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陛下的恩情利滚利,永远还不完!
当蒙古其余四部来到察哈尔部时。
延绥军镇之内。
兵卒正在清点成群结队的牛马羊以及粮草。
这些都是昨天带回来的战利品。
若是把这些战利品全都留在军镇的话,倒是够军镇里的这两三万名士卒吃上很久了。
但若是将其放在整个延安府的话,那就又有些不够看了。
不过不管怎样。
收获的时刻总是令人喜悦的。
此刻的延绥军镇内无数士卒,端的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皇帝亲征一举歼灭鄂尔多斯部,还带回来如此之多的战利品。
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不过也并非是军镇上下所有人都被喜悦给冲昏了头脑。
就像李自成与张献忠。
此刻二人正站在城墙上,焦急的眺望着关外的茫茫草原。
二人想起陛下让张仪前往草原离间之举,心里就是不免忧虑。
原因无他。
未知的事物总是让人感到恐惧的。
张仪已经离开军镇快有一天一夜了,他到底办成这事没?
万一没谈拢的话,那草原剩下的五部会不会直接联手来犯?
若是谈拢的话,后续又该如何处置与剩下五部的关系?
是拉拢一派打一派。
还是说利用察哈尔部和其余几部之间的矛盾,火中取栗?
屁股决定脑袋。
李自成和张献忠跟在陛下身边的时间虽说才几天而已,但思想已然在飞速进步。
现如今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自然也是有所不同。
就在两人焦躁之时,关外终于传来动静。
只见昨日离去的张仪带着一众人马正朝这边奔袭而来,手中还高举着一颗头颅。
头颅的主人显然就是额璘臣!
二人对视一眼,赶忙跑下城墙拦住张仪。
虽然张仪进城之时口中已然在高呼:“额璘臣已死!察哈尔部与其余四部已被成功离间!”
但李自成与张献忠还是硬拽着他。
把这次出关谈判的细节给问了个底朝天。
等张仪说完其中始末。
李自成与张献忠二人对视一眼后,皆是眉头微蹙。
怎么等到开春之时就要再给他一百万两银子?
还有其他布帛、铁器.不计其数?!
倒不是说他们二人真觉得以陛下的性子会给这些东西,而是这其中的期限太短了。
从现在到明年开春,满打满算也就几个月的时间而已。
几个月说短不短,但真想干些什么确实有点不够看。
在延绥军镇众人的设想中。
原本是想着能争取到一两年的发育时间。
这样的话陕西便能缓过来一口气,然后他们便可以主动出关,侵袭蒙古诸部。
但现在,只有半年不到。
半年时间,恐怕连让军镇内的士卒体魄强健起来都做不到.
恰巧此时,军镇里传来牛羊叫声。
二人转头看了一眼那被俘虏来的成群牛羊,轻轻叹了口气。
可惜。
若是将这些劫掠来的粮草牲畜全都用于改善士卒体魄的话。
倒是可以培养出来一批战兵。
但问题是这些东西放在整个延安府实在不够分呐。
两人同为底层出身,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全把粮食供应给军镇,延安府里的百姓成片饿死吧?
看着张仪前去陛下行宫禀报消息的背影,李自成与张献忠二人皆是陷入了沉思。
陛下究竟会如何处置接下来的边关大局?
在二人看来。
恐怕明年开春时的那批封贡怎么都是要给出去的了。
如此一来,方才能再度维持边关稳定,为军镇发育争取时间。
但怕就怕林丹汗此人反复无常,到时候再整点什么幺蛾子出来。
就在两人思索之时。
刚刚去陛下行宫汇报事宜的张仪去而复返。
来到两人面前高声宣喝道:“陛下旨意!”
“将鄂尔多斯部一切粮草牲畜用于延绥军镇练兵事宜,李自成与张献忠二人协助孙传庭治理军镇。”
“等明年开春之时,出兵歼灭察哈尔部!”
李自成、张献忠:?
把全部粮草牲畜用在练兵上,确实是能培养出来一批战兵。
那受灾最重延安府的百姓怎么办?
这个问题他们二人今天早些也问过孙传庭。
但孙传庭当时看着草原上的那些俘虏,给了他们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
然后就带着那批俘虏离开军镇了.
还有开春之时出关歼灭察哈尔部,听上去确实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察哈尔部虽为六部中实力最强,但实则也没比鄂尔多斯部强到哪去。
鄂尔多斯部都能灭,还灭不了察哈尔部?
不过若是届时其余四部前来驰援的话
似乎是看出二人的忧虑,张仪笑着开口道:
“二位的担忧陛下早已料到,所以陛下特命我在明年开春之前不断离间草原各部之间的关系。”
“有了额璘臣之事,现如今其余四部与察哈尔部之间已是彻底离心离德。”
“届时只需稍微用些手段,察哈尔部便会彻底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李自成与张献忠听着这话,心头不免又是猛的一跳。
陛下在出征之前竟然连这些都算好了?!
随即。
二人望着关外的茫茫草原,心中已然开始振奋。
这么多年了。
一向都是各种异族南下劫掠大明。
而从现在开始,攻守之势彻底异矣!
张献忠李自成二人望着正在清点战利品的军镇士卒,忍不住出声高呼道:
“陛下旨意:明年开春之时,荡平察哈尔部!”
所有士卒听着这话先是一愣。
没有人比他们更想回报陛下的恩情了。
而又没有什么,比荡平异族能更好的回报这份恩情。
但问题是,他们战力确实不行。
不过看着自己手中正在清点的牲畜和粮草。
众人随即反应过来,有这些东西不就能吃得饱饭了?!
训练他们不怕苦,作战他们不怕死。
现在后勤更是跟得上了,哪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片刻之后,这句口号在军镇一传十十传百,数万士卒皆是跟着振臂高呼:
“报效皇恩!明年开春,荡平察哈尔部!!!”
“.”
延绥军镇,喊声震天。
而此刻的草原之上。
其余四部的首领听着额璘臣已死的消息,皆是遍体生寒。
林丹汗你个婢养的杂种动手杀人.也找个不那么离谱的名头可以吗我操你妈的?!
鄂尔多斯部的势力在察哈尔部南方。
额璘臣他不往南跑往北跑?!
他跑去那里干什么?
准备一声令下,让那边的各种小部落推举他做大汗吗?
你找个这么招笑的借口来杀额璘臣,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四部首领对视一眼。
皆是带人默默离去。
原本听说鄂尔多斯部被明朝偷袭,他们便火急火燎的赶过来商谈联手抗明事宜。
毕竟谁也不想有个明朝在自己身边虎视眈眈,这样的敌人必须要联手灭掉才行。
但现在。
谈你妈去吧!
草原六部或者说成吉思汗的六子,现在已经变成了五子。
林丹汗此举又是彻底表明了五子不行。
谁敢跟他这样的人一起联手抗明?
既然这样。
那他们四个就回去搞个四部联盟。
让察哈尔部独自面对.林丹汗这婢养的好像还接受明朝封贡了!
他妈逼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样一来其实也好。
以他们对林丹汗的了解。
知道林丹汗此人绝对不会老老实实接受封贡,期间肯定会各种小动作不断。
但看那个明朝皇帝的行事风格,就知道此人绝对不是能吃下这种亏的主。
到时候就让察哈尔部独自面对明朝去吧。
反正他们剩下四部离明朝更远,战略纵深也足够深。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
林丹汗此举,等于是将他们四部彻底给强力糅合在了一起。
以往他们四部之间也各有矛盾,根本没法同心并进。
但现在,一有林丹汗二有大明朝。
他们想不联手也不可能了。
只要他们不再去主动招惹大明朝,然后再防着察哈尔部。
那凭借着这些年频繁南下劫明的积累,他们至少短时间内是不会有什么生存危机的。
林丹汗,老子们倒是谢谢你了。
接下来老子们就在家里等着看你怎么把自己给玩死!
四部首领最后转头看了一眼察哈尔部的大汗营帐,愤恨转身离去。
而林丹汗也果然不负众望。
此刻的他正在大汗营帐之中,一边目光贪婪的盯着张仪昨日送来的各种金银财宝。
一边又在脑海中不断思忖着自己的宏图伟业。
招笑的明朝皇帝,真当老子不知道你肚子里在打着什么算盘?
想通过封贡之事,换取陕西的发展时间?
以为老子看不出来?!
不过看在那一百万两银子以及大批辎重的面子上,林丹汗还是愿意在明年开春之前不去骚扰边关了。
几个月时间而已,衰败不堪的延绥军镇又能怎样?
而且你陕西在发育,那我草原难道就不在进步了吗?
在林丹汗看来。
明朝皇帝之所以能一夜歼灭鄂尔多斯全部。
那全是因为额璘臣此人一点防备之心都没。
再加上皇帝身边的那些亲兵精锐各种原因纠结在一起,方才导致了这种结果。
但是。
那我就要问你了。
明朝皇帝能不能一直留在陕西,他是不是还要回京城?!
他的那些亲兵能不能留在陕西驻扎,他是不是才登基两个月?
他回京城了之后,陕西是不是还会变得跟以前一样?
顶多靠着鄂尔多斯部的那些战利品稍微好过一些?
就凭延绥军镇里那批奴兵,他们怎么抵挡蒙古铁骑的脚步?
嗯?!
回答我!
所以对于林丹汗来说,只要等明朝皇帝离开陕西,那他的日子就依然和以前一样。
该抢抢,该杀杀。
而且林丹汗已经做好了打算,等明年开春拿到那笔封贡之后。
他还要立马派出兵马进攻延绥军镇。
原因无他。
想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不打出自己的统战价值,怎么才能从明朝那里获得更多的封贡呢?!
到时候,他就要让明朝皇帝见识见识。
什么叫做真正的黄金家族血脉、成吉思汗后裔!
至于明朝皇帝会不会派人像奇袭鄂尔多斯部那样对他们察哈尔部,林丹汗一点都不担心。
额璘臣纯粹是大意丢小命,他派人做好侦查工作,开春之前再大加练兵不就行了?
想到这里。
林丹汗看着自己身前的一箱箱财宝,不由得放肆大笑起来。
至于今天那愤恨离去的其余四部首领?
林丹汗根本没把他们那些人放在心上。
等他从明朝皇帝那里弄来更多的银子后,便要着手于对付他们了。
毕竟只有真正统一了蒙古,他才是真正的大汗。
陕西境内。
延安府和延绥军镇的交界之地。
此刻正是一天正午,日头最盛之时。
田地里一名浑身被晒的黢黑的老翁正在费力的挥动锄头。
老翁名为张三六,五十出头的年岁但老的却像七八十岁,脸上满是和脚下土地一样深邃的沟壑。
张三六自幼在延安府长大,一辈子都靠种地而生。
按理说。
在这种毒辣的日头下,是不应该还下地种田的。
但没办法。
为了活下去,即使太阳再毒,也得埋头苦干。
因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就这么几天。
虽说旱灾依然没有缓解,但哪怕只有以往三成、甚至两成的收获,那也多少有收获不是吗?
张三六抬头看了一眼太阳,无声的叹了口气。
他知道自己恐怕是撑不过这个冬天了,自己播种下去的这些种子,他也看不到收获的日子了。
毕竟他已经够老了,老到每挥舞一次锄头都要歇上好一会儿才行。
估计要不了多久,他就会累死在这田地之间。
但之所以他还在做这些“无用功”。
是因为他想给延安府的后生们多留一点活路。
如今的耕地之上,并非是只有像张三六这样的老头在奋力刨地。
更多的还是年轻许多,二三十岁的青壮劳力,也在地里卖命干活。
皇帝来了延安府之后,不光让他们吃上了好些日子的饱饭。
还把延安府里那些被士绅官吏抢走的土地,又重新分给了他们。
这个时候不卖命种地那还是人吗?
真等着皇上一直发赈灾粮啊?!
延安府里的粮食储备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这些种地的还能不知道吗?
哪来的那么多粮食发?!
就算每个人都少吃点,大家互相帮扶着能撑过今年冬天。
那明年呢?
还想着皇帝一直留在陕西给他们发粮食?!
所以延安府内的农民们,此刻皆是在田地里顶着烈日挥舞锄头。
看着远方正在卖力耕种的小黑点,张三六甩了甩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继续扛起锄头。
死之前吃了那么多顿饱饭,还亲眼看见了皇帝圣驾,而且还给后生们留了一线生机。
这辈子值了。
就在张三六埋头种地之时,前方延绥军镇方向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张三六抬头一看,竟看见几人骑着马身后带着一群人正往这边赶来。
而那骑马之人身后跟着的,竟是他再熟悉不过的蒙古面孔!
霎时间张三六心中大骇。
蒙古人怎么会从边关过来?
皇帝不是去了军镇吗?!
难道说皇帝也没能守住边关?!
张三六浑身颤抖,再也顾不得思考太多,他用尽全身力气,举起锄头向前方那队人马跑去。
“蒙古人我操你们妈!!!”
张三六已经顾不得许多了,好不容易有了一丝生的希望,可现在却又一次被蒙古人击溃。
而且皇上甚至都可能遭遇了不测!!
张三六咆哮着,向那群人发动了此生的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冲锋。
“诶诶诶?!!老伯你要干什么?我可是陛下身边的锦衣卫!不是什么蒙古人!”
张三六听见这话,身形猛地一顿。
他定睛一看,这才发现为首几个骑马的竟然都是锦衣卫。
而身后的那些蒙古人.则都是被绳索绑着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
显然不像是来入关劫掠的。
这.什么情况?!
看着张三六一脸懵逼的模样,那锦衣卫也是赶忙开口解释道:“老伯,以后延安府的耕地就不用你们来种了!”
张三六:?
我不种谁种?!
“皇上率人歼灭了套虏中的鄂尔多斯部,从那里抓回来好几万俘虏,今年延安府的秋播就由他们来干!”
张三六:???
张三六满脸呆滞听着这个消息,根本反应不过来锦衣卫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皇上带人歼灭套虏?!
还抓回来几万俘虏??
然后让这些俘虏给我们种地?!
这都什么玩意儿?!
看着呆愣在原地的张三六,锦衣卫也是摇了摇头:
“好了老伯,你快回去休息吧,我还要带这些人下地干活呢。”
张三六如同行尸走肉般的让开道路。
直到现在,他还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接下来。
锦衣卫带那帮俘虏来到田地之间,而不出所料的又是围过来一群农民。
面对着这些懵逼群众,锦衣卫也是极有耐心的解释道:
“诸位乡亲父老,陛下说了,今年延安府的地就不用大家种了,全由异族来种!”
“那种地的事是咱们汉人该干的吗?”
“大家回去后好好修养生息即可!”
“等到明年开了春,真正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一众刚刚还在田地间奋力劳作,皮都被晒脱了一层的农民们听着这话,不由得面面相觑目瞪口呆。
但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
就只见那锦衣卫又转头望向身后的一众俘虏,用一股非常地道老北京话开口对那些异族喝斥道:
“告诉你们,别不服气。”
“自打我们皇爷出关的那一刻起,延安府的今年的地就全由你们异族给我们种完了!”
“延安府的汉人就是爷!每天除了吃就是喝,没别哒!”
一众俘虏哪里还敢说什么。
从昨天到现在。
但凡有哪个人表现出一点不老实,全都直接被拉出去屠了。
现在。
明朝皇帝都把地免费给他们种了,他们怎么还能不感恩?!
怎么还敢不感恩?!
一众人立马痛哭流涕的欢呼雀跃起来。
“呜呜呜明朝皇帝圣明!把明朝的土地免费给我们种,陛下的恩情生生世世还不完!呜呜呜!”
.
o./.o./.o./.o./.o./.o./.o./.o./
办差的锦衣卫看着这一幕,满意点头。
怎么着,皇爷都对你们这么好了,难不成还有人想不感恩不成?
不感恩你试试?!
而周遭一众围观的汉人百姓,看见这一幕也是如梦初醒。
纷纷扔下手中农具。
接着痛哭流涕的欢呼雀跃起来。
.
o./.o./.o./.o./.o./.o./.o./.o./
这下真是陛下的恩情利滚利,永远还不完了!
晚点还有一章,求个月票or2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21/1111102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