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招安
刘彻没能进到南阳郡治宛城县中。
无数的流民就像汪洋,让刘彻呼吸困难,犹如溺水。
刘彻不相信关东盗情,只以为是太子所为,包括那些流民,也是太子拟造。
于是,南巡队伍辗转南阳郡治周围数县,涅阳县、育阳县、棘阳县、博望县、骊县,直到宛城县北的西鄂县,所到之处,为流民所阻,一城未进。
刘彻已然病了,一把大伞罩着,躺在竹床上,眼是青的,脸是黑的。
一干近臣、幸臣,董仲舒、吾丘寿王、东方朔、郭舍人、李延年……王温舒都在,小心翼翼观察着陛下的情况,以防有不测的事情发生。
“董仲舒。”刘彻没有了愤怒,这一声唤得十分伤情,望着董仲舒,也望着所有人,目光中全然没有了平时那种深寒,透出的是寻找理解的孤单,“朕御极这么多年,这么多的错处,平时你们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敢于奏谏?”
董仲舒愣了一下,脑海中闪过周仁、卫绾、晁错、汲黯等人的名字,奏谏的人有很多,不是被免,就是被杀,过去的十数年间,陛下执着于武功盛德、大兴土木,耗尽了孝文、孝景之治的积累,又平等压榨所有臣民,哪能听得进去任何不同的谏言?
“陛下自有陛下的难处,平城之忧,给了我大汉数代天子无尽的忧虑,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天下无不是的君父,臣等及百姓但尽本分去做就是,怎能诿过于君上。”
还能诡辩?
东方朔忍耐住斥骂董仲舒的冲动。
平城之忧。
即高祖六年,匈奴从雁门郡入侵,包围了分封在马邑的韩王信,韩王信投降,从此雁门这一防线上的重要关塞失守。
次年冬,冒顿单于率众从这一缺口南下,一直深入到晋阳,若再往前进,很快就可以到达中原腹地洛阳,那时大汉国都就在洛阳,面对紧急军情,高祖皇帝选择御驾亲征,举全国之兵三十二万,北上驱逐匈奴。
隆冬对于大汉、匈奴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的作战时节,游牧部落此时缺乏水草,最是人马俱疲,这也是匈奴深入中原劫掠的原因之一。
但冒顿却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在见到汉军大众后,故意败走,将精锐尽数隐藏,沿路只留下羸弱士卒马匹,不断引诱汉军追击。
高祖皇帝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哪怕己方将士也被严重冻伤,仍然不断催促进军,甚至为了不错过机会,竟率领骑兵脱离了步兵,率先抵达平城,驻扎在白登台。
而在这里,冒顿单于突然率四十万骑涌来,将白登台围了个水泄不通,整整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眼看着高祖皇帝才统一中原两年多就要丧命于此,匈奴却在这时放过了高祖皇帝和汉军。
究其原因,为了解白登之围,大汉可以说耻辱至极,和亲、岁奉、互市……甚而汉匈约定为兄弟,但以匈奴为尊。
数十年里,匈奴方面始终握有主动权,每当欲望膨胀有所需求,便主动撕毁和亲之约入侵大汉边城,成为大汉数代君主无止无休的噩梦。
而齐襄王复仇,指的是春秋时期有个纪国,早年间的纪侯曾经在周天子面前说过齐国的坏话,导致齐哀公被烹杀,九世以后,齐襄公跑去灭了纪国,这便是公羊家阐发《春秋》大义的“纪侯大去其国”,“九世之仇犹可报也百世可也”的大复仇理论的根本。
以大复仇来合理陛下十数年汉匈连绵战争,也亏董仲舒能想的出来。
至于导致大汉百姓穷苦的最大原因,却是只字不提。
刘彻的脸色显然好转了不少,语气也越发温和,“那么多的委屈,那么多的艰难,你们是怎么做过来的?”
董仲舒的眼睛刚好湿了,“一个‘敬’字,一个‘诚’字,但凭这两个字做去。”
“敬、诚,这是世间的大道理,但有些时候,大道理并不管用,事已至此,说些实在的心里话吧。”
刘彻点点头,又摇摇头,微仰着头,望着远方的难民迁徙之景,无限的悲凉,内心的自省,都让龙体越发沉重。
下世的光景,似乎隐约可见。
孝文帝之寿四十有六,在位二十四年,孝景帝之寿四十有七,在位一十六年,而他三十有六,就已经在位二十年了,恰好是孝文帝、孝景帝的中数。
见陛下渐有了“退”意,董仲舒知道不能再说“大道理”了,恳切地回道:“陛下这样问臣,臣就只好说些不恰当的话了。”
“你说。”
“国朝以孝治天下,天下便是一家,大汉朝一百多郡,几千万臣民,就像这一家的子女,陛下就是这一家的父祖,为人子女者,能忍则忍,该瞒则瞒,实在顾不了,哪怕苦一苦自己,也不能屈了君父。”
董仲舒的身上,满是儒家人臣的风范,潸然泪下道:“十数年来,是臣等没有顾好这个家,才屈了君父,这是臣等的过错。
陛下天质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舜、禹、汤,百废俱举,此则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
陛下之雄才伟略天下臣工皆慑服之,今贸然言退,天下震惊,太子年幼,必然举止失措,进退皆难。
伏望我陛下善养龙体,然后回宫视朝,举百废而绝百弊,则我大汉粲然大兴可望,千秋万世以后传之子孙,则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刘彻动容了,振作着想要坐起,可身子还没有坐直,又道:“现在,朕连这南阳郡中的流寇大盗都解决不了,又何以言举百废而绝百弊。”
宛城外二十里亭血战后。
南阳郡中的大盗梅免,白政,暂时是退了,可不代表放弃了,一直就在盯着南巡队伍,抽冷子就来个狠的。
作为天子,人在此地,却连一郡之患都难以平息,又何以治国平天下?
董仲舒知道属于自己的劫难正式开始了,但也是儒家的劫难,陛下不能退,他们也没有退路,沉着声音,“陛下,微臣愿往贼巢,招安群盗。”
“招安?”
“微臣若不能说降梅免、白政,甘愿受死。”
“朕不是不信任博士,只是……”
“只是微臣有一句话必须明言陛下,微臣如若完成使命,望陛下日后对读书人稍加尊重,委以重任。”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24/1111100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