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玉衡果酒节第一届全程马拉松大赛
赵瑾年虎躯一震,“杜市长?”
杜桓之那熟悉的中气十足的洪亮爽朗的笑声传来:“赵瑾年,最近果厂的事我有关注,明天我想和你谈谈,你有空吗?”
赵瑾年一脸“…”的表情,他刚刚还以为是邱莹打电话来了,没想到是杜桓之,这真是日了头哈士奇了。
说实话,赵瑾年和杜桓之不熟,满打满算见过一面,聊过几句,喝过几杯,没有任何交情,他不清楚杜桓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虽然搞不清杜桓之有什么目的,赵瑾年还是略一思索,笑道:“您能抽时间跟我谈,我这边肯定随时都有空,明天您定个时间地点,我准时到,您看这样方便吗?”
杜桓之笑呵呵的说道:“你明天直接来我办公室就行。”
挂了电话,赵瑾年只觉得莫名其妙。
他在绿谷美美睡了一觉,第二天起了一个大早,简单撺掇了一下,毕竟杜桓之不是等闲人,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他打扮的干干净净,看着镜子中年轻的自己颇为满意。
这些日子赵瑾年没去上学,一直在家里,按理说赵瑾年这个年纪要是经常待在家里那肯定是人嫌狗厌的,但周秀秀很欢喜,天天亲自下厨变着法子给赵瑾年做菜。
周秀秀看到赵瑾年打扮后的精神模样,笑道:“真帅,和你老爸年轻的时候一样帅。”
赵瑾年无语,“我爸年轻的时候真有我这么帅?”
“那必须的,你爸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追你爸的人能从这里排到法国。”周秀秀温柔的笑着,给赵瑾年夹菜。
赵瑾年汗颜,只能再次感慨岁月是把杀猪刀,不管老爸年轻的时候再帅,现在也是一个大腹便便的胖子,想到这,赵瑾年不由暗暗的想,不行,我可不能老了像老爸那样变成一坨肥猪肉。
“那个时候追我爸的人很多?”赵瑾年想起了那位喜欢穿红色长裙的,举手投足尽是风情万种的青姨。
周秀秀撇撇嘴:“都是一群骚狐狸精。”
赵瑾年哦了一声,“我爸呢?”
“说是有个会要开,一大早就走了。”
赵瑾年也没多想,吃饱喝足以后就跟老妈辞别,开车前往百舸区市级行政中心。
杜桓之这种大忙人想要见他一面还是很困难的,鉴于赵瑾年商人身份的特殊性,如果是正式的商业会谈,常规的方式有在官网预约,提供相关材料,等待审核与回复,最后再安排会面事宜,但杜桓之昨晚说了,叫赵瑾年直接去他办公室就行了。
赵瑾年来了以后,也并不能就这么顺利的去他办公室,得按照正常流程统一登记预约,岂料,赵瑾年还在跟工作人员填申请预约的信息,就迎面走来一个穿白衬衫的年轻小伙。
“赵公……赵总。”来者赫然是吴宏奎。
“哟,学长。”赵瑾年记得吴宏奎,毕竟他刚毕业就考上了市政府办公厅,又是杜桓之的秘书,可谓是大红人一个。
吴宏奎连忙笑着对赵瑾年说,他正是来接赵瑾年的,就这样,赵瑾年连登记都没登记,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进了杜桓之的办公室。
赵瑾年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面对杜桓之,也没有觉得任何压力,不卑不亢的打了招呼后,在杜桓之的授意下落座,吴宏奎则毕恭毕敬的去给二人倒茶。
“瑾年,像你这么有社会担当的企业家可不多了。”杜桓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云县猕猴桃的事儿他一直有关注,对赵瑾年收购了那几十万斤猕猴桃表示赞许。
赵瑾年不动声色:“市长过奖,还得感谢政策的支持。”
杜市长也笑眯眯的看着赵瑾年,不疾不徐的说着场面话:“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同样的政策,有的企业就只盯着眼前的利益,有的却能像你一样,这是格局。”
赵瑾年不置可否的笑笑。
杜桓之看了一下时间,沉吟了一下,直奔主题,“我最近有关注玉衡的热点新闻,你们厂子的果酒最近销量如何?”
赵瑾年表示还行,刚接了个四千万美元的出口订单,并且有意向来年在待规划的白鸟经济开发区扩建工厂,预计带动2-3千人就业。
杜桓之点点头,笑着说:“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旅游业,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也打算深度开发玉衡文旅产业,只可惜,玉衡不论是历史文化还是名胜景区都不太有知名度,缺乏标志性产业,我看果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赵瑾年暗喜,听杜桓之的意思是,他有意把果酒打造为玉衡对外的标签?
杜桓之表示,他准备搞一个‘果酒节’,想把玉衡的招牌打出去,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来玉衡消费,但需要赵瑾年赞助一些体育赛事,比如举办果酒节背景下的全程、半程马拉松、区县足球联赛、区县篮球赛事、山地自行车大赛等,让果酒节成为玉衡本地文旅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杜桓之说,这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希望赵瑾年能承接本次比赛的运营,杜桓之会给予最大力度的宣发和预热。
赵瑾年大喜过望,办马拉松,这可是他求之不得的,这几乎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不过想举办马拉松也很麻烦,要办理各种手续,但是有杜桓之一路开绿灯,想来也不棘手。
赵瑾年淡淡道:“如果能吸引那么多游客来玉衡,对玉衡文旅产业创造的营收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只让个人赞助这场规模庞大的赛事,恐怕就算是再有社会担当的企业家也会望而却步。”
他很清楚,想举办一个大型马拉松赛事,哪怕有政府的鼎力支持,各种开绿灯,其投入的资金也远远在千万级别。
知名度确实能打出去,但是得卖多少果酒才能回本?
一场马拉松,给玉衡带来的经济效益,至少在3-5亿左右,政府总不能一毛不拔吧?
杜桓之扶了一下眼镜,“我特意考察调研过,近五年来,全国举办的大型马拉松运营成本平均约1200万,普遍存在约500的资金缺口,这笔钱,政府愿意补贴,不过你要想清楚,我准备举办的马拉松,其规模,投入要在3-5000万,也就是说,其中有至少2500万的空缺。”
赵瑾年脸色一变,在心中盘算这笔买卖到底划不划算:“嗯,我会考虑考虑。”
“你认真考虑一下,这是我的名片,考虑好了给我打电话。”
“行,那就不打扰杜市长办公了。”赵瑾年心事重重的离开了办公室。
从杜桓之的办公室出来,去查了一下相关资料,赵瑾年越想越觉得有搞头,假设基础投入成本在三千万,政府补贴五百万,光是卖票就起码能卖个6-800万,以及一些市场招商费、赞助商赞助费、广告费……不敢说赚钱,至少不亏本,最重要的是能把籍此把玉衡果酒宣传出去。
杜桓之要的是发展玉衡文旅产业,赵瑾年要的是打出果酒的招牌,这绝对是互赢互利的好事儿。
(https://www.24kkxs.cc/book/4241/4241494/2336571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