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濑户内海!
秀吉本就是个喜怒无常、阴晴不定之人,又很爱面子,此时看到万历皇帝这道敕谕,破防之下怒不可遏。
整个黄金茶室都回荡着这位“天下人”的咆哮:
“马鹿!马鹿!”
“髯虏妄自尊大,敢以琉球视我神国!”
“欺吾刀不利否!余必伐明!余必伐明!”
秀吉一边怒骂,一边手撕国书,但因为国书是绸缎制成,他一时撕不破,只能扔在黄金榻榻米上,用脚踩踏,忿忿不已。
“请上様息怒吧。”茶茶等人一起跪伏在地,“请上様不要为了无知自大的明国,损伤自己的贵体了。”
长政也劝导道:“髯虏口出狂言,自命天朝上国,其实外强中干,大而无当。等到神国大军攻入明国,再兴师问罪不迟。主公不必为此气坏了身体。”
“再说…”长政斟酌着说道,“这国书是明国皇帝给天皇陛下的,并非是给太阁。明国对太阁尚属客气,当知神国之主宰,在太阁不在朝廷…”
他的钱没有白拿,这番劝谏之下,秀吉的脸色果然好了很多。
茶茶也道:“是啊上様,这并非给上様的国书,是给京都朝廷的。明国给上様的国书,不是很客气么?”
秀吉平复呼吸的咬牙道:“欺辱天皇,也是欺余。若是这道国书是给余,余必杀人!”
他说出这句话,无意中暴露了对天皇的真实态度:比起自己受辱,不如天皇受辱吧。
又半真半假的厉声道:“秀山丸!你若非阿市养子,余必斩杀明使!以儆来者!”
哪怕这道国书不是给他的,他也很生气。
就算真不生气,也要装作生气。毕竟,他是天皇的臣子。
朱寅心中暗骂,神色也很无奈,笑容苦涩的说道:
“太阁殿下息怒啊。这是明国皇帝的诏书,在下是使臣,岂敢抗旨不尊?这使团之中,并非在下一人。”
“若是这道国书不送到京都递交给天皇,在下就无法交差,皇帝必然以此为由,惩处在下。轻则罢官夺职,重则下狱治罪。”
同样拿了钱的侍卫长大野治长也劝解道:
“主公,明国毕竟是大国,自命天朝已久。其国君自称天子,他给天皇陛下如此无礼的国书,敢以敕谕为名,虽是自大无知,却也一贯如此,不必太过较真。”
“难道他们战场上懦弱无能,就凭一道色厉内荏的国书,就能凌驾神国之上吗?”
“再说,这道国书是给朝廷的,不是给主公的。主公也无须太过在意。朝廷很多公卿,不是对主公心怀不满么?等到他们看到明国严厉的国书,感觉到了羞辱,才会知道神国一日不可缺少主公,陛下一日不可缺少主公。”
朱寅听到这几人的劝解,这才松了口气。
妥了。
果然,秀吉再次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说道:“秀山丸,看在你的面子上,余可以准许你去京都,完成明国皇帝给你的任务,不过余有两个条件。”
“第一,你去京都递交国书,不可张扬国书内容,有损朝廷颜面。”
朱寅道:“太阁放心便是,在下本就不愿张扬。这道国书,一直不敢出示。”
“你果然很聪明。”秀吉点头,“第二个条件,回到明国之后,余希望你暗中为神国效力。明国朝廷之机密,余希望神国能及时知道。”
朱寅神色犹豫,“秀山丸的确心向日本,明国吏治崩坏,君昏臣暗,上下醉生梦死。在下对明国很是失望。反观日本,混元一统,蒸蒸日上,武德充沛,才是将来希望所在。只是,只是…”
秀吉笑道:“只是你舍不得在明国来之不易的官位权势对么?”
朱寅有点汗颜的说道:“男儿在世,不可一日无权啊。”
“嚯嚯嚯!”秀吉仰天大笑,拍手击案,雀跃如孩童,“稚虎君真性情啊,余很是欣赏!”
他很满意朱寅的回答,越来越喜欢朱寅了。
因为朱寅的话,很真。
“稚虎君。”秀吉笑容一敛,“你如此才华,还怕不能长保富贵么?”
“你自己也说,明国吏治腐败,君昏臣暗,未来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为何还要与破船同沉呢?”
他一双能看透人心的狐眼,目光烁烁的看着朱寅,继续蛊惑道:
“朝鲜、辽东、山东,这三个地方,你将来可以任选一地,余封你为百万石高的大名!”
“稚虎君,神国有两百位大名,看百万石高的大名也也不多呀!”
他指指茶茶,“这也是你姐姐的请求。只要你潜伏明廷,为神国征服大业立下功勋,就能获得封地!”
这是光明正大的拉拢利诱,许诺百万石高的封地,让朱寅成为大明高层的间谍了。
朱寅顿时露出意动之色,一双眸子亮晶晶的,却还是没有立刻答应。
虽然这表情是演出来的,可朱寅也知道百万石高意味着什么。
日本的石高,一石大概是一百八十升、近三百斤糙米。比明朝的石(百升)大的多。如今日本的人均产出,也就是一石出头。
这意味着,百万石高产出的封地,最少也有八十万人口的封民。这是什么概念?
大明平均一个县的人口,也就十多万。百万石高的封地面积,相当于汉朝时期的大型列侯、小型诸侯国!
真要是想当汉奸的人,这种诱惑还真难以抵挡。哪怕当尚书阁老,也比不上有封地封民的世袭诸侯啊。
“秀山丸!”茶茶有点急了,“这是难得的机会啊,你快点答应吧。”
她摸摸自己的肚子,“姐姐已经怀孕了,很可能是个男婴…”
她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聪明人一听就会明白。
她希望朱寅成为一个强力大名,作为自己的外援,将来为自己的儿子当靠山。
“欸?”朱寅盯着茶茶还没有显怀的肚子,“这是真的吗?我要当舅舅了?”
茶茶很是高兴,“是啊秀山丸,明年就会出生了。就算为了这个小家伙,你也要…”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朱寅终于露出坚定的神色,再也看不到丝毫犹豫,鞠躬说道:
“太阁殿下!秀山丸愿意为了神国大业,潜伏在明国朝廷!只要是有利于神国的情报,秀山丸一定及时送出。只要有利于神国的事情,秀山丸一定会做!”
“好好!”秀吉大喜,“不愧是少年豪杰,很会识时务啊。秀山丸,余没有看错你!”
即便秀吉一直是个老奸巨猾、多疑雄猜之人,也想不到这是朱寅精心为他量身准备的局。
更想不到,朱寅是个来自后世的特务。
朱寅再次鞠躬道:“秀山丸发誓为主公竭尽忠诚。若破此誓,必遭神罚,五体腐朽,此血当枯!”
秀吉闻言,更加高兴。因为这是秀山丸认他为主,改口称呼主公了。
如果秀山丸不这么做,他才会觉得奇怪。
因为百万石高的封地,实在是个很大的诱惑。但凡是有志男儿,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他不认为朱寅会放弃。在他看来,拒绝就是马鹿。
“秀山丸。”秀吉居然亲自给朱寅一杯茶,“你是明国兵部侍郎,也结交了很多权贵。依你说,神国如何能以最小代价,最快的征服明国?”
朱寅闻言,心中冷笑不已。
猴子问的是怎么最快征服大明,而不是问能不能征服大明。说明他信心十足,不怀疑征服大明的可能性。
为何秀吉如此自信?
其实从信长开始,就是迷之自信的认为能征服大明了。秀吉继承了信长的基业,也继承了信长的野望。
朱寅并不觉得奇怪。
秀吉和信长之所以心存吞天野望,对征服大明迷之自信,并非毫无根据的痴人说梦,而是经过历史和现实的分析研究。
信长也读华夏史书,知道北方胡族曾经多次南下,征服中原。从五胡乱华开始,到辽、金、蒙古,都曾有过成功。
这些胡族人口很少,还没有日本多。他们可以,日本为何不行?
这是第一个依据,历史依据。
第二个依据是现实依据。
当年一些战败流浪的武士组成海盗,就能打的大明焦头烂额,往往几百个倭寇,就能深入陆地百里,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轻易击溃数千明军。
多年的倭寇之乱,早就让日本对大明的军事力量轻蔑不已。
而且情报也说大明武器粗劣,军备废弛,武人失势,贪墨成风等弊端。
一句话,明国虽大,武运衰微。明国虽富,军势不强。
这岂不是最好的征服对象?
所以,从信长到秀吉,念念不忘征服大明,满足国内武士们的贪欲,借此凝聚人心,巩固权势。
历史上,若非秀吉死了,朝鲜之战肯定还要继续打下去。
朱寅收回思绪,神色沉吟的回答道:
“以在下看,要想最快征服明国,就需要占领辽东,切断明国和朝鲜的陆上联系。明国水师孱弱,不敢深入大海,那么朝鲜就尽在掌中,朝鲜一下,攻明就易如反掌。”
秀吉点头道:“不错,这一点和余想的一样。还有呢?”
朱寅又道:“可南北夹击。江南乃明国财赋之重地,然而兵力空虚,防卫不足。若是派出数万兵马渡海而征,断了运河漕粮,则犹如击蛇之七寸也。”
秀吉抚掌笑道:“果然是好计。余倒想试试了。”
朱寅暗道:“试试就逝世。”
日军要是派出几万人的船队去打江南,那还得了?不是送上门挨宰么?
如今的八旗水师,拥有世上最先进的战舰,最强大的舰炮。日军水师一旦去江南沿海,那就是有去无回。
以逸待劳的八旗舰队,会一一将他们送入海底。
朱寅企图误导秀吉,让日军水师主动去南方送死。只要干掉日军水师主力,让日军失去大量船舶,朝鲜之战就好打了。
秀吉又道:“如果派兵从天津卫登陆,直接攻打明国北京呢?”
朱寅摇头道:“此策看似上策,其实难行。明国京畿之地有几十万大军,卫所重重,层层防守,加上北京城高大坚固,神国又缺少大炮,难以破城。”
“若是神国大军在城下受阻,明国援兵又源源而来,那就很是危险了。”
朱寅说的是实话。眼下的北京,可不是晚清时期的北京。如今的日军,也不是近代的英法联军。
这当然是秀吉的试探之言。其实他早就和幕僚们研究得出,登陆天津攻打北京是下策。
真就是看似简单,其实最难。
除非,神国有很多厉害火炮。
秀吉又问了一些问题,无非是明国的兵马、装备、物产等情报。
朱寅将明朝实力说的更弱,故意迎合秀吉的心意。
秀吉哪里知道朱寅是示弱误导?这些也是他想听的,当下以为明国更加容易征服,可谓志在必得。
“只要攻下明国,”秀吉神色兴奋,“天皇陛下就坐镇北京,余坐镇宁波。明国的财富、土地尽神国所用,美女尽为武士所有…”
两人越聊越高兴,朱寅趁机取出烟枪,点燃假鸦片,开始吞云吐雾。
秀吉已经听甲斐姬和长政说过此物了,也收到了八杆烟枪和两百斤鸦片的礼物。此时见到朱寅吸食,顿时也想试试了。
“甲斐姬,取一杆烟枪来,余也试试此物之神奇。”
秀吉吩咐道。
朱寅和明国皇帝都用,他当然敢尝试。
很快,烟枪就送到了。甲斐姬学着朱寅的法子,将真正的鸦片点燃,送给秀吉。
秀吉小心翼翼的吸了一口,忍不住呛起来。
“上様…”茶茶立刻担心的拍着他的背,“怎么样?”
“纳尼?”秀吉接触这奇异的味道,开始有点不适,可紧接着眼睛就亮了,他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愉悦,轻松。
“哟西!哟西!”
秀吉又深深吸了一口,眼睛更亮了。他学着朱寅吞云吐雾,犹如一只年深日久的老猿,此时快要升仙了。
“嚯嚯嚯!”秀吉忍不住大笑,“此物,妙不可言啊!”
朱寅笑道:“这福寿膏,就算是大明,也只有极少人有福消受。”
他对秀吉真是太好了。自己抽假的,给秀吉抽真的。
秀吉又抽了几口,越来越是上道,心情也更好。
“稚虎君,再过几日,你就去京都吧,余答应你的要求,毕竟你要回去交差。否则,明国皇帝就会惩罚你。”
“恰好,茶茶本月二十要回大阪养胎,你们也是顺路。就一起同行吧。”
朱寅看似高兴的说道:“是吗?那我真是太高兴了。”
茶茶也很高兴的说道:“有秀山丸同行,臣妾就更放心了呢。”
朱寅得到秀吉同意自己去京都的许可,也完成了第二步棋,当下鞠躬道:
“天色很晚了,还请主公歇息,在下告辞了。”
秀吉抽了一口鸦片烟,笑道:
“那么,今天就到此为止吧。这福寿膏,余很是喜欢。”
等到朱寅离开黄金茶室,秀吉忽然对长政说道:
“你觉得秀山丸真会为神国效力么?”
长政笑道:“主公心中已经有答案了。在下以为,秀山丸不会违背他的誓言。”
秀吉点头道:“余相信,他这么聪明的人,会知道怎么选择!”
“嗯,家康这几日,有什么举动?”
说到家康,他的气息有点阴冷。
长政鞠躬道:“家康倒是没有奇怪举动,就是派人见了一向宗的人,和肥后国人众也有联系。”
秀吉沉默一会儿,“刺杀秀山丸的忍者究竟是谁派的?查出幕后主使了么?”
长政道:“没有证据,但应该是服部春秋。他的秘密身份是严世蕃之子,仇视明使,挑起两国战争应该就是目的。”
“是他?”秀吉冷笑,“神国势必征明,还需要他挑拨?真是多此一举。”
“你派人告诉他,无论是不是他的手笔,不许再刺杀明使。还是让他好好筹划,怎么刺杀明国皇帝吧。”
长政领命道:“哈依!”
……
数日之后,忽然有一个传闻,从海外传到九州岛。
传闻是明国已经收买了南洋的南蛮海盗,准备联合明军水师和朝鲜水师,抢占对马海峡,封锁神国海路。
消息似乎是真的,因为很多海商都这么说。
还有人说,南蛮得了明国很多许诺,舰队已经北上了,南蛮加上南洋土著,估计最少有上万人的舰队。
还有消息说,明国许诺南蛮海盗,只要占领对马海峡,切断神国海路,帮助明国恢复朝鲜,就答应和南蛮全面通商,并且自由传教。
消息传来,人心惶惶。
谁都知道,南蛮舰队很强。南蛮海盗的舰队要是来对马海峡为明军、朝鲜军助战,还真是神国的麻烦。
丰臣秀吉等人立即传召范礼安等传教士,询问消息虚实。
范礼安等人其实也收到“情报”了,说东印度当局已经和明国达成协议,组建了一只混编舰队,纠集了南洋各国的白人雇佣兵和土著仆从兵,北上助战。
既然也收到了“情报”,他们当然也认为,消息是“真的”。
秀吉等人确定消息是真,顿时紧张起来。
名护屋城立刻下令,将留守本土的最强舰队,布置在对马岛附近,确保对马海峡的海路通畅。
如今十几万大军在朝鲜,一旦海上运输被切断,后果不敢设想。
第二天,博多湾的主力水师舰队就离开九州岛,开往对马岛,加强对马海峡的水军力量。
九州兵力虽多,却几乎只剩缺乏战船的陆军。
日本不怕九州岛被攻击,就怕失去对马海峡的制海权。
得到博多湾日军水师舰队离开九州的消息,朱寅和徐渭不禁额手称庆。
一番布置没有白费,好戏快要开场了!
虽然这是个策划成功的好消息,可朱寅又收到来自朝鲜的坏消息。
杨绍勋大败被俘之后,明军士气大挫,只能退回到平安道。大同江防线完全失守。
明朝联军的处境,十分不妙。
拜金帝震怒,可太监高淮却上奏皇帝,说平壤大败是杨绍勋不听调遣,贪功之下擅自出兵,将责任全部推给杨绍勋身上。
这个节骨眼上,万历也不能临时换帅,只能下旨给郝经、高淮,让他们戴罪立功,稳守固防,克期进剿。
情报还说,万历召见首辅,询问使团和谈结果。
朱寅和徐渭收到情报,不禁有些焦虑。他们希望,郝经不要再犯错,好歹守住平安道,不能让日军过鸭绿江。
局面一旦失控,就是朱寅也难办了。
……
十一月二十,朱寅辞别秀吉,将密宗僧团留在九州,率领四百人去京都。
一起冒雪出发的,还有回大阪府养胎的茶茶,以及护送茶茶的两千兵马。
整个队伍在博多湾坐船,北上经过关门海峡,进入濑户内海,往关西地区而去。
大雪纷飞之中,朱寅站在甲板上,看着这片对日本而言至关重要的大海,目光空茫清冷。
濑户内海!
PS:求月票。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20/1111079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