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嫡明 > 第374章 义州大合围!

第374章 义州大合围!


西安城南原野上的噪杂惊天动地,成千上万的火把攒动不已,照亮了半边天,和城内还在燃烧的秦王府交相辉映,照耀着两万多人马。

    但听人喊马嘶,火器轰鸣,惨叫连天,场面宏大而惨烈。

    站在城头上的百姓清楚的看到,身穿白衣、头裹白头巾的囬部,被官军三面包围了。

    最醒目的是骊山骠骑营的骑兵,铁流一般席卷着乱民队伍,不知道多少乱民死于马蹄之下。

    很多人忍不住跺脚道:“好了!好了!王师到了!这下稳了!”

    此时,囬部已陷入灭顶之灾。而镇守太监徐贵、巡抚梅友松等人,也都如释重负。

    囬部人数占据优势,因为习惯佩刀都有兵器,也比汉人更好战尚武,还有一定的组织性,可是说到底还是一群未经战阵、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

    凭借人数优势和狂热战意,对付疏于战阵、战力拉胯的秦王护军和城防官兵很有胜算,可是面对明军精锐就毫无胜算了。

    在骊山骠骑营和延绥镇骁锐营的凶狠攻击下,一万五千人的囬部乱民顿时崩溃了。

    “轰”的一声,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囬部乱民,好像炸窝的蚂蚁,成群结队的四散而逃,轻而易举的被骠骑营和骁锐营联合剿杀。

    稳住阵脚的秦王护军和城防军,为了挽回脸面,也打鸡血一般反攻。

    “杀贼!平叛!”

    虽然囬部乱民仍然占据数量优势,可此时已经完全没有悬念了。他们被数量更少的明军包围,陷入了一边倒的绝境。

    “嗖嗖嗖—砰砰砰—”

    明军的弓箭和三眼火铳射击之中,囬部犹如庄稼一样被大片大片的收割,无时无刻不在承受残酷的屠戮。他们死伤惨重,却很难杀伤明军。

    “啊——”乱民濒死的惨叫响成一片,仿佛世界末日来临,宣泄着无尽的痛苦和惊惧。

    起兵之前,他们以为朝廷不过如此。可是此时此刻,上到大首领下到普通囬丁,才明白所谓造反只能想想而已,一旦真的造反,根本就不是朝廷的对手。

    白德寿自己,也死于明军马蹄之下。

    临死之前,他忽然发现之前一直跟着自己的力必失,早就不知去向,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死了。

    马九桑率领数千人,拼命的逃出重围,往西逃遁。他不知道的是,他根本过不了渭河,因为渭河水师也到了。

    “囬部贼寇,居然敢造反作乱!”已经完全放心的徐贵恶狠狠的说道,“传俺的军令给李夏忠、贺世贤,尽斩囬寇!胆敢造反,统统该死!”

    徐贵他最讨厌造反,别说还是囬部造反了。好险啊,万一西安城落到囬寇的手中,他必死无疑。

    下完了军令,兀自迷惑不解的自言自语道:

    “李夏忠、贺世贤的兵马怎么来的这么快?俺不久前才派人去传讯啊,算起来明天上午才能赶到,这到底怎么回事?”

    虽然心中疑惑,可这个内臣也松了一口气。李夏忠、贺世贤救援及时,西安城没事,叛乱及时被镇压,就有机会洗脱罪责,轻松过关。可是破财打点也是万万免不得,大出血是肯定了。

    巡抚梅友松也暗道:“李夏忠、贺世贤怎能来的这么快?不管如何,也是不幸中之万幸了,西安城至关重要,万不可有失。只要保住西安平了囬乱,其他都还好说,不过就是将功折罪的法子。”

    官军杀红了眼,一个时辰之后,绝大多数乱民都被剿杀,遗尸一万多具。白德寿、马九桑等首领皆被斩杀,只有力必失等极少数人逃入终南山。

    力必失好像早就准备,见机最快。官军还没有合围之时,就带着数百人冲出战场成功逃脱。

    他还带走了囬部大首领白德寿的教牌和经匣,这两种东西代表大掌教的权威,对整个关中甚至西北的囬部都有一定影响力。

    官军大获全胜,西安化险为夷。

    直到此时,明军才进城救火。可是谁都知道,秦王府的大火是救不得了,只能做做样子,给皇帝一个交代。就是秦王的两千护军也明白王府已经焚毁,救无可救。他们此时关心的,只是大王一家的安危。

    当下,明军依次进城救火。镇守太监、巡抚、巡按等人则是勒马城下,督导官军进城救火、清理战场,却是谁也不愿意先进城去找秦王。

    镇守太监徐贵看见遍布原野的乱民尸体,大声说道:

    “大捷!难得的大捷啊!囬部阴谋造反,聚众十万作乱,焚烧秦王府,攻占西都,幸赖处理得当,调兵及时,终于一鼓荡平,天子鸿福!”

    “梅中丞,陈道长,二位先生和俺一起上奏报捷吧。”

    “报捷?”巡抚梅友松、巡按御史陈效等人都是摇头苦笑。

    果然,这些内臣面目之无耻、节操之不堪,当真令人不齿。

    就算是大捷,造反的囬部也就是一万多人,哪来的十万?这不是睁眼说瞎话么?照着这个数目报捷,他们脸皮还没有这厚。

    梅友松骑在马上,目光忧虑的看着浓烟未散的西安城,干巴巴的说道:

    “徐公,秦王生死不明,王府被囬乱焚毁,这是失陷亲藩的罪过啊。报捷之事暂缓再议吧,先确定秦王安危要紧。”

    巡按御史陈效也点头道:“但愿秦王安然无恙。否则,我等就是失陷亲藩,罪过不小。”

    他们都讨厌秦王,内心当然巴不得秦王这种混蛋倒霉。可是秦王死了他们也脱不了干系,又希望秦王逢凶化吉。

    徐贵咯咯一笑,“梅中丞,陈道长,这大功就是大功,大过就是大过,这才能将功折罪呀。圣天子赏罚分明,岂能因为失陷亲藩之罪,就一笔抹煞我等的滔天之功?”

    梅友松、陈效等文臣听到“滔天之功”,不禁面红耳赤,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可是想到“将功折罪”四字,反驳之言又都默默咽了回去。

    徐贵想到自己要破财免灾,心中不禁发狠,咬牙切齿的说道:

    “囬寇作大死!竟敢丧心病狂的造反!大兵进城,将七寺十三坊的反贼家属全部杀了,他们都是反贼!”

    “来人,执俺钦差关防,毁七寺十三坊,焚烧囬庙,剿杀贼党!”

    巡按陈效皱眉说:“徐公,贼寇家眷都是老弱妇孺,并未直接参加造反,岂能一概斩杀?朝廷宽恕之道何在?下官请徐公三思。”

    “三思?”徐贵眼睛一瞪,“秦王殿下可能已经被弑,王府化为灰烬,关中差点都乱了,谈何宽恕之道?难道朝廷的宽恕之道,是为反贼而设?那天下有样学样,谁不敢造反!”

    正在发怒间,三个身穿盔甲的明军将领一起走来,咔的一声同时行礼。

    “末将骊山骠骑营,管营参将李夏忠,拜见徐公公!拜见巡抚相公、巡按相公!”

    “末将延绥骁锐营,管营游击将军贺世贤…”

    “末将渭河水师游击杨魁…”

    徐贵满面春风的笑道:“三位将军来的好快,兵贵神速,简直是神兵天降,十万囬寇弹指间灰飞烟灭啊。俺必然为你们表功请赏。”

    十万囬寇?是不是太多了?三个明将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话。

    巡抚梅友松则是直接问道:“三位将军何来之速?”

    李夏忠俯首道:“回巡抚相公的话,今日午后接到相公、徐公公、秦王殿下联合签发的军令,这才知道西安囬部要造反作乱,情知十万火急,立刻领命而来,不敢稍有怠慢。”

    贺世贤和杨魁的回答也一模一样。

    三人说完一起呈上军令。

    梅友松和徐贵收回调令,虽然都是面色如常,心中却有点毛骨悚然之感。

    看笔迹和印信关防,分明就是了。但肯定又不是!

    两人此时哪里还不知道其中大有蹊跷?

    可二人没有立刻质疑,只是沉吟不语。

    却听徐贵说道:“不错,俺和秦王、巡抚相公提前探知囬部要造反,这才联合下文调兵。若非我们及时察觉有变,加上你们及时奉命赶到,后果不堪设想啊。”

    “梅中丞,你说是也不是?”

    梅友松眉头紧蹙,拈着胡须神色纠结,终于还是点头道:“亏得预先洞察囬部反叛,提前下令调兵,否则关中不保,西北大乱啊。”

    徐贵叹息一声,忽然拭泪道:“可叹因为城中兵少,囬部人多势大,为了稳住囬部,施展缓兵之计,秦王殿下高风亮节,故意留在王府吸引叛军注意,不惜让叛军先攻打秦王府,舍王府保全城,舍王府保关中啊!”

    “如今,虽然叛军主力被灭,可王爷生死不知。想到王爷他老人家有可能遭遇不测,俺这做臣子的就肝肠寸断呐。王爷!老奴来迟了…嗬嗬…”

    徐贵真的哭起来了,好像哭的十分伤心。他指着化为灰烬的秦王府,“吾心亦如焚!吾心亦如焚!”

    言毕满面悲切,忽然身子一晃,缓缓栽下马背!

    “义父!”两个小宦官一起抢上,接住了倒下马背的徐贵,一边掐着人中一边扬着公鸭嗓子哭嚎道:“义父啊,秦王爷忠义无双,吉人自有天相,义父不要伤心。”

    梅友松:“……”

    陈效:“……”

    李夏忠等三个将领面面相觑,心中一起嘀咕:“秦王原来这么英雄忠义?之前错怪他了?”

    好一会儿,徐贵才悠悠“醒转”,他颤巍巍的站起来,看着李夏忠等人说道:“诸位将军听令,替秦王殿下…杀尽城中叛贼!既敢造反,合该族矣!”

    “得令!”李夏忠等人雷鸣般的领命。

    巡抚和巡按张张嘴,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只能叹息一声。

    西安囬部的命运,就此决定了。

    这是一个血腥的夜晚!

    ………

    却说少年马守应率领几百囬部骑兵,点着火把出城往北追击秦王,追出石板路之后,果然发现了车辙痕迹。

    他追到龙王庙,发现了很多尸体,看样子竟然有兄弟追到了秦王,可惜人少,反而被秦王的护卫杀光了。

    秦王府也死了不少人,王妃都死了,可是其中没有秦王。

    秦王还是跑了。

    “追!”马守应一扬马鞭。

    可是几百匹马踏在仅有一丈多宽的土路上,顿时将车辙痕迹踏平。几百骑兵经过之后,原本的车辙印也看不到了,只有凌乱的马蹄印,等于是马蹄印覆盖了车辙痕迹。

    马守印怎么也想不到,他率领骑兵追击也是被人策划好的一环。

    就算他没有主动提出率骑兵往北追击秦王,那个忠于回部白大掌教的力必失,也会诱导其他人聚集骑兵追击。

    结果还是一样的。

    马守应沿着马蹄印,居然一直追到一处偏僻的、很少再用的码头。

    码头附近显然经过处理,车辙痕迹没有了。可是马守应还是肯定,秦王水遁了。自己不可能再追得上了。

    可恶!可恶!

    马守应只能率领几百骑兵掉头返回。如此一来,土路又被马蹄践踏一遍,车辙印更是难以辨认,完全破坏了。

    马守应再次来到龙王庙附近,准备继续南下之时,忽然看到西边数里之外的官道上,马蹄如雷,火把如河。

    看样子,有大队精锐骑兵南下西安。

    “不好!”马守应脸色一变,“一定是明军精锐大军到了,来的好快!额们输了!”

    一个骑兵说道:“小坊主,不能拼一次?”

    “拼个屁!那是找死!这肯定是骠骑营!”马守应恶狠狠的瞪着不远处的明军骑兵,清稚的脸在火把照耀下犹如一匹小狼,“快走!”

    另一个人道:“不管大坊主和大掌教他们了?”

    马守应双拳紧握,咬牙切齿的说道:“怎么管?就凭我们几百骑兵?来不及了!快走!就算额达(爹)在此,也会让额逃命!额逃了,达才最高兴!”

    “跟额走!继续往北!离开关中!”

    马守应虽然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可为人十分果断,当即率领几百骑兵,趁着夜色急急往北逃遁。

    ……

    第二天早上,西安城彻底恢复了秩序。

    可是很多人仍然不敢出门,恐怖的气氛萦绕在汉唐故都的上空,阴云密布。

    因为昨夜死了很多人,很多很多。

    不仅是城外,还有城内的七寺十三坊。造反者及其家属,一夜之间就没了。

    听说官军往城外运尸,忙了半夜。

    官府贴了告示,说这就是造反的下场。

    还听说,秦王一家都被造反的囬部乱民杀了,那个惨呐。整个秦王府,几乎没有活口。就是王府兽园的野兽,都被杀死。

    下午的时候,终于有人找到了秦王的尸体。

    是在龙王庙附近的一个树林里。

    官府没有查到秦王府金银的下落,说是被一股乱民带走了。那股乱民往北逃了。官府还在追,可能不能追到北逃的那股弑王夺财的乱民,谁也不知道。

    第三天,徐贵、梅友松等人的奏章就飞出西安城,送往北京。

    这些奏章都说什么幸赖天子鸿福、将士用命,取得西安大捷,斩杀叛军五万,也都说秦王主动杀贼力战而死,足可为宗室表率,不愧为天下藩王之首。

    至于秦王府的金银,几人也都奏明,说秦王府余财不多,可见秦藩体恤民间疾苦,对渔利敛财并不上心,也足可为宗室表率。

    几人表示,建议朝廷和皇上下诏褒奖秦王,希望给与“贤、献、靖”之类的美谥。

    再三权衡商议之后,几人也只能捏着鼻子这么写,至于朝廷怎么处置,他们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就在宁采薇策划西安之变时,远在朝鲜的经略使朱寅,也终于完成了义州大合围!

    在朔州之战结束后第三天,十多万明、朝联军,以义州为中心,在两百里多里方圆的地域上,将日军前路军的主力六万人,牢牢围困!

    六万日军前路军,被彻底切断和后路大军的联系,已成孤军,插翅难飞!

    注:关中剧情结束,接下来就是朝鲜剧情了。蟹蟹,求月票!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520/111107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