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低保难评
被沈建秋这个比自己小了近二十岁的年轻人怼脸质问,刘河西的老脸就有些挂不住。
他张了张嘴,想要解释一二,却发现沈建秋已经转过头询问陈明丽了。
其实刚刚沈建秋的质问,刘河西还真有些委屈。
这些年关于农村低保,其实很多村子一直都存在一个现在,那就是有些农村贫困户,明明没低保,却不愿意找村委申请。
这其中的原因,大抵有三个。
首先,各地的低保评选标准不一,再加上现在的低保申请查得很严,村干部不可能随便批准。
这就导致很多贫困户满怀希望去找村委评选之后,得来的结果却是没能通过。
久而久之,其中一部分贫困户也就不愿意去申请低保了。
其次,乡镇一级对于村干部的监管,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
试想很多时候,一个乡镇有着高达三十多个村子。
镇里人手总共就这么多,根本监管不过来。
一些村干部素质本身就不高,而低保领取之后,农民每个月都可以领取福利、不住,很多村干部眼热之下,就动了坏心思,希望通过自己的职权收取好处。
然而贫困户是走投无路才来领取低保,哪里还有钱来给村干部好处。
村干部们稍微在这事儿上卡一卡,贫困户们就只能无奈放弃。
最后就是,农村的干部也好,群众也好,普遍没受过太高的教育,素质自然是参差不齐。
尤其是一些村干部,个人品德素质本身就不过关。
低保申请的程序是很复杂的,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行。
一些村干部在村里颐指气使惯了,往往被问两个问题就不耐烦。
甚至起争执,都是常有的事儿。
恼羞成怒下,能指望他们心平气和的给贫困户们申请?
小河村本身的情况比较特殊,刘河西这个村支书自然是看不上贫困户那点“孝敬”的。
不过,贫困户申报的事儿,他也完全没耐心去过问。
再说了,小河村可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子,申报的贫困户太多,刘河西觉得自己面上不好看。
西头这一片,都是和他老刘家不怎么对付的。
刘河西这一年到头,也来不了几次。
贫困户什么的,他就更不会多问。
一来二去,这才导致了村西头贫困户扎堆的问题。
本来以刘河西在小河村的通天手段,这事儿是不会被上面知晓的。
但架不住蒋继忠是知道一些情况的啊,他带着市财政局的领导直接往村西头走,这问题一下就暴露了出来。
“民政上,接下来还是要给多一些关注。不能因为小河村的经济数据好,就被蒙蔽了双眼。”
“是,镇长,我明白。”
虽然沈建秋并没有对陈明丽发火,但他的提醒,还是让她面红耳赤。
她的分工之中,就有民政这一块。
全镇各村子有多少低保户上报,数据她很清楚。
小河村,之前她确实一直没怎么关注。
毕竟,小河村这边刘氏兄弟一手创建了几个厂子,效益都很好。
正常人的思维,都会觉得这么厉害的村办企业存在,村民的生活肯定要比其他村子好不上。
可刚刚走访了几户人家,陈明丽就知道自己错了,错得很离谱。
几户人家,家里基本上都没几个人在。
有些下了地,有些则是去村外找机会去了。
问了几户人家,就没一个是在刘氏兄弟的厂子里干活的。
这说明什么问题,以陈明丽的丰富经验,自然是一眼就看了出来。
毫无疑问,刘氏兄弟发家之后,根本就没想过带挈村民们一起富裕。
联想到刚刚进村时看到的四合院建设的那一幕,陈明丽知道:刘河西这个村支书、村委会主任,责任很大。
沈建秋和陈明丽低语的时候,叶瑜菲并没有停下步子。
看到前面有一户孤零零的小屋,她当先一步走了过去。
屋子是茅草屋,已经破败不堪。
外面围了一小圈栅栏,里面一只母鸡正咕咕的叫着,看着像是在饿肚子。
叶瑜菲推开栅栏,迈步走进了屋子。
因为门有些窄,没办法并行,其余人只能依次进了栅栏。
鸡圈的气味,自然是不好闻的。
龙向东、董文涛进来之后,都忍不住皱了皱鼻子。
沈建秋此时也已经和陈明丽交代完了。
担心这位大姐被自己说了之后念头不通达,他面色稍霁做了个手势,示意一起进去。
陈明丽长出了一口气,脸上却没有任何怨恨之色。
她知道,确实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才导致了贫困户的申报有这么大的遗漏。
至于小河村的刘河西,那问题就更大了。
现在的他,怕是已经在沈镇长那儿挂了号。
以后的日子,可不会再这么舒畅了。
至于叶局长看了这些情况之后的想法,陈明丽因为和她不熟悉,实在猜不出来。
这位一直没说话,怕是心里早就对华港镇有了意见。
心中喟叹一声,陈明丽的目光落在了前面的蒋继忠书记身上。
这一路行来,大家早都看出来了,叶局长、龙局长是来力挺沈建秋这个老部下的。
好好的一个扶贫工作调研,竟然发现了小河村有不小的问题,这两位领导的心情能好就怪了。
沈建秋这个老部下,他们当然不会觉得有多少责任。
毕竟他才刚来华港镇,很多情况都还不了解。
最终领导们的批评,大概都会落到蒋继忠书记身上。
但要说小河村的事儿,继忠书记还真没什么责任。
这里一向是刘氏四兄弟的地盘,他们在市里、区里都有人鼎力支持,继忠书记一个镇党委书记,实在无从管起。
继忠书记,这次真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啊!
陈明丽暗暗喟叹的时候,前方叶瑜菲、龙向东、董文涛已经进了屋。
因为是土坯房,并没有开窗户,屋子里的光线有些暗。
但还是能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在灶台上忙碌。
土坯砌成的简陋灶台,上面架着一口黑乎乎的大铁锅,锅沿上已经有了不少缺口。
只见她从墙角的粗粮袋里舀出几把粗玉米碴子,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大铁锅里。
小姑娘把玉米碴子倒进锅之后,又往锅里添了几瓢水,这才转过身来。
一转头,就看到叶瑜菲三人,小姑娘就是一愣。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495/233364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