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官场:我的靠山是京圈大小姐 > 第54章 自来熟的姚涵月

第54章 自来熟的姚涵月


第二天一上班,姚涵月一个电话打到了市局经侦支队。

“我是市财政局的,找你们姚科长。”

“姚科长,市财政局有人找~”

电话那端,很快有人叫了姚涵月的名字。

“喂,我是姚涵月,请问是财政局哪位?”

接过电话之后,姚涵月心里多少有些疑惑。

“哈,姚科长,我是沈建秋啊~”

因为要套近乎,沈建秋当然不会太拘谨,说话之间透露着一丝热情。

上周刚刚参加了“非法集资存量案件化解处置调度会议”,姚涵月显然对沈建秋印象深刻。

听到他自爆家门,姚涵月惊喜道:“沈处,怎么是你呀~”

虽然沈建秋并没有领导职务在身,但一个四级调研员的职级摆在那儿,还是很能镇得住人的。

如今,哪怕是其他市直部门的副职,和沈建秋通话的时候都是称兄道弟,很是热情。

姚涵月虽然背景很深,但本身只是一个副科长,在沈建秋面前自然不会摆出平日的高傲姿态。

其实上次去财政局参加会议之后,姚涵月回家特地问了家大人沈建秋的情况。

倒不是她对沈建秋有什么想法,而是很好奇对方怎么升这么快的。

别说什么没有领导职务,这沈建秋前不久可是上了四级调研员,并且是整个芜州市唯一一个在职级并行套改中晋升了的。

四级调研员,这可相当于副调研员啊,分量甚至比大部分实职的科长、主任都要强。

过去一直没听说沈建秋有什么背景,对他这惊人的提升速度,姚涵月自然格外好奇。

让姚涵月有些失望的是,父亲对沈建秋的了解也不甚了了。

听了她添油加醋的陈述,父亲只留下了一句评价:确实是个人才。

父亲的眼光有多高,别人不知道,姚涵月作为女儿是心知肚明。

能被他高看一眼,给出这样的评价,足以说明这个沈建秋的不一般。

姚涵月在经侦支队这么快当上副科长,除了家世背景之外,人也是很聪明的。

她知道自己这个副科长坐得其实并不那么稳,有不少人背后不不服自己。

自己若是不争不抢的性子,那也罢了;

但心高气傲的姚涵月,可是希望做出一番成绩,好给自己未来的晋升之路增加砝码的。

想要做出成绩,专业性方面必然需要多听听专业人才的建议。

而沈建秋的履历,姚涵月已经仔细研究过了。

南州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

如果能和他多熟悉熟悉,以后经侦方面有什么疑难杂症,自己就多了一个能请教的专家。

本来姚涵月还想着,什么时候有机会和沈建秋搭上线,建立一些私人的友谊来着。

没想到,对方竟然主动找上了自己,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沈处,今天找我,是关于上周非法集资存量案件化解处置调度会议的事儿吧?”

不等沈建秋问出口,姚涵月就主动打开了话匣子。

“上次会上听你一番讲解之后,回来我和我们支队长说了,支队长对你是赞不绝口呢……”

芜州市局经侦支队,本身是正科级架构。

其辖下,一共有支队领导三人。

其中除了支队长高配为副处之外,其他两名支队副职也都是高配的正科。

支队下设四个大队(一大队、二大队、三大队、四大队)、两个科(秘书科、法制科)。

因为并不是市局的直属大队,因此经侦支队辖下的四个大队,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正科级“大队”,而是副科级架构;

至于支队下辖的两个科,更是没有具体的级别,基本就是比照正股级。

说起来,正股级这个级别,其实并未被《公务员法》明确列为法定职级。

但在基层治理实践中,这个级别又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它承担着中层管理职能,其职务定位介于副科级与科员之间。

基层单位通过设置正股级岗位解决科级机关内部管理需求。

像姚涵月,她作为法制科的科长,按说比四个副科级的大队长要略低一些,只是正股级干部。

但她去年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副科级的身份。

如今算起来,已经和四个大队长平级,仅次于三位支队领导。

当然了,在市局经侦支队,包括四个大队长在内,大部分人明里暗里都没怎么将她这个副科级的科长放在眼里。

尤其是四个大队长,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公安了。

其中最年轻的一个,干经侦这一行也有十多年了。

大家蹉跎了这么多年,一个正科级的副支队长都还没能上去。

可这位姚科长倒好,工作还没几年,就已经和自己平级。

同属于一个支队,未来可能很快就要被一个小丫头踩到头上,这事儿总归让人愉快不起来。

也是这个原因,姚涵月自从升了副科之后,就一直觉得大家对自己开始排斥起来。

就连两个副支队长,和自己说话的时候,真心地笑容也渐渐消失,基本都是假笑。

唯一还对她比较宽厚的,也就是副处级的支队长了。

无奈之下,姚涵月有什么工作和想法,也只能找支队长汇报。

市局经侦支队的这些情况,沈建秋自然是不清楚的。

和姚涵月聊了一会儿前些天会议的事儿,沈建秋就进入了正题。

“姚科长~”

“沈处,叫我涵月就好~喊我姚科长,听着不得劲。”

沈建秋倒是没想到姚涵月会这么说。

毕竟这位传闻中背景可是很深的,关系直通隔壁某市的主要领导。

不过,本身就有求于人,他当然不会拒绝对方释放的友好。

“行,那涵月你也别叫我沈处了~”

“好啊,那我以后叫你建秋。”

见对方这么上道,姚涵月愈发高兴。

“上次会上,戴部长说,接下来会集合公检法三家的力量,展开具体行动。怎么样,这方面市局有什么动作了吗?”

确实如沈建秋所言,上次会议结束的时候,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戴兴官做了总结发言。

发言中,戴部长表示:接下来的存量案件化解,要充分调动公检法等部门力量,加大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主动会商研判问题,形成攻坚合力,着力推动存量案件侦办、审判、资金清退取得突破性进展,最大限度实现追赃挽损,促进案结事了,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安全。

根据沈建秋的判断,张公子和他的爪牙,十有八九就是借了市里要整治非法集资存量案件的东风,将祸水引向了陈元茂和他的静湖环旅旅游服务有限公司。

如今老陈已经陷进去了,想全身而退怕是不能够。

沈建秋唯一能做的,就是助他脱困,至少躲过牢狱之灾。

然后在破财消灾的同时,尽可能的帮老陈多保存一点“东山再起”的本钱。

但以张公子过往那难看的吃相,想要做到这一点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万事开头难,首先就要从这件事情的源头着手。

找上姚涵月打探消息,就是沈建秋踏出的第一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495/2336326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