着他要把军队的权力无限加强,如果是德拉贡上将被任命为阿尔及利亚法军司令,加上大量第一集团军官兵的家属正在移民,可能就会动摇巴黎的权威。
“巴黎想多了。”科曼听完之后笑着安慰道,就第四共和国半年一个政府的政治结构,肯定无法阻止阿尔及利亚法军的膨胀。
在另外一个世界,阿尔及利亚法军就促成了戴高乐的上台。
更何况在这个世界了,要知道在胜利日当天,阿尔及利亚出现暴动之后,第一集团军就出了六个师前往阿尔及利亚镇压,巴黎临时政府直接下令阿尔及利亚军管,这比另外一个世界一九五四年进行军管早了快十年。
原因也不难猜测,有了第一集团军的家属要移民,可能会超过两百万的基督徒涌入当地,一定会加大当地的矛盾。
因此巴黎临时政府迅速通过了军管当地的法案,在这种事上,法国总是比同为殖民帝国的英国果断。
现在科曼还有一个问题要问,那就是镇压阿尔及利亚的暴动成功了么,他那个时候还在瑞士边境,很多消息接收不到。
“镇压用了两个星期,君士坦丁地区的暴动已经结束了。”德拉贡上将脸色有些古怪的说道,“根据当地的回报,造成了三百人的死伤。”
“那么真实死亡人数是多少呢?”科曼一听这就是大本营战报,属于兴奋剂里面没有一滴尿的范畴。
“死亡数字十二万四。”德拉贡上将也没有准备在科曼这里隐瞒,糊弄糊弄普通法国人是可以,连自己孩子都欺骗,陆军总参谋长过不去心里那关。
哪怕是心里已经知道公开数字是大本营战报,科曼也被这个数字震惊了,“是不是第一集团军做的,要是当我没问。”
他发现这些中东的基督徒要是狠下来,一点不亚于巴尔干半岛的轴心国余孽,不愧是十字军在当地的遗留。
想到这个问题,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设想,反而阿尔及利亚缺少能够拉近比例的族群,虽然此时在奥地利轴心国余孽,有很大一批东正教群体。
但叙利亚基督徒当中还有一批希腊正教派呢,不用担心到了阿尔及利亚有教派矛盾,这个问题德拉贡上将表示要在观察观察。
最终话题到了目前科曼的主要任务,就是考察美国的军事产业,看看能不能买点什么。
之所以有这一次的考察,在大环境上是法国也发现了,德国投降之后日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联合舰队解散日本本土对美国海军就是不设防状态。
一旦战争结束,在战争时期依靠军事订单的各种企业,马上就会面临生存危机,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抄底的好机会。
“战后初期确实是军用品大降价的时候。”科曼认可临时政府的判断,但对此还是持保留态度,“美国不一定会卖给我们需要的技术。反过来如果法国本身不需要的破烂,自然也不会采购。”
就拿科曼唯一能够想到的武装直升机来说,他用记忆画的设计图,都比这个时代研究直升机的企业完善。
去美国考察的原因?科曼可以画壳子,但发动机之类的东西,以及零件材料他解决不了。
“看起来必须要走超天才之路,不然什么时候能够当将军。”科曼本来不想走捷径晋升,但是因为和收了大马士革钢刀的女孩有赌约,那么就只能用军工科技上面用用功了,谁让在军工领域晋升快呢,法国也是这样。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61/1111102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