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嫡明 > 第316章 文长先生神机妙算啊。

第316章 文长先生神机妙算啊。


甲斐姬和浅野长政鞠躬表示了歉意,又关心的慰问了几句,重申一定要尽量调查,尽快给朱寅一个交代。

    朱寅看到他们鞠躬不止,也表示谅解和感激。

    甲斐姬又道:“太阁殿下说,稚虎君是可以让日本信赖的君子,请稚虎君无须再客气了,有什么要求尽快提出来。”

    朱寅道:“在下很久没有来日本了,希望出馆舍四处走走,看看风景。”

    甲斐姬嫣然笑道:“稚虎君请便。只要带上足够的护卫,保证安全,就请自由行动吧。”

    浅野长政取出一道秀吉签发的“御内书”,双手递给朱寅道:

    “这是太阁殿下给稚虎君的通行证,不会受到盘查和限制,只要不离开太远,都是没有问题的。”

    太阁已有命令,既然朱寅因为明使的身份,不愿意暴露阿市养子的来历,那么就尽量给予自由,暗中行以方便。

    “那就谢过太阁殿下了。”

    朱寅心头一松,暗舒一口气。他煞费苦心的误导对方,让对方推测自己是阿市养子,为的什么?

    原因之一不就是为了活动自由,尽量不受限制?

    现在对方答应,他的事情就方便多了。

    他双手接过盖了印鉴、上面秀吉签名的御内书,心中暗笑。

    “改日,在下去城中,专门拜谢太阁。”朱寅的姿态很谦和,没有大明使者的傲慢。

    正在这时,丁红缨走过来,献上一杆青玉烟枪,已经点燃了,香烟缭绕的。

    “老爷。”丁红缨一副侍女的神态,“福寿膏烧好了,请老爷享用,压压惊。”

    朱寅接过来,美滋滋的抽了一口,吞云吐雾,看上去飘飘若仙,带着说不出来的神秘意蕴。

    虽然这烟气的味道很像是鸦片,但其实根本不是。

    朱寅抽的是宁清尘调配的假鸦片,用来迷惑日本人的。

    这假鸦片用五成乳香、三成松脂、两成缬草根配置,不但看上去像鸦片,点燃之后的烟气也很像,不是经常抽鸦片烟的,仅仅闻到烟味很难区分。

    这种假鸦片当然不是毒品,更不会成瘾。当然,肯定也不好抽,比烟草难抽多了。可朱寅还是做出陶醉无比的样子。

    “还是抽大烟好啊。”朱寅笑道,“这一口下去,心中就平和安宁了很多,还带着淡淡的欣喜。不愧是皇上都喜欢的享受。”

    浅野长政顿时来了兴趣,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吞云吐雾的样子,他感觉很神奇。

    而且,这碧玉烟枪也很精美,一看就是贵重之物。

    甲斐姬也好奇的问道:“稚虎君,这是什么?还真是神奇呢。在下竟是平生未见。”

    朱寅吐出一口烟雾,一本正经的解释道:

    “这是明国…哦,大明皇帝赏赐的福寿云膏和碧玉烟枪,本是宫中御用之物。皇帝经常享用,身康体健,道心圆满。此物不但养生,也能修心养性。并非寻常之物,虽非仙饵,也算人间福寿之物,故名福寿膏。”

    “若是心神疲倦,或者身体病痛,只要吸食几口,立刻便能缓解,十分奇妙。”

    “皇帝赏赐给在下,在下吸食半年,颇觉妙用,感觉神清气爽。”

    说完又吧嗒吧嗒的抽了一口,吞云吐雾的十分拉风。

    在甲斐姬和浅野长政眼中,看上去很是潇洒飘逸,有股难以言喻的神采。

    就算一个长相气质很普通的人,一旦用这种烟枪吞云吐雾,好像也会变得不同了呢。

    “还真是神奇啊。”甲斐姬和浅野长政十分羡慕。

    朱寅自己都这么吸食,还说是大明宫中御用之物,他们当然不觉得有问题。

    朱寅有点汗颜的说道:“本来,应该送给两位一份,可惜皇帝只给了九杆烟枪,其中还有一杆赐予在下,就剩下八杆了。这八杆烟枪,是皇帝送给太阁的私人之礼。”

    “宣读国书时,在下会一起送给太阁殿下。”

    “除了烟枪,还有两百斤福寿膏,价值每斤十两白银,也送给太阁殿下。”

    两人听到这里,心中更是有点期待。

    十两白银每斤啊,这东西真是太贵了。等于一斤福寿膏,能换一千斤大米啊。

    他们不知道的是,朱寅不仅仅为秀吉、家康等人准备了鸦片,还是在清尘的帮助下,二次加工过的鸦片。

    可以这么说,朱寅带到日本送给日本大人物的鸦片,危害性比一般鸦片更大,戒断反应更大。

    万历皇帝使用的福寿膏,就是这种玩意儿。拜金帝不知道,他每天吸食的福寿膏,源头也在朱寅这里。

    秀吉已经五十六岁了,以他这个年纪和健康状态,抽个一年身体就会垮掉,怎么也要早死几年。

    秀吉要是垮了,日本可能重新陷入分裂。

    这种手段虽然很不光彩,可朱寅也是无奈。

    他不是想击败日本,他是想彻底征服日本。

    彻底的、全面的征服,而不仅仅是击败!

    军事上到底有多难?

    日本是个一两千万人口的大国,绝非什么弹丸之地、蕞尔小邦。而且已经统一,拥有数十万经历战火淬炼的军队。光是铁炮(火绳枪)就装备了三万杆!

    日本拥有亚洲规模最大、战术最强的火枪队,大明都没有这么多火绳枪,也没有这种体系成熟的火枪兵。

    日本面对外敌时凝聚力很强,又极其崇尚武力,加上拥有武士道和武士阶层,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

    不管是谁,征服日本都绝非易事。

    以大明如今的财力和军力,渡海征服日本太难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战略。

    可是朱寅很想完成这个战略,他不想给日本建立幕府、稳固统一的机会。

    否则等到日本的统一稳固下来,征服日本只会难上加难,代价只会更大。

    他在岱山和靖州搞出的新式火枪,虽然比日本的仿欧火绳枪先进很多,可说到底也还是使用黑火药的滑膛枪,没有降维打击的优势,本质上都是火枪。

    只凭更先进的火器和海外八旗那点人口,就想征服日本,那怎么可能?新火枪的技术门槛又没有那么高,日本完全可以仿造。

    到时他还怎么玩儿?

    所以,仅靠光明正大的军事手段,征服日本难度太高,代价太大。

    必须要使用阴谋手段和政治手段,千方百计、无所不用极其的削弱日本、分裂日本、瓦解日本,各个击破。

    冒充阿市养子,只是这步大棋的开始。或许两个月之后,秀吉和家康等人,就会痛彻心扉!

    甲斐姬和浅野长政做梦也没有想到,朱寅此时想的什么。

    要是他们知道这个少年心中转着彻底征服日本的念头,不知会作何感想。

    甲斐姬看着烟雾缭绕中的朱寅,再次鞠躬笑道:“稚虎君请便吧,你在日本…不是外人。”

    说到不是外人,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唯恐被周围的使团其他人听见。

    朱寅装出一丝愕然,随即似乎是心领神会的点头道:“让甲斐殿费心了呢,以后就请多多关照吧。”

    浅野长政将目光从碧玉烟枪上收回来,行了个浅折腰礼,说道:

    “那么,在下就先告辞了,赶着去追查刺客的线索。”

    朱寅行了个浅折腰礼,道:“那拜托阁下了。”

    …

    等到甲斐姬和浅野长政急于查案离开,德川家康、毛利辉元、前田利家、石田三成等大佬也到了。

    他们代表日本,代表太阁殿下表示歉意,送上了手土産(伴手礼),也表示私人的慰问。

    就是地位仅次于秀吉的家康,关东八州之主,五大佬之首,此时也带着关切之色,对着朱寅鞠躬道:

    “稚虎君受惊了。在鄙国发生这样失礼的事情,在下等人感到十分遗憾。请千万不要对日本产生误会啊。”

    “那些胆大妄为、不知大体的刺客,不能理解日朝和谈的重要,做出如此不可饶恕的蠢事,真是让在下等人为此感到羞愧啊。”

    “发生了这等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意外,实在是令人痛心。即便阁下安然无恙,我等也无地自容呢。”

    因为天冷,德川家康的桐纹阵羽织外面,还穿着一件貂皮披风,围着貂皮襟卷,戴着一顶折乌帽,就是手上也戴着手套,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

    朱寅猛然就想起乌龟,差点笑出来。

    家康一边说着客套话,一边好奇的打量朱寅的烟枪,目中满是探究之色。

    朱寅也只能对着这只老乌龟还礼,客气道:

    “家康公的话真是让我惭愧啊。我知道贵国有人不愿意中日和谈,才铤而走险的采用极端手段,但不是太阁和家康公等人的过失。”

    朱寅很清楚,德川家康只是说的好听罢了。此人圆滑,向来会做漂亮事,会说漂亮话,可他不会对自己的生死关心分毫。

    五奉行之首的石田三成也鞠躬道:

    “太阁殿下惊闻稚虎君遇险,惊诧莫名,愤怒不已。太阁已经下了御内书和黑印状,令我等严加督办,尽快破案。”

    “太阁几年前就颁布惣無事令(禁止私战)和刀狩令,对刺杀使臣之事当然更是无法容忍。此事应该是那些罔顾法令的流亡忍者所为。”

    相比家康,石田三成穿的就单薄多了,很有一些苦寒武士的架势,倒不是穿不起,而是故意穿的少。

    石田三成是秀吉的官僚之长,类似相国,负责财政与检地,推行《石高制》,监管日军的军粮后勤。

    他的话,是最能代表日本官方态度的。

    起码在礼节上,得知明使遇刺的消息后,这些日本顶级权贵表现的歉意满满,似乎无可挑剔。

    强力大名、位列五大老的前田利家、毛利辉元,也都说了类似的话,仿佛都很惭愧。

    可实际上他们的惭愧,主要来自无法控制突发事件发生的外交丢脸,而非朱寅本人受到威胁。

    他们和甲斐姬、浅野长政不同,不知道朱寅“是”阿市的养子,所以他们的诚意还不如甲斐姬等人。

    很显然,前田利家和毛利辉元,同样对烟枪很感兴趣。两人好不容易才压制住自己的好奇。

    怎么回事,明使用这个东西吞吐烟雾,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呢。应该不简单吧。

    虽然在武力上他们已经瞧不起大明,可是对于大明之物,他们向来觉得很高级。

    除了刀剑和火枪之外,丝绸、茶叶、瓷器、棉布、白糖…甚至那种春丹,都是明国的好啊。

    甚至就是明国的女子,他们都觉得比日本女子高级,因为更高嘛。

    那么,朱寅如今用的东西,肯定也是好东西吧?

    可是出于礼貌,以及强力大名的矜持和傲慢,他们又不能询问,以免显得没见过世面。

    朱寅当然也不会解释,说道:“在下初来乍到,应该分别拜会诸公,又怕不太方便。”

    他这话,当然是说给秀吉心腹石田三成听的。

    石田三成赶紧说道:“我等当然求之不得。稚虎君若是有暇,我等焚香备酒以待。”

    有了石田三成这句话,朱寅就可以去拜访德川家康等人了。

    这其实也正常。使臣的作用本来就是交际嘛。见见这些大老、奉行,促进和谈,又有什么好紧张的?

    德川家康笑道:“在下暂住在町市附近的德川阵屋,静候稚虎君光临。看样子要下雪了,刚好可以在在下的草庵茶室赏雪。”

    毛利辉元道:“在下也等候稚虎君去毛利阵屋做客。”

    这些大佬听从秀吉号令,临时来九州岛西南的名护屋城大本营参加军议,当然有临时住所。

    这些大佬的临时住所叫“阵屋”,其实就是名护屋城外的一个个独立行辕官邸,围绕着秀吉的本丸御殿,众星戴月一般。

    等于是日本最尊贵的一群大名护卫着秀吉,彰显“天下人”和“武家之主”的无上威严。

    家康虽然邀请朱寅去他的阵屋,可他自己在此也是“客”。

    他其实不愿意待在秀吉眼皮子底下,唯恐哪天秀吉就对自己动手了。可是秀吉一声令下,他就不得不离开关东乖乖来到九州,效力秀吉马前。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离开这里,回到自己的领地啊。

    …

    朱寅送走了家康等人,已经是上午辰时。用完了精致的使臣朝食,徐渭也来到朱寅的书院造。

    徐渭作为属员,当然也住在馆舍。他的房舍距离书院造只有十几丈远,早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朱寅看到徐渭,立刻来到院子空旷处。

    “主公,刺客是谁?”徐渭直接问道。

    朱寅将事情讲了一遍,徐渭忍不住露出惊讶之色,低声道:

    “是严绍庭?我认识他。当年我随胡宗宪去严家,和他见过几面。严嵩孙子很多,可他给我的印象最深。”

    “此人十八岁时,严家倒台。他当时不在北京,而是在南京。他竟然提前得到消息,在被捕之前,带着一百多个严家死士,卷走严家在南京的商号银子,从长江出海,传闻投靠倭寇去了。”

    “算起来已经二十七年。如今看来,他是真的投倭了。”

    徐渭这么一说,朱寅终于可以断定,《万历野获编》关于严绍庭的记载是真的,他真的投靠日本了。

    那么也可以断定,服部春秋就是严绍庭了。

    徐渭又道:“这也不奇怪。当年严世蕃南逃,本来也是想出海投靠日本,严家和日本倭寇勾结多年了。只是严世蕃晚了一步,他儿子却是成功出逃。”

    “严世蕃狡诈如狐,早就在日本有所布置,留为后路。加上严绍庭带走了一百多死士和很多银子,去了日本当然如鱼得水。”

    “严世蕃的儿子之中,严绍庭沉默寡言,最为特别。此人有其祖之城府,其父之奸诈,不但喜欢武艺,还喜欢江湖易数和医道,和其他子弟很是不同。”

    “听主公的猜测,我也怀疑那织田信长和明智光秀之死,和严绍庭有关。”

    “不过,他在日本经营近三十年,盘根错节,党羽众多,背后还有权贵包庇他,我们只是使团,不可和他对抗。”

    “主公做的很好,为今之计就当没有问出刺客口供,就当不知道和他有关,免得和他鱼死网破。”

    朱寅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眼下只能忍一口气,权当不知道他是幕后主使。”

    徐渭却是微微一笑,“说不定主公在日本的谋划,还能利用他一次,收回一点利息。”

    “先不说他。就说日本太阁,估计很快就会交出一个替死鬼,敷衍一下大明使团。”

    似乎,他又有了新的计策。这一次在日本的布局,就是他和朱寅一起策划的。

    朱寅冷笑,“先生以为,他们会杀几个替死鬼,就当给大明交代了?”

    徐渭抚须道:“那是必然如此。反正他们多半也查不到。明日或者后日,他们就会宣称找到刺客的幕后主使,然后直接处死了事。”

    “九州岛有不少客寓日本多年的朝鲜海商。我猜测,多半是拿朝鲜海商当替罪羊。一是给使团交代,二是趁机株连,没收所有朝鲜商人的家财,一箭双雕。”

    …

    果然,第二天下午,浅野长政就再次来到朱寅的书院造,神色微喜的说道:

    “稚虎君,幕后主使已经查到了,刺客居然是朝鲜海商崔光世父子雇佣的忍者,崔光世父子已经招认了,证据确凿无疑。”

    浅野长政神色带着怒意,“他们为了阻止和谈,让贵国和日本决战,就雇佣忍者刺杀你。只要刺杀了明国使臣,挑起两国爆发决战,朝鲜就能渔翁得利,趁机复国了。”

    “朝鲜人真是卑鄙无耻啊,太阁闻报,十分震怒。”

    “稚虎君,他们是雇凶刺杀你的幕后主使,还请稚虎君率领使团去海边观刑吧。”

    “下午未时,就奉太阁之令,在海边斩杀崔光世父子!”

    “稚虎君,请!”

    朱寅闻言,神色顿时有点古怪。

    姜是老的辣,文长先生真是神机妙算啊。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20/1111080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