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下山


清晨,是甘泉山最美的时刻。

    东方渐露的曙红,将远山近水装扮的若隐若现,朦朦胧胧。

    不一刻,陇原与青天连接处,燃烧起玫丽的朝霞。

    于是,那山、那水、那树全都染上了一层酱紫色,在晨风中迎接那不凡时刻的到来。

    终于,太阳像一颗成熟的蜜橘,跳出云海,跃上山头,瞬间,整个天地便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坐落在甘泉山南麓的甘泉宫,宫殿依坡而建,站在坡上,便可以望见红墙碧瓦的殿堂鳞次栉比,环抱它的甘泉山,虽没有南方山水的钟灵毓秀,却因这黄土而具有苍凉厚重的气韵。

    “据说当年秦始皇就为它的起伏逶迤和厚重苍翠而沉醉,遂在这里建造了林光宫。”

    吾丘寿王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不无叹息道:“这轮红日,照着大秦,也照着大汉,不知还会照着什么?”

    “上君同意了陛下南巡?”董仲舒望着绵延数里的琼楼叠翠,虽是疑问的话语,却充满了肯定。

    “答应了,又不完全答应。”

    “什么意思?”

    “上君要求陛下,所到之处,要上下求索,详观民生疾苦,而后编辑成书,交由天下人论断。”吾丘寿王面无表情道。

    董仲舒身形一颤,沉默了一会儿,“上君的意思,是要陛下每到一地,便写一道罪己诏?”

    陛下即位二十载,亲政十五载,而大汉的剧变,也是在这十五年中。

    一边穷兵黩武,一边大兴土木,加之天灾人祸不断,已然是民不聊生。

    从地方到朝廷,只报喜不报忧,粉饰太平,营造着承平盛世的假象。

    陛下不是昏君,对这一切肯定有所预感,但只以为是“一点点”的差距,所以,陛下想象中的大汉,和现实中的大汉,是天与地“亿点点”的差别。

    关中的百姓,勉强还能活着,而中原、关东的百姓,就有几分饥不择食了,至于南域、北疆的百姓,一直在生死线上徘徊。

    而为了避免上君,丞相府,南、北二军的过度反应,此次南巡的地方,基本都在帝国的边郡,换言之,是大汉比较穷苦、最为穷苦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观人间,看什么?

    人大饥,易子而食?

    董仲舒原计划是陛下一路疾驰,逢山涉水时便祭,中遇祥瑞,短则数月,长则一年,就返回长安城,让陛下向上君讨要国政。

    现在,多了个“任务”,要深入民间,根据百姓生活,书写心得体会。

    不仅巡游时间会增加数倍,而且,那些民生疾苦能写吗?

    要知道,孝文帝、孝景帝的盛世,文景之治,是有不少水分的,再加上陛下这十数年来对整个大汉的可持续性竭泽而渔,所形成的巨大差异,如果以暴政二字形容陛下过去二十年的统治,都是对暴政二字的侮辱。

    陛下的暴君之名,恐怕立时就要超越始皇帝,直追桀纣二君而去了。

    更关键的是,这还不能写假的,因为,这不光后世的人会看,今世的人也要看,造假,顷刻间便会被揭的底掉。

    “想来是这个意思。”

    “如果陛下不写呢?”董仲舒望向吾丘寿王问道。

    “陛下出行,连随侍女眷、中朝官吏、期门郎,少数也有两三千人,人吃马嚼,不比一支军队行军消耗要小,整个南巡,至少要几万金,但陛下,已经没钱了。”

    “那也不可能连几万金都没有,窦太主、平阳公主,这些太主、公主凑凑,难道就缺这点吗?”

    “老师,不是那么简单的。”

    吾丘寿王见老师不完全了解大汉钱粮制度,慢慢说道:“有些时候,钱是不能直接等同粮草的,尤其是在边郡,钱粮失衡,粮草能比钱贵,当然,如果真是钱多,想弄到粮草也是能弄到的。

    但是,如果没有地方官府支持,出巡队伍的安全怕是都没有办法保证,期门郎再多,也是会被打空的。”

    他说的很含蓄,但董仲舒却明白了,大汉的动荡,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其中就包括匪盗丛生、暴民四起。

    战报会骗人,战线可不会。

    董仲舒也是做过三年胶西国国相的,非常清楚底层的生活已被天灾人祸破坏殆尽,无数百姓失去田园、亡命草莽,哪里还有半点盛世的样子,又或者说,这盛世只是某些人的幻想,而与百姓没有什么关系。

    群盗如星星之火散步关东,颇有几分秦二世时期的味道,如果上君、丞相府不下命令让地方官府予以支持,就那点期门郎,出武关到南阳郡,估计就要打没了。

    没办法,南阳反情,是天底下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在那群亡命徒眼中,皇帝这种鸟人甚至不如县官忌惮。

    之后还有南郡、江夏郡、琅琊郡、东海郡……皇帝的出巡,可能就要变成上路了。

    “陛下不去了怎么样?”

    “晚了。”

    吾丘寿王心如死灰,“丞相府回书中明文记载,太史令已将此事载入国史,且被述以‘真心悔改’之举,如果陛下不去……”

    一个嗜杀成性、不思悔改的皇帝,当世如何批判?后世如何评判?

    流放离宫,不是让陛下享乐的,对待顽固不化的皇帝,批判的武器没有用了,就只能用武器批判了。

    真以为想出巡就出巡,不想出巡就不出巡,这天下,还以为是陛下说的算?

    董仲舒望着长安的方向,想着丞相公孙弘的容颜,咬牙切齿道:“老贼甚毒!”

    好好的儒家扶龙术,怎么一变而为他们的丧命之法了呢?

    既生仲舒,何生弘啊?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陛下本就怀疑他是太子宫的人,这下,又该怎么解释呢?

    “还有,老师。”

    吾丘寿王犹豫了下,“长安城掀起巫蛊大案,太常卿、当涂侯魏不害牵涉其中,为张汤所株。

    太仆卿公孙贺、公孙敬声为祸天下,于廷尉狱中畏罪自缢。

    宗正卿刘受,无疾而终,御史大夫枚皋,重病不愈以终……长安、地方列侯亲贵,覆灭一百零八座。”

    董仲舒忽然想到了一个很快下山的法子。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24/1111103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