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秀吉的五个议和条件!
茶茶想到母亲的养子,当年那个叫秀山丸的孩子,就是如今的明国使臣,不禁感慨世事真如梦幻一般。
甲斐姬却是说道:“上様,以在下看,朱稚虎不想说出真相,并没有承认的意思。他对日本很有好感是真的,思念养母阿市也是真的。”
“可他是明国大臣,在明国身份尊贵,肯定不愿意暴露和阿市的关系,以免影响自己的仕途。”
“如果他不承认,上様会主动挑明吗?”
秀吉趺坐蒲团,扶着檀木脇息,眼睛微眯的说道:
“他不愿意承认,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啊。毕竟明国的状元,在轻视武道的髯虏(明人)看来,是极其荣耀的功业。他们有一句可笑的话,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嚯嚯嚯!”
“稚虎还是个少年,他得到明国连中三元的耀眼功名,怎么可能放弃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呢?”
茶茶说道:“臣妾愿意亲自出面,耐心劝劝他。可是,如果他愿意承认是母亲的养子,愿意留在日本的话,上様愿意给他一块封地,让他继承浅井家或柴田家的家名吗?”
秀吉沉吟道:“根据《甲州法度》等武家诸法度,直接分封的话,还是有些勉强了。毕竟土地都已经有主,也没有被剥夺封地的大名啊。”
“不过,他是明国状元出身,资格和官品都很高了。如果他能弃明投日,为丰臣家效力,愿意出任目付、蔵奉行等职,余可以封他做二十万石高的大名。”
二十万石高,其实只是一个小大名。可就算石高不多,那也是大名啊。这已经是秀吉看在茶茶和阿市的脸面,最大的恩泽了。
茶茶不禁有点失望。只有二十万的石高啊,真的太少了。
她其实也是有私心的。
她已经怀孕,八个月后就要生产了。如果是一个儿子,那就必须争夺若君(继承人)了。总不能让秀次那个家伙,到时还霸占关白的位置吧?
如果有一个既有能力又有实力的“弟弟”相助,那么外援就更强了啊。等到上様死了,大名们虎视眈眈,孩子肯定还小,也更需要舅舅帮忙吧。
眼见茶茶有点不高兴的样子,秀吉嚯嚯一笑,立即对娇妻做了一个鬼脸,笑容有点滑稽的说道:
“茶茶,你不要不高兴啊。二十万石高的领地还少吗?不过,若是他按照余的要求,达成和谈的话,就当他为日本立下大功。那么,余就封他为一百万石高的大名!”
茶茶闻言眼睛一亮,赶紧问道:“让他促进和谈?上様需要什么样的和谈条件呢?要封他在哪里呀?”
丰臣秀吉的笑容一敛,变脸一般神色肃然,说道:“长政,你把余草拟的五个和谈条件,说给淀殿知道吧。”
“哈依!”长政鞠个躬,然后正色对茶茶说道:“淀殿様,太阁大人今日草拟的五个和谈条件,是这样的。”
“第一,明国嫁公主给天皇陛下为妃,必须是真公主,不可用普通宗室女冒充顶替。”
“第二,割让整个朝鲜八道给日本。明国必须承认神国对朝鲜的占领。”
“第三,恢复明日贸易,允许日本商船赴宁波、福州通商。”
“第四,朝鲜王李昖,世子光海君,送到日本做客。”
“第五,明国需派二品以上大臣,赴日交换誓约文书,承认两国地位平等。”
如果朱寅在场,听到这五条,只怕会气的笑出来。
历史上的丰臣秀吉,对明和谈时搞出了“秀吉七条”。如今秀吉风头正盛,还没有在朝鲜吃亏,态度更是狂妄,这五条比历史上的“秀吉七条”更加霸道。
“秀吉七条”是割让朝鲜南方四道,吞掉半个朝鲜。
这个“秀吉五条”则是要吞下整个朝鲜!
朝鲜国都没有了,自然也就少了“朝鲜臣服于日本、发誓永不反日、年年朝贡”这一条。
还少了“明国封秀吉为日本国王”这条。因为这一条,本就不是秀吉的自己的意愿。
就是茶茶和甲斐姬,听完这五条也愣住了。
“上様。”茶茶一对好看的蛾眉都可怜兮兮的皱起,小心翼翼的说道:
“臣妾虽然不懂军国大事,可是这种条件,大明…不,明国真的会答应吗?”
“让秀山丸促成这种和谈才算立下大功,是不是太过艰难了呢?”
甲斐姬也忍不住插话道:“上様,在下也以为,明国是不会同意的吧。毕竟他们还没有出动大军入朝呢,怎么也要打几场败仗,才有可能同意啊。”
“就算稚虎君愿意暗中帮助日本,可是这种条件的和谈,稚虎君怕是很难促成,又怎么能借此立下大功呢?”
秀吉又像换了个人似的。他不看两位侧室,而是看向屏风上自己高大的影子,声音带着金石之音,铿锵有力:
“那么,就继续打下去吧。神国武士受到八幡神和毘沙门天的保佑,勇猛无敌,在朝鲜势如破竹。明国又能如何呢?”
“明军进入朝鲜,等待他们的,将是神国大军的雷霆之力。等到那时一溃千里,就会知道这五个条件其实很厚道了。”
“到那时,稚虎君再出面促合的话,也就易如反掌。等到明国答应议和,余就兑现承诺。”
他当然知道茶茶的心思。所以为了自己可能拥有的儿子,他不介意重用朱寅,给朱寅一个获封百万石高大名的机会。
他很欣赏朱寅的才能。有茶茶的关系,如果朱寅效忠丰臣氏,辅佐他的儿子,将来完全可以接任石田三成和浅野长政的位子。无论是奉行还是家老,都很有希望。
长政听到秀吉的话,却是微微一笑。他当然清楚,太阁想征服的不仅是朝鲜,更想征服明国。
甚至征服明国也不是终点。等到征服明国,就利用明国的人力物力,再征服天竺国和南洋各国,真真正正的布武天下,八纮一宇!
蒙古人能做到的事,神国为何就做不到呢?
甲斐姬说道:“上様所言,那是以后的事情了。可是眼下,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稚虎君呢?只是当做不知道吗?”
秀吉早就心有成竹,毫不迟疑的回答:
“他不愿意泄露,那就不要挑明。只要是不过分的事情,就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吧。监视他的忍者先撤回来,暂时不要刺探他了。”
“他的身份是明国使臣,无关利害的事情,就不要让他为难了。只要他做事有分寸,就不要限制他的行动。”
“他是明廷少有的主和派大臣,不要破坏他对日本的感情,尽量对他行以方便,让他知道日本的友善。等他回到明国,如果能身在明国心在日,定期为日本提供明廷机密情报,那不是好事么?”
秀吉果然是手段诡谲的厉害人物,可谓步步为局,将朱寅是阿市养子的身份价值,利用到极点,计算人心是信手拈来。
倘若朱寅真是阿市养子,对日本很有感情的话,那么秀吉这步棋就真走对了。
可惜他不知道,朱寅并非阿市养子,对日本更不仅只是没有感情。
长政抚掌笑道:“太阁殿下真是高明啊。那么,稚虎君就身在曹营心在汉,哪怕在明国也能为日本效力了。”
他还有话没说,那就是秦桧的故事。
因为这个比喻似乎有点不妥。毕竟神国不是金国那样的蛮夷啊。
秀吉又问:“长政,余还有事情问你。朱寅这此专门带来几十个密宗高僧,你查出什么没有?”
长政道:“这些高僧本是在北京传法的,明国皇帝很信任他们。朱寅请求皇帝,要求带僧团来日本。朱寅的意思是,神国受到南蛮基督教的侵染已经很严重了。”
“他认为这是信长公当年对基督太过宽容,却又大大削弱佛家,导致基督趁虚而入。”
“所以,他就请求皇帝赐予皇家寺庙的僧人,来日本弘法。朱寅曾经对僧人说,日本是礼敬三宝的文教之国,可惜如今有夷教之患,希望高僧们到了日本,帮助日本抵御南蛮夷教,保护日本民心不为南蛮蛊惑,坠入魔道。”
“这些话,是僧人们在馆舍中交谈说起的。”
秀吉忍不住赞赏道:“稚虎君真是个有心人啊,不枉费在日本长大。他对日本的情感,真是发自肺腑呢。”
说完他的目光有些冷厉,“日本忍耐那些南蛮已经很久了!之前信长公为了他们的铁炮和大筒等物,不得已纵容他们,允许他们传教,贸易。结果搞成什么样子了?九州岛都快成南蛮的教区了。”
“再这么下去,神国还是神国吗?这些南蛮居心叵测,迟早会酝酿大祸。人心要是坏了,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甲斐姬道:“还请上様多多忍耐吧,皈依夷教的大名、豪族、武士、国人众,还有町人、农民,那是数不胜数啊。眼下这九州诸国,夷教更是深入人心,若是动了他们,日本一旦混乱,那么朝鲜战事…”
“五年前,上様颁布《伴天連追放令》,要求所有传教士限期离开日本,结果呢?结果他们不但不离开,还勾结大名裹挟民意,影响上様一统日本的大业。”
“若不是上様及时妥协变通,他们也不会为了交换,支持上様统一日本。”
秀吉摆摆手,“余心中有数,不会硬来。解决南蛮夷教,还是要靠八百万神灵,靠佛祖菩萨对人心的教化。朱寅想的很周到,说明他是真的担心日本,这些密宗高僧,来的很是及时啊。”
“就让他们待在九州岛吧,修建几座密宗大庙好好供养,和南蛮夷教抗衡。九州岛是日本的,不是南蛮的。”
长政又道:“使团还有一群蛮族武士,看上去很是彪悍,应该是明国辽东的女真野人。”
秀吉皱眉:“女真野人?他们来做什么?日本不欢迎他们。”
长政神色不屑的说道:“从使团属官那里探知的理由,原来髯虏(明人)懦弱,加上要借道兵荒马乱的朝鲜,而使团人数又有限制,护卫数量不多,为了自卫,就干脆雇佣一群归化明廷的女真野人。”
秀吉笑道:“这就是轻视武道的下场。若是髯虏尚武善战,何须雇佣一群野人护卫?”
“明朝无道之国,髯虏之将,怯懦无能,一击可破。朝鲜犬羊之辈,纸糊之师。这次征朝入唐,优势在我啊。”
“嚯嚯嚯!”长政也笑了起来,“诚如太阁所言,朝鲜人愚昧如鹿豕。估计很快,就会传来朝鲜王被擒的捷报了。”
秀吉道:“告诉长束正家,这次接待明国使团的酒宴,办的尽量丰盛一些,即便是为了阿市的养子、茶茶的弟弟,也不要小气了。”
“哈依!”
………
夜已深沉。
表演了一晚上的朱寅坐在茶室,目光幽幽。
想出冒充阿市养子这一招,还是吴忧给他的灵感。还在国内时,吴忧就说起过很多关于忍者的事。
她提起过一个叫秀山丸的小忍者,也是她的师兄,同在那身份神秘的华人忍者,服部春秋门下学习忍术。
秀山丸十分聪明机敏,是一群孤儿小忍者的大哥。为了摆脱服部春秋的控制,他趁服部春秋外出时,发动孤儿们一起反抗服部春秋。
他给众人打气说:我其实是阿市夫人的养子,我母亲虽然离世,却还有很多故旧,都是大人物。
只要你们跟随我一起造反,杀了师父服部春秋,逃出这个忍者村落,我就带你们去见那些大人物,让你们过上富贵日子,不愁没有前途。
为了让众人信服,他还说了很多关于织田家、柴田家的往事,听着非常真实,不像是说谎。
眼见他可能真的来历不凡,出身尊贵,小忍者们决定跟着他干,计划一起杀了师父,逃出忍者村落。
然而就在这群孤儿被秀山丸说服,准备联合反抗服部春秋之时,突然有个叛徒出卖了他们,将秀山丸的计划密报给师父。
有了那个小叛徒的出卖,服部春秋立刻将还在策划中的反抗粉碎,只惩首犯的抓住了秀山丸。
为了以儆效尤,秀山丸被服部春秋当着所有孤儿的面,以谋反犯上、大逆不道之罪,将秀山丸斩首。
那来历神秘的服部春秋还警告所有人,不得传播秀山丸是阿市养子之事,那是秀山丸编造的谎言。
朱寅听吴忧说起这个故事后,却觉得秀山丸的话可能是真的,或许不是编造。
于是他立刻下密令,指使在日本的虎牙组织,调查阿市养子之事。若有可能,最好能找到阿市的遗物。
命令直接通过海路传达。朱寅刚到朝鲜时,日本的虎牙组织就接到密令,组织调查了。
不到一个月,就有了结果。
他刚在博多湾的遣明使码头上岸,已经在此等候的家人,就送上了关于阿市的情报,以及一份好不容易搞到的遗物。
朱寅把玩着一柄精致的匕首。这就是阿市的遗物,短刀吉光。
织田信长的妹妹,茶茶的母亲,战国第一美女阿市,就是用这柄短刀自刎的。
阿市的近侍お静、阿波等人,大多数忠心殉死。可是有个叫“吉野太夫”的侍女,却带走了阿市的贵重遗物和养子秀山丸。
吉野太夫是个游女出身的人,是阿市身边的近侍之一,可是此人并无节操。
她带走阿市遗物是为了奇货可居的卖个好价钱。带走秀山丸,是因为忍者组织最喜欢培养孤儿。
吉野太夫在敦贺港乘船出海,来到了九州岛的丰后国。
最后,阿市的遗物高价卖给了丰后国的大友宗麟。
大友宗麟又将其中的短刀,作为礼物送给圣保罗大教堂的主教范礼安。此人是耶稣会的骨干,也是大友宗麟的好友。
大友宗麟就是在他的影响下,接收基督洗礼,皈依教会,成为基督大名的一员,还取教名为“弗朗西斯科”。
圣保罗大教堂是日本最大的教堂,而范礼安也是耶稣会在日本的教士长,所以该教堂被耶稣会和东印度殖民当局,视为所谓“日本教省”的主教堂。
范礼安也就成了所谓的“日本主教”。
早在二十年前的万历元年,范礼安就被任命为耶稣会印度、日本、中国教区的巡察使,负责远东地区的传教计划。
此人以九州岛为中心,利用耶稣会和东印度殖民当局的金钱,在日本大肆传教。不但修建很多教堂,还建立神学院,甚至派遣日本学生去欧洲留学访问。
他鼓吹“日本是东方最优秀的种族”,建议欧洲支持丰臣秀吉统一日本。试图利用日本,来影响中国接受基督教。
他还指导在中国沿海的传教,和濠镜(澳门)的葡澳当局也联系密切。和在广东传教的利玛窦也经常通信。
范礼安这种影响力很大的耶稣会高层,朱寅当然不会放过。早就被列为虎牙的重点目标名单。
这就是为何虎牙这么快就找到阿市的短刀。因为范礼安一直就在虎牙的监视中,没有秘密可言。他身边的日本仆人中,就有虎牙的眼线。
而且范礼安住在九州岛。虎牙特务不需要去本州寻找线索,节省了很多天的时间。
不过,范礼安自己并不知道,吉光短刀的主人是谁。对他而言,这只是大友宗麟送的厚礼而已。
他身边的日本仆人盗走了短刀,他或许还没有发觉吧。
朱寅将短刀放在案上,眼前似乎出现阿市自刎的画面。
他故意用假情报,误导日本人猜测自己是阿市养子,可不是为了继承什么政治遗产,更不是要当日本人。
目的只有两个。
一是争取对方信任,最大限度的获得使团的活动自由度。
这一点很重要。
无论是去京都,还是拜访谁,接见谁,平安归国…等等,要想完成不虚此行的布置,就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
否则的话,对方这不同意、那不同意,处处受限,他就很难有所作为。
二是借势布局!
秀吉狂妄自大,不把大明放在眼里。自己这个天朝国使,也就无势可用。
没有势,做任何事都不会顺利。
借到势,就等于借到这股东风,事情就会顺利的多。
日本人极其重视出身来历。光是花钱贿赂是不够的,还要有身份光环的加持,善于利用各种势力。
这一套虚虚实实的招数下来,对方想必确定自己就是阿市养子了。
朱寅将短刀小心的收起来,然后躺下休息。虽然榻榻米睡的很不习惯,但他还要装出习惯的样子。
夜里,是不能和属下秘议的。因为黑暗是忍者最好的掩护。
他早有交代,只能在白天商量要事。
虽然他肯定,秀吉等人不会派刺客暗杀自己,可他还是很小心。
日本如今情势很复杂,可不止秀吉一方势力。
不排除有人,希望明使立刻死。
晚上睡觉都要闭一只眼啊。
夜半时分,月亮已经沉了下去,朱寅的卧室中,不知何处出现一道黑影。
这道潜入的人影,居然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就来到朱寅的房间。
黑影的手刚要举起,忽然他的身后幽灵般的窜出一条黑犬,速度极快。
饶是黑影经验丰富,反应迅速,此时也难以应对。他刚要闪避,就被幽灵般的黑犬从后面偷袭,胯下被黑犬一口咬住。
“啊——”黑影顿时发出一声惨绝人家的嚎叫。
十分的…惨烈!
PS:谁能猜到,刺客是谁派来的?出卖秀山丸的叛徒是谁?服部春秋又是谁?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20/1111080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